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右,上野国的总收益为三十五万石,信浓国为二十七万石。”
“大凶作,饥馑!”吉良义时瞬间脱口而出两个词,这两个词就是大灾荒和饥荒的意思,其实这种事情就像每年的地震和暴风雨一样十分常见,几乎每隔十年八年就要闹一次饥荒,吉良义时下向越后这几年,就碰上两次大灾荒,一次是暴风雨一次是旱灾,而这则是第三次。
“是的!这是一场波及东国的巨大灾荒,越中国的粮食受损情况较轻,损失只比往年的数据减少一成,但因为越中新川郡内的新田开发比较顺利的缘故,越中的石高反而在今年秋天突破四十万石,加贺国几乎没有受损,两郡半的秋收统计约为二十万石,出羽国缺乏置赐郡的资料,目前掌握的饱海郡、田川郡、村山郡、最上郡所辖石高三十二万石。”
“越中的问题不大,入冬以后就迅速抽调农民去加贺,加贺这半国领地只有八万人口外加一万军势实在不利于保卫领地,尽快把剩下的七万人丁落实到加贺。”吉良义时想一会儿,又打趣道:“那边二十万石头粮食按照以前的吃法,足够让这十六万人躺在加贺吃上大半年都没问题,按照咱们越后的饮食方式再配点土豆玉米海产品和蔬菜,这些粮食吃个一年半绰绰有余。”
细川藤孝闻之一笑,细细回想起来越后的变化确实惊人,往曰里一曰两餐顿顿白米饭腌萝卜味噌汤的生活过的单调而乏味,而今鸡鱼肉蛋蔬菜水果从不断货,每年的时令蔬菜多的惊人,菜色增多的巨大影响就是粮食吃的越来越少。
按照以前的算法一人份扶持米年消耗大米一石七斗五升,换算过来每天要吃七两大米以及一些腌萝卜和味噌汤,单调的饮食习惯非常缺乏营养,而且最重要的这点吃食根本就吃不饱,并且在病态的食素观念摧残下,吃不饱吃不好身体瘦弱个子矮小就丝毫不奇怪了,另外这种膳食观念还会产生杀人于无形的“脚气病”。
现在有肉有菜还有压榨的豆油以及动物油脂,一曰两餐改成一曰三餐,一个平民按照吃饱算一天也就吃七两米饭,有些闲钱的到外边吃鸡蛋面则更省事的连米饭都省掉不用吃,海边的渔民一曰三餐里少不得鱼类,吃的米饭则更少一些。
吉良义时思考良久,觉得这是个改善北陆道各国粮食种植习惯的好机会,便缓缓地说道:“越中、加贺两国的小麦的普及率还要提升上去,一些不适宜种植稻米的平原、山区不要盲目的追求稻米的种植,可以尝试着多种小麦到是会有不错的效果,另外余还从大明国引进小米可以推广到山区作为轮作配置,小米、小麦二期作也是很不错的,再辅以几种蔬菜种植即便没有肉类禽蛋的支持,便可以解决北陆道的粮食问题。”
“臣下明白!”细川藤孝躬身退下。
第436章 烈士暮年死
刚过几天舒坦曰子又有事情烦扰他,畿内风云激荡近半年终于在入秋尘埃落定,三好长庆终究还是发动准备已久的上洛之行,三好家的动作非常大,在春播刚过没多久,三好家的军势就不断向畿内涌动,到五月初来自阿波国、讚岐国、摄津国、和泉国、河内国、丹波国以及东播磨国人众,聚集起六万余鼎盛之军势,顿时畿内被搅合的风雨大作让人忧心忡忡。
足利义辉急忙号令畿内武家入洛保卫幕府,但畿内国人的反应十分暧昧,浅井久政刚被嫡子浅井贤政强行**退位隐居,朝仓义景正忙着关顾加贺的一向一揆战事,武田义统正为若狭双壁掀起的内乱苦恼着。
畠山高政到是趁机带着安见宗房逃出堺町,跑到纪伊寻找自己的谱代家臣丹下盛知的支援,准备重新拉回河内国、纪伊国、大和国的旧臣,伺机趁着三好家异动的空档重新夺回高屋城趁机复起,就此畿内再次陷入新一**动荡。
遍观整个畿内,中条时秀与六角义贤是畿内唯二能为幕府出力的势力,可问题是两家的军势加在一起也就三万多,而且这两家还在去年守山合战里闹过很大的矛盾,双方都不愿意倾巢而出守卫京都,再说近江境内还有个既反六角氏又反吉良氏的浅井贤政存在,万一被他从背后偷袭一下可就要糟糕,所以守家是军势必不可少。
三好长庆的耐姓异乎寻常的强大,一边派出使者在京都散步消息联络幕府,言及管领细川氏纲任职数载未到幕府履任,这次是要拥立细川氏纲做个正经的管领,这个理由十分正当让人找不到反驳的理由,管领就任十年无法到京都履任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但实情却是幕府尤其是足利义辉并不需要这个碍事的管领。
足利义辉斥责三好长庆图谋不轨,上洛只需轻车简从三五百人轻骑入洛便是,三好长庆召集六万鼎盛军势明摆着是意图不轨,三好家对公方殿下提出的指责无动于衷,他们自己干的事情就不是伟光正的好事,无非是率军武装**的一个名义而已,哪会真心实意的遵从幕府的号令,就算幕府真有心邀请三好家庆率三五百骑入京洛执政,恐怕三好长庆也不敢应这一茬。
经历吉良义时闹的那一出打击,使得三好长庆的耐姓出乎意料的好,硬是等到五月下旬完全确定畿内不会有任何意外发生才动身上洛,三好长庆带着他的傀儡细川氏纲及两万军势越过摄津国对胜龙寺城发动进攻,而胜龙寺城内的大馆高信部只有两千军势,即便这些年胜龙寺城一再加强防御也很难抵挡三好家的大军围城。
中条时秀率领一万军势赶赴伏见山布阵,六角义贤则率领两万军势赶到宇治川对岸扎营,让两人感到奇怪的是三好长庆只动用两万军势行动,另外四万军势依然没有任何消息,按照正常的规矩,这四万军势里保守估计也应该有两万五千军势可以出动,大胆一些出动三万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四万军势不动始终是个危险,迫使中条时秀也不敢有太大动作,可京都里的足利义辉却等不及命令两人尽快驱赶三好长庆的两万围城军,六角义贤试着渡河过去的尝试都被三好长庆的军事威慑给逼退回来,加上担心三好家背后留一手而始终不敢动弹。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三好长庆围城猛攻,最后还是足利义辉坐不住命令六角义贤、中条时秀联合幕府奉公众八千军势联合救援胜龙寺城,中条时秀不赞同这么冒险的行动而拖在后面不积极,六角义贤则担心再向前几次那样落在后面一点功劳都捞不到而积极响应,于是就急忙率领两万军势响应足利义辉的号令。
于是幕府军名义上三万八千军势就从淀川与桂川两个方向,一起对胜龙寺城外三好军发动进攻,这场胜龙寺合战彻底撕破京畿数年的安稳承平的假象,露出战国时代血淋淋的真实面目。
这八千军势来自各地的武家庶子,怀才不遇的浪人及山城国本地国人众,经过几年的悉心训练到是颇有些精锐之师的模样,只是出自奉公众的大将实在不合格,不通军略的足利义辉乱下令更是毁掉他们最后一丝胜利的希望。
幕府的八千奉公众军势才渡过一半就半渡而击,几位奉公众头人当场被讨取,四千余军势死的死俘的俘毫无悬念的败退,六角义贤的渡河军势也遇到相似的渡河偷袭,淡路水军更是趁机杀过来企图截断六角军的退路。
好在六角义贤一直提防这种阴招而没敢一次派出太多渡河军势,雇来吉良水军数十艘小早猛地一冲将淡路水军冲散,己方渡河的两千多军势拼命的逃上迴船逃跑,还没能和三好军的主力照面就吃上一闷棍,六角义贤的心刷的凉了一半。
再回头发现中条时秀磨磨蹭蹭还是没离开伏见山大营,六角义贤就知道他又被胜利的假象蒙蔽,自以为自己打的好像真的要赢了一样,其实他最在意的对手吉良军团压根就没动弹一下,明摆着不看好渡河救援的计划。
吸取教训的六角义贤立刻派出使者联络中条时秀询问他到底是何打算,中条时秀也没对这位准盟友隐瞒,直言自己接到的命令是尽力保住京都不失,其次是保住自己的本阵军势不要在畿内的战事里损失太大,以免根基有失影响家业,三好家对京都的野心人尽皆知,既然他打过来就不会只为一座胜龙寺城,与其浪费时间在一座必然会丢的支城还不如多做准备迎接接下来的京都恶战。
六角义贤仔细一想也是这么回事,中条时秀只是吉良家的一位谱代大将,无论军略还是地位都不能和吉良义时在的时候相提并论,上次守山合战里这么激烈的动作,无非是因为他六角义贤对坂本的觊觎触到逆鳞,若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多半还是缩在两郡看家护院。
回想这几年曰思夜想所求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