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丸继续坚守,下一步将迎接他们的是二之丸的石塀外有土堀内置箭橹。
无论填土之法还是铁炮集火,都没能给一向一揆军带来胜利,秋收已近不但越中国人的强烈要求停止无谓的攻势,就连加贺一揆内部也颇有怨言,原本说五、七曰就能破城,后来完成半个月,再后来变成一个月,最后说秋收前一定攻破,现在秋收要到了什么都没捞到,连跟毛都没有自己就搭进去一万多条姓命,光德寺乘贤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经历持续整整一夜的激烈争执之后,第二天一大早一向一揆军内部单方面宣布撤退的坊官多大数十人,一天的功夫六万大军走的只剩下加贺国残余的两万两千人,一个月前拍马屁拍的最响的越中坊官走的也最坚决,既然你不能给他们带来利益就理所应当的被抛弃,不管你是谁都一样。
不是加贺一揆军不想走,实在是他们听从总大将超胜寺実照的命令前来助阵,此时若跟着撤退回去也没办法交差,人没走不代表还有继续战斗送死的心,加贺一揆军的坊官们联合起来劝说光德寺乘贤及时收手,这次打不破就下次打也是一样的。
光德寺乘贤再不服气又能如何?胳膊扭不过大腿,他手里就百十来个僧兵是亲信,还是留在西光寺里作威作福,真正打仗送死的是那些坊官,最后值得恨恨的瞪了水尾山城一眼,怏怏不乐的率军撤退。
此时水尾山城就像经历过一场浩劫,大半敷屋被被破坏的支离破碎,三之丸的石塀被砸出几道深深的缺口,土堀被填成几个土堆,战死者的尸体随处丢弃,许多尸体上面爬满蝇虫,整条街道弥漫着一股难掩的恶臭。
城内的守军战死两千八百人,剩下的足轻几乎个个负伤挂彩,战殁的士兵里椎名军与吉良新军各占一半,吉良新军死这么多还是因为顶在第一线承担最大的伤亡,每三个被铁炮打死的足轻里就有两个是吉良新军的成员,守的多死的自然也就多。
椎名军死伤较多的原因是不熟悉吉良家的军令,发出撤退的信号毫无反应,或者他们开始撤退时行动缓慢造成无谓的损失,这种号令不齐的毛病在初期手忙脚乱让椎名军无谓的损失增加很多。
与此同时鱼津城的防守战也成功坚持到最后的胜利,来到鱼津城没多久沼田祐光就明白那两个命令的特殊含义,胜兴寺芸承、神保长职都不是简单人物,攻城的节奏把握恰到好处,时而用上声东击西的策略让他每天疲于应付根本无力去想什么出城偷袭。
好在他带来的四千国人军与一向一揆有深仇大恨,总体士气保持的不错,外加城内原本的守军以及吉两市均对海湾和早月川的威慑,堪堪把这场艰难的笼城战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在得知光德寺乘贤领军撤退的消息后,堵着一口气非要抢先夺城的胜兴寺芸承也松了口气,三万一向一揆军围着一座平城攻击一个月,损失三千多人最后没攻下来是有点丑陋,不过比起光德寺乘贤个大草包还是好太多,他可是死了一万六千多人,即便其中一大半都是普通信众也不能掩饰他的草包本质。
两场笼城战的胜利不能让他们轻忽大意,重新返回松仓城的山本时幸严令大军不可出去收粮,更不可随意出击,一向一揆军想去抢收早月川以西的粮食就让他们去收,不要去冒生命危险收那一点点粮食。
越中大部分土地因为这场战争而荒废几个月,田地的主人不是逃荒到松仓城就是被掳掠的连裤衩都没有,最后也被迫选择加入一向一揆或者继续逃荒,没人看顾的农田能出产多少粮食还是个问题,冒风险去抢那点粮食也不太明智。
好在鱼津城一线还有粮食可以收一些,不死心的部分一向一揆坊官带着自家的兵丁,越界侵入鱼津城附近试图抢收粮食,被当地的国人凭借地利的优势打了几次埋伏吃了不少亏,想大肆报复又没有底气面对高墙深垒的阻击,没有一向宗的大和尚们主持收粮他们也不敢胡乱行动,冲着鱼津城吼两嗓子便匆匆撤退。(未完待续。)
第352章 戸隠
夏末秋初的清晨,信浓山间刮过清凉的山风,在莽莽密林里充满寂静与安宁,北信五岳坐落于信浓与越后交界处,由妙高山、斑尾山、鼕健蹼L山、飯縄山这五座高山组成,平均海拔两千米以上,自中古以来就是人迹罕至与神秘的代表。
戸隠山,传说是建速須佐之男命胡作非为,身为长姐的天照大御神气愤之下把自己关在天岩户里,于是整个世界曰月无光,众神为解决难题举行一场宴会载歌载舞,天照大御神好奇的从天岩户打开一道缝隙偷看,就被天手力雄神强行把她从洞里拖拽出来,于是世界重现光明,这个戸隠的出处据说就是隐藏在天岩户里的典故。
因此,在戸隠山里还有一座规模不大的戸隠神社,当地的山民对这等神话传说到不甚在意,他们更习惯拜神社里供奉的拢Q音菩薩,神佛合一的时代里,天上的神灵也要求佛陀点化成佛,拜神不如拜佛的朴素认知深入人心。
一大早登山客还不多,下山捕鱼的山民好奇的打量着两个带着斗笠的旅人,年纪稍长的山民瞧见他们腰间挂着太刀,急忙拉着村子里的小孩子掉头就走,两名旅人对山民的表现视若不见,缓缓走入密林里。
戸隠山非常大,才翻过几道山梁太阳就高高升起,两人来到一处河滩边稍事休息,河边还坐着一个打柴的樵夫,樵夫是个约莫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古铜色的皮肤从破旧麻布衫里露出来,樵夫见到两人的打扮友善的笑了笑,又低着头整理打来的柴堆,一堆柴禾堆的老高起码有小两百斤的份量。
两位旅人捧着清冽的河水痛饮几口,忽然抬头说道:“樵家,我俩是从北边过来的旅人,听说北信五岳山势险峻雄伟壮阔,想来请教一下附近有什么景点。”
樵夫似乎被两人的询问吓了一跳,讷讷半天指着山脊道:“从那里上山最方便,山那边是戸隠神社,你们现在折头过去还能赶在午前过去,其他的就没有了,呵呵呵……”
“哦!那樵家住在哪里呢?”
“我家住在附近的敷屋里,小地方比较僻静不值一提,呵呵呵!”樵夫似乎不愿多话,整理好柴禾冲他们笑了笑,背起柴堆缓缓走入密林。
戸田五兵卫迈着轻快的步伐,非常灵活的穿过崇山密林,这段山路换做寻常登山客要起码要走两个时辰,他只用一个时辰就走完全程,如果算上他背着的一百八十斤木柴,这个速度绝对无比惊人,每年初夏他都会扛着斧头进山里打柴,每天打两次柴禾一直持续到信浓降下第一场雪。
山里的生活艰难,趁着夏秋两季多打些柴禾储备起来,等到冬季大雪封山时可以越冬,村里的青壮有一小半都外山里忙活着,不是去打猎就是在打柴,比如他一个人就要负责打几十人份的柴禾,山里的冬天实在太寒冷,大雪封山的几个月里全靠储备的粮食和木柴过冬,准备的越充足就月好熬过这个冬天。
翻过山梁眼看山谷里的村庄就在眼前却突然停下脚步,他惊讶的发现一个时辰前遇到的两位登山客诡异的出现在村庄外,戸田五兵卫的精神高度紧张:“这一段山路我从过几千趟,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绝对不可能有谁比我走的更快,哪怕我背着木柴……”
短短的一刹那完成电光火石的思想变化,从表面看起来戸田五兵卫只是看到两个熟悉的陌生人下意识放慢脚步,接着他又迈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走下山坡,刚走到村口就看到两位旅人站在原地好整以暇的望着他。
“果然有问题!”戸田五兵卫的眼神里露出若有若无的警惕之色,下一刻又变回憨厚淳朴的樵夫,迎面冲两人友善的笑了笑,刚要擦身走过去就被两人拦住去路。
“原来樵家住在这呀!早知道我们就跟着樵家一起走了,我们依着樵家指的路绕了半圈才找到这里,真的太感谢你了!”
戸田五兵卫脸上闪过一丝阴霾,这两个人满嘴胡扯的拦住他胡搅蛮缠明摆着来者不善,猜到两人的来意,就干脆僵立在原地不说话,却听那两人又说道:“原来这里就是戸隠村呀!寻常人在山里绕上七八天也不见得找到这里,再配合障眼法即便有几万大军也别想摸进来,果然是一块风水宝地,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太偏僻了,戸隠流在此隐居三百多年也怪不容易的。”
戸田五兵卫的脸色越来越黑,两个砂钵似的拳头攥的咯吱咯吱响,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道苍老的声音:“五兵卫啊!既然两位客人远道而来,就请他们进村子再叙话吧!有朋自远方来,不行待客之礼会被人家说我们不懂规矩。”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