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求所有人都和你一样的想法。
穿越的苏天成,看透了太多的事情,也不可能要求大家和他的想法是一样的。
这么多年来,江宁营很少提拔军官,卫指挥使层面的军官,几乎就没有多少更新的,这也是苏天成详细考虑的结果,提拔的人太多了,知人知面不知心,不知道人家的真实想法,将来自己离开了,到台湾去发展了,或者说到台湾是独霸一方了,人家不一定会跟着去。
穿越这么多年以来,苏天成一直都是委曲求全的,所谓的大展宏图,也是有很大限制的,穿越到崇祯年代了,不依靠体制的力量,苏天成也不可能取得成功,依附流寇,更是不可能的选择,既然选择了依附朝廷,维持大明王朝的统治,该承受的委屈,就必需要承受。
离开草原的时间到了,洪承畴、秦良玉等人,都不是很明白,苏天成为什么要离开草原,参与到收复台湾岛的战斗之中,在他们看来,收复台湾岛,不是很大的难题,依靠着水师的骁勇,肯定是能够成功的,而且驻守在台湾岛的荷兰军人,总的兵力不超过三千人,这样少的兵力,在江宁营看来,不足为虑。
不仅仅是洪承畴等人,莫啜和佟差,都感觉到不能够理解。毕竟草原上的事情还有很多,察哈尔部落被剿灭了,但后金鞑子最为有力的支持者科尔沁部落,还没有遭遇到毁灭性的打击,草原上有可能出现巨大的变故,但也有可能被稳定住,毕竟如此的情况下,皇太极是需要耗费诸多的心思的。
如此的情况下,苏天成留在草原,对于壮大锡伯族和达乌尔族部落的力量,对于削弱后金鞑子在草原的影响,对于草原部落的归顺,是有着巨大影响的。
苏天成这次离开草原,带走的人员是有限的,渠清泽、刘铁汉等人,跟随苏天成离开,洪承畴统领草原的征伐事宜,秦良玉率领大同边军,回到大同,不需要驻扎在草原了。
锡伯族部落的新驻地。
这里以前是察哈尔部落左翼中旗的驻地。
洪承畴、秦良玉、渠清泽以及江宁营卫指挥使以上的军官,都集中在这里,包括大同总督秦良玉、锡伯族部落首领莫啜、达乌尔族部落首领佟差等人。
苏天成的神情很是严肃。
“洪承畴,草原的事情,就交付给你了,我相信,你一定能够让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更大的强大,我大明朝廷与后金鞑子的谈判,最多能够持续到六月,我们征伐草原,完成了预定的任务,皇太极想着通过谈判,得到缓解的机会,我们没有让皇太极得逞,只要草原部落不平静,皇太极就无法安心,后金鞑子就不能够全力集聚力量。”
“台湾的重要,我不想多说了,你们曾经有过不少的疑虑,认为草原的事情非常的重要,相比较来说,台湾是微不足道的,只要能够平定了草原,彻底击败了后金鞑子,我大明王朝就能够稳定下来,但你们忽略了一个问题,万里之外的荷兰人,居然能够到台湾岛,能够占据台湾岛,我相信你们记得汉朝的时候,曾经有一句话,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我大明王朝也是一样,不管我们内部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但异族是绝对不能够入侵的,这样的事情不能够开头,我们要让异族入侵者知道,想着觊觎我大明王朝的利益,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未完待续。。)
'正文 第九百七十四章 精心的准备'
苏天成首先回到了登州。
在他看来,攻打台湾的战斗,不是特别的困难,远没有在草原征伐这样的复杂,但后续的建设,就要困难很多了,如今的台湾岛,可不是几百年之后的摸样,台湾被视为贫穷落后的地方,甚至在朝廷某些大人的眼里,台湾是蛮夷之地,这么多年,大明朝廷几乎没有对台湾用心,就算是台湾被西班牙殖民者与荷兰殖民者占据了,也没有顾得上。
拿下台湾岛,仅仅是开始,最为主要的还是在后续的建设,自己既然准备在台湾岛立足,就要想方设法的建设好台湾。
朝廷很多年没有派遣官吏到台湾去了,实际上也是派不过去的,一方面台湾早就脱离了朝廷的控制,派去的官员,也无法到达台湾,另外一个方面,基本难以派遣官吏到台湾岛,除非是遭遇到贬斥,或者不被众人待见,谁也不愿意到台湾去。
不要说台湾,就算是辽东等地,一般的官吏都是不愿意去的。
台湾的贫穷是尽人皆知的,而且这些年以来,西班牙殖民者和荷兰殖民者,在岛上肆意的掠夺,老百姓的生活是异常困苦的,夺回了台湾岛,建设的任务非常的繁重。
渠清泽手里关于台湾的情报,比朝廷掌握的要强很多,一些往来于台湾和福建、威海卫等地的商贾,说到了台湾的情况,应该说,郑芝龙在台湾的影响力还是不小的,郑芝龙当年的大本营,就是在台湾,崇祯元年,接受了朝廷的招抚。离开了台湾,将大本营安插到了福建,之后台湾被西班牙殖民者与荷兰殖民者轻易的占领,之后郑芝龙的力量迅速庞大起来,控制了海路上的贸易,被苏天成率领的江宁营水师打败之后。郑芝龙到了京城,郑鸿逵和郑成功留在了福建,郑家水师被江宁营水师吞并,熊子健成为了代表朝廷和江宁营,真正控制福建一带海域的官员。
荷兰殖民者对于江宁营水师,不是很了解,认为就是以前的大明水师,不过大明在威海卫设立了贸易的码头,这是符合他们的经济利益的。荷兰殖民者控制了台湾,也就直接控制了吕宋和东南亚等地,可以劫掠大量的财富,同时经过海路来到大明进行交易的商船,也要得到荷兰殖民者的允许,如此的情况下,荷兰殖民者迅速富裕起来,说到底。他们对于威海卫码头的设立,是有着黑很微妙态度的。
福建沿海一带的走私。基本被禁绝了,这也是因为熊子健的强硬,再说了,以前海上走私之所以能够盛行,那都是郑芝龙支持的结果,如今郑芝龙率领的水师。悉数归江宁营水师管辖,主要的职责就是打击福建沿海一带的走私。
从这个方面来说,荷兰殖民者与逗留在日本长崎的商贸集团,遭遇了重创,包括日本的某些财团。也对这样的情况不满意了。
从商贸运输的角度上来说,漫长的大明沿海地带,仅仅有一个威海卫码头来进行交易,那是远远不够的,这也不利于商贸的发展,不少的商船,要经过长途跋涉,才能够到达威海卫码头,这也导致海上的走私,不可能完全的禁绝。
不管是西班牙殖民者,海上荷兰的殖民者,占领台湾之后,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台湾老百姓的死活,他们需要的就是利益,台湾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荷兰殖民者,对于耕种土地的老百姓,没有丝毫的扶持,每年收取的粮食赋税,达到了亩产的六成以上了,所以台湾也有老百姓起来反抗,可惜力量不济,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如此的情况下,苏天成率领大军攻打台湾,是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的,不过事先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需要准备大量的财物,包括粮食、种子等等东西,甚至是茶叶、丝绸、食盐等等,也少不了黄金白银,最好还能够移民,让台湾的人口多一些。
基于这样的考虑,苏天成没有首先到福建,而是回到了登州。
被苏天成赋予重任的诸多官吏,都接到了通知,要准备大量的粮食、种子、茶叶、食盐、布匹、丝绸等等物品,甚至包括牲猪、耕牛、鸡鸭等等,这些东西,在登州、莱州和青州,能够很快的购买到,如今的登州、莱州和青州,富裕的程度,早就超过南方了,物资的丰富,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这一切都源于威海卫码头。
苏天成回到登州,首先关心的就是物资储备的情况,跟随他回到登州的渠清泽,重点承担了这方面的任务,督促各级官吏,尽量多的收购物资。
苏天成回到登州的第三天,宋思军也来到了登州。
安宁堡和靖边的互市,引起了朝廷高度的重视,苏天成征伐草原的时候,因为豪格率领后金鞑子,袭击了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驻地,宋思军情急之下,做出来了决定,恳请大同、榆林等地的边军,进驻安宁堡个靖边,保护互市,令宋思军和苏天成都没有想到的是,大军住进来了,户部的官吏也跟随到安宁堡和靖边了,慢慢开始插手互市的事宜,准备全面接管互市的经营了。
宋思军迅速给苏天成禀报了情况,苏天成思考了好久之后,做出来了决定,让宋思军将互市的经营交出去,剩余的江宁营将士,全部回到登州来,只不过苏天成借着内阁大臣的身份,要求户部每年要给予江宁营一百万两白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