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牛二还是想多了,苏平阳早就做出来了安排,立刻有人到附近的集市,购买了上好的猪肉和鲜鱼,包括不少的菜蔬,里长和甲首,也安排了好几个女人,到牛二的家里帮忙,算上跟着少爷来的人,还有少爷的贵客,一共要准备三桌。
苏天成带着渠清泽,在田地中间转悠,不断的给渠清泽介绍情况。
“苏兄,我是真的没有想到啊,一路上过来,看见好多的田地,都是枯萎的,这里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听说这些沟渠、堰塘和水井,都是你要求才修建的。”
“我只不过是说了一下,去年和前年都遭灾了,若是不能够解决这缺水的问题,田地难以有什么收成的,这样苏家也收不到粮食啊。”
渠清泽用力拍了拍苏天成的肩膀。
介绍情况的时候,苏天成没有丝毫的隐瞒,渠清泽越来越吃惊,当初,苏天成从福州采购甘薯种子,他不能够理解,现在才知道,原来人家早就做出来了安排。
渠清泽的神情渐渐的严肃一些了,他不知道,苏天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自己接触到的读书人,说话咬文嚼字,做事循规蹈矩,绝想不到田地里面的事情。
这次他来到平阳府城,找寻苏天成,当然是有事情的。
吃饭的时候,渠清泽表现出来了豪爽,喝酒都是用碗,想不到苏天成一点不在乎,跟着用碗喝酒,自己带来的几个弟兄,有两人都喝得差不多了,苏天成依旧没有事情。
渠清泽觉得,自己越来越看不透苏天成了。
敢于举刀杀人,做事情果断决绝,喝酒如此豪爽,酒量大的出奇,熟悉农田里面的事情,究竟还有一些什么样的本事,是自己还不知道的。
带着几分酒意,两人慢慢朝前走,后面跟着的人,自觉的拉开了距离。
两人说话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是闲扯,要说到一些关键的事情了。
“苏兄,八月要进行乡试了,我可是等着你金榜题名的喜讯啊。”
“谢谢渠兄的鼓励,我一定会尽力的。”
“听闻知府大人专门见了苏兄,看来苏兄真的是文采过人,知府大人都欣赏了。”
“知府大人是我的恩师,眼见着要乡试了,勉励一番,要求我努力,这也是正常的,渠兄可不要听闻外面那些传闻啊。”
“呵呵,我是明白的,不知道在乡试之前,苏兄有什么安排啊。”
“暂时没有其他安排,三月份事情有些多,甘薯和玉蜀黍都要准备种植了,四月初收购冬小麦,马上就要种下去,接下来,我就可以安心准备乡试了,计划是七月底到太原府城。”
“哦,苏兄不准备到府学或者是省学去吗?”
“不准备去了,临时抱佛脚的事情,我是不想做了,有时间的时候,自己多温习功课,做好准备,我是不相信死读书的。”
“苏兄的理解很好啊,有没有想过,出去历练一番。”
苏天成的心里咯噔了一下,乡试之前,不少的生员,结伴出游,外出游历,这其实是增长见识的过程,只不过这些年,外面的局势有些乱,加之读书人总是有些酸腐的气息,不是想着和农民接触,也不是想着了解各地的情况,脑子里面想到的,总是去拜访名师,或者是走马观花的游玩,显示自身的学问,以至于民间出现了酸秀才的称呼,所以这种游历,渐渐为人所不齿。
渠清泽说到出去游历,肯定不一般的。
“我也想到了,四月到七月,接近四个月的时间,没有多少的事情,可如今外面不是很太平,这出去游历,也不简单啊。”
“苏兄说的是,这次我来,就是想着和你说说游历的事情,本来是想着这段时间,和苏兄一起出去看看的,不过苏兄还有事情,那就四月以后出发,这段时间,叨扰一下苏兄,不知道是不是方便啊。”
“渠兄千万不要这样说,这本来是我麻烦你的事情,府里的条件不错,住下来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有渠兄在身边,我是求之不得啊。”
“呵呵,好啊,就这么定下来了,我还想着,看看苏兄是这么忙活田地里的事情的。”
回到府邸之后,苏天成才知道,渠清泽这次到平阳府城来,还带来了十匹蒙古马,名义上是对上次的事情,表示感谢的。
十匹蒙古马,价值百两黄金,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苏天成没有推辞,他已经预感到了,渠清泽的身份不简单,老人的身份更加的不简单,渠清泽的一切举措,和老人肯定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原因,他不准备深究,有些事情必须要知道,可有些事情,知道越少越好。
渠清泽一行,被安排到了东边的院子,和苏天成住在一起了。
至于说跟随渠清泽来的人,看见了苏府的护院,有了极大的兴趣,渠清泽也示意他们,参与到护院的训练之中去了。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苏天成和渠清泽之间,相互称兄道弟了。


'正文 第四十九章 春耕时节'

渠清泽显得很是神秘,嘴上说住在苏府,每rì里要和苏天成探讨诸多的事情,实际上,苏天成看不见他的影子,每rì里一大早就出去了,天黑之后,才回到府里,有些时候甚至是没有回来,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
渠清泽是客人,苏天成也不会刨根问底,人家总是有自己的事情,再说了,渠清泽的身份本来就不简单。
苏天成自己也出现了原则xìng的错误,冬小麦的收割,按照阳历计算,是在每年的四月到五月,可按照yīn历计算,三月份就可以收割了,玉米和甘薯的种植,yīn历四月,或者阳历的五月就必须要种下去了。穿越之后,他已经知道,大明rì历,是按照yīn历来算的,可在他的脑海里,已经习惯了阳历的说法,所以,在确定农作物收割和种植时间上面,将阳历时间,当作了yīn历的时间。
好在这个错误问题不大,不会造成什么损失。
进入三月,有些田地的冬小麦,已经成熟,可以收割了。
苏家的佃户开始忙碌了,从这个时候开始,就真正的进入农忙季节了。
农民季节,官府是非常重视的,每年的四月到七月,不是特别重大的案子纠纷,官府是要停止放告的,以免耽误了农时,
所谓的放告,也就是如今的打官司。每月的初三、初六和初九三天,被确定为放告rì,府衙县衙受理百姓的词讼,状子递进去之后,承发房接下来,登记挂号,知府或者知县,当天是不会立即审理的,升堂接受了状子,退堂之后仔细的审阅,不准状的令承发房退给本人,准状的予以处理,简单的纠纷,次rì发落,重大的案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再行审理。
但到了农忙季节,官府停止放告,因为打官司是耽误时间的。
苏天成已经顾不上关注渠清泽了,他的绝大部分jīng力,已经扑到了田地上面。
育苗这类的技术活,佃农是不可能知道的,这个时代,还没有谁见过育苗的事情,大家种田,都是将种子直接栽进田里,施一些农家肥,期间清理田里的杂草,接下来就是看老天的意思了,要是风调雨顺,可以获得丰收,要是出现旱灾或者是涝灾,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吃饭肯定是大问题了。
连续十来天的时间,苏天成都是在田头。
他指导佃户施肥,要求所有的佃户都来观看,一定要记住全部的程序,整理田地和施肥的事情,是不需要教的,大家都会,可做营养快的事情,就让所有佃户摸头不知脑了。田间一块块被分割好的土块,用篾片一道道划开,做成一个个三公分大小的土块,每一个土块里面,放进一粒玉蜀黍的种子,这些土块,老早就糅合进去了足够的农家肥,还有一些秸秆灰和稻草灰。接下来,在这些小块上面,盖上薄薄的一层秸秆稻草的碎片。
至于说甘薯,更加的奇怪,被切块之后,种下地了,种植的密度很大,当然,这些田地,也是jīng心准备的,早已经施足了农家肥。
佃户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种植技术,都有些战战兢兢的,跟随着少爷的指导,亲手cāo作的时候,非常小心,看上去有些滑稽了,都是种田人,到了这个时候,反而不会种田了。
在他们的内心,已经不仅仅将少爷当作了恩人和主人了,少爷简直就是天上的神仙,庙里的菩萨,要不然怎么会知道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几百年之后的育苗,因为有薄膜,有现代化的机械,有复合肥料,速度快很多,产量高很多,可现在是不行的,做这样的事情,耗时费力,好在有着足够的劳动力。
育苗足足用去了五天的时间,所有的佃户,不分男女,全部都参与,不熟悉的时候慢慢来,熟悉之后加快进度,都是多年种田的人,学起来是很快的。
育苗完成之后,接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