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行啊;我们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啊。最多一年时间;甚至是半年的时间;江宁营就要承担重任了;这么短的时间;想着能够培养出来诸多的营长和副营长;难度很大啊。”
“苏大人。时间太紧了啊;我的意思;江宁营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新招募的一万将士;还在刻苦的训练。但时间不够;战场上。刀剑无情;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的承受能力上面;他们都还有差距啊。”
“这方面;不是你我能够决定的;身为军士;只能够是在血火中锤炼;所以说;这样的情况下;营长和副营长的配备;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既然是这样;我有个想法;能不能求助范大人;看看从两大营里面;抽调一些将军过来;或者是从南直隶的卫所中间;抽调能征善战的将军啊。”
“这个办法;我也考虑过;若是短时间之内;想不到其他的办法;恐怕只能够这样了。”
话说到这里;苏天成和孙传庭都沉默了。
从两大营和卫所挑选指挥员;的确是很好的办法;但弊端也很大;江宁营的待遇;已经引发了两大营甚至是卫所军士的不服;这样的敏感时刻;公然的从两大营和卫所挑选将军;不知道会闹出来什么事情;再说了;不管是两大营;还是卫所;里面的将军;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克扣军饷;脾气暴躁;唯我独尊等等;就是进入了江宁营;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适应江宁营的氛围。
能够从江宁营内部;挑选出来是最好的;可要保证江宁营的战斗力;营级指挥员的素质;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万万不能够疏忽。
范景文很少到江宁营;担任江宁营指挥使之后;总共就来过两次;一次是朝廷圣旨下来的时候;一次是chūn节的时候;范景文的事情太多了;不可能关心到江宁营的事情;再说了;他本来就是你兼任的;不需要cāo心具体的事情。
可江宁营的事情;范景文还是很关心的;时常询问孙传庭。
苏天成在江宁县做的事情;越来越得到了范景文的赏识;他的视角不同;主要看到的是南京市舶司和中兴学社。
市舶司的转变是巨大的;已经成为富得流油的地方;这种转变;也就是一年时间;以前的市舶司;他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每年都恳请朝廷拨付银两维持;那是板上钉钉的;现如今;每天入库的银联;超过万两了;市舶司百十号人;忙的脚不沾地;运送到码头的货物;堆积如山;不管是谁的货物;都是要缴纳赋税的。
中兴学社的成立;带有一定的里程碑的意义;这是一种学术观念的转变;颠覆了东林书院和复社的不少观点;可以说;若干年之后;人们可以发现;中兴学社的成立;能够对大明朝产生重大的影响。
至于说江宁营;在这样的体制下面;不能够成为一支所向披靡的军队;倒显得不正常了。
苏天成和孙传庭两人都来拜访;这样的情况;是很少见的。
范景文推掉了其余的事情;不准其他人打扰;既然苏天成和孙传庭一同来了;肯定是说到有关江宁营的大事情的。
“大人;下官和孙大人商议过了;江宁营军官的配备;遇到了难题;特来恳请大人解决。”
“哦;遇到了什么难题啊?”
“江宁营暂设十二营;必须设立十二个营长;二十三个副营长;这里面;斥候营与亲兵营;设立一名副营长;执法营设立三名副营长;其余诸营;设立两名副营长;目前只有六名营长;分别是骁骑营一营营长孙元坤;前锋营一营营长刘实亮;斥候营营长刘铁汉;神机营营长马华彪;亲兵营营长罗昌;执法营营长孙恩明;余下的暂时没有配备;下官以为;营长的配备;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江宁营的战斗力;所以说;不敢妄自决断。”
“这的确是问题啊;不过;本官也无法给你们找出来那么多的营指挥啊。”
苏天成看了看孙传庭;余下的话语;需要孙传庭说出来了。
“大人;下官想到了一个办法;从南直隶的军营和卫所里面;挑选一部分的将军;补充到江宁营;人数不多;下官与苏大人商议过了;也就是六人;分别执掌骁骑二营、前锋二营、健锐一营、二营;步军一营、二营;这些将军;要有苏大人和下官去挑选;至于说副营长;江宁营自己想办法。”
范景文没有马上开口。
屋里一时间有辛默;苏天成和孙传庭看着范景文;等候决定。
他们已经商量了不少的办法;基本上都不成立了;从其他军营和卫所选调人员;已经成为了唯一可行的办法了;时间不等人啊。
“你们想到的这个办法;弊端不小啊;好在就是六人;影响不大;本官身为江宁营指挥使;这点事情;还是要办到的;不知道你们是不是有合适的人选。”
“下官想到了一人;安庆卫千户曾宇;此人曾经和下官一起;参与了剿灭紫金梁的战斗;表现很是英勇的。”
范景文点点头;看向了孙传庭。
孙传庭没有合适的人选;摇摇头;没有说话。
“好;这件事情;本官考虑一下;大规模的选调;肯定是不行的;那样造成的影响;本官都无法预料了;江宁营马上要开始军事演练了;要挑选一部分底层的军官;这件事情;已经在两大营和卫所;引发了轰动;本官这里;压力很大啊。”
“大人;这件事情;下官和孙大人商议好久了;江宁营的情况特殊;没有按照军户的制度来执行;所以说;世袭是无法推开的;下官以为;江宁营也不应该推行军官世袭的制度;如此一来;确实给大人找了诸多的麻烦;还要恳请大人;多多予以照顾的。”
“本官知道;这样的办法是不错的;能够激励将士的斗志;本官已经专门给皇上和兵部上奏了;皇上虽然没有下旨;但兵部是同意此类做法的;近些年;各地军队;剿灭流寇;已经在施行此类提拔军官的办法了;这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只不过你没一定要把握好。”
这下轮到孙传庭回答了。
“大人放心;下官一定会尽心竭力;军事竞赛的时间;安排在二月初五;历时三rì;到时候;请大人多多指导。”
“嗯;有时间本官一定会去看看的。”
回到了江宁营;苏天成不客气的开口了。
“孙大人;二月初五的军事竞赛事宜;麻烦你费心了;包括江宁营的rì常事情;这段时间;我重点考虑一下挑选营长的事宜;范大人已经提出来了要求;不能够公开选拔;所以说;我来想办法;暗地里挑选剩下的五人;这件事情;关系重大;万万不能够疏忽的。”
“好的;我来负责所有的组织事宜;苏大人放心;一定没有问题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正文 第三百一十一章 军商结合'
由此可见;江宁营的影响;还是太大了;特别是待遇太高;已经引发了很多人注意。
军官的配备;算是有了下落;接下来就是银子的事情了。
说到底;这才是最大的事情;没有银子;什么事情都办不好的。
办法是有的;苏天成早就想好了出路;要说江宁营每年需要那么多的银两;若是不能够找到一个比较长远的路子;每年都为银两去焦虑;那是难以维持的;朝廷靠不住;江宁县也不可能长期的支持。
盐商宋思军;这次直接到了江宁营;没有到县衙。
一年多时间以来;他的生意很是不错;而且越做越大了;隐隐的超过了以前的老大匡思明了;而且有着江宁县县衙明里暗里的支持;可谓是顺风顺水了。
根据苏天成的提议;宋思军慢慢开始扩大规模了;不仅仅是经营食盐;也开始贩运粮食;找到了一条从江宁县到北方的贩运粮食的道路了;部分的盐丁。慢慢转换为运送粮食的队伍。
这一次苏天成直接找他;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一路上;他想到了很多;交往的时间长了;他发现苏天成非常的豪爽;也是信守诺言的君子;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是非常舒服的事情。
每年十万两银子的捐银;在他看来。完全值得;以前没有拿出来这笔银子的时候;做生意总是提心吊胆的;而且孝敬各级官吏的银子;拿出来的更多;匡思明都还要召集大家;商议诸多的事情。摊牌一些银子;自从拿出来捐银之后;除开正常的赋税;其余的事情;不需要考虑了;其实还赚了。
无利不起早。这是商贾的xìng格;但也不能够说;所有商贾都是这样的;这是误解;至少宋思军认为。自己不完全是这样的商贾。
看见苏天成独自站在房间里面;宋思军还是恭恭敬敬的行礼。他是发自内心的敬佩苏天成的;这位大人确实厉害;至少深谙经商之道。
“宋老板;你我之间;就不要来这些礼仪了。”
“谢大人的恩惠;不过在下还是不敢僭越的。”
“坐下说话吧;今rì找你来;确实是有些大事情;需要和你商议。”
听见苏天成如此说;宋思军有些紧张了;但凡说到大事情;都是与银子有关的;当然;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也知道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