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位大人不知道江宁营的情况,可能是有些担心的,江宁营的军士,每月的俸禄是五两白银,全部按时足额发放,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和征战,几乎不参与其他的事情,他们的生活开销,军营全部负责,也就是说,军士领取的俸禄,完全可以用来养活家人的。”
“苏大人,这不大可能吧,如此算来,江宁营招募一万军士,加上原有的将士,接近两万人了,仅仅是饷银,每年就超过百万两了,加上生活方面的开销,岂不是超过一百五十万两白银了,这么多的银子,从何而来啊。”
“两位大人,晚辈之所以要求成立中兴学社,就是考虑到这些问题的,应该说,目前问题不是太大的。”
孙承宗和鹿善继相互看了看,这件事情,太过于震撼了。
“了不起啊,江宁县能够有着如此大的气魄,好,既然这样,这一万军士,就在高阳县和定兴县招募,绝对没有问题的,苏大人,你要是信得过老夫和善继,这件事情,就交给我们办理了。”
“晚辈是绝对信任二位大人的,只不过招募军士的事情,晚辈也是要参与的,事情繁杂,具体的奔波联系事宜,江宁营的将士,可以具体负责的,时间也很紧迫,必须在一个月时间以内,招募到一万人的。”
“好,好,一个月时间,足足有余了,这样的条件,老夫可以保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招募到一万军士了。”
关于招募军士的标准,苏天成一直都没有详细说,孙承宗和鹿善继是不会疏忽的,他们认为,有着如此好的待遇了,一定要招募青壮,身体要好,身高、体重都是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的,想不到苏天成没有那么多的要求。
苏天成给出来的条件,第一是年龄,十八岁以上,四十岁以下,这一条必须严格要求,第二是身体无残疾,第三是体格健壮者优先。
军士最好是在村镇招募,不要在县城里面招募。
泼皮无赖最好不要招募,但老兵油子,坚决是不要的。
这样的招募办法,和戚家军的招募,有些相似了,只不过要求稍微低一些。
这是苏天成详细考虑过的,北方连续多年遭遇了灾害,饥民是不少的,而且不少人已经加入了流寇的队伍,留在县里的年轻人,身体不可能那么好,饭都吃不饱了,身体不可能格外的强健,再说了,军士这方面的差距,是可以弥补的,到了江宁营之后,有了很好的饮食保障,身体很快可以好起来的。
至于说是不是招募卫所的军士,苏天成含糊过去了,孙承宗和鹿善继也是明白的,这样的条件,肯定有军户来的,反正有些卫所,名存实亡,已经没有多少的军士了,去年以来,朝廷发放了不少的军饷,有些军饷,进入了军官的腰包,只要有银子,军官睁只眼闭只眼,军户走了就走了,土地正好收回来,租出去,还可以得到一些银两的。
再说了,军户毕竟有着一定的基本素质,训练起来,容易很多的。
最大的难度,就是故土难离的问题了,不到万不得已,农户是不会离开家乡的,江宁县距离保定府太远,一旦到了江宁营,估计好多年不能够回家的。


'正文 第二百七十八章 固执的孙承宗'

离开家乡去从军,古往今来,都没有什么稀奇的,唐朝不知道有多少的边塞诗人,写出来了流传千古的诗句,表现出来的,就是军人远离家乡、远离爱人的悲伤,可他们迫于体制的压力,是不敢随意乱说的,只能是默默的承受。
朝廷官员和军队里面的将军,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没有谁会关心的。
明朝初的时候,情况稍微好一些,主要是屯军的出现,他们亦军亦民,大量军户的诞生,不少的军士家属,和军士同在一个地方。
可到了明朝中叶以后,军屯制度遭遇破坏,土地大量兼并,官田的负担过重,军户不堪重负,他们比不上农民,甚至比不上佃户,穷苦潦倒,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军户开始大规模的逃亡,卫所名存实亡。
到了万历年间,几次大规模的征战,雇佣军人开始出现,这些军人是专职的,他们依靠军饷生活,其中也有屯军。
崇祯元年以来,朝廷愈来愈困难,拿不出来银子,不能够支付军饷,不少的军士,领不到军饷,生活失去了依靠,哗变的情况,不断出现,逃亡的军士,不计其数,有些军士,甚至直接加入了流寇的队伍里面,依靠着劫掠过rì子。
好男不当兵,军户已经成为贫穷的代名词。
如此的情况下,在保定府去招募军士,难度还是有些大的。
好在孙承宗和鹿善继跟在一起,加之江宁营的名气。已经在北直隶传开了,情况稍微好一些。但也不乐观。
到达高阳县,知县得知是江宁营招募军士,连连摇头,要不是看见孙承宗在这里,估计就直接推辞了,高阳县的军户,逃亡的无数,如今来招募军士。恐怕无人上门的,虽说你江宁营厉害,但军户的待遇,谁不知道啊,除非是找到那些流民,他们没有饭吃了,无家可归了。到了军队里面,能够混一口饭吃,不至于饿死。
苏天成已经和孙承宗、鹿善继商议了,暂时不要说出来江宁营军士的待遇问题,他的解释,若是人家知道了这样的待遇。完全冲着银子来,那就麻烦了,这样的人,到了军营里面,不好管教。而且会带坏其他人的。
就说江宁营招募军士,能够有人主动来的。这样的军士,思想可能单纯一些。当然,任何的事情,都是有着两面xìng的,有好的一方面,不好的一方面。
招募军士,确实是需要宣传的,就说几百年之后,一人当兵,全家光荣,这样的宣传标语,苏天成听到过很多次。
如今的形势不同了,外有后金的侵袭,内有流寇的sāo扰,而且大明的军士,杀良冒功的情况是很普遍的,这些负面的影响,让老百姓对军士和军户,有着很不好的看法。再说了,当兵就要打仗,随时有送命的危险,待遇低,生活穷苦,这样的情况下,谁愿意去当兵啊。
孙承宗和鹿善继都有些不明白,苏天成为什么不同意宣传,若是什么宣传都没有,想要在保定府招募一万军士,还真的是有些困难的。
在孙承宗的府邸里面住下来之后,苏天成终于说出来了自己的担忧。
大明卫所的军士,军饷大都是每月五钱到八钱银子,能够达到一两银子,就算是很不错了,这样的情况下,江宁营招募军士,若是军饷达到了每月五两银子,估计这次的招募之后,附近一些地方的卫所,可能就真正的垮掉了,军士哗变的情况,本来就是存在的,军士知道了如此悬殊的待遇,肯定是有意见的。
孙承宗和鹿善继恍然大悟,感觉到苏天成的考虑,确实是周密的。
至于说宣传方面,苏天成提出来了三点。
第一是保证军士衣食无忧,能够吃饱饭,包括家眷也是能够保证的,绝对不会饿肚子的;第二是保证家眷可以随军,也就是说,已经成家的青壮,可以带着家眷到江宁县去,江宁营保证佳俊有居住的地方;第三是江宁营按时足额发放军饷,绝对不会克扣。
至于说军饷的多少,暂时不能够宣传。
孙承宗和鹿善继听到了这三条,认为很是不错。
招募的布告贴出去了,高阳县县衙的官吏,带着江宁营的军士,到村镇去宣传,而且在每个村,都粘贴了招募军士的布告。
令苏天成感动的是,留在高阳县的孙承宗的家人,也出去宣传了。
崇祯六年十一月十rì,江宁营的新兵招募工作,正式开始了。
一大早,孙承宗的府邸外面,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有赖看热闹的,也有准备来报名的。
孙承宗首先进入了厢房。
“苏大人,老夫来报名。”
苏天成眨了眨眼睛,看着孙承宗,以为自己听错了。
“呵呵,老夫来给两个孙子报名,他们已经先行出发,到江宁县去了,老夫昨rì托人,给他们送信了,告诉他们,到了江宁县之后,做好一切准备。”
苏天成连忙站起来了。
“大人,您是不是考虑一下,不要这样着急啊。”
孙承宗瞪了一下眼睛。
“老夫的子孙,早就做好了一切的准备,报效国家,若不是几个儿子的年龄超过了,老夫都要亲自送他们,进入江宁营的,老夫的两个孙子,到了江宁营,就是普通的军士,若是不能够好好训练,老夫不准他们进家门。”
苏天成看着孙承宗,有些说不出话来了,战场上,刀剑无情,孙承宗曾经担任兵部尚书,肯定是明白,何况江宁营是身负重任的,会面临着诸多残酷的厮杀,若是孙承宗的孙子,遭遇了什么意外,他还真的不好交代。
“大人,晚辈不是这个意思,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