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尔一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了;他一直都是有些赞同东林书院和复社的观点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这是圣贤的观点;若是士绅富户和农民一样了;还能够显示出来什么区别呢。
过了好一会;徐尔一慢慢开口了。
“坤元;你说的有些道理;不过我还是觉得;你的做法;可能会引发大的波澜啊。”
“恩师;学生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了;这件事情上面;学生是不会让步的;恩师应该知道;北方的有些士绅富户;遭遇流寇侵袭之后;是什么样的情况;到了那个时候;什么都保不住;命都可能丢了;找谁说理去;早知如今;何必当初;学生的意思;也是要求他们力所能及的做出来一些贡献;学生以为;这必须要形成一种制度;若是不能够打破这种局面;士绅富户遭遇的事情;会更多的。”
徐尔一大为吃惊;他本来以为;苏天成这样做;不过是心血来cháo;甚至可能是与东林书院和复社的关系不和;所以做出来这样的决定的;想不到苏天成的认识;已经形成了。
“坤元;你可要谨慎啊;士农工商;朝廷早有制度了;你若是这样做了;无疑是与天下的士绅富户为敌啊;到了那个时候;皇上就是想着保护你;也很难啊。”
“恩师;学生为了朝廷;为了皇上;不会考虑个人得失的;学生做出来这样的决定;不是一时的冲动;我大明朝内忧外困;若是不能够做出来一些改变;rì后的局势;会变得更加的困难的。”
“嗯;朝廷的困难;大家都是知道的。”
“正是因为如此;学生才想到这一点的。”
徐尔一点点头;转移了话题。
“徐阁老去世了;我估计;朝廷里面;肯定是有一番的动作了。”
苏天成的心里动了一下;徐尔一说到了这件事情;自己趁机可以建议;让徐尔一离开厩;到地方上去;依照徐尔一的职位;想着做出来多大的事情;也是不大可能的;相反;到了地方上;能够施展个人的才华和抱负;说不定做出来一番大事情。
再说了;自己也可以适当的影响徐尔一的。
“朝廷的人事更迭;学生以为是正常的;不算是什么事情的;学生觉得;恩师倒是可以考虑一下;请求外放;到府州去做事情的。”
“哦;坤元;你为什么会这样看啊;外放的事情;我是从来没有想过的。”
“学生以为;恩师可以考虑一下的;虽说在朝廷里面;能够知道诸多的大事情;也能够直接给朝廷提出来意见建议;但到了地方上面;自己亲身的实践;做出来一番的成绩;也是一种经历啊。”
离开厩;到地方上为官;在如今的形势下;似乎有些遭遇贬斥的意思。
苏天成不是这样看的;实际上;在地方上做出来了成绩;更加的重要;通过自身的实践;掌握一些情况;远比在厩听人家说;要强百倍的。
徐尔一这样的官员;认识有些固定了;到府州去;知道了下面的实际情况;也能够更加的清楚;朝廷里面官员的考虑;有哪些不合适的地方。
“坤元;你真的是这样看的吗?”
“学生的确是这样想的;要不是面对恩师;学生是不会说这样的话的;好多人都认为;外放不是光彩的事情;学生不赞同这样的认识;若是不能够熟知下面的情况;高高在上;提出来的意见建议;比一定是合适的;真正了解下面的情况了;感同身受;说出来的话;肯定是不一样的。”
“嗯;你的这种认识;很有道理啊;当初你要求外放;我确实有些不理解;如今看来;你在江宁县;做出来了很多的事情;要是留在了厩;这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做好的;看看陈于泰和吴伟业两人;和你比较起来;就有了不小的差距啊。”
“恩师提到了陈于泰和吴伟业;有邪;学生不得不说啊。”
“有什么想法;你尽管说就是了。”
“朝廷内部的争斗;学生也是知道一些的;学生以为;陈于泰和吴伟业;都沉湎到这些争斗之中了;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做事情;若是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若干年之后;好像是磨砺出来了;可这种变化;是很可悲的;仅仅是熟悉了官僚之间的勾心斗角;却没有想到去实实在在的做事情;此等的情况;就算是进入了内阁了;又能够做出来多大的成绩。”
徐尔一看着苏天成;有些不敢相信了;苏天成居然会说出来这样的话语。
“恩师;学生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学生以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若是我大明朝的府州县;不能够自给自足了;不能够给朝廷上缴赋税了;朝廷如何的维持;若是所有的官吏;想到的都是留在厩;无人愿意外放;视外放为耻辱了;谁还愿意在府州县做事情;说的更加的直白一些;府州县的官吏;脑子里面想到的;都是升官发财;不想着做事情;不管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了;此等的情况;会动摇我大明朝的根本的。”
好半晌;徐尔一才开口说话。
“坤元;你的这番话;令我感受颇深啊;是啊;若是我大明朝的官吏;脑子里面;想到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若是那些士绅富户;也是为着自身考虑;朝廷如何的维系啊;真的想不到;我一把年纪了;还要依靠你来说服啊;也好;我这就上奏折;请求外放。”(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一章 关键的交谈'
宫里的太监终于来到官驿。
苏天成已经在官驿等候五天时间了;他几乎要失去信心了;当初跟随范景文和王道直来到厩;本来就是猜测这是皇上准许的;可能会召见自己;来到厩之后;马上给朝廷上奏了折子;请求见到皇上;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这种猜测开始出现了漏洞。
好在太监终于来了。
苏天成很是高兴;塞给了太监十两黄金。
或许是这十两黄金的作用;一路上;太监的脸上;一直都带着笑容;虽然话语很少;但关键的要害说出来了;原来自己到紫禁城;是在养心殿觐见皇上。
这可是不一般的安排了;能够在养心殿得到召见;一般都是朝廷三品以上的高官;才有这样的荣耀;而且在养心殿交谈;气氛显得随和一些。
早朝已经结束了;苏天成跟随太监;直接倒了养心殿;一路上;没有谁阻拦。
在养心殿外面;等候了大约半刻钟的时间。
温体仁等内阁大臣从养心殿出来的时候;看见了苏天成。
温体仁的脸上;带着亲切的微笑。
“苏大人;到厩来了。”
“禀大人;下官到厩来;吊唁徐阁老;想着机会难得;拜见皇上;还要多谢大人成全。”
温体仁的笑容凝固了一下;这个凝固的表情;一闪而过;稍不注意;根本就不可能知道的。不过;这个凝固的表情。已经提醒了苏天成。
“呵呵;好啊;到厩来了;确实是要拜见皇上的;不过皇上事情繁杂;苏大人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实属难得;这也体现了皇上对苏大人的看重啊。”
“下官明白。一定尽心竭力。”
朱由检的脸有些红;看样子是遭遇了什么争论的;能够让朱由检有着这样的表情;也不是简单的事情;想到刚刚出去的温体仁;他忽然觉得;朝廷自此多事了。
“臣江宁县知县苏天成。拜见皇上。”
见到了朱由检;自然是要跪下的;天地君亲师;这方面;苏天成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就说几百年之后。见到了上面的领导了;虽然说没有下跪磕头;但内心那种卑躬屈膝的态度;比之下跪还要厉害的;如今见到了朱由检。虽然说跪下了;但内心的感受。是完全不相同的。
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到朱由检;这是第一次。
按照正史的记载;朱由检是非常不堪的;才大志疏;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生xìng多疑;自身的xìng格缺陷;导致了大明朝的灭亡;似乎下面的大臣;全都是忠心耿耿的;特别是东林党和复社的一帮大臣;因为遭遇了打压;不能够施展才华;无力回天了。
可笑的是;东林党的党魁;在大明朝灭亡之后;以最快的速度;投降了满清。
记叙历史的;是明朝的遗老;这些人;为了拥护东林党和复社;为了卸去自身的罪责;能够怎么样的描述历史;这是不用多猜测的。
很少呆在朱由检的身边;也从来没有直接的进谏;上次斩杀紫金梁及其手下;不过是激动之余说出来的话语;所以说;苏天成不是太了解朱由检。
但是;凭着自己的亲身经历;看见大明朝各地出现的情况;近距离的接触了张溥、钱谦益、黄道周、孙传庭等人;苏天成相信;朱由检绝不是某些正史记载的那样不堪。
朱由检登基的时候;不过十六岁;这样的年纪;能够知道多少的事情;能够做出来什么样英明的决定;还不是要依靠下面的大臣;在剿灭魏忠贤的事情上面;朱由检体现出来了不一般的决断;仅仅从这一点出发;朱由检就是不错的。
“平身吧;这里不是大殿之上;不需要有那么多的礼节;王公公;给苏爱卿递个凳子。”
“臣还是站着说话的好。”
“呵呵;苏爱卿就不要推辞了;要说你的xìng格;朕也知道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