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害。
这都问题;是要依靠自身来控制的;控制好了;太监一样可以发挥不一般的作用。
秦三德笑眯眯的看着苏天成。
这个苏天成。他是非常满意的;司礼监的大太监王承恩;好几次带话来了;苏天成做事情不错;很是令皇上高兴;得益于他的鼎力支持。这邪的意思。就是即将升迁的前奏;在南京好好干几年;风风光光的回到厩去;进入司礼监;掌握更大的权力。
“苏大人。咱家好长时间;没有看见你了。都有些想念了。”
苏天成心里嘀咕了一下;尼玛的;你想我干什么;找我到皇宫里面来;一定是有事情的;还不如痛痛快快将事情说出来。
他脸上带着微笑;开口了。
“下官这段时间;忙于秋收的事情;实在是有虚不开身;没有能够及时来拜访公公;还请公公一定谅解啊。”
“苏大人一心为公;咱家是看在眼里的;敬佩不已啊;江宁县今年大丰收了;包括整个的南直隶;都是很不错的;这是祥瑞啊;皇上一定是非常高兴的。”
苏天成脸上带着微笑;看着秦三德;没有说话;他知道;接下来就要说到主题了。
“苏大人;咱家听说;江宁县县衙收购了不少的粮食啊。”
“是这样的;江宁县计划收购一百万石粮食;包括稻米、玉蜀黍和甘薯;以稻米为主;县衙收购这么多的粮食;主要是预防出现灾害的;若是遇见年份不好;粮食歉收;县衙可以及时予以救济的。”
秦三德点点头;虽然脸上还带着微笑;但明显是不相信苏天成的解释的。
苏天成自己也知道;这样的解释;说不通;就算是遭遇灾荒了;也不需要屯聚那么多的粮食啊;一百万石粮食;全县人均有一石多的粮食了;如此巨大的储备量;任何的地方;都是不可能存在的。
“当然;下官还有一屑虑;如今流寇肆掠;后金虎视眈眈;侵扰我大明;下官虽然在江宁县;远离北方;但也要为朝廷考虑的;尽量多的存储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啊。”
“苏大人忠心可鉴;咱家没有什么说的;这地方上的政务;咱家也不能够过多的干涉了。”
听见秦三德这样说;苏天成知道;自己需要表明态度了;秦三德在厩这么多年;要说没有心机;那是不可能的;大凡太监;说话是不会那么直接的;转弯抹角;有邪语;甚至要你去猜测意思;颇似几百年之后的官话。
“公公万不可这样说;下官无地自容了;江宁县有赖于公公的支持;才能够取得些许的成绩;公公但有什么吩咐;尽管安排;下官一定全力而为。”
“咯;苏大人真的是会说话啊;既然这样;咱家就不客气了。”
秦三德轻摇蒲扇;看了看苏天成。
“有几个经营粮食的商贾;找到咱家了;说是今年江宁县粮食大丰收了;可他们收购不到很多的粮食;特别是稻米;他们说了;一辈子都是经营粮食的;做这个生意的;趁着年份好;多收购一些粮食;若是将来发生什么灾荒了;他们也可以帮着县衙出力的;咱家是不相信他们的这些鬼话的;无jiān不商啊。”
苏天成明白意思了;一定是有商贾;想方设法找到了秦三德诉苦了;说是难以收购到很多的粮食;当然;这些商贾;想着见到秦三德;肯定是花费了代价的;秦三德爱财;这一点;苏天成很是清楚。
苏平阳曾经统计过;江宁县的商贾;每年吞吐的粮食;可以达到百万石以上;若是在江宁县不能够收购到那么多的粮食;他们会转战应天府其他各县;甚至到南直隶所属的其他府州县;最远甚至跑到浙江去;收购粮食。
江宁县的商贾;一般情况下;不会在本地交易粮食;这些粮食;被他们运送到北方;或者是运送到朵甘都司一带;几番转手;可以获取巨大的利润;比如在朵甘都司;粮价可以达到一两银子一石;在饥荒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一两黄金一石的价格。
县衙收购了大量的稻米;无疑是断了他们的财路。
秦三德既然这样说了;意思也是很明确的;想着江宁县能够放宽一下尺度;让商贾多买一些粮食;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江宁县的府库;能够存储到三十万石的粮食;就算是天文数字了。
不过苏天成不打算让步;这件事情;是他jīng心策划的;如此简单的就让步了;岂不是摆满货一场了;再说了;他内心也有着小九九;万一自己离开江宁县了;到了一个穷苦的地方去了;手里无粮食;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的。
可秦三德说出来这件事情;他必须要给予答复;目前的情况下;他需要得到秦三德继续的支持。
“公公说的是这件事情啊;下官想过;专门找到了江宁县商会的会长万成贵商议;今rì机会难得;下官专门给公公禀报一下情况。”
秦三德脸上带着笑容;显得很是舒坦;苏天成的态度;令他感觉到舒心;不仅时常送来金银;而且对自己说的事情;也是格外重视的。他不关心商贾的情况;只不过收下了人家的金银;总是要帮着说句话的。
“苏大人可不要说禀报的事情;咱家就是听听情况;看看是怎么回事;免得那些商贾;璐安嚼舌根子。”
“公公;江宁县有一百四十万亩耕地;其中农民种植的有六十万亩耕地;官田三十万亩;预计今年可以收获粮食三百万石以上的;县衙就是根据这个基础;收购了一百万石;不足三分之一;下官预计;余留的口粮;至少需要一百万石;剩余的粮食;都是可以拿来交易的;有一百万石之多;江宁县的商贾;每年交易的粮食;也就是这个数量了。”
秦三德没有说话;他可不是傻瓜;剩余的五十万亩耕地;究竟是什么情况;他是非常清楚的;这些耕地;一般人是不敢动的;也是不能够动的。
“下官的考虑;县衙准备出面协调一下;找到本县的士绅富户;鼓励他们交易粮食;其实这粮食;存的多了;也不是很好;士绅富户;毕竟不能够和官府比较;若是陈了多年的粮食;拿出来也没有人爱吃了;基于这样的考虑;下官才决定了;县衙收购一百万石的粮食。”
秦三德沉默了一下;慢吞吞开口了。
“咱家算是听明白了;苏大人这样的想法;是很不错的;只是效果究竟如何;不敢保证啊;江宁县免去了今年的田赋;这粮食的交易;自然是火爆了;应天府所辖的其他各县;都达不到这样的标准;商贾收购粮食;自然是有些难度的;他们本来想着;在江宁县多收购一些粮食的啊。”
“公公;下官已经想好了办法了。”
“哦;那你说说;是什么好的办法。”
“下官决定禀报朝廷;免去江宁县明年的田赋。”
秦三德的身体轻微的颤抖了一下;迅疾明白了;这的确是好办法;所谓物以稀为贵;免去了明年的田赋;农民不着急了;留下了足够的口粮;购买的粮食;自然减少;这样一来;江宁县的士绅富户;继续留下大批量的粮食;没有必要了;须知积压的粮食;也是银子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七章 协调会(1)'
能够称之为士绅富户的;标准是很苛刻的;家里的主事人;至少是举人或者国子监监生以上的身份;有些甚至是进士;其中以从官员位置上致仕的居多。他们的身份很是特殊;见官不拜;相互之间;只是稽首行礼;而且他们的待遇是很不错的;算是江宁县的特权阶层。
这些士绅富户;与商贾是不同的;商贾虽然有钱;但社会地位一般;虽然说明末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所谓的士农工商;四个阶层的区别;已经不是太大了;但商贾在士绅的面前;还是抬不起头来的;这些士绅富户;也瞧不起商贾。
来到江宁县;苏天成和这些士绅;有过不少的接触;相互之间;都是比较客气的;真正令这些士绅富户;对苏天成开始注意;而且产生了敬畏之心的;还是因为周顺清的事情。周顺清是南京礼部铸印局大使;国子监监生;关键当时的周顺清;是内阁首辅周延儒的侄子;但苏天成秉公执法;周顺清被判决斩立决;在大牢里面;畏罪自杀了。
通过这件事情;江宁县的士绅富户;发现苏天成不简单;不是简单的主儿。
一段时间过去了;大家发现;苏天成很是维护农民和普通百姓的利益;看不惯一些特权阶层的做法;突出反映。就是在刑名事情之中;不袒护士绅富户。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执法。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苏天成在刚刚上任的时候;整顿吏治;罢免了典史马家寿;解雇了绝大部分的衙役;而且杀掉了一批仗势欺人、恶xìng太多的衙役。
这必然触及到了某些人的利益;所以说;江宁县的士绅富户。表面上是尊重苏天成的;实际上;很少到县衙去;和县衙基本没有多少的往来。
他们用行动;做着无言的抗争。
这次接到县衙的邀请;来到了四海酒楼;大家知道具体是什么事情。
说到底。是与粮食收购有关的事情;毕竟秋收时节刚刚过去;县衙还在加紧的收购粮食;影响到了江宁县从事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