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3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显然,曹操对于颜良并不放心,他这是打算把商县打造成铜墙铁壁,以取代武关作为拱卫长安的南大门。
不过,对于颜良来说,曹操的举措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将武关牢牢握在手,达到了战前的预期目的。
武关在手,意味着他只需以少量的兵力,便可以轻易的挡住来自于关中的威胁,而不似前两次那样,任由曹军和西凉军,轻松的从关中进入南阳盆地。
曹操撤兵的第二天,颜良也率军而撤,留刘辟率三千兵马守武关,并将武关划归了文聘这个南阳太守负责。
几天之后,颜良率七千之军,班师还往襄阳。
而今武关到手,来自于曹操方面的威胁骤减,而徐州的刘备,还有河北的袁尚,似乎还在舔食着梁国一败的伤口。
颜良所据的荆豫二州,外围的威胁已经大大的减轻,已然是为东进灭吴铺平了道路。
回往襄阳之后,颜良在与众谋士们经过了几番的商议,暗中定下了秋收之后,便向东吴大举进攻的战略计划。
而当颜良在武关与曹操对峙之时,妻子黄月英已根据他的创意,完善了车船的设计图纸,在经颜良的首肯之后,便集中了荆州最优势的船工,在襄阳上游的汉水畔某个秘密的船厂,开始建造这种新式的战船。
距离开战还有数月之久,颜良一方面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战前准备工作,一方面命许攸扩大他司闻曹在东吴的细作网络,加大情报的搜集力度,以作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根据细作们发回的情报,东吴方面,周瑜自前番武平一败后,因箭伤和心理创伤的双重打击,再一次的卧病不起,眼下正在秣陵家中养伤,无法再带兵上阵。
孙权无奈之下,便只好命程普接任都督,坐镇寿春,统帅淮南诸军。
周瑜再一次犯病不起,这对于颜良来说,自然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了。
前番武关一役,周瑜的失利固然是因计谋被颜良识破,但远离长江,吴人不善步战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倘若战场转换,回到了周瑜最善长的纯水战上,这位美周郎还的确是一个极难缠的对手。
周瑜的消息让颜良受益,但柴桑方面的情况,却有些不容乐观。
鲁肃的动作很快,快到让颜良有些刮目相看。
这位富豪出身的东吴西线统帅,趁着颜良在中原与刘备、袁尚混战之际,不但迅速的重修了柴桑城,迁移了数万百姓丁口,而且还开垦了荒废近一年的田地,重新种上了庄稼。
这个消息却着实让颜良有些头疼。
前番柴桑之役后,颜良之所以能逼得东吴放弃柴桑,退守湖口,就是因为他把柴桑的百姓统统迁走,让吴军无法就地征粮,迫使孙权在乏粮的压力下,不得不选择放弃经营了多年的重镇柴桑。
而今若是给鲁肃种粮成功,顺利的收获了的秋食,吴军的粮草压力就将大大减轻,那个时候,恐怕孙权还会抢先发动进攻。
“再这么纵容下去,秋收一过,吴人只怕就要反咬我们一口了,主公,咱们该当和先发制人才是。”
军府中,许攸语气凝重的进言。
“柴桑有两万吴军,眼下我方能上战场的水军,加起来也不过两万多点,主动出击,未能就能拿下柴桑。老朽以为,倒不妨坐等吴人主动进攻,咱们以逸待劳,打他个防备反击。”
田丰的理念,倒是与许攸截然相反。
此二人各执一词,看似都有道理,麾下文武们意见也各有不同,好战者支持许攸,沉稳一点的则支持田丰。
大堂之内,一时间议论的好不热闹。
环视着热闹的场面,一直沉默的颜良,猛然间咳了一声。
众人知道,他们的主公这是要发话了,顿时鸦雀无声,所有的目光都望向了颜良。
那张英武的脸庞间,弥漫着强烈的自信,与猎猎的威势,令所有人本能的就会产生一种深深的敬畏。
深吸一口气,颜良傲然道:“这此年来,吴人仗着水军优势,屡屡的侵我州土,往昔之时,本将或许不得不被动防守,但是这一次,无论如何本将都要主动出击,本将要明明白白的告诉孙权那碧眼儿,从此往后,在这大江之上,攻守之势;已易也!”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二章 斗鲁肃
杀机弥漫,慷慨激昂。
颜良一席话,如熊熊的火把一般,转眼间将积聚在众人胸中的怒火点燃。
每一个人的身上,热血都在沸腾,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涌动着复仇的斗志。
曾几何时,东吴屡次举兵犯境,入侵荆州。
中原一战,无本意与吴人开战,但吴人却又无缘无故的插上一脚。
几次的挑衅,虽然吴人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东吴这种恶心的举动,却着实令颜良麾下这班文武,深为厌恶。
而今,手握两州之地,他们所追随的颜良,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任何一诸侯都敢来欺凌的弱小人物。
麾下士民百万之众,拥有着精兵良将百战之师,这种情况下,岂能再容东吴来侵犯。
转眼之间,无论是主张出击的,还是原本主张防守反击的,此时此刻,所有人的思想都是已拧成了一股绳。
出击,必须主动出击,彻底洗雪先前被动应战的屈辱!
“主公,末将愿率主公主动出击,定将吴人赶出柴桑,让那碧眼儿知道主公的威名。”
应命从江夏赶来参加军事会议的甘宁,为颜良的话所激励,当即奋然起身,慷慨求战。
甘宁这么一请战,其余诸将热血狂燃,纷纷的激昂叫战。
颜良面带着自信的微笑,微微点头,对于诸将昂扬的斗志,甚是满意。
只是,他放眼扫去,却见一片激昂中,唯有两人保持的很安静。
其中之人,便是贾诩。
贾诩的脾气颜良最清楚,这个毒士无论是什么时候,都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其实内心中却是情绪澎湃如潮。
颜良再看他今日这副样子,更是安静的出奇,看起来似乎正在酝酿着什么。
另外一个安静的人,则是新降未久的凌统。
颜良洞察人心,他从这位安静的水军将领的眼中,隐约能看出几分艰难。
很显然,凌统虽然归降了自己,但为时尚浅,对于这么快就追随新主,前去攻打旧主,心中自有些不自在。
看着凌统那副无精打采的样子,颜良心中隐约已有了主意,却暂时隐而不发。
主动出击的基调既然定了下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怎么个出击法。
甘宁等武将们的建议,自然是尽起现有的两万多水军,再集结部分陆军,水陆并进一鼓作气荡平柴桑。
主动出击虽是许攸先提出来的,但许攸本人却不赞成这种大规模的进攻。
原因很简单,柴桑的鲁肃手中,拥有着两万精锐的吴军,正面进行水上决战,即使有甘宁这样的猛将,也未必就能取胜。
何况,上次攻取柴桑,乃是暗出奇兵,走了陆口小道,此番吴人必然有所防备,想要再出奇制胜便不太现实。
再则,大军一出,倘若不能短时间内攻下柴桑,孙权的大批援军必会随后赶到。
那个时候,凭借着数量占优的水军,只要孙权能撑到柴桑的秋粮收割,那么身为防守一方的吴人,就会占据战场主动权,甚至还会凭借着水军的优势,发起反攻。
故是,在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取得水上优势的情况下,许攸并不赞成大规模的同吴人决战。
许攸所言,正也符合颜良的心思。
尽管颜良眼下的兵力总数,已按近七万,许多新编的军队,甚至还是编练之中,但水军的数量却仍然偏少。
物以稀为贵,颜良当然不会把他宝贵的水军,用与跟吴军的血拼当中。
这也就意味着,除非黄月英已为他建造出足够的车船,否则他决不会跟吴人进行水上决战。
只是,若不大举进攻的话,又如可能攻下柴桑城,破坏掉这座东吴侵略荆州的前哨基地。
众文臣武将们议论纷纷,热议了大半个时辰,却始终拿不出个两全其美的计策来。
商议无果,颜良只能散会,以待来日不商议出击的细节。
众文武们纷纷告退,须臾间人去楼空,颜良正待离座而去时,却忽然瞥见贾诩仍跪坐不去。
“我就知道,这个老滑头一定有话要说。”颜良的嘴角斜扬,悄然掠过一丝笑意。
当下,颜良便大声道:“文和既然还没走,就陪本将到后院去走走吧。”
说着颜良已转身拂袖而去。
步入后院时,贾诩已跟了上来,除了周仓等几名贴身的亲军,左右已无他人。
颜良便道:“文和,此间已无旁人,关于出兵柴桑,你若有什么良策,就尽管直说吧,莫要再藏着腋着。”
“咳咳,知诩者,唯主公也。”贾诩干咳着笑道。
颜良只淡淡一笑,洗耳静听贾诩有何言。
跟随在身后的贾诩,不紧不慢道:“主公意图主动出击,教训吴人,以彰显我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