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3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贾诩等谋士的推测,曹操此举,很可能是想要彻底的消灭马韩的西凉诸侯,以完全解除他的后顾之忧。
曹操自退入关中,休养生息的两年当中,兵力本已是恢复到五万之多,以这样一支兵力,当初若能全师进攻并州,未必就攻不过黄河,也不至于后来被迫改变战略,举兵偷袭南阳,最终落得败溃而归。
而曹操之所以无法集中全部兵力,就是因后马腾和韩遂在西线不断骚扰,使得曹操不得不给夏侯渊的陈仓兵团配备了两万之多的兵力。
便是因此,贾诩便猜想,曹操在兵犯南阳失利,暂时不敢再与颜良交锋的情况下,多半会选择扫平西凉,完成对雍凉二州的完全占领。
倘若曹操能全据雍凉二州,尽收西凉健马,其实力必将大增,这一点自是颜良不愿看到的。
但眼下颜良的视线尽在中原,对于远在关中的曹操,也只能暂时置之不理,而曹操的战线西移,也同样减轻了颜良的压力,使他可以全力东进。
另一条情报,则是关于刘备。
这位刘皇叔在寿春失陷之后,并未如颜良所期望的那样,鏖兵于淮南,陷入跟东吴长期的战争泥潭中,而在他攻克许都不久,明智的选择了退军回徐州。
而且,刘备退还徐州后,率军进至了彭城一带,似有打算西进中原的迹象。
至于淆水大败的袁谭,则并未似最初料想那样,收拢败兵聚于陈留郡,以抵挡颜良进一步东进,而是弃了陈留,退往了更东面的梁国。
袁谭的这个举动,不禁引起了颜良的猜测。
“梁国与彭城颇近,袁谭率残兵退守梁国,而刘备又率军进至彭城,这多半是二人意图会师,合力抵御我军东进。”
徐庶斩钉截铁的做出了判断。
颜良盯着地图上那一片区域,眉头不禁微微暗皱。
从表面迹象来看,形势的确如徐庶所说的那样,若果真如此,还确实是件棘手之势。
袁谭虽然在许都损失了大部分的兵力,但他毕竟还占据着中原三州之地,东拼西凑的话,短时间内至少也可以拼出一支两万人左右的军队。
至于刘备,正攻下青州之后,兵力更是剧增,眼下他麾下的可用兵力,至少也有五万人左右。
这也就是说,他二人若是合兵一处,就有差不多七万多人的兵力。
而眼下颜良能用于东进的兵力,也仅仅只有四万多人。
那七万兵马若是掌握在袁谭手中,颜良自然是一点不怕,但关键却在于刘备的加入。
此人的机谋远在袁谭之上,而且麾下有关羽、张飞、赵云乃至张绣这等当世名将,更有陈登、程昱这等奇谋之士,刘备集团的整体实力,要远远强于袁谭。
颜良并不怕刘备,但这不代表他就会轻视刘备,他所考虑的是,若与刘备这强劲之敌拼个你死我活,即使最后胜了,收益是否能大过于损失。
况且眼下孙权已攻取了寿春,东吴的兵锋也指向了中原,这逐鹿中原的群雄中又插进来这么一个野心勃勃之前徒,形势就跟着变得更为复杂起来。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中原的纷急,是变得越来越有趣了呢……”
颜良感慨了一声,却将话题一转,“汝南郡方向的情况怎么样了?”
徐庶从一大堆的情报中,挑出了半于汝南的最新战报。
“张将军的飞马急报,他的五千步骑已于前日攻克汝南郡治安城,安城以东的上蔡、吴房、阳安等诸县,均已不战而降。”
颜良微微点头,表示对张郃用兵之速感到满意。
这时,徐庶却忽又道:“不过张将军在急报中还称,吴将太史慈已率五千多兵马进入汝南,攻克了汝南东部的汝阴、富坡、原鹿等数县。张将军向主公请示,是否率军继续东进,和吴人开战,彻底全据整个汝南郡。”
听到这里,颜良的眉头更是一凝,冷笑道:“元皓先生预料的果然不错,这个周瑜还真是神速,这么快就发兵攻入了汝南。”
听得颜良的赞许,田丰微微捋须,眉宇中闪烁着几分自信。
“元皓先生,吴人兵锋已进入汝南,依先生之见,本将该当如何?”颜良将目光转向了田丰。
田丰道:“汝南郡东部距寿春太近,吴人必不会容忍寿春随时暴露在我军兵锋之下,而眼下这种形势下,与吴人再起大规模的战争,显然也不太合适。所以老朽的意思时,便令张将军保持现状不变,即不继续东进,也不容许吴人西侵,咱们就和吴人二人汝南。”
二分汝南?
田丰的这个提议,不禁令颜良眼前一亮。
另一侧的徐庶,却道:“汝南以西多山,吴人必不敢深入,就算让他们占了东面数县,也对许都构不成威胁,庶以为,元皓先生之计可行。”
徐庶也赞成了田丰的提议。
颜良目光却在地图上扫来扫去,心中叹想:“袁谭、袁尚、刘备,如今又加入了一个孙权,中原这盘大棋,他奶奶的可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二章 寡 妇
颜良采纳了田丰的建议,并没有下令张合所部继续东进,以将吴人彻底的逐出汝南。
中原这块大肥肉人人羡慕,颜良已经跟曹操、袁谭打过一仗,眼下只怕很快也会和刘备正面交锋,如果再加上一个孙权的话,那他在整个中原就会处于树敌过多,四面楚歌的境地。
颜良深知自己的实力虽有极大的增强,但也没有大到可以独挑天下群雄的地步,在没有足够强大之前,必须要有所隐忍。
而东吴方面,周瑜似乎也不打算跟颜良开战,当颜良严令张合军不得东进时,而周瑜也令太史慈军不得西攻,双方很有“默契”的瓜分了汝南郡。
确定了东吴方面暂无威胁,颜良便决定大军东进,将兵锋引入豫州腹地。
袁谭本据有司、兖、豫三州,司州所属的洛阳,以及兖州所辖的陈留郡,皆与颍川接壤,此二州兵力薄弱,颜良本可一鼓作北上攻夺此二州,将自己的势力扩张到黄河南岸。
但颜良同时又考虑到,他的兵锋一旦进抵黄河南岸,向北就会跟袁尚的地盘接壤,向西也会对曹操所据的关中形在正面威胁。
倘若如此,势必会引起曹操和袁尚的警觉,那个时候,颜良就不得不分重兵,以提防此二人。
考虑到不可将战线拉得太长太广,颜良便决定先取三州中最南部,颍川所属的豫州。
豫州下属颍川、汝南数郡,以及梁、国、鲁数国,袁谭退守的梁国,却位于兖、豫二州的中央地带,其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颜良若能夺取梁国,北可将兖州拦腰切断,东可直取徐州,南则可取谯郡,威逼淮南。
然而,就在数万颜家军健儿,整装待发,打算兵进梁国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却打断了颜良的计划。
时值隆冬,一场大雪突降,几乎将两河的大片地域都覆盖,颍川、梁国、南阳、汝南等诸地,尽皆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
大雪连绵不断的下了数天,雪后便是气温骤降,天寒地冻,几乎滴水成冰。
尽管颜良提前就给他的军队,配备了厚厚的冬衣,但这场忽如其来的大雪,还是给颜良的将士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他的军队虽不乏北人,但有一半以上都长年居住于汉水以南,这些士卒可以承受南方湿冷的冬季,但对中原这酷寒的天气却难以忍受。
一场大雪之后,冻伤、风寒便开始在士卒中出现,本是高涨的士气,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面对着意外的天气变化,颜良有点无可奈何,为了避免士卒过多的非战斗死伤,颜良便果断的决定,暂时搁置进军梁国的计划,班师回往襄阳。
十天之后,颜良带着他得胜的大军,顺利的回到了襄阳。
当然,在南归之前,颜良也做了充分的布署,留下了徐庶和张合二人,统帅两万人左右的荆北藉士卒,留守许都与汝南一线。
而这一场大雪,不仅对颜良造成了影响,对其余诸侯也影响不小。
退守梁国的袁谭,本打算着借着刘备的力量,夺还许都,但严寒的天气却迫使刘备不得不偃旗息鼓,好让他的士卒养精锐蓄,以熬过寒冷的冬天。
寿春方面,周瑜也不得不留下几员大将和万余兵马守寿春一线,自率大军班师回往江东。
唯有河北袁尚和袁熙两兄弟,却仍在这寒冬中打得难解难分,而最新的情报表明,袁熙这个软蛋显然不是他弟弟的对手。
经过月余的交手,袁熙经历了几场败仗,不得不退还了幽州,而袁尚则趁着得胜之势,继续率军北进,试图彻底扫除袁熙这个后顾之忧。
河北大战不休,中原大地,却进入了短暂的平静之中。
……襄阳城,军府之中,一片温馨祥和。
经过数月的血战,连打了几场恶仗,颜良也确实有些疲惫了,这一场大雪也来得及时,算是让他可以好好的休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