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村是纸店镇左侧的正面防御地段,为太平军南下首经之路;方村东侧是长达二千公尺的弯形丘陵地带,丘陵突出部有四个高地,为杨娃部所在的一营负责防守;西侧便是纸店镇了,为全师防御重点之首。
天暗淡下来,一丝丝深秋的寒意袭人。太平军沿颖河南下,直逼纸店镇警戒阵地,随着一阵激烈的炮响,纸店镇前宽阔的田野顿时隐没在滚滚烟尘之中,前哨战终于打响!
半小时后,前线报告太平军开始投入的兵力多达五千余人,他们以两个方阵,向154团阵地发起两次冲锋。第一次两路冲击,被第154团一营两个连,沉着机智地用火力封锁击退;第二次,在一营营长沉着指挥下,放近敌人后,用机枪、手榴弹组成机动火力,大量杀伤敌人,把敌击退,而至今人民军仅有两个战士受轻伤。
入夜,太平军急躁起来,后面追兵渐近,前面几次试探进攻均以失败告终,人民军强大得可怕,竟不能欺近人民军阵地三十米。太平军改变战术,准备利用夜色,迂回偷袭。夜幕笼罩大地,越向北,越发漆黑一团。随着一阵令人沉闷的寂静之后,不时传来一阵急促的枪声和短暂的爆炸声。太平军小股偷袭部队被发现,他们无功而返。
各种伎俩均不能奏效,太平军孤注一掷,索性展开大规模进攻,随着凄厉刺耳的尖啸,他们的火炮一股脑遮头盖脑打来;一场恶战终于上演。
“敌人开始冲锋了!”杨娃心急脚快,几步登上山头,借着漫天的火光,发现成群的敌人时隐时现,越来越近。大地好像被团团尘烟所裹卷,断木直甩半空,石块满天飞起。
晚上,人民军的视野不佳,为节省子弹,杨娃鼓舞战士们,命令“走不近不打、瞄不准不打”,在他沉着指挥下,四连每次都以突然、密集的火力,给逼近的太平军予一次更比一次惨重的杀伤。战斗持续至子时,太平军四次冲击方村,遗尸千余具,却寸土未进。师后勤部部长唐人朝满意杨娃的指挥,不住夸讲他,忘了还需与他保持适当距离的警戒了。
下半夜,双方都已精疲力竭,但此起彼伏的战斗时有发生,一直持续到天亮。第二天拂晓,时间愈发紧迫,太平军集中所有火炮采取重点突击一点的办法,不惜一切人力损失,连续猛攻方村一带,方村民房屋舍几尽焦土,东侧丘陵地带许多表面工事多数被毁。人民军以机枪、手榴弹,后以石块、木头,展开肉搏战,连续击退敌人三次冲锋,一些阵地几易其手,反复斗争。
杨娃连队弹药耗尽,伤亡近半,方村被三百太平军突入,双方展开近身肉搏战。太平军人多,而人民军援兵还未到,一些新战士面对气势汹汹的敌人,开始吓得发抖,看到自己朝夕相处亲密的战友被砍得支离破碎,号啕大哭,有的甚至呕吐不已,晕厥过去。唐人朝已离开,去其它阵地监督去了,情况十分危急,杨娃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冷静,沉着得像大风浪中的舵手。他一面指令战士们沉着应战,一面高声喝道:“兄弟们!想杀敌立功吗?就在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候,显出我等的英雄本色吧!刺刀见血最英雄,杀敌立功最光荣!”他那严峻、洪亮的声音,像一把熊熊火炬,照亮了士兵们的头脑;他那沉着、平静的面孔,像一座巍峨大山,镇定了战士们的意志。
战士们群情激奋,流泪的战士擦干眼泪,发抖的士兵握紧长枪,士气高昂,他们跟着杨娃冲向村口,誓要夺回阵地。杨娃扔掉早已没子弹的长枪,拾起一把大刀,一马当先,凶狠的砍到一个又一个敌人,他的狂狠极大激发了战士们的英雄气概。
杨娃连没有把阵地夺回来,但他们也没有把阵地丢掉,他们与太平军犬齿交错的混战在方村中,直到一营派出的援兵到来。这时,杨娃连队已伤亡达三分之二,杨娃本人背部与手臂均被砍伤,已成为一个血人。一番血战之后,人民军终还是保有防线未失。
上午十时,在太平军的背面响起激烈枪炮声,追击他们的人民军第56师与第55师终于赶到,太平军在对第52师的进攻中耗尽了精力,两支虎贲之师的添入,太平军如秋风中的树叶,片片被吹落。这是整编之后的太平军,其纪律性与战斗力均有很大提高,许多太平军表现顽强,便是跪着也不求饶,即是临死也要咬上一口,但精神的坚强终不敌子弹的锐利,两个小时后,三万太平军覆没。
界首城南面,人民军第155团阻击太平军林绍璋部的战斗不像第154团与第156团那样打得艰难,这与林绍璋部未全力进攻有关,也与第155团所处地势极佳有关,林绍璋部第一轮进攻扔下几百具尸体后,他们便不紧不慢地与第155团磨起洋工来。
事后,方知林绍璋狡诈,他不是不进攻,而是秘密遣有一支四千人的部队从另一条道想绕过第155团的防御阵地,从背部攻人民军。只是因为那条道太远,所需时间太多,不待秘密潜行的太平军到达人民军背部,前面三万太平军已覆没了。幸亏这四千潜行太平军跑得快,不然,也有可能会被南下增援的人民军吃掉。
战后,成明效到处找杨娃,在救治所看到满身是血,全身缠着绷带的杨娃时,他失声痛哭,每一次大战之后,他都需到救治所才能找到杨娃,他已不能承受此心痛之重。
公元1859年11月15日,东部陈玉成部太平军与杨辅清部太平军及赖文光部捻军安然回到天国境内,人民军各追击部队接令停止追击,天国上下,喜气洋洋。二天过后,太平天国翼王府依然不没有接到第一路与第二路太平军撤回的消息,开始担忧起来,迅速派出人员查实。
第三天,第二路太平军狼狈回到天国境内,三万太平军仅回来一万三千人,损失一半有余。接着林绍璋部告罪禀报,他们接应失当,第一路太平军遭人民军合围,全军覆没。顿时,天国上下大惊失色,翼王府与东王府紧急召开会议。
翼王石达开哀痛道:“此次解救行动虽说成功救出捻军,却得不偿失,我太平军损失惨重!作为掌管军事的翼王府负有重大责任,本王自会恳请天王责罚!”太平军救回一万余捻军,自身却损失多达六万之众,怎能说此次救援行动成功呢?怎能不令天国将领们心痛呢?
东王杨秀清还未从人民军与太平军两军的军事力量对比中惊醒过来,太平军出动三十余万人,对战人民军十万余人,兵力之比为三比一,可损失却是太平军六万,人民军极其有限!可以想象将来的结果会怎样了!
“唉!翼王快别这样说!我东王府亦负有不可推御的责任!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请诸位认真分析一下我们失败的原因吧!”杨秀清可不想在国家危难关头去打击翼王的威信。
辅王杨辅清站出来,后怕道:“末将认为人民军的火器太可怕!武器不如人,是我太平军遭受失败的主要原因!”
杨清秀疑窦纵生:“人民军使用的是连发枪,我太平军使用的也是连发枪,尽量他们的数量比我们多,但也不至于相差如此之甚吧!其它火炮方面,我们大多也是从西洋进购的啊!”
杨辅清解释:“东王千岁有所不知,人民军有几种武器便是西洋人亦没有,如一种带木柄的小型火药,谓之为手榴弹,它可以随身携带,一拉引线,扔出即可爆炸,威力惊人,这是我们太平军近战屡屡失利的原因。”接着又露出恐惧的神色道:“人民军还有一种连发枪,谓之为机枪,它像天上下暴雨一般,可以连续不断地射出无数的子弹,令我太平军大片大片地死亡,它简至就像一个杀人的魔器,这是我太平军不能与之近战的原因!”
众将领露出不信神色,杨秀清道:“有这等事?不能与人民军展开的近战,而近战了,亦不能胜之,这仗还如何打?”
陈玉成站出,沉声道:“利器只能说明一个方面,它决定不了一切,而我对人民军感到更可怕的是,他们居然能相距那么远及时调度部队堵击我太平军,他们是怎么办到的?”
还有人民军总体的战略战术及人民军士兵的军事素养等软条件方面,太平军众将领没有提及,其实,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想想他们以前为什么能用刀箭打败使用枪炮的清军、西洋联军?现在他们拥有了枪炮为什么就打不赢只是多了点手榴弹与机枪的人民军呢?
对于太平军众将领来说,人民军有太多令他们不解的谜!
第二百六十七章 夏红北上
在北京南单街十五号新闻发言人发布“实现全国统一,消灭一切阻碍势力”的新闻公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