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把这封信打开看看,一会儿说给朕听。”又将目光看向骆思恭,天启皇帝接着道:“这封信是送到什么地方的?送给谁的?”
骆思恭有些诧异,他不知道为什么天启皇帝要将陈洪叫进来,可是这也不是他该问的。见天启皇帝问自己,骆思恭连忙答道:“回陛下,据锦衣卫校尉张成禀报,这封信是送到南直隶的,送往的是东林书院。至于这封信是送给谁的,张成却不知道。只是知道将这封信送到东林书院交给外面的管家,至于这个管家是谁,叫什么名字他都不知道。”
轻轻的点了点头,送到那里才是对的,看来这次的事情和东林党依旧分不开,这些人还真是不安分。只是天启皇帝现在也不明白,这些人要做什么,难道弄倒一个辽东经略,对这些人有什么好处吗?更何况为了这件事情还暴露了很多人,在天启皇帝的意识里,没有人会做赔本的买卖。
东林党这些人不可能会做这样的事情,这里面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沉吟了半晌,天启皇帝道:“这个张成很不错,让他将这封信送到他应该去的地方。另外派人跟着他,到了南直隶之后,将这里面的事情给朕摸清楚。”回过头看了一眼陈洪,天启皇帝道:“这封信里面写什么?”
“陛下,信里面没有提到收信人的身份,从内容上来看,这是一封致歉的信。另外就是顾慥想要回老家了,只是说答应对方的事情已经做到了,再留在京城已经没什么必要了。”陈洪将信看了一遍,显然他也知道天启皇帝最关心的是什么!
轻轻的点了点头,这个结果天启皇帝早就猜到了,这样的信件里根本不会有什么太有用的东西。不过也知道了一些事情,这次的事情却时和东林党有些脱不开的关系,也是南直隶的一个人或者是几个人安排的。虽然还不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却已经锁定了目标,这就好办多了。
不过天启皇帝疑惑的却是杨渊和东林党的关系,这位杨渊其实没有明确的党派,他究竟是与东林党有合作,还是他就是一个东林党呢?如果是合作的话,那么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说杨渊是为杨镐报仇,那么东林党的这些人又是为了什么呢?
苦笑着摇了摇头,天启皇帝此时也有些头疼,虽然事情有些眉目了,可是却似乎更复杂了。看了一眼站在一边的骆思恭,天启皇帝对陈洪道:“将这封信封好,送去吧!”
“知道了,陛下。”陈洪恭顺的施了一礼,沉声道。
“骆爱卿,还有别的进展吗?”既然现在想不明白,那所幸就不要想了,等到有别的消息在说吧!
“回陛下,御史冯三元昨天夜里去了兵部尚书姚宗文的府邸,在姚宗文的府邸出来之后,又去了顾慥的府邸。至于他们说了什么,陛下恕臣无能,没能弄到。至于这封信,是兵部尚书姚宗文府邸里出来的。”恭敬的将手里的信递给陈洪,骆思恭将自己知道的全都说了出来。
“陛下,”陈洪接过信封,便将目光看向了天启皇帝,见天启皇帝点头,便将信拆开了。
半晌,陈洪都没有说话,脸色也是越来越阴沉。
看着陈洪的样子,天启皇帝的脸色也是微变,沉声道:“上面说的什么?”
“回陛下,这封信是写给辽东督师杨渊的,是兵部尚书姚宗文和御史冯三元联名的。上面说熊廷弼的事情或许事不可违,陛下很可能派人到辽东查察此事,希望他们能够做好准备。另外姚宗文说,这次的事情他已经被申斥了,所以接下来的事情便不好在参与了。信中还提到,希望杨渊打点一下在京的官员,希望能够将事情办成。”陈洪一边说,一边看着天启皇帝的脸色,见天启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阴沉,陈洪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小。
此时天启皇帝似乎想到了些什么,不由静静的陷入了沉思,这次的事情发起者是杨渊,这个肯定没有错了。至于原因,应该是为了报仇,有没有其他的目的就不得而知了。
冯三元和姚宗文参与这件事情,一来是因为和熊廷弼有仇想要落井下石,第二应该是杨渊打点的关系。天启皇帝相信,杨渊送给这两个人的东西肯定不少。冯三元和姚宗文虽然都是东林党人,可是两个人的地位却差很多,姚宗文的兵部尚书可是重要多了。
今天的第三章。
第八十三章来龙去脉
天启皇帝在大殿里来回的踱着步,将事情从头到尾的想了一遍,忽然他想起了一件事,立刻回头对陈洪道:“陈洪,姚宗文是不是在信里说,他被申斥了,这件事情不能在帮什么忙了?那他有没有说他被什么人申斥了?”
“回陛下,姚宗文却是说被申斥了,可是被什么人申斥了,他并没有提到。”陈洪不知道天启皇帝在想什么,只能如实答道。
轻轻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接着在大殿里来回的踱着步,看来这次姚宗文是自己插进来的。那么事情的整个经过是什么样的呢?
“陛下,不知陛下有什么发现?”骆思恭看到天启皇帝喜上眉梢,立刻问道。其实这些本不是他该问的,可是这个时候问一问不但不会让天启皇帝申斥,反而会让天启皇帝心中欢喜,这个就是为臣之道了。
天启皇帝此时很是兴奋,他大概的明白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听到骆思恭这么问,果然没有生气。兴致勃勃的道:“朕确实想到一些东西,你们帮朕分析一下。”
缓步的走回龙书案的后面,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接着道:“事情的起因应该死杨渊,或者是为了给杨镐报仇,或者是为了其他什么原因,杨渊将熊廷弼押解进京。为了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杨渊在熊廷弼离开辽东之后,派人先一步来到了京城。杨渊找到的是和熊廷弼有仇的两个人,一个是御史冯三元,另一个就是兵部尚书姚宗文。”
“这个时候,东林党的人也得到了这个消息,可能是杨渊透露的,也可能是东林党在辽东的人传递的消息。这个消息很快的就到了东林党能做主的人手里,而这个人或者是这些人就在南直隶,或者说是东林书院。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这些人觉得这件事情有值得利用的地方。一来帮助杨渊搬到熊廷弼,可以是杨渊心怀感激。这第二,可以让辽东的东林党人得到好处,而能够得到好处的很可能就是传递消息的这个人。”
“就这样,事情的大致脉络就出来了。东林党人派人到京城找到顾慥,不惜一切代价搬到熊廷弼。至于顾慥就成了弃子,虽然顾慥可能不愿意,可是这件事他做不的主。让这些东林党人没有想到,兵部尚书姚宗文也参与了进来,这就出乎了这些人的预料。”
似乎是说的累了,天启皇帝轻轻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才接着道:“他们没有料到两件事,第一件是姚宗文,第二件就是朕的态度。他们没想到姚宗文会参与进来,他们更没有想到朕会直接罢免了顾慥。在他们的计划里,顾慥就算是处分,也不过时罚俸或者申斥而已,这就让这些人害怕了。”
“朕既然能够罢免了顾慥,那在罢免一个兵部尚书也不是不可能。如果为了这件事情,牺牲一个内阁大学士,一个兵部尚书,那就太不值的了。所以那个人才会来信申斥姚宗文,并且警告姚宗文不要在参与这件事情。姚宗文在接到信之后,心里自然是十分的紧张。在和冯三元商议之后,这两个人觉得还是先和杨渊通个气,这也就有了这封信。”
见天启皇帝讲完了,陈洪和骆思恭都呆住了,他们没想到事情会是这个样子。二人对视了一眼,都能从彼此大的眼中看到震惊,再看向天启皇帝的目光就有些不同了。这位陛下可真不是一般人,通过这点条件就得到了这么多的东西。
“陛下,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半晌,骆思恭似乎回过神来了,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小心翼翼的问道。
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才道:“现在要做的有两件事,第一件就是查清楚,东林党在幕后主导这件事的是谁?第二就是这些人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看了一眼骆思恭,天启皇帝语气森然的道:“这些人为了一己私利,将朝廷至于不顾,将社稷至于不顾,朕定会严惩。骆爱卿,这次派去南直隶的人一定要干练,你要给朕查清楚,这次的事情究竟是谁做的。至于辽东的事情吗?”
“陛下,东厂的人虽然去辽东了,可是那个时候掌握的东西有限,他们主要是查熊大人的案子和杨渊去的。臣以为,对于辽东的东林党人也要好好的查一查,最好能弄清楚这些人要做什么。毕竟边塞之地乃是重中之重,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