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木匠皇帝-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过贤弟了。”轻轻的起身张国纪对着李茂昌轻轻的施了一礼,满脸感激的道。

“兄长客气了。”李茂昌赶忙将张国纪搀扶了起来苦笑着道,此时他心中则很是失望。

就在二人谈好的时候一个人忽然走了进来,对着张国纪道:“爹,我愿意进宫。”来的人正是张嫣。

“你来做什么?这里岂是你能来的还不快快出去。”看到女人张国纪心中一紧听到女儿说的话,顿时就是大怒马上怒斥道。

“兄长不要生气贤侄女来的正好,说一说你为什么想进宫?”李昌茂此时心里再一次活络了起来,既然主角愿意那么张国纪的态度就没那么重要了。

“嫣儿参见李叔叔。”张嫣也没有叫李昌茂知县而是以侄女自称,对着李昌茂施了一礼之后道:“天子既然下诏那就是圣旨,父亲和叔叔这样做就是有为圣意了,或许皇帝并不知道可是不代表没人知道。在我们祥符县可是有锦衣卫的人,此时我想他们也应该接到了上边的命令。我的存在想必他们也知道甚至于很可能有我的画像,有可能此时已经报上去了。虽然我们祥符县并不大可是也有一个锦衣卫所,如果此事事发李叔叔一个失职是少不了的被罢官都是轻的。我们张家恐怕也会被抄家,既然躲不掉的事情那为什么不光明正大的去做呢?”张嫣说话的声音不大却让张国纪和李昌茂都愣住了,是啊!自己将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过了一会儿李昌茂却猛地反映了过来,自己和张国纪都没反映过来的事情,这个十四岁的下丫头居然想到了。看来她很是不凡想来真的能做贵妃,看来自己的机会来了。

全国都在为天启皇帝忙碌的时候,这位新皇帝正在紫禁城里散步对于外面的事情自然是一无所知,只是知道自己的选后开始了。

看着紫禁城高大的宫墙天启皇帝第一次有了想出去看看的想法,自己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就被关在这深墙大院之中,此时想想真的有些闷了。

“李岚,你说外面是什么样的?”回头看了眼跟在自己身后的李岚,至于陈洪则直接被天启皇帝华丽的无视掉了。

“陛下,奴婢六岁进宫很多事情已经记不得了。在我的记忆力外面的生活是热闹的,丰富多彩的。”李岚的神色也很是向往显然这么多年形如牢狱的生活,让着小丫头也想离开这里。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去看看!”听了李岚的话,天启皇帝的心里苦笑了一下,自己为什么要穿越成为皇帝呢?如果是一个王爷,每天带着美女每日游山玩水那该是多么快活啊!

听了天启皇帝的话李岚没什么感觉,陈洪的神情却猛地一变,不会吧!当年的正德皇帝可就是微服出巡成瘾的。如果面前的这位皇帝也有这样的爱好,那事情可就真的麻烦了。每一次皇帝的出行都是耗费颇大弥费颇多,就算是微服出行也是会耗损巨大的人力物力。

“岚儿,你有梦想吗?”许久,天启皇帝才回过神来,对着身边的李岚再一次问道。

“我希望天下所有的百姓不在受苦,都能有饭吃,有钱花。不必每天为了每天的生计发愁,遇到了什么事情有人做主,不会无缘无故的被人打。”此时李岚的情绪有些低沉而一边的天启皇帝则是陷入了沉思。

看着面前的人群张嫣的心里微微有些吃惊,她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多的人。她所在的地方乃是祥符县的巡抚衙门,此时的祥符县就是后世的开封,以前的朝代单独设有开封府可是到了明朝却没有了,开封府直接并入了河南并且改名为祥符县。

自从知道自己要参加选后之后已经过去了七天了,这七天的时间张嫣已经参加过一次选拔了。只是那一次是各县到府的选拔,这次要参加的是整个河南省的选拔。

此时站在巡抚衙门的门口张嫣的心里可谓是百味陈杂,心绪十分的纷乱。看着巡抚衙门门口停着的马车和站着的仆从,张嫣知道这些人应该都是选后来的。

星期一早上好今天第一更求点点击求点推荐

第四十二章内库和人

就在全国都在忙着给天启皇帝选妃的时候,这位新皇帝却在做另一件事情,经过这么久的思考,天启皇帝觉得是该到做些什么的时候了。

既然决定要做些什么那首先想到就是人才,这个时代实在是人才其实并不少,只是没能做到人尽其力。虽然天启皇帝不知道大多数文臣武将的才能和忠诚,但是大部分的历史名人还是知道的。要做事情,、除了人才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钱。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钱才是万能的,穿越才不是万能的呢!

看了一眼站在身后的陈洪,天启皇帝淡淡的吩咐道:“去将王安找来。”对于自己有多少钱的问题,天启皇帝还真的不清楚,只能问身为大内总管的王安。

时间不长,王安便在陈洪的带领下走了进来,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王安,天启皇帝淡淡的问道:“朕的内库之中还有多少银子?”

王安微微一愣,对于这个问题他还真知道,以前泰昌帝登基的时候就曾命令他查点过内库的银子。看来眼前的这位皇帝也是要花钱,此时大明的国库是没钱了,每年的军费、赈灾、各种各样的花费,让国库每年都是赤字。王安的心里明白皇帝也不容易,叹了口气缓声答道:“回陛下,内库还有白银三千七百万两,黄金一百万斤。”

听到这个数字,天启皇帝顿时喷出去一口茶,这个数字还真是吓人,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么多。

其实天启皇帝并不知道这个数字已经很少了,乾隆三十六年,一年的国库收入就是三千七百万两,那只是一年。这可是万历皇帝一生的积蓄,要知道此时明朝的岁入不过八百万两。明朝此时的贸易和资本要比清朝强很多,可是每年的岁入却差这么多,唯一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不交税。如果不是这位万历皇帝,此时的内库还未必有这些银子,这都是那位万历爷攒下的。

自从张居正改革以来明朝的府库日渐充盈,虽然人亡政息却也留下了一笔银子。万历后来进行了三大征,战争打了十几年耗费无数,将国库里的银子消耗一空。可是这位万历爷的内库却没有,这位皇帝在为四十八年,单是南方的矿税,每年都为这位皇帝的内库增加了五十万两白银,一万多两黄金。虽然只增收了十年就被迫停止了。只是这一件事情,就能看出这位皇帝有多么的贪婪。

和贪婪相对的就是小气,这位皇帝是有名的铁公鸡,想要从他的内库里面拿出银子,那是难比登天。曾经有一次云南的土司叛乱,国库里实在是没有银子,这位皇帝也只不过从内库里拿出了十万两银子。户部拿出了十万两,云南地方凑出了十万两,这位皇帝的小气可见一般。

很多皇帝都曾经想要向商贾征收赋税,可是反对之声甚嚣尘上,什么不可于民争利,什么藏富于民啊!其实明朝的官员大多都是士人出身,他们是什么?他们就是天下最大的地主老财,每一位朝廷大员在家乡不是良田千顷,买卖无数。

经过两百余年的发展,大明朝的绅士无数且大多都是说一套做一套,满嘴的仁义道德私底下全都是男盗女娼,平时也是作恶多端,鱼肉乡里。可以说明朝除了亡于外部压力,大部分还是这些人过错。

这些人不但偷税漏税而且因为势力庞大也就更加的肆无忌惮,几乎是什么都做,如果不将这些人弄掉大明朝就没什么希望。话又说回来这些人都是朝中的大臣,或者前朝的大臣,门生故吏遍天下,想动他们那也是在自己的身上挖肉。此时这些人就像毒品一样,大明帝国则是吸毒的人,一天离不开却又知道这样下去,早晚是个死。

将脑海中这些纷乱的思绪压了下来,天启皇帝也只能在心里想想,对于这些人现在也没什么办法。天启皇帝的心里很清楚,大明朝的官太多了。此时的大明朝实行的是中央、省、府、县四级的制度,还有各种各样的道,衙门之多,冗员之重,都是历代所罕见的。

如果想到澄清吏治,那么第一步就是一强力手腕打掉这些官僚集团,第二步就是改革吏治,裁汰冗员。要进行这两件事情都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兵权。

此时的大明的军队就不用说了,除了很少部分的能战,其他的大多都已经糜烂了。明朝采取的府兵制,虽然设想是很好的,可是这些府兵到了此时却大多都不能战了。又因为贪官横行军中的军饷很少能发到军士的手中,则出现了大批的逃兵。这样的现象在秦地十分的严重,也就是后来为什么李自成造反的时候,能够迅速的拉起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