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便宜阿舅可真是让人头疼,以退为进,既卖了个人情,还给自己创造了机会。”魏霸揉着眉心,抱怨道:“我看他用心不良,不能不防啊。”
赵统将手里的小旗插好,瞥了魏霸一眼。对魏霸的这种说话方式,他已经习惯了。
“他有心用计,还要看你是不是愿意上当才行。”赵统淡淡的说道:“就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我不赞成你参战。你如果不同意参战,李严未必敢有那么大的底气,他也许不一定会出兵。”
“我也不想参战。”魏霸一手抱在胸前,一手摩挲着胡须:“只要能把曹睿的注意力从关中挪开,给丞相争取一点时间,我就心满意足了。目前北伐的条件还不成熟,再等几年……”
“北伐的事可以再等几年,现在有件更重要的事你却必须去办。”费祎一头闯了进来,兴冲冲的说道:“伯仁,赶紧收拾一间上房出来,赵老将军来了。”
“什么?”魏霸和赵统同时叫了起来。
“干什么?”费祎眼睛一瞪,笑道:“你们不愿意?子玉,是不是怕你师父抢你的风头?伯仁,你还想再让赵老将军在关中喝一次喜酒?”
“不不不。”魏霸和赵统连连摆手,相互对视一眼:“我们求之不得呢。”
“这还差不多。”费祎一摆头,使了个眼色:“那还不出去迎接?”
“已经到了?”魏赵二人再次吃了一惊,不过随即又释然了。赵府甚至整个临沅县范围以内戒备森严,可是赵云是什么身份,他要长驱直入,还真没人敢拦他。
魏霸不敢怠慢,立刻拉着赵统出了府,刚出门,赵云率领二十骑正好赶到府前,也没有什么号令,二十名骑士就齐唰唰的勒住了战马,二十匹战马站得整整齐齐,仿佛是列好了队一般。
魏霸和赵统并肩奔上前去,神情却截然相反。赵统尴尬的站在马前,躬身施礼,一脸愧疚的说道:“父亲,你来了。”
魏霸却是眉开眼笑,一把抓住赵云的马缰,一脸喜色的说道:“师父,你可来了,这可太好了。累了吧,快下马,进府喝两杯,解解乏。”
风尘仆仆的赵云看了一眼热情的弟子,又看了一眼拘谨的儿子,轻轻哼了一声,翻身下马,举步进府。魏霸紧紧的陪在一旁,叽叽呱呱的说个不停,赵统却低着头,像是犯了错的孩子,老老实实的跟在后面。进了府,就看到潘子瑜跪在庭中,低着头,只露出修长的脖颈。
“妾身潘氏子瑜,拜见阿舅,迎接来迟,万望恕罪。”
赵统停下了脚步,回头看了赵统一眼,赵统尴尬的看着他,一句话也不敢说。他娶潘子瑜的时候,赵云还在关中,事先也没有什么媒妁之言,都是后来补办的,更何况还有孙鲁班的事扯在里面,他都不知道怎么向父亲解释,一看父亲这张黑脸,他就知道父亲非常不满意。
“师父,嫂子是老关将军都督荆州时的主簿潘承明的女儿,知书达礼,贤惠无双,和师兄一见钟情,两情相悦……”
“我知道。”赵云打断了魏霸滔滔不绝的夸奖,连去世多年的关羽都抬了出来,终于绷不住脸,难得的露出了笑容:“我和潘承明过往虽然不密,却是知心的好友。我赵家能娶到他的女儿,我心甚慰。孩子,起来吧。”
赵云曲身虚扶,潘子瑜连忙站了起来,赵云上下打量了潘子瑜那张有些羞怯的脸,点了点头:“嗯,和小时倒是差得不多。”他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掏出一块玉璧,摊在手心看了看,递给潘子瑜:“孩子,这个是该给你的,虽然迟了点,想来你也不会怪我。”
潘子瑜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却清楚这件古色古香的玉璧肯定非常重要,否则赵云不会这么说。她的目光越过赵云的肩膀,却看到赵统脸上一脸的喜色,冲着她连连示意。潘子瑜抿唇一笑,收璧入怀,躬身施礼:“多谢阿舅,请入内堂稍待,待子瑜入厨,为阿舅作羹,补新妇之礼。”
按照惯例,新人成亲第二天早上,新妇要早点起床,给阿舅阿姑作羹煮饭,以示入门,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赵统和潘子瑜成亲至今,也没见过赵云的面,当然谈不起来,今天赵云登门,虽然是为了迎娶孙鲁班而来,潘子瑜却要抢在孙鲁班面前作羹,以示自己先入门在先。
潘子瑜转身去了厨房,赵统按捺不住喜悦,和魏霸一起陪着赵云进了内堂。赵云却没有坐在堂上,而是径直进了书房,看着那插满了小旗的沙盘,赵云眼神一紧,回过头,看着魏霸,沉声道:“子玉,你知道我是来干什么的吗?”
魏霸笑了起来:“大概能猜个七八不离十吧。”
赵云眼皮一抬:“那你还能笑得出来吗?”
“师父来了,我为什么不笑?”魏霸哈哈大笑:“我真的非常开心。”
。
。
。(未完待续。)
第645章 绣衣小密使
魏霸就是再笨,也能知道赵云这时候从关中战场赶到荆州来,不会只是为了参加赵统的婚礼。赵统娶潘子瑜的时候,有那么多的准备时间,关中当时也没有战事,他都没来,现在却来了,当然有婚礼之外的原因。
而且费祎笑得那么开心,那么发自肺腑,赵云为什么来已经昭然若揭了。
“丞相让我来的。”赵云开门见山的说道:“他觉得襄阳之战很有必要,又怕你放心不下后方,所以让我来帮你。”
赵云顿了顿,又笑道:“我老了,沙场征战怕是不行了,看家护院还可以。”
魏霸也笑了:“师父,荆州安定,正适合养老。你就安心在荆州呆着吧,想呆到什么时候就呆到什么时候。不过,我还是希望师父能够长命百岁,至少等我们拿下常山,让你回家看一眼,你说是不是?”
赵云感慨的点点头:“还是你们年轻人有气魄,不像我们这些老朽,气弱血衰,没什么斗志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师父,心不老,人就不老。”魏霸走到沙盘前,将小旗一个个的拔下来,拢作一团,送到赵云的手里:“师父,拳怕少壮,谋要老成,这运筹帷幄的事,就交给你了。”
赵云白须掀动,看着魏霸,哈哈大笑,反手将小旗拍在魏霸手中:“我说了,我是来看家护院的,打仗的事,我不管,你们费心吧。呃,我今天一路奔了一百多里,又累又饿,你们不会忍心听我肠鸣如鼓吧?”
魏霸也大笑,反手握着赵云的手:“师父,那你今天有口福了。嫂子的厨艺,那是这个。”他挑起大拇指,表情夸张的说道:“天天吃她做的饭,包你乐不思蜀。你看,我现在就不愿意离开临沅了。”
三人互相看看,会心而笑。几句寒喧之间,已经透露出了太多的信息。
魏霸在临沅的这些天,潘子瑜天天下厨,手艺娴熟,没多一会儿,就端上来一案佳肴,荤素搭配,清香扑鼻。赵云一看就赞了一声,赵统欣喜的看了潘子瑜一眼,指了指腰间的玉玦,又比了个圆满的手势,潘子瑜心领神会,脸生薄晕的走了。
魏霸和赵统陪着赵云吃完了饭,便说起了关中的战事。魏霸从邸报中知道了一些总体战局的情况,也从魏延、诸葛亮的来信中了解到了一些,但文字描述毕竟简略,听赵云来讲就详细多了。
“马谡之败,在乎突然,曹植以快打慢,以强凌弱,这没什么好说的。”赵云淡淡的说道:“马岱之败,只是差之毫厘,失乎千里,若不是临阵犹豫,也不至于败得这么惨。姜维之败,却是经验不足,中了夏侯霸的虚张声势之计。他之前数月的战绩可圈可点,本不当犯此大错。不过,正如马谡一样,经此一战,姜维的心姓会大有提升,丞相不愿意处置他,而是自己担下了主要的责任,也是情有可原。”
“这么说来,进步最快的倒不是姜维,而是丞相。”魏霸微微一笑:“姜维没有成为马谡第二,倒是沾了不少光,他应该感谢马谡才对。”
赵云抚了抚胡须。“可惜,从马谡的态度来看,他们之间似乎没有什么感激可言。子玉,马谡和丞相……是不是有什么矛盾?”
“师父,你这话不应该问我啊,你和马谡在一起的时间更多,难道不比我更清楚。”
“我和他在一起的时间是多,可是马谡心机太深沉,我不是太看得懂他。我知道他心里有芥蒂,可是……”赵云摇了摇头,欲言又止。
魏霸也没有接他的话头,换了一个话题道:“丞相极力促成襄阳之战,他就没想过这其中的风险吗?”
“丞相是个谨慎的人,他既然同意,当然是有所考虑。”一提到即将开始的战事,赵云有些漫不经心,兴趣缺缺。“我听说你说过一句话,丞相虽然不善用奇,正兵却是无敌。可是在我看来,那只是在战场上,如果是朝堂上,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