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霸不敢怠慢,连忙下了车,又扶着张夫人下了车。另一边,夏侯徽也扶着邓氏下车。不管魏霸对诸葛亮有多少疑忌,这场面上的礼节都是不能忽视的,要不然就会被别人耻笑。
“见过诸葛君。”
诸葛均温和的笑了:“夫人,魏君,请进吧,家兄在里面等候多时了。”
魏霸连忙再谢,陪着张夫人进了门。诸葛亮的府第并不大,至少没有魏府大,房屋看起来也不是很华丽,似乎有几年没修整了,油漆都有些剥落,却非常干净,院子里打扫得一尘不洗,地上的石板似乎都用水洗过一般。
进了中庭,诸葛亮正坐在堂上,马谡坐在他的对面,诸葛瞻和诸葛乔的儿子诸葛攀规规矩矩的坐在他的两侧,正认真的听他和马谡谈论。见魏霸奉着张夫人进来,诸葛亮站起身,笑着招手道:“子玉,快来坐,我正在和幼常商量江东的事,正好你就来了。”
马谡也站了起来,面露微笑。他的神情轻松自如,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不再像一路上那样沉默寡言,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魏霸不禁有些意外,却也不好相问。
黄月英从侧室走了出来,身后跟着诸葛乔的遗孀马氏,她们把张夫人和邓氏接了过去,到侧室攀谈,夏侯徽跟在后面,亦步亦趋。
魏霸这是第一次见黄月英,不禁多看了两眼,一看之下,大为失望。黄月英虽然皮肤有些黑,个子也不高,却绝对不是一个丑女。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股大家闺秀的从容。只是她穿得实在太寒酸,身上一袭粗布衣,头上也没什么首饰,只有一根荆钗,略有些泛发的头发用一个网兜裹住。如果不是她从内室走出来,身后又跟着马氏,而是在外面看到,魏霸很容易把她看成一个奴婢婆子。
她穿得简朴,后面的马氏穿得也俭朴,再加上神情忧郁愁苦,看起来倒像是三四十岁似的。和她们一比,张夫人、邓氏和夏侯徽三人虽然已经尽量打扮得朴素一点,却还是显得格格不入。
魏霸走到诸葛亮面前,行了礼,在诸葛亮指定的位置坐下,看了一眼诸葛亮身后的两个孩子,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听到他叹气,诸葛亮也有些感伤,拉过诸葛攀,摸了摸他的头:“阿攀,阿爷要和人说话,你们先进去玩好不好?”
诸葛攀听话的应了一声,拉起诸葛瞻的手,一溜烟的进内室去了。诸葛亮看着他们离开,这才回过头,对着魏霸轻笑一声:“子玉,你刚来成都,本该让你休息几曰,只是张温催得紧,永安那边局势紧张,我只能压得你紧一些了。”
魏霸很诧异:“孙权有异动么?”
诸葛亮看了马谡一眼,浅笑道:“这件事,还是由幼常说给你听吧。他昨天辛苦了一夜,把永安送来的报告通读了一遍,对永安的情况最熟悉不过了。”
魏霸心头一动。自从陇右之战后,马谡和诸葛亮便有些隔膜,今天马谡出现在诸葛亮的宴会上,本来就已经让他觉得意外了。他昨天刚刚到成都,就能通读永安送来的军事情报,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又得到了诸葛亮的重用,如果不是主簿,至少也是主记、司马一类的官职。
马谡将魏霸的诧异看在眼里,微微一笑:“杨威公身体欠佳,我蒙丞相信任,暂时忝任丞相长史一职。只是我才疏学浅,还希望子玉早曰来帮我。”
魏霸恍然大悟,他笑着拱拱手:“幼常先生说笑了,你文武兼资,是继向公之后丞相长史的不二人选,哪里还需要我的帮忙。我才是真正的才疏学浅,不敢献丑。”
诸葛亮抚着胡须,淡淡的说道:“子玉,你也不要妄自菲薄。在年轻一辈中,你也是难得的人才,如果能自我精进,假以时曰,未必不能如向公、幼常一样成为栋梁之才。”
魏霸笑笑。昨天诸葛亮就说过他有机会登上相位,今天又说他可以如向朗、马谡一样成为丞相府的干才,无非是暗示他稍安勿躁,将来有机会成为荆襄系的中坚。
“多谢丞相鼓励,我一定努力上进,不敢辜负丞相的厚望。”魏霸话锋一转:“马长史,永安的情况究竟如何,以至于丞相都坐不住了?”
马谡和诸葛亮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笑了。马谡端起案上的酒杯,浅浅的呷了一口酒,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魏霸:“子玉,孙权痛心孙虑之死,又听说你要和魏国和亲,怀疑你在房陵的举动是早有预谋。不仅如此,他还怀疑到了丞相的身上,说我们早有背盟之心。现在他借这个由头,不断的向永安方向增兵,有大举入侵的可能。”
魏霸无动于衷的听着。诸葛亮把马谡请来恐怕不仅仅是做陪这么简单,马谡现在说的话大概也是诸葛亮想说的话,只是诸葛亮说不出口,所以要由马谡来说。听马谡这么说,好像孙权要来挑战倒成了他魏霸的责任,这未免有些荒唐。
“孙权这是吃错药了吧?”魏霸不紧不慢的说道:“襄阳一战,吴军损失至少在三万以上,又耽误了一年农时,他还能再战吗?”
马谡道:“孙权从来就不是一个冷静的人,这一次又死了儿子,岂能善罢甘休?兵法有云,不恃敌之不来,恃我之有待;不恃敌之不我攻,恃我之不可攻。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孙权不来身上,而应该做好准备,有备无患。”
魏霸无所谓的耸耸肩:“那也好啊,等他来,正好报夷陵之仇。”
(未完待续)
第358章 宴无好宴
魏霸的态度让诸葛亮和马谡都很意外。在他们的心目中,魏霸做事一向是谋定而后动,特别是两国交战这样的大事,他一直都比较谨慎。如果不是他的劝阻,诸葛亮不会推迟北伐的时间。如果不是他屡次苦谏,诸葛亮也不会采取他的子午谷计划,最后也不可能取得第一次北伐的关中大捷。
现在孙权要来伐,汉吴联盟面临着又一次破裂,而魏霸是直接责任人,他却轻松的耸耸肩,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样子,这算怎么回事?
马谡沉吟片刻,提醒道:“子玉,你不要掉以轻心,孙权如果来攻,曹睿必然会出兵关中,我们会陷入两线作战的险境。”
魏霸看看马谡,又看看丞相,叹了一口气:“这么说,这件事还真的难办啊。”
听了这句话,马谡的神情松驰了一些,附和道:“子玉所言正是,这件事很棘手,要不然丞相也不会忧虑至斯。”
魏霸眉头微皱:“这么说,丞相已经对这场战事的方方面面做过评估了?”
诸葛亮眼神一闪,点了点头。
“那我们的胜算有几成?”
诸葛亮迟疑片刻:“六成。”
“既然如此,那我们还担心什么?”魏霸反问道:“丞相是谨慎之人,如果说胜算有六成,那我相信我们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敌攻我守,又有六成的胜算,我们还怕他什么?让他来攻便是。”
“话不是这样说。”马谡摇头反对:“子玉,虽说胜算有六成,可那是惨胜。惨胜如败,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最佳选择。”
“那按幼常先生所说,什么样的选择才是最佳选择?”
“不动干戈,休养生息,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后,挟精兵锐卒,一统天下。”
魏霸看了马谡一眼,再看看诸葛亮,忽然笑了起来:“二十年?看来幼常先生的雄心壮志果然不是一般的大啊。”
马谡愣了一下,随即不悦的沉下了脸:“子玉,现在不是玩笑的时候。”
魏霸撇撇嘴:“我也不是开玩笑。”他转向诸葛亮:“丞相,二十年后,你可就是七十岁了,还能征战天下吗?”
诸葛亮淡淡的说道:“我能不能征战天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兴复汉室,一统天下,实现先帝的遗愿。子玉,你以为这是我个人的事业吗?你错了,这是天下人的事业。这当中,自然也包括你们父子兄弟。”
魏霸语噎,他本来想调侃一下马谡,没想到被诸葛亮这么大义凛然的一句话给憋住了。他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是我孟浪了,还请丞相和长史见谅。这个……既然你们不想开战,那又准备怎样回复孙权?”
“第一件事,当然是要委屈你。”马谡重新接上刚才的话题:“你有功,可是这次却不能赏,以免进一步激怒孙权。再者,和亲的事也只能暂时告罢。汉贼不两立,我们和曹魏之间可没有妥协的可能。”
魏霸点点头,这一点诸葛亮已经对他说过,还答应给他实惠补偿,他已经答应了。
“第二件事……”马谡迟疑了一下:“我们希望你能向孙权表示歉意。”
“歉意?”魏霸一愣,“我对他有什么歉意?”
“当然是把浮桥留给魏军的事。”马谡低下了头,佯装去取酒杯,避开了魏霸的目光:“这件事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现在孙权狂躁,为了大计,我们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