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居高临下的俯视着江东君臣。
费祎故意用一种云淡风轻的语气说道:“其实也没什么。不是说好要与辅国将军合作,攻击樊城,为辅国将军挡住魏军的援军吗?我军经过准备,先由孟达率领一万士卒进至樊城,他用计击杀了来援的魏军荆州刺史胡质以及其率领的三千援军,又抢占了邓塞,现在包围了樊城。不过,大军在外,粮草消耗太大,所以讨逆将军吴懿又率领一万人马以及大量的粮草、军械赶去樊城支援。在半路上,他击败了魏军水师,俘虏了四艘魏军楼船,现在已经赶到樊城了。只等辅国将军到达襄阳,就一起发动攻击。大王,辅国将军什么时候能到襄阳?”
孙权顾不是回答费祎的问题,那双碧眼瞪得溜圆:“你们俘获了魏军四艘楼船?”
“是啊。”费祎不以为然的挥挥手:“魏军不习水战,根本不堪一击。我军只用一艘同样的楼船就击败了他们,三千余魏军水师全军覆没,无一生还,仅是俘虏就抓了近两千。”
孙权哑巴了,刚才的得意现在已经飞到了九霄云外。朱桓用近万人迎战魏军水师,虽说重创魏军,可是战果和蜀军一比,那就差得太远了,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亏得自己还得意洋洋的把费祎叫来,想在他面前炫耀一下。
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嘛……
诸葛恪等人也面红耳赤,无地自容。在费祎的从容面前,他们就像是没有城府的孩子,丢人丢到家了。除了羞愧之外,诸葛恪更多了几分警惕。如果费祎不是吹牛,那么蜀军水师的实力就远远超出他们的估计。原本以为蜀军在汉中的水师船少兵寡,根本不是魏军水师的对手,这才要吴军负责控制汉水,截断襄阳和樊城之间的联系,现在看来,蜀军的水师实力不亚于吴军,甚至有超过的可能。
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蜀军一直在隐藏实力,要么是蜀军的实力增长迅速。前者不太可能,因为战船——特别是大型楼船的数量很难隐藏,蜀军要把几艘楼船藏起来,不让细作发现一点蛛丝马迹,非常困难。最可能的还是后者,蜀军的实力在飞快的增长。
如果真是这样,那吴军在水战上的优势还是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不过这个威胁不是来自魏军,而是来自蜀军。
这是一个更大的威胁。
孙权很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随即改变了态度,拉着费祎的手,惭愧的说道:“文伟,是我孟浪了。本想和文伟开个玩笑,不曾想……”他摇摇头,长叹一声:“唉!幸好我们是盟友。”
费祎连忙笑道:“大王所言甚是。汉吴是盟友,不管是你们打赢了,还是我们打赢了,都是值得庆贺的事。”他缓了缓,又接着说道:“大王,魏霸是我大汉年轻一辈的英俊,辅国将军是大王麾下最优秀的将领,他们联手攻魏,是攻克襄阳的难得良机。襄阳入手,宛洛都在威胁之下,作用不可估量。如今我军已经做好攻击樊城的准备,不知道辅国将军……”
孙权皱了皱眉,不知道怎么回答费祎。陆逊现在刚到当阳,离襄阳还有三百多里,以他目前的行军速度,没有十天到不了襄阳。孙权也知道陆逊是想让蜀军先攻击,等魏蜀双方消耗得差不多了,再视情况而定,看是不是有攻克襄阳的可能。但是这些话他不能对费祎说,否则肯定会被费祎耻笑。
“他正在赶往襄阳,很快就能到达襄阳。”孙权给了一个非常模糊的答案。
费祎太懂这句话的意思了,他意味深长的点点头:“辅国将军心机深沉,用兵持重,本来无可厚非。不过,战机转瞬即失,太过求稳,往往会错过大好机会。在这一点上,还是要说当年的周公瑾和吕子明更有魄力。辅国将军诗书传家,终究还是思虑太多了些。”
孙权哈哈一笑,拍拍费祎的手背:“文伟,你想得太多了。”
费祎微微躬身:“我也希望是我多虑了。”
孙权没有再接他的话茬。费祎话里暗藏的挑拨,他非常清楚。可是费祎所说的话,却扎扎实实的刺中了他的心窝。他虽然不至于怀疑陆逊,可是他不得不警惕那些江东大族。
费祎告退之后,孙权阴着脸,半天没有说话。随侍的胡综等人也不敢随便说话,生怕惹得孙权不高兴。他们都知道费祎的用心,可他们同样清楚费祎的话正中要害。
“大王,荆州是江东门户,襄阳是荆州门户,不容有失。”胡综小心翼翼的说道:“蜀国实力不足,只能协助我军,这是多年来的天赐良机。若不能趁此机会占据襄阳,以后……”
胡综拖长了声音,没有再说下去。孙权微微颌首,同意他的看法。胡综说得没错,从他的兄长孙策开始,就一直攻击江夏,理由是杀死黄祖,为父报仇,实际上大家都清楚,要想坐守东南,就必须夺取荆州。夺取荆州,才能控制长江中游,才能保证江东安全。夷陵是荆州西大门,襄樊则是荆州北大门,吕蒙为什么力主袭击关羽?就是因为夷陵当时已经被蜀国控制在手中,如果再被蜀国控制了襄樊,那吴国的处境就危险了。
只可惜,杀了关羽,襄阳却还是落在曹魏的手中,这是东吴的心头刺,他们一直想夺取襄阳,却一直无法得手。因为以吴国的兵力,在防备西部的蜀国之后,就没有足够的兵力攻击襄阳。这一次吴蜀合兵,的确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蜀国不仅不会威胁他的后路,还主要承担了攻击樊城,阻击魏军的任务。现在汉水基本上已经控制在吴蜀手中,攻击襄阳的时机成熟了。
在这时候,陆逊逡巡不前,似乎有些不可理解。
“让子高(孙登)来。”孙权犹豫了良久:“让他去看看陆逊究竟是什么打算。”
诸葛恪眉头一挑,连忙说道:“大王,太子不宜轻出啊。”
孙权看看诸葛恪,解释道:“我是想让他去经历一下战场的氛围。”
诸葛恪摇摇头:“大王,太子是国本,不可轻动。从来都只有天子亲征,太子监国,没有太子出征的道理。”
孙权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的说道:“那就让子智(孙虑)去吧,我想他一定会有兴趣。”
(未完待续)
第290章 费祎有一套
经过几天夜以继曰的抢修,两艘被俘的楼船修复完备,加装了护板,又把木桨换成了车轮。由此,原本只有一艘楼船的蜀军水师一下子有了五艘楼船,其中三艘是最新的轮式战船,转眼之间,战斗力就翻了两番。
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这么快的提升,当然和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密不可分。早在开战之前,魏霸就征得吴懿、孟达的同意,从他们的人马中挑出了三千多通晓水姓的士卒,利用冯进的那艘楼船进行演练。这些人从楼船改装开始就全程跟进,对自己即将艹纵的战船逐步熟悉,将来登上战场,一旦发生什么意外,维修起来也是行家里手,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至于那些装甲、车轮,更是魏霸早就准备好的,他一共准备了十套。这里面已经包括了在丹水的魏军水师拥有的楼船改装所需材料。如果魏霸的计划能够全盘实现,蜀军的汉中水师将拥在十艘以上新式楼船,总体实力虽不能和吴国水师比肩,却足以胜过魏军水师,即使是面对吴军水师也有一战之力。
这些准备工作进行得井井有条,都是得益于魏霸的计划,前世经历的工业化生产让他对这一套流程驾轻就熟,很多别人注意不到的细枝末节,他心里都有数。而改造这些战船的过程,又让他仿佛重新变成了前世的工程师,一心扑在具体的实事上,比起绞尽脑汁的勾心斗角更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可惜好曰子总是过得很快,这种简单的生活转瞬而过,让他头疼的事接踵而至。
先是汉中传来了消息,李严之子李丰押运了一批粮草送到汉中,然后鸡蛋里面挑骨头,对汉中的各项事务大加指责,把留守汉中的人搞得灰头土脸。后来才知道,丞相有令,要让李严率领万人进驻汉中以为后援,而李严显然不打算接受命令,所以让李丰来挑刺。
对李严的挑刺,魏霸非常理解。李严现在是前将军,可是刘备去世,他和诸葛亮并受遗诏时,他是中都护,统内外军事,是军中第一人。现在军权被诸葛亮夺走大半,诸葛亮还要他离开江州,进驻汉中,作为吴懿的后备力量,李严岂能接受?他不好直接驳回诸葛亮的命令,却可以拿这个明显不是理由的理由来搪塞。
这才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诸葛亮和李严斗法,倒霉的却是汉中的留守官员。
李严不来,也就算了,魏霸也没指望诸葛亮再给他派援军,否则他也不会私下里向老爹求援。一千武卒到达之后,其他的援军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