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帝国1908-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呢,看俄国是否肯出面压日本撤兵,一面再抽调军力增援朝鲜。”
光绪点了点头,面容渐渐平静。他又询问:“眼下大清的朝鲜有多少兵勇?”
“回皇上的话,”李鸿章语气也轻松了,“臣在月初就著令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派出‘济远’、‘扬威’号两只兵船赴仁川、汉城,加上已在仁川的‘平远’号,共有兵船三只。另外,又著令直隶提督督叶志超率同太原镇总兵聂土成,率淮军练勇二千人,乘招商局轮船到了朝鲜。”
光绪又点了点头,面容严肃地说:“李中堂为朝廷重臣,身负国家重任,又熟悉日本和朝鲜的情况,这次处置朝鲜事变,著你立即筹划妥善办法,马上奏报于朕。另外,以前派到朝鲜的军队,现在在日本人已调兵到了朝鲜的情况下,该如何驻扎调度,以备应付不测,也著令你仔细办理。”
退出养心殿后,李鸿章虽说是松了一口气,但心里却并不轻松。这一切都源于不久前发生的那场朝鲜东学起义。
1894年1
月10日,朝鲜东学党人金琫准在金罗道古阜郡带领农民揭竿而起,打出“济世安民,”“尽灭权贵”,“逐灭夷倭”的旗号,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起义顿时成了燎原之势,矛头直逼京城汉城。朝鲜国王派全罗道观察使金父铉率清政府训练和装备起来的政府军前去镇压,不料先胜后败,东学党乘势攻占了朝鲜半岛南部的金州、忠清、庆尚三道,汉城再次告急。国王、闵氏一党和阁臣经过激烈争论,最后决定请中国派兵帮助镇压。
5 月31,朝鲜政府正式通知袁世凯,请求清政府派出军队,帮助镇压东学党。
6 月2
日,袁世凯将朝鲜政府的请求和他的意见电告顶头上司李鸿章。说:“朝鲜归中国保护,其内乱不能自己解决,只有请中国出兵帮助。我已答复,如要我国派兵,应先由朝廷朝鲜政府送呈文来,我可代为转电。”
第二天,袁世凯又电告李鸿章,说:“朝鲜政府已经呈文,请电恳北洋大臣,酌造兵数队,速来代剿东学党,一旦消灭东学党后,即请撤军。”
李鸿章根据袁世凯的几次电报,最后下决心出兵。向丁汝昌下令,让济远、扬威两舰开赴仁川。同时,又命令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土成,选拔淮军精兵一千五百名,乘招商局轮船,开赴朝鲜。

第三卷 日出东方 第八十一章 甲午(四)
(更新时间:2005…10…16 12:39:00  本章字数:2257)

李鸿章根据袁世凯的几次电报,最后下决心出兵。向丁汝昌下令,让济远、扬威两舰开赴仁川。同时,又命令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土成,选拔淮军精兵一千五百名,乘招商局轮船,开赴朝鲜。
同时,清政府又将出兵朝鲜的情况通知日本政府,并郑重声明,一旦朝鲜局势安定,立即撤军。但日本人不与理会。见引诱清政府出兵得逞后,6 月5
日立即派驻朝鲜公使大岛圭介率“护卫队”800
名海军陆战队直奔汉城。同日,又成立了有参谋总长、次长、陆军大臣、海军的军令长等高级将领参加的战时大本营。紧接着,又派出由陆军少将大岛义昌指挥的8000人的混成旅团,于6
月16日在朝鲜登陆,抢占仁川到汉城一带的战略高地。
日本海军也同时行动,派联合舰队的“松岛”、“千代田”、“高雄”、“赤诚”、“紫筑”、“大和”、“八重山”和“吉野”8
艘军舰,控制了从釜山到仁川的海域,立即布设水雷,进入紧张的临战状态。
1894年6 月9
日。朝鲜仁川港。悬挂着龙旗的中国轮船“图南”号鸣响汽笛,缓缓向码头靠去。天空一碧如洗,万里无云。港湾风平浪静。十多只朝鲜小渔船扬帆正要出海,从“图南”号船舷边驶过时,渔民们茫然地看着船上留着辫子、荷枪实弹的清军士兵。不远处,停泊着北洋海军的三艘军舰:“济远”、“扬威”、“平远”。
聂士成率军在仁川登陆次日,大鸟率领的日本海军陆战队携火炮也在仁川登陆。16日,日本陆军少将大岛义昌率领的8000人的混城旅团亦抵达朝鲜。
7 月23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佑亨接到大本营密令,率常备舰队从佐世保出发,进入朝鲜海面待机袭击中国运兵船。
7 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
伊东右亨对军令部长说:“一旦打起来,要先发制人,速战速决。”
1894年7 月25日7 时52分,日本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以左舷炮火向北洋舰队“济远”号猛烈轰击。接着,“秋津洲”在7
时55分,“浪速”在56分,也用左舷炮火向“济远”猛射。中国军舰“济远”、“广乙”被迫应战。
战斗一开始,日方三舰依仗其速度快、速射炮多的优势条件,以吉野居先,成鱼贯纵阵,用一舷齐射的火力,向中国军舰猛烈开火,集中炮火,聚攻“济远”,弹密如雨点。
“济远”中炮虽多,所幸均非要害,机器无损,遂向西朝旅顺方向撤退。日舰“吉野”、“浪速”见“济远”退走,开足马力疯狂追赶。边追边向“济远”发炮。
正在这时,西南方海面有黑烟二簇,两只轮船向东航来,但不能辨认为何国船只。这时,日本第一游击队司令官坪井航三,下令各舰采取“自由行动。”由“秋津洲”追击“广乙”,“浪速”追赶“济远”。
正与日舰激战的“济远”,见“高升”、“操江”驶来,立即发出“我已开仗,尔须速回”信旗通知“操江”、“高升”驶避。“操江”接到“济远”信号,立即向西方退走。但租用的英籍商船“高升”号继续向前航行。不久“济远”力战不支,向西败退。坪井航三下令“秋津洲”追击“操江”。
“高升”号轮船正沿原定航线向仁川驶去。英国舰长高惠悌站在驾驶台,看见几艘悬挂太阳旗日本军舰一面发炮,一面追赶中国军舰“济远”号,不由得感到有几分担心。
“浪速”号的前桅升起了发射鱼雷的红色信号旗。随着东乡平八郞一声令下,一枚鱼雷呼啸而出,但刚进入海面就不见了,未能命中“高升”号。
“目标‘高升’号右舷炮齐射!”东乡平八郞有些恼怒地看着这枚鱼雷不争气地消失在海面,又发出了炮击的命令。
12时40分,随着阵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高升”号的煤库首先被排炮击中了。顿时,浓烟烈火腾起,遮天敝日,空气中满是飞溅的煤屑、碎片和水珠。
“浪速”号发射了两阵舷炮之后,浓烟滚滚的“高升”号开始倾斜,船的尾部已浸入海中,甲板上到处是破裂的船板和血肉模糊的仁字军兵士的尸体。他们有的是被炮弹击中的,还有的是被击破的锅炉所喷出的滚滚蒸气烫伤的。在危急关头,高继善和两位营官却仍在甲板上,指挥兵士用步枪向“浪速”号射击。
下午1
时10分,“高升”号沉没在丰岛西南方向蔚岛以南约一海里的海中。海面上到处漂浮着船体的残片和一具具尸体,活着的人拼命往几只已放下的小船上爬,或是往远处的海岸游去。“高升”号露出海面的两根桅杆上,也爬满了人。
但“浪速”号仍不甘心,日本人用舰炮、步枪和哈乞开斯机关枪轰击漂浮在海面上几只救生小船和游水的求生人员。东乡平八郎下下令:“只救助英国船长和白人高级船员。”他这样做是为了在事后如果日英关系为此发生问题时,英国船长等人员不会作出不利于日本政府的证词。直到下午4
时,这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才告结束。
翌日上午7 时,法国远东舰队“利安门”号巡洋舰、德国军舰“伊力达斯”号、英国皇家海军“播布斯”号共救起252 人,850 人在海战中殉国。
光绪皇帝振作精神说道:“好吧,从即日起,我大清对日宣战了。”
但大清的军队却没有在朝鲜挡住日本人。
李鸿章得知兵败朝鲜时,正在直隶总督衙门与众幕僚商讨对日战争,他几乎是暴怒了,三下两下撕碎电文,一脚踢翻茶几,只听茶杯哗啦一响,碎了一地。李鸿章气得面色发红,胡子乱抖,大骂道:“真是一群废物!一群饭桶!与敌人旗鼓相当,都败得如此迅速,简直让我丢尽了脸。”
平壤失守了后,他在给朝廷的奉折中,承认自己调度指挥无方,请旨严加议处。同一天,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再次出发寻找北洋海军决战。

第三卷 日出东方 第八十二章 海战(一)
(更新时间:2005…10…17 16:48:00  本章字数:2263)

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日本联合舰队终于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挑起—场激烈的海战。
日本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