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沽名钓誉的本能,如果能凭借着自己的影响而使得这些宦官奸党们贪污一部分,权利上升一些,却对大宋朝地整体形势有利,何乐而不为?等到自己有了些根基之后再卸磨杀驴,又有何不可?那些一直口口声声喊着好汉子,好英雄,耿直不屈什么的家伙们,他们可曾考虑过,仅仅因为一些所谓甘耿直11地论调,害死了多少英魂?叫大宋朝丧失了多少机会?可以说,某种程度上,这些人才该死!哼哼,奸臣奸,忠臣总要比奸臣更奸……
漫天撒起了五彩的霞光,这个落日的下午叫人满心惶惶。沿着卢沟河的两岸,宋辽两军各自扎起了十里连营。
三日前,当辽易州守将高凤降宋之后,大宋军经过漫长的准备终于开拔。拂晓从涿州出发,用了足足一天的时间,才慢慢腾腾的走了六十里路口大宋军在童贯地垃圾战术指挥下,企图直捣辽人的南京,尽俘辽人满朝文武于城内,好完结这宋辽百余年来的恩怨情仇。可惜,在大宋军的行军途中,童贯暴露出缺乏远略的的弱点,作为一名合格的政治老手,宦官童贯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
大宋军一路浩浩荡荡行来居然不设防备,步兵和辎重队伍挤成一团,仅剩的骑兵漫无纪律。不说步伐军容,就连各个小队的都头们都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因郭药师和高凤的来降,他们便以为他们自己随便动动手指就能攻克南京……这样的心态在完全暴露之后,直接导致整个大宋军首尾不能呼应。
郭药师此人人品不行,但毕竟带兵多年,眼光却是不错,他曾提醒童贯注意行军队伍,但是童贯早防备郭药师再反,把这厮的兵权从头橹到底,若不是林冲说郭药师熟悉辽国形势,根本就不会带这厮上路。而且,作为大宋军的最高指挥使,童贯哪里听得进一名降将的谏言。
无奈兵行至南京西南侧的良乡的时候,郭药师的乌鸦嘴果然应验,大宋军被时任辽北院枢密使的萧干率伏兵所击,慌里慌张的童贯勉强收拢所部应战,却不想萧干仗着人少马快,轻松的一击即走,退至四十里外的卢沟河。
童贯害怕辽人还有伏兵,竟然对近在咫尺的辽人南京、官家赵佶命名为燕京府的所在稳扎稳打起来,小心翼翼的又一天走了四十里,才扎营跟辽人隔河对峙。辽人虽守城水平低劣,但毕竟还有数万兵将,一比十的悬殊兵力,竟不遑多让大宋军。
今日早些时候,童贯曾下令渡河猛攻辽人,无奈辽人箭矢犀利,在大宋军渡河到一半的时候出击,杀了大宋军一个落花流水。童贯害怕伤亡加剧,只好下令停止攻击,同时火速派人到霸州请林冲的骁骑营上来助战。
看着面前的这个童贯'特使'一脸骄横跋扈的模样,林冲问身边的莫敢当,“不知大宋军律可允下属对上将不敬?”
第三卷 拼杀 第一零七章 … ~养虎为患为那般~
士卒恃之,怀恋妻子,争则散走,是谓散地。
莫敢当早就受够了童贯下属的嘴脸,也不说话,拔出佩刀一刀割下了这太监特使的大好头颅。这个处处受人尊敬的童贯贴身伺候的小太监,亲眼看见自己的脖子里冒出鲜血的时候还兀自不信,眼睛睁得大大的,惊讶于林冲的下属竟然会对自己开刀。
莫敢当从童贯那里挖墙角过来的一众统领们纷纷砸舌,好厉害的莫敢当,好重的军威!
林冲冷眼瞧着帐内的众人,“众位统领,宣抚使童贯此次击辽,你们也曾听过这厮的大话,只是说咱们骁骑营是骑兵,不能攻城拔寨,要咱们就地休养。我林冲受宣抚使李彦的嘱咐,自然要听从童贯的号令,咱们也就地歇了这些天了,童贯却依旧攻不下辽南京。现下童贯又找人来求助,咱们便该当如何?”
众军士以莫敢当为首,都听出了林冲话语里对童贯李彦的不以为然,这些日子在骁骑营军中,也早见识过了林冲在军中的威望,当下纷纷表示不用理会童贯。
秦明却在众人聒噪一番后站出来,对林冲一抱拳:“末将以为应当出击。我骁骑营出来打仗,不是为了那阉狗卖命,而是为了我大宋河山。”
林冲听了秦明的话心中甚是欣慰。秦明跟着他这么久,终于从妻子老母的亡故阴影中走出来,火爆脾气收敛了不少,人也精明能干多了,遇事都会先想一想,对林冲的意图也理会地颇为透彻,不愧为林冲甄选好久才从梁山大营里带出来的人才。当然,战场上,若你看不起这秦明,那么他的霹雳火脾气定会叫你很难受。
“嗯,秦统领所言甚是,各位以为如何?”林冲是不得不去救援童贯。
众将见林冲同意秦明的话,自然也纷纷称善。
林冲见众将不过随声附和,当下解释到:“这次同辽人的大仗,童贯准备了多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童贯甚至把大宋朝从熙丰变法以来积储的军备搬了个空,还从西夏前线调过来刘延庆。这刘延庆出身将门,诸位也都知道,乃是大宋西军的雄豪,在对西夏作战中屡立战功,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先锋,比那个所谓地西军悍将杨可世强多了。这样的一场大战,大宋能输得起么?那可是耗费了数以万计的大宋朝的军饷啊,怎能就这样被辽人白白夺去!”
众将听罢才恍然,心中对这个战前意图解释的非常明了的林指挥使,印象更加深了一层。要知道大宋朝大凡上位者的,无论是真有水平还是假有水平,都装做很有水平。战前无论做出什么决定,都喜欢出人意表,也不去解释战术战法的初衷,往往造成下面兵将不知道作战意目,不知道作战地要领。打起仗来瞎打乱跑,再加上每次作战必有宦官在一旁以官家的名义监军,直叫兵将们放不开手脚。大宋朝这几年老打败仗,军备松弛是一个原因,而这战前地动员便也从没有人去做过,也是失败的环节之一。
不过林冲此次,并没有去遵从童贯的调度。童贯遣来的特使要林冲趁着宋辽两军对峙的时候,抄近路去攻燕京,打辽人一个出其不意。但林冲的骁骑营便都是骑兵,用骑兵攻城,林冲不是不敢,实在是伤亡太大了点。且就算林冲攻下燕京,辽人大军完好无损,而幽云等地的险关要塞便都还在辽人的手中,若耶律大石想跑,大宋军还真就追不上。既然这样,养虎为患为那般?
林冲心中想的,是痛歼一部分辽人,再凭借着优势兵力逼迫辽人投降!
所以当林冲最终摊牌给众将领的时候,众将领才彻底的对这个胃口寺大的指挥使刮目相看。不管能不能做到这点,至少,这林指挥使敢想。何况若真的能把辽人逼迫的降了大宋,大宋朝一雪前耻不说,还能得到大量的战马和彪悍的军士,这样的结果,可是会叫缺马缺骑兵的有志之士做梦都要笑出声的。
兵贵精不贵多,林冲不愿意把这五千骑兵的家底都砸进去,除保护安道全的一百军士外,便只带了三千人,其余的原地留守骁骑营掌控的霸州作为后援。而这三千军士里头,只有莫敢当的原部,骁骑营的大部,和大宋西军的小部人马。一众原大宋西军的戍边将领们成了林冲的亲卫队,冲锋杀敌可以,但不能亲自带兵。
莫敢当曾问过林冲,是否因不相信原大宋西军的将领才不叫他们带兵,林冲摇了摇头,给莫敢当解释:“大宋军的男儿都是好样的,但这些统领们受惯了肘掣,一下子放开会叫他们摸不清方向,只有叫他们跟着骁骑营狠狠地打过一场硬仗,他们才会明白,如何才能发挥骑兵的最大优势。”莫敢当听了点头认可。
其实林冲却还有一层想法没说出来。后世里略微懂得一些军事知识的人都知道,打仗的时候冲锋在前的将军不是好将军,可你要看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是什么样的人领的什么样的兵。大宋朝的步兵可以说是当世最好的兵种了,盔甲武器等各种军备领先全球,可在这个火器没能完全发挥作用,而重装步兵的铠甲也实在太过沉重的时代,骑兵就是最好的兵种。几百年后成吉思汗祖孙能打得欧洲人哭爹喊娘,不还是凭借的优势骑兵?大宋朝骑兵本来就短缺,而步兵凭借的是稳扎稳打的循序渐进,这些老爷兵们习惯了步兵战法,就对骑兵的犀利特性就有些不明了,不靠着亲自展示给他们看,他们怎么能有所体会?
骁骑营高超的集结效率叫林冲很满意。依旧是那身紫金豹头甲,依旧是透骨枪,依旧是头盔上的红缨,依旧是虎筋弦弓。胯下的青骢马跑起来哒哒作声,林冲带着三千军士,绕过永清进入涿州,又从涿州过拒马河,距离童贯的十里连营还有五十里的时候,拨转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