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林冲-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宋朝才子佳人的事儿不少,白昼宣淫的事儿也曾为自命风流地士子们称道,似林冲这般美女爱英雄的状况更是再正常不过。玉筱筱对汉家的观念还停在许多年前的阶段,原本稚嫩的脸庞还带着一丝儿的担忧。害怕街门里头的军士下人乱嚼舌根子。哪知好几天过去,这事儿就好像吃饭喝水一般平常的紧,丝毫没有人谈起,才一颗心落了地。那原本就很光滑细腻的肌肤,更是滋滋润润娇艳欲滴,看上去都耀人眼,那偶尔对林冲饱含深情地一瞥,总能击中林冲的软肋。使得他心头一荡。这小姑娘,从哪儿来的这么大的魅力!

因了这个缘由,林冲却是对小姑娘更在乎了,这几日便每日里趁着跟杨政学习处理政务的闲暇时间逗逗她,不使得小姑娘乐得花枝乱颤便不罢休。小姑娘想了那个比绝妙月的法子得逞,便以为自己的情郎定能长命百岁,天上的神仙管他不到,心安理得。林冲因小姑娘半年未见看起来已经大了许多,且终于忍不住监守自盗摘走了人家的红丸,自然也应该负责到底。是以这个在二人之间悬了这些许日子的难题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

燕山府的知府街门的日常政务终于在杨政的主持下开张了。就如同戏折子里头演的那样,街门口儿立了一面大大地圆鼓,并贴出了告示。凡是燕山府内有违背大宋律法的官司案件便都可受理,但前提是必须要在各州县审理过后,对审理结果不服的才能递交上来,由燕山府知府街门详细审查。

这其实是林冲和杨政俩人鼓捣出来的法子,与大宋朝制可是有些个出入。大宋朝制,整个司法部本实行的是三级三审制,县以下的官员无权受理任何案件,所有案件原则上需由知县亲自审理,但知县的权限只是在杖刑以下,徙以上的案子定要由知刚才能受理。也就是县太爷不高兴你,可以叫人打你板子,但若想把你流配多少里地,却要由知刚才能有此权利了。

比方郓城县的押司宋江,当初他杀了阎婆西畏罪潜逃,后来主动投案自首,郓城县的知县老爷被宋家庄上下打点,初步拟定了一个发配的罪名,最后就是由济州知州下的令。而州府街门的权利便大的多了,便连定死刑的权利都有。

但大宋律法同时又有定制,凡是事关人命的案子,若中间有任何差池,便都要由州府街门直接上奏朝廷,由大理寺对此案进行详细审查,最后再交给刑部复审。至于戏文上常说的那种上京请命,其实是东京汴粱专门有登闻鼓院,若有含冤的、需要昭雪的、处置不公地,都可在那儿得到申诉。以便为苦主作主。

若说这个制度制定的是非常严谨的,无奈制度虽然完善,若不能得到严格地执行,便也是一纸空文。大宋朝以蔡京等人为首的文官系统,上下勾结一起,便连买官卖官的事儿都做了,却又怎会对谋财害命的苦主有多在乎。

燕山府十六州,且多为辽民。这中间也不知道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不公事。林冲身为从后世过来的人,对公平、公正、公开三原则都为上心,平日了解地也比较透彻。而杨政作为看惯了那些草菅人命的官员的嘴脸。更是对民间地疾苦有着极深的体会。是以二人一拍即合,干脆把原本属于朝廷的昭雪制度从东京汴梁搬到燕山府。凡燕山府的各种案件,只要有初审不服的,便都可来知府街门再次申诉。

这样的初衷是好,自从那告示一出,本就在民间对林冲治下地燕山府抱有信心的百姓们更是交口称赞。无奈这燕山府一地。前辽留下的不平事儿也忒多了点,且因燕山府知府街门也要间或受理地方上东家长李家短鸡毛蒜皮地寻常案件,每日里街门口儿的打鼓咚咚响个不停。便好像要把所有的不平事都喊出来一般,终于使得杨政支持不住了。

得到林冲首肯之后的杨政,直到下决心模仿东京汴梁开封府的模式,把那判官、推官增设到四人,选了曾有过问案经验的人担任,另设左右军巡使判官二人。分掌燕京城地方上一切案件地审理,左右厢公事干当官四人,分管检查侦讯和处理轻微事件。此外还设有司录参军一人,处理户口婚姻等纠纷,才堪堪的能腾出来手对整个燕山府的财政军进行统属。

林冲眼瞅着杨政整日里因睡眠不足而落得个形容憔悴,林冲不禁对那曾经显赫一时的包黑子大为赞服。当清官不容易啊,贪官可以图省事儿,一遇到有人告状便比看谁送的钱多。从手里钱财的数量来判断官司的输赢,清官却不行。不仅要严格地执行推讯、检判、勘结的三个过程,还要从大宋朝律例中找到能立地住脚的依据,还要秉公办理,从速办理。怪不得古今中外都对那些好官们加上一个“勤政”的赞词,这清官,其实便一点儿也不比河滩上筛沙的工种来的轻松写意。

是以原本想带着小姑娘出去城外转悠的林冲,除了每日里去看那驿传的工程进展,其余时间也不得不老老实实的呆在屋子里,只是协助着杨政处理一些寻常的文案。无奈来自南疆地小姑娘本就是天真烂漫的性子,即便还是新被破瓜的女子,却依旧本性难移,此刻便在这诺大的燕山府街门里头闲不住。

林大人埋头苦苦翻阅这些文书的时候,那桌上正放着一杯香茗。小姑娘坐在距离他不远处的小几上也在笔耕不辍,仔细去看,却原来正在照着林大人的模样一笔一笔的画肖像图,那画中的人物便也果然如神仙放屁一般地不同凡响,整幅看去,也就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惨不忍睹。

当然,就如燕山府的百姓们都知道的,林大人的字迹难看是个不争的事实。原本对毛笔字都没什么研究,后来更是在重文轻武的大宋朝从小小的禁军教头一路走来,成了这俨然封疆大吏一般地豪杰,更是对书法疏于练习。是以经常在翻阅了大堆文书之后,那左撇子拿着的,那吸满了的毛笔却从未落下过,只是随口叫来门口儿的杨益,这边口述,那边速记。使得杨益那身上的才干也得到了充分地体验,特别是速记地速度,简直熟练到无以复加。

是以今日杨益进来的时候,见林大人的结义妹子竟然也安静的在一边泼墨,心下暗自啧啧称奇,面儿上却是不动声色,“大人。”

林冲从椅子上站起来,示意杨益坐在他原来的位置,开始在这个不大的屋子里边晃荡边说,“河间府的兄弟们来消息了,那秧苗不日即到,便还要尽快的丈量土地,把那些秧苗均分到垦荒的百姓手中,即便不能做到人人都公平平均,也要尽力而为。”

“吴玠从幽州来消息,说辽人留下的铁具便几乎各个州府街门都有一些,只是并不如燕京城保养的好。速拟文发往燕山府各地,勒令各州县务必要保得铁具完好。唔,用军令径直发文给各州县监管的兄弟们,违令者斩。”

“嗯,咱们便还剩下多少银子?”林冲转了一圈,突然停下问杨益。

杨益便早习惯了林冲这样的跳跃性思维,闻言便回到:“大人,燕山府各地的钱粮本就不多,这些日子便都是大人的私财公用,才勉强维持的,算来算去,现下却是已经不多了。”

林冲听了正待说话,便见门外匆匆跑进来杨政,一脸笑意的对林冲说到:“大人,驿传建成了。”

林冲听了自然也高兴,“走,看看去。”

大宋朝燕山府的第一个驿传建成了。燕京城外,一群人在围着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驿传参观。旁边不远处,有几个林冲亲卫队的军士们拿着整整一大筐的鞭炮二踢脚狂放不止,这些都是那前辽的南京留守耶律雄街门后院库房里头拿出来的,不用花一文钱,自然叫这些穷苦人家出身的军士们过足了瘾头。

林冲对自己眼瞅着从手底下一砖一瓦盖起来的三间青砖为墙木椽为骨架的驿传,心里很是高兴。还在梁山上的时候,先是给玉筱筱改良了个专用卫生间,后来王伦那厮几包土炸药把聚义厅炸了个稀烂,又重新组织了人手弄了更加结实的梁山大营本营,林冲做项目经理的才能被充分发掘出来,钱财又不用操心,是以这个驿传的建造速度,也成了一个标准的工程样板。

经过林冲的实践,杨政提出的关于州县之间每隔百里设置驿站的建议极其可行。这样除了能减少开支,减少马匹用度,最重要的便是能减少各种文书交接的频率,光这一项一年节省下来的银子,都够弥补对官道的修缮费用了。等到杨志把燕山府的官道修葺一新的时候,驿传便可同时开动了。

燕山府的土地多得是,但经过几场大战下来,人丁却更见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