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也不怕了,开口说到:“大人不知?自贵我两国对阵卢沟河两岸,我大辽萧太后便遣使节见贵国的主帅童贯,自此一去不回,不是被杀,难不成还是加官进爵了么?”
林冲听了差点蹦起来,重重的一拍桌子。“球囊地,童贯这王八蛋搞什么,辽人都投降了,怎么还要打……”这下干脆把后世地大白话说出来了,不过虽不合习惯,众人便也都听得懂。
这辽人见林冲如此反应,更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大辽朝堂上的争斗有时比宋人还厉害,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关窍,心想若能说服这宋将贪功,大事可成,“大人果然不知。我大辽对贵国称臣一事乃是天大地功劳,只不知为何贵国的枢密使要舍弃这份大功,硬要与我大辽死战。
人说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大人一看就是带惯了兵的良将,是大大的忠臣。为贵国热血军士的性命计,为宋辽两国万千子民计,请大人能容小人上京乞降,在贵国天子面前,一句‘大人英勇善战莫可抵挡,使得我大辽倾国来降’是跑不了地。”这辽人毕竟不是专吃大使级外交官这碗饭的,一通直白的话语说下来,马屁拍的当当响,还当场分析厉害,并直接利诱林冲,实在是急病乱投医了。
林冲听这辽人那句‘只不知为何贵国的枢密使要舍弃这份大功’,心中一动,顿时明白了童贯的意图,这童贯,贪欲可真不小哇。尽管林冲对着所谓的‘大辽使节’后头说地话一句也没听进去,但随后下的那道军令却叫这大辽使节乐开了花:“刘唐带他们出去,好吃好睡,好生款待。”心说只要自己这次不死,大辽国就有救了。
等眼前一干人走的一个不剩,林冲问身边的吴玠和莫敢当:“童贯这厮贪功,想明白了么?”
莫敢当长出了一口气,“这阉狗可##啊。”
又等了一会儿,吴玠才对林冲一抱腕:“多谢大人栽培。”这次又见林冲,吴玠得到吩咐,以后莫要再叫‘爷’了,还是军中的称呼好一些。
而吴玠地这个感谢,却是真心发出。吴玠知道,林冲一直都是看准了人便放权,叫属下放手去干。这位大人,在军中几乎一点儿私心都没有,凡是能叫他们受启蒙的事儿,便都引导着他们去想,从来都不嫌麻烦。这次也是,尽管他知道了童贯的想头,却不说破,只等着他们自己想明白。这样的上官,看尽整个大宋朝,哪里寻去?
…………
林冲特意换了一身的儒衫来见赵环,军帐外四名龙卫军军士持枪站立,见林冲来了都是一礼,军帐里头,赵环正在教训底下一个戎装宫女:“伺候梳洗便伺候梳洗,莫要提及那混账林冲,平日宫里也没见你这么嘴碎……”
那宫女低低的应了声“是”,心中却对这个公主狂翻白眼。这已经是公主今日第四次这样教训她了,而她也真冤。隔一会儿公主都要大骂林冲,还问她骂的对不对,她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无论怎样,最后公主的结论就是她嘴碎。
林冲外头听见了,见四名龙卫军虽挺胸凸度站得标枪一般,脸上地表情也庄严肃穆,但一对对眼睛就像注了润滑剂,叽里咕噜转个不停,那眼神中蕴含的笑意和善意的同情,叫林冲浑身上下一阵尴尬。
林冲重重地咳嗽了一声,给旁边那高个的龙卫军士使了个眼色,那军士转身寻来另外一个戎装宫女,示意那宫女进帐通禀。
但听那入了军帐的宫女说到:“公主千岁,骁骑营指挥使、副宣抚使、正四品上轻车都尉林冲求见。”
林冲也不知道里头的赵环是什么表情,只听故意压低的、粗粗的声音从帐内传出,“什么时候开始懂这些破烂规矩了,叫这混蛋滚进来吧。”
赵环跟林冲那天做的事儿这几个人便都看见了,以为林冲这是惹了公主生气,过来陪不是来了,都是满脸笑意。那宫女出来,原本翘起的嘴角微微一敛:“有请林大人。”
顾不得这几个人脸上的表情,林冲硬着头皮进了军帐,“臣,骁骑营指挥……”
“停停停,别絮叨了,你叫林冲,姑奶奶便不知道么?有话快说。”赵环粗鲁地打断了林冲。
林冲却也不着恼,斯条慢理抱拳禀告:“公主千岁大喜。因公主千岁亲征辽人,辽萧太后派人带来国书降表,要对我大宋朝称臣纳贡。兹事体大,应尽快把此事送达天听,恳求公主千岁定夺。”
辽人举国投降,童贯却不纳降,这厮为官多年,定有极好的托词,再去找童贯肯定不行,但这事儿交给李彦直奏也不合适。为今之计,最好便是叫赵环把辽人使节送回东京汴梁,直接跳过蔡京等人面圣。若能说动赵佶接受辽人的降表,除了能少死万千大宋将士,对各种军备物资也是极大的节省,更重要的,是终于能兵不血刃的接管辽境。若果有大宋朝支持,辽人的精锐骑兵定能抵住金人南下。
赵环一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瞪得溜圆,不相信地看着林冲:“本宫一到,辽人便投了?”
“正是,公主巾帼英雄,能亲临险地为国杀敌,上苍感动,辽人便投了。”林冲说着身上突然一股恶寒,便从来没有这么拍过赵环的马屁,一时半会还真不适应。
赵环虽粗鲁,但也不是笨蛋,林冲这么说分明就是哄她。这些日子兵书战册看了不少,还经常留意朝廷邸报,她对政事还是知道一些的,当下撇嘴:“童贯这窝囊废白沟大败,辽人逡巡雄州城下,父皇一夜之间老了不少。如今辽人突然来降,定是吃了败仗,这其中,怕是林宣抚使的功劳更大一些吧。”
林冲听了顿时对赵环刮目相看,想不到这臭婆娘脾气暴躁武艺不咋样,倒还能见微知着,以前倒是小看她了。当然,林冲秉承韬光养晦不争功的为官之道,只是对赵环的话大摇其头:“公主千岁差矣。林冲不过一介武大,便什么都不懂,前日一场大战差点在辽人围攻下丢了小命,若不是公主大驾前来解救,英姿飒爽吓跑辽人,林冲可能已成孤魂,野鬼了……”
第三卷 拼杀 第一一八章 … ~隔墙有耳~
故将在军,必先知五事、六术、五权之用,与夫九变四机之说,然后可以内御士众,外料战形;芶昧于兹,虽一日不可居三军之上矣。
…………
赵环听了对林冲更是不以为然:“你这人,真不爽快。骁骑营的五千军士开赴这儿的路上,便早接到了枢密院的调令,要骁骑营归枢密使童贯统辖。但这些兵痞们拿朝廷的调令不当会子事儿,只是不住的要粮要饷,你以为这事儿别人便都不知道么?
这骁骑营,以前可是在你的麾下,来北疆之后更直接听你号令,枢密使童贯等的胡子发白也没见到一兵一马。你现下统领的这队骑兵,便也叫做骁骑营,虎狼之师四字可不为过。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哦,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林冲早知道骁骑营这事儿瞒不住,毕竟不是一两个人,那可是整整五千兵马,还都是训练有素的骑兵,有心人稍微留意,前后比照,都会知道自己有图谋。若真有人一本参自己个私自握兵意图谋反,也是有理有据的。赵环说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句话,看似无心,但到底是不是试探呢?
被蔡京玩了一手之后,林冲便在对待人上多留了不少心眼,当下说到:“公主千岁明察。骁骑营的五千军士此刻听我号令不假,但却也是有原委的。那天公主千岁也见了,五千骁骑营军士州赴战场便解救了咱们,实在叫咱们感激涕零。咱们这这儿呆的久了,对将士们略尽地主之谊便也应当。听指挥使吴玠说。骁骑营的五千军士人吃马嚼的太过厉害,一路行来将士们也颇为疲惫。正要修整……”
柔福公主赵环虽贵为公主,但又那里是林冲地对手,一番辩解下来,赵环明知道林冲这人掌控了整个骁骑营,却又丝毫不能抓到其话语中的漏洞。当然,赵环也没在这事儿上跟林冲计较。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皇宫大内地公主千岁,赵环对一个人的看法更多的是站在个人立场,而不是赵家江山的立场。而且,她与林冲认识的时日也不短。对林冲这人虽恨得咬牙切齿,却也因普天之下只有林冲这人才能给自己脸色看,更知道林冲这人一心为大宋朝,是万万不会起兵造反的,压根就没往这一点上想。
最后赵环不得不说:“林冲,你莫要跟姑奶奶来官场上这一套,有什么要我做的,你直说吧。”
因隔墙有耳,林冲不能不小心谨慎:“公主千岁明鉴,辽人来降十万火急,若能速速回报圣上,便是我大宋千千万万百姓之福。大宋军千万热血儿郎之福,大宋朝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