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曼哈顿”计划虽然进展还算顺利,但要研制出实战用的原子弹,至少还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如果中国军队频繁在战场上使用原子弹的话,将极有可能导致美国最终战败。
更重要地是,美国地财政已经无法再继续支撑下去了。
虽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通过持续地加大美元的发行量,来使财政赤字控制在还勉强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最多不出一年,美国的信用危机将会全面爆发。
那时,则有可能发生比29年经济大危机更为严重和更加不可收拾的经济崩溃。
美国工农业所创造的财富,基本上全部消耗在了战场上。
虽然美国的金融业凭借其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经验,使美国经济能够持续维持着全面战争到现在,不过,独木难支,到年底也许就会完全发生不可逆转的坍塌。
因此,秉承罗斯福总统地遗愿,立即结束战争,才是杜鲁门目前最愿意做的事情。
同样,中国的经济目前也危机重重。
长期的战争,虽然使中国的各大产业有了飞速地发展,但人民创造的财富也基本上消失在战争中,使生产力与消化力(购买力)完全不能平衡。
就算龙币已经大幅度贬值,但也仍然无法阻挡财政崩溃的到来。
因此。
立即结束战争,至少是要迅速缩小战争规模地要求,就提到了目前最紧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这与杜鲁门政府不谋而合,双方谈判人员几乎没有任何分歧,就达成了意向协议。
但是,为了避免重新出现罗斯福总统时期的两院否决或延长表决日期的事情发生,杜鲁门总统加强了对两院和各大财团尤其是犹太人组织的游说工作。
当然,也为了使苏联政府尽快倒向中国,中国政府也通过魏长安将中美和谈地消息透露给什维尔尼克,这使苏联政府感到了恐慌和无助。
他们曾经幻想美英两国能够给予其大力扶持,将中国军队赶回到阿穆尔河(黑龙江)以南;接着他们还幻想着德国人能够帮助他们收复失土,至少能够把中国人赶到叶尼塞河以东;最后他们把希望又寄托在美国人身上,希望美国能够在战场上击败中国人。
当这一切都成为虚幻之后,苏联政府才猛然看到,拥有强大国力军力,并且拥有世上仅有核武器的中国,是根本无法被击败的。
只到这时,他们才知道一件事情:只有迅速与中国政府达成和平协议,接受中国的领导,才能够保存住自己的国家和苏维埃政权。
因此,当苏联政府得知中国政府正在与杜鲁门政府进行谈判后,苏联部长会议便通过了向中国有条件投降的决议。
谈判进行得并不顺利,因为苏联政府的有条件投降中的这个条件,实在是定得太高了。
苏联和谈代表什维尔尼克先是向魏长安抛出了苏联政府可以与中国达成和平协议,结束战争状态的意向,让中国人先尝到了一点甜头。
但接下来,他却提出了中国军队及势力应该退回到叶尼塞河以东地区,双方保持战前的控制范围,并作为双方的最终国界。
本作好了苏联政府要求中国退回黑龙江以南这种超级无理要求的思想准备的魏长安,显然感到了绝对的意外,但他立即反应过来,这是苏联政府搞的以退为进的谋略。
当然,即便是仅仅中国军队退回到叶尼塞河以东,这也是中国政府绝对不能接受的。
开玩笑,秋明地区的大油田怎么可能轻易丢弃了呢?因此,魏长安决定拖,他不准备给什维尔尼克任何表态,让对方摸不着头脑,同时也因为中国军队已经包围了莫斯科,这只会使苏联政府感到不安,希望能够尽快实现和平,心态反而会比中国更加着急。
不出魏长安的预料,什维尔尼克在三天后又向魏长安表示:在法国境内同中国作战的苏联仆从军,可以立即向中国军队放下武器,但出于对德国有可能报复的担心,这些仆从军将不会对德军反戈一击,希望中国政府能够理解。
这一点也让魏长安吃惊,他没有想到苏联政府会如此“软弱”他本人出于对中国财政善的担忧,希望中国迅速缩小战争规模,因此觉得苏联政府的这一要求还算可以接受,便立即向我发回电报请示。
我却对苏联政府的这一条件不屑一顾,开什么国际玩笑,仅仅凭不到二百万缺少后勤支援的苏军,就想让中国把吃进肚里的秋明地区吐出来,这可能吗?于是,我头也没抬就对前来汇报的方乐说道:“他们的政府就要投降了,还搞出这么多的条件来。甭理他们。”
方乐心领神会地点了下头,然后就去给魏长安发报。
魏长安在向国内汇报后,就已经后悔了,他非常清楚,苏联政府已经快要投降了,完全没有必要再理会他们。
因此,当他一接到方乐的电报后,便立即回复什维尔尼克,苏联政府必须投降,并接受中国的条件。
他提出的条件在我看来都有些过分:苏联政府和苏联军队必须无条件投降,取消苏联所有武装力量,中国军队进驻苏联,并承担起苏联的防务。
苏联的工农业及所有资源必须为中国打击德国纳粹服务。
苏联政府必须无条件承认新成立的中亚、乌拉尔以东地区的各国政权。
并向苏联政府提出了2000亿元的战争赔偿。
经过几番磋商及讨价还价,苏联政府终于屈服,接受了魏长安提出的部分条件。
首先,苏联政府承认“巴什科尔特汗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土库曼斯坦共和国”、“楚瓦什王国”等国主权,其次,在苏联境内清楚所有德国势力,第三,苏联所有军队及在法国的仆从军向中国军队投降,第四,苏联政府允许中国军队穿越其领土和领空,对德国纳粹进行打击,允许中国军队使用苏联境内所有的军事基地及交通,直到中国军队彻底摧毁德国纳粹,以及其它一些附加条款。
当然,作为回报,中国也作出了一些让步,比如:放弃对苏联提出的战争赔偿,一旦完成对德国纳粹的所有军事行动,中国军队将全部从苏联境内退出。
中国尊重苏联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并保证在十年内承担起苏联的防务。
中国将在战争结束后,释放全部苏军战俘。
45年4月29日,在黑海的“海卫—28”号沪杭航母上,魏长安与什维尔尼克分别代表中苏两国政府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至此,中苏之间的战争终于全面停止。
第二百八十四章 … 即将开始的对德国总攻
兄弟我我本应在昨晚更新,但码字码到一半的时候,病情复发,……
无法忍受,只好立即到医院输液,消炎止痛。
今天上午,病情好转,立即继续接着昨天的文章,没有在及时更新,确实倍感愧疚,还望各位读者大大体谅。
最后,仍是那句话:人这一辈子,什么都可以有,就是不要有病!顺祝各位大大,身体健康,百病不生。
希特勒对中苏签订和平协议表现出了其神经质的一面,早就被前线各处战事不利的消息给刺激得极为敏感的他,终于暴发了。
他咆哮着让党卫军立即缴了苏联仆从军的械,并将这近二百万人全部关押在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十余个大型集中营。
接着,他还让国防军乌克兰集团军群立即扶持一个乌克兰政府,并立即宣布其具有独立的主权。
随后,国防军其它部队如法炮制,使用权白俄罗斯也脱离了苏联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这还不够,他还指示国防军立即将列宁格勒全部的工业设备搬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国。
一句话,既然苏联政府倒向中国,那么希特勒就要让苏联政府付出最惨重的代价。
这样的代价确实不是苏联现政府能够承受的,因此,他们强烈要求和平协议上增加中国政府必须保证苏联在欧洲部分的“领土及主权”的完整。
这样的要求,同中国军队需要彻底击败德国纳粹,并没有多少冲突,为了使中国军队的后方及全线地补给畅通,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政府的要求,随即,中国政府立即发现公开声明:任何承认乌克兰、白俄罗斯独立的国家,都将是中国政府和苏联政府共同的敌人,中国政府将会采取一切途径,包括使用武力使这些国家“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即便如此,被德国完全控制的一些国家。
如:挪威、丹麦等国仍然在表面上给予德国纳粹的支持,当然,这些国家也私下里向中国驻其大使诉苦,希望中国能够体谅其苦衷。
从这一点来看,世界各国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