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无敌前传-第4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党卫军总参谋部干脆决定放弃巴黎,而将进攻路线指向了诺曼底,希望能够以此断绝英国的中国驻军同法国的海上联系。

没有料到的中法军队暂时没有反应过来,直到6月13日,德苏军队越过泰兰河下游,进入上诺曼底地区时,才引起了郭挺的重视!法国总参谋部也立即警惕起来,紧急从下诺曼底地区和厄尔…卢瓦尔地区调集了数十万法军,在鲁昂市构筑防御阵地。

同时,中国陆军的几个装甲师也从普瓦一带向西冲击,准备击破党卫军地几个装甲师的阻击,切断德苏的后路。

但同时。

党卫军第二集群与5个苏军摩托化集团军沿着索姆河向南发动攻击,迫使中国军队不得不打消最初的念头,回防巴黎。

6月19日,法国军队与德苏军队在鲁昂展开激战。

双方共计投入140万人的兵力,在比希,巴朗坦和迪克莱尔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血腥争夺。

德苏军队机动能力强,火力猛烈;而法国军队则擅长防御作战,尤其学到了中国军队的地下坑道及工事群的体系防御,使其防御能力更加出众。

最终。

德苏军队凭着优秀地机动能力,不断地寻找着法军的防御破绽,而于7月17日在鲁昂的东南部图跑了法军的防御。

经过四天地巷战后,德苏军队最终于7月21日占领了鲁昂。

德苏军队为了拿下鲁昂,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32万苏军阵亡,被俘11万;德军也付出了14万的战斗减员。

不过,法国人的处境也相当狼狈,45万法军在此战中阵亡,另有24万被俘,甚至还包括了一名法国陆军元帅和30多名将军。

由于党卫军的第二集群与苏军不断地在索姆河一带发起各种各样的攻击,使中国军队和大部分法国军队被完全牵制在这一带,无法对鲁昂地区进行增援。

虽然在这一带也有20万苏军和近6万德军被消灭。

但德国人还是成功地达成了预定目标。

在拿下鲁昂后,进攻还在继续。

7月23日,党卫军第五“维京”装甲师占领了勒阿弗尔,25日,党卫军第九“霍亨斯陶芬”装甲师突破里勒河防线,并占领了贝尔奈。

接着刚刚补充完毕的党卫军第八“弗洛里安。盖伊”志愿骑兵师占领了蓬托德梅尔。

法军在里勒河的防线全面崩溃,使下诺曼底区的首府卡昂完全暴露在德苏军队的铁蹄之下。

不过。

此时的德苏军队已陷入了危机之中。

长期不间断地空中轰炸,使德苏军队后勤补给受到了严重地打击。

一百万德苏联军,每天需要各种作战物资约20万吨,但被空中打击的摧残后,仅有约7万吨能够运送到前线,不得已,刚刚升任党卫军副总参谋长的保罗。豪泽尔(由于总参谋长是海因里希,这是个本身并不具备太多军事才能的上将,因此,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由保罗。豪泽尔作出)只好下达了缩小战斗规模,将主要突击点放在卡昂的命令。

7、28。由于法军统帅的失误,四个师的党卫军装甲师和两个苏军摩托化集团军35万法军合围在奥恩河畔的卡昂。

在经过一周的不断尝试后,法军的突围完全失败了。

残存的二十万投降。

占领卡昂后,德苏军队立即肃清了整个诺曼底的法军,至此,德国人完全控制了法国面向英吉利海峡的地区。

面对如此窘境,中国远征军参谋部制订了一个大胆的计划,那就是从洛林和阿尔萨斯区向德国本土发动进攻。

虽然这一带是由施瓦本山,黑林山,奥登林山等山脉组成的山地以及艾弗尔高原地势相对崎岖的地区;但在中国陆军参谋部眼里看来,欧洲除了阿尔卑斯三脉还算险峻外,其余的军不足为虑。

不过,这一计划遭到了法国总参的反对,生性浪漫的法国人并没有太多的冒险精神。

而且,在这些山地区域,传统法国人认为最适合的是依托诸如马奇诺防线一类的防御工事进行的防御作战,而非进攻作战。

不过,法国人也提出了一个作战方案,那就是在皮卡地区的亚眠一带,出去大量的装甲部队及机械化部队,完全切断德苏军队的后路。

并纵深穿插进入比利时境内。

随后,失去补给及退路的德苏军队除了投降,将不会有第二条路可走。

对于法国人这种似是而非的装甲部队的作战理念,中国参谋们也很干脆地拒绝了。

因为,法国人仅有3个集团军规模的装甲部队,而且装备落后,真正作为突击力量的只有可能是中国的装甲部队。

法国人打的如意算盘,就是让中国人出面去同德国人最精锐的部队战斗。

最重要的是,一旦中国装甲部队及主力部队前往该地,那么,只要德国党卫军第三集群向巴黎发动攻势,中国军队也只能撤回来。

毕竟,法国陆军的战斗力还是不能让人放心。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陆军部队从本土向北非开拔;德国人也越来越感到了压力巨大。当然;让德国人还算放心的是在英国地中国部队;短期内无法实现大规模加强的愿望。虽然中欧联合舰队实力强大;但面对上千艘潜艇的德国海军。中国仍然没有任何可能大规模地通过海路向英国增援大部队。在德国海军末能消灭之前;至少在德国潜艇末能基本失去战斗力之前;在英国的中国部队仍然没有多少作为。虽然大量的补给、装备和油料能够在舰队地护送下;从北非、法国等地运送到英国;但运兵;则还是一个遥远的梦。为此。

郭挺早在4月初就制订了中欧联合舰队的主要作战任务有两条,一是监视和抵御美国大西洋舰队的行踪和进攻,二就是摧毁在欧洲海域的所有德国潜艇。

对德国潜艇的清剿,从4月中旬就开始了。

不过,在狼群教父邓尼茨地指挥下,加上邓尼茨本身就对中国没有多少恶意。

使德国潜艇活动大量减少,从而造成清剿活动进展非常迟缓。

到7月中旬,仅仅击沉了60多艘潜艇。

德国潜艇对中国海军的礼让,并不代表德国人会对欧洲其它国家的海军客气。

自开战以来,到七月分。

德国潜艇就击沉了四百余艘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船船。

8月初,转折点出现了。

不过这个转折点对中国及欧洲国家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件幸事。

8月3日,美国大西洋舰队成功地突袭了马德拉岛的风沙尔港,葡萄牙海军的几艘小舰不战而降,岛上的驻军也未发一枪一弹就放下了武器。

接着,大西洋舰队又在加那利群岛发动了新地攻势,并于中国在北非的控制力量进行了长时间地作战。

虽然中国空军击沉了5艘美国的护航航母,但仍未能阻止美国占领加那利群岛。

美国占领加那利群岛屿,给中国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那就是美军即将在北非登陆。

虽然中国远征军空军非常自信地认为,自身的实力足以应对任何来自海上登陆地挑战,但郭挺却关心则乱地下达了暂缓从北非向欧洲继续增兵的命令。

同时,在欧洲作战地远征军空军也按郭挺的命令,向北非转移了至少5个师的空中兵力。

这样一来,使德国在法国的占领变得越来越牢固。

美国在北非外海的行动,是在罗斯福并不支持的情况下,由艾森豪威尔单独运作的。

由于美国未能签署中美停战协议,这实际上意味着中美之间仍处于战争状态。

这给了艾森豪威尔一个极佳的借口,这个借口甚至是总统也无法反驳的。

艾森豪威尔与希特勒私下里达成了协议,美国在最需要的时候,在中欧军队的软肋上插上一刀。

中国军队在欧洲大陆的力量越来越强,是希特勒感到再也无法承担,这个时候,正好就是美国人动手的时候。

美国人的动作,使中国在欧洲大陆上空的空中力量,不得不转移部分兵力到北非,而且也使英国本土的中国空中力量受到了严重地牵制。

中国空中力量在欧洲的削弱,使希特勒能够有更多的补给送到前线的党卫军及苏联仆从军手中,而且国防军空军的主要精锐到达法国,也使中国在法国上空的制空权受到了较大地挑战。

尤其是当德国人将他们的几大王牌派到法国后,中国与德国在法国上空的战斗就更为激烈了。

派往法国的国防军空军的几个顶尖王牌,最重要地当属第52战斗机联队,而且在这个联队中的第3大队,甚至突破了击落敌机3000架的大关!更因为,在这个大队里,有一名人类史上空前绝后的空战第一英雄:埃里希。

哈特曼。

他在与英国、苏联空军作战时。

一件击落了352架敌机(二战中的真实数据)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