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需要各国共同研究,共同发展。
绕来绕去,原来为了这个。
魏长安心不由得更加警惕,同时也更加心中有数。
中国目前处于垄断地位,只要这个地位保持住一天,中国就一天可以对各国进行核讹诈。
这是美国人最担心的,也是美国人的命门所在。
不过,听情报部门的介绍,“曼哈顿”计划进展非常顺利,虽然离能够进行实战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但足以令美国人的底气十足了。
当天的会谈没有任何效果,美方只是知道了我的一些想法,但并没有作出任何回应。
魏长安在第一时间将会谈内容向我发回了电报,针对罗斯福过人的判断,我不由得再一次对这位轮椅上的伟人表示由衷地钦佩。
其实美国人的想法,当然主要是罗斯福的想法我也能够揣测一二。
现在的美国相对中国来说,处于劣势。
尤其是夏威夷被中国占领后,美国人感到自身并不安全,这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无论采取什么办法,也要使自身的实力达到与中国等同的地步。
而现在中国主动提出停战;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可以借此获得某些利益;保证其实力与中国达到同一水平。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可以狠狠的敲一笔竹杠。但这竹杠他们又不敢敲得太狠;毕竟双方实力摆在那儿;美国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这一点就注定了美国人只能挽回部分利益。那么剩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那就看中国愿意付出多少代价来换取美国人同意结束这场战争。在一战期间就被西方各国冠以“老狐狸”绰号的魏长安,在接到我对情况判断的说明电报后,心中更加有数。
在后续几天同罗斯福及杜鲁门的谈判中,率先咬定战争罪犯的界定及审判问题。
这种完全不具备任何实质性的东西,由于是罗斯福主动提出来的话题,让美国人相当被动。
如果按照魏长安的提法,由美国人率先提出战争罪犯的“人选”那么他们就只能找一些无关紧要的人选。
按照美国逻辑推断,毁灭日本的功臣王楷庭将是美国人提出的第一战犯人选,可惜的是,魏长安早早地说明,毁灭日本是中国最高统帅部作出的集体决策。
其实也是向美国人暗示:战争罪犯只可能是其他国家的人,而中国和美国不能计算在内。
在这个问题上扯皮显然是魏长安的一个心计,负责主要谈判任务的杜鲁门副总统最后干脆决定取消战争罪犯这一条款。
直接要求进入夏威夷地位的谈判。
杜鲁门强硬地要求:夏威夷是美国故有的领土,中国政府必须无条件地将其交还给美国。
而且这是继续进行谈判的基础。
但这是中国代表团的一个底限,因此魏长安也强硬地表示:在没有签署停战协定之前,夏威夷问题不在讨论之列。
不过,知道消息后的罗斯福也由此明白,中国愿意以夏威夷换取和平。
这对罗斯福来说,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
在竞选期间,反对党共和党就是凭着这一条,对罗斯福领导的民主党进行大肆攻评,在一定程度上使其陷入被动局势。
若不是共和党也拿不出什么办法来解决此事,恐怕总统宝座早就旁落了。
而现在,只要用过谈判,就能拿回夏威夷,这对正在任期内的罗斯福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成效的政绩。
第二百七十二章 … 事情乱套了
由于中国政府急于达成和平协定,这使罗斯福认为有可能从中国那里获得足够多的利益。
最让他感兴趣的是中国的核技术,这才是关系到美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东西。
拥有核武器,那么美国将至少不会战败。
同样,对于拥有核武器的中国来说,罗斯福也明白,在这场战争中,占领了核技术制高点的中国始终不用担心国家安全。
这正是美国也希望的,所以逼迫中国向美国开放核技术,这是罗斯福交给杜鲁站的一个重要任务。
尽管,这没有多少可能性。
杜鲁门从内心深处并看不起中国人,在他眼里看来,正如同我在给罗斯福的信中所提到的那样,中国的工业化革命,例全靠美国的支持才打下了基础。
至于中国在短短二十年内完成工业化革命,他也认为时中国领导人通过各种不绅士的方法才完成的,尤其是在经济大危机中,对美国落井下石,从美国套取了大量的资金和设备。
但眼前形势迫人,也由不得他耍性子。
在与魏长安的谈判中,杜鲁门再一次领路到了被欧洲称为“老狐狸”的外交家的独特风格。
魏长安在杜鲁门每一次提到核技术时,都会巧妙地岔开话题,甚至让杜鲁门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新的话题所吸引。
这让杜鲁门感到非常失败,却也非常无奈。
国务卿柯德尔对杜鲁门的表现深感失望,但由于罗斯福有意锻炼杜鲁门的能力,因此谈判的主角仍是杜鲁门。
在经过近十天的谈判后,杜鲁门发现:任何想以结束战争或缩小战争规模的条件换取中国的核技术,都是不可能的。
他向罗斯福作了汇报,对此,罗斯福也早就明白这个结果,只不过抱有那么一丝丝的希望。
于是。
罗斯福指示杜鲁门,将收回夏威夷作为签订停战协定地基础。
如果中国主动单方面停火,并从澳大利亚、英国及其殖民地退出,美国可以考虑在2月份与中国签署停战协议。
当然。
作出这个指示时,罗斯福与杜鲁门都明白。
中国政府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
这只不过时谈判的一个基本技巧而已。
对于美国人提出的这个方案,魏长安嗤之以鼻,并立即以牙还牙地提出:如果美国单方面停火,并交还英雄港、推出新西兰,中国将保证新世界联盟不向美国发动任何武装进攻。
这让杜鲁门感到了羞辱,他立即威胁魏长安:这是中国最严重地挑衅。
美国绝不会接受这样的条件。
如果中国政府坚持,那将意味着战争进一步扩大和长久地持续下去。
这种外强中干的威胁。
显然吓不住魏长安,他再三强调:结束战争,不仅符合中国地利益,更符合美国的利益。
将战争继续持续下去,谁都不会是胜利者。
这一点。
相信睿智地美国正副总统都能够明白。
因此,中美双方此时谈论的不是要不要停战的问题,而是应该讨论停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问题。
或者说是结束战争后,几大国对全球热力划分的问题。
这才是中症状谈判的本质所在。
希望杜鲁门副总统能够正视这一点。
对老狐狸地再一次岔开话题,杜鲁门深感无奈。
但也不能否认魏长安说的话非常正确。
可是就这样轻松地放弃能敲中国竹杠地千载难逢的机会,也确实让杜鲁门倍觉不甘。
好在柯德尔也在此时转移了魏长安的视线,他直接威胁中国代表团:就目前的欧洲局势而言,由德国发动新的战争几乎是不可避免地,而且美国对于能够消弱欧洲甚至分裂欧洲,都会抱有极大的兴趣。
只到此时,魏长安才开始重视起这个不怎么爱表现自己的美国国务卿。
欧洲此时应该算是中国的一个软肋,中国向北非派驻大量的陆军部队,其目地就是为了震慑希特勒不要妄动。
但如果美国政府与希特勒达成某种协议的话,无疑会刺激希特勒,会产生无法预估地后果。
虽然中国在英国保有强大的驻军,但德国如果不打英国的主要,直接从地面上进入法国等国,就意味着直布罗陀海峡也会成为德国的囊中之物,更意味着英国的中国驻军被切断了补给线和后路。
而且从德法两国的军事力量来看,除了海军,路空军在德国人面前完全不堪一击。
这才是美国真正威胁到中国的一个办法;除此之外;美国在中国面前还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拿捏到中国痛处的杜鲁门立即提出了;中国必须退出澳大利亚和英国的方案;并坚称:〃这是中美两国达成的和平协议的条件之一。被逼急了的魏长安立即回应如果美国人同德国达成任何不利于中国的协议;那么中国绝对不会介意将战争再次扩大;而且中国一定会将战争进行到底。双方不欢而散,罗斯福在了解了情况后,给我发了封密电。
指出:美国政府有极大的诚意对待此次谈判,但中国退出澳大利亚,并使英国恢复主权国家的形态,对于美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为了避免战争的进一步扩大,美国政府已经数次拒绝了希特勒的某些不正当要求,但需要中国政府也采取相应的步骤,使美国政府重新看到中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