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旗舰“罗马”号战列舰上的各国联络官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而战列舰上的官兵们则对同胞的拙劣表演羞得无地自容。
好在各国联络官们并没有因此看清“罗马”号战列舰上的意大利官兵。
毕竟,这些勇敢的官兵们大都参加过惨烈的印度洋大海战。
仓皇逃跑的意大利分舰队甚至没有人想到将笼罩在大火中,但还在海面上漂浮的“巴列塔”号击沉,以免落入美国人的手中,还是一名法国联络官有些不解的询问“罗马”号的舰长,这名舰长才将击沉“巴列塔”号的想法转述给皮萨诺。
不过,此时离“巴列塔”号最近的一艘驱逐舰也相距数千米远,因此,皮萨诺干脆没有理会这个建议。
近十个小时后,美国人赶到这片海域时,惊讶的发现“巴列塔”号的大火已经熄灭,整艘战舰的结构还算比较完整,便轻松地将其拖回。
意大利人小丑般地行径终于激怒了达尔朗元帅,他直接下令撤销了皮萨诺的分舰队司令的职务,让“罗马”号战列舰舰长塞里亚斯上校撞伤。
这道命令也在第一时间经意大利海军重复下达给意大利分舰队。
在印度洋大海战时,担任“维托里奥”号战列舰副舰长的塞里亚斯上校,是一个在意大利人中少见的铁血军人,他在接受任命后的第一时间不下达了将“安德里亚”号护航航空母舰上的全部舰载机放飞的命令。
不过,此时,塞里亚斯想要力挽狂澜也有些不太实现了。
美国人的第三波攻击机群,虽然只有30架俯冲轰炸机和20架战斗机,但却在意大利分舰队的舰载机刚刚起飞到达。
一边倒的空战使意大利的舰载战斗机几乎丧失殆尽,好在组成标准防空阵型的分舰队,完全发挥了高炮群的威力,将这些美国战机打得灰头土脸。
11架战斗机在低空扫射时被击落,9架俯冲轰炸机甚至还没有进入俯冲航线就被打得凌空开花。
但意大利人的好运也在此时终止了。
被打得发毛的美国飞行员开始变得疯狂了,在一驾受伤的俯冲轰炸机不要命地一头扎在“安德里亚”好护航航母的飞行甲板上后,美国飞行员开始接二连三地学期了小日本,投弹未果的俯冲轰炸机纷纷变成了“神风”自杀机。
意大利分舰队的防空火力一下子就失效了,“安德里亚”号在被三驾“自杀”飞机击中后,终于安全丧失了战斗力,殉爆的127毫米高平两用炮弹药将吃水线以下的舰体炸开,“安德里亚”号开始逐渐倾覆。
剩余的美国战机开始将目光转向了“罗马”号战列舰。
不过拥有上百门高炮,并且皮糙肉厚的战列舰可不象航母那样娇气。
虽然有3枚炸弹击中了“罗马”号,但除了损失几座高炮炮位外,“罗马”号仍然坚强地继续着反击。
投完弹的美机并没有能够返回,经过数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中国的2个中队的舰载战斗机到达了交战海域,并立即美国机群展开了攻击。
近十分钟的空战结果,除了3架战斗机能够侥幸逃回外,其余的美国飞机被一一击落。
当然,美国人的“战果”也不简单,没有航母可供降落,同时也没有余油能够返回中国分舰队,这2个中队的战斗机只好迫降在意大利战舰的附近,飞行员被捞救上来。
事实上,中国在此战中,白白损失了24架战斗机。
第二百五十七章 … 怒海争锋(十七)
好在意大利分舰队在这们可敬的舰长带领下,最终逃脱了美国人的追击。
“罗马”号战列舰在经过简单的维修后,需要再返回到英国的贝尔法斯特军港,在那里,她将被重新装上新的高炮。
除了原本被炸弹摧毁,且已经有些落伍的90毫米高炮需要更换外,因为受到强烈地震动,主桅上的雷达也需要更换。
不过,在此战中,已经深得海空作战精髓的斯塔姆,正式成为厉海魂上将势必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
美国海军部也从此战中发现了另外一个可与哈尔西媲美的航空作战专家,在大西洋舰队总司令英格索尔上将的亲自干预下,刚刚完成海试,进入现役的“巴丹”号和“圣哈辛托”号航空母舰被英格索尔强行划拨到了第6舰队。
这两艘新型航空母舰虽然也属于“独立”级,但却比原型有了较大地改动。
首先是建造了斜角飞行甲板,其次是将升降机移到了舷侧。
这样的类似于中国航母的改进,使两艘新舰具有更强大的作战能力和更灵活的任务弹性。
一旦这两艘航空母舰加入到第6舰队,那么已经开始擅长航母战术作战的斯塔姆将会拥有5艘舰队型航空母舰和9艘护航航母。
这将是一支令任何对手都不敢小视的强大力量!一直被各国情报机构重点追踪的这两艘新航母,在一离开母港前往第6舰队海域,就立即被以最快的速度将这则重要的情报传回到各国情报部。
从里程上来看,最多三天的时间,第6舰队将会与这两艘航空母舰会和。
因此,如何赶在会合前消灭第6舰队就成为厉海魂目前最重要的一件事。
令厉海魂没想到的是,来自联盟海军内部的牵制力量太大了。
当他提出把中欧联合舰队内的“吕梁山”号、“祁连山”号、“岷山”号、“大别山”号这四艘舰队型航母加强到中国分舰队,用来对第6舰队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时,遭到了全体欧洲国家将军们的强烈反对。
从感性方面见识到了航空母舰巨大威力的欧洲将军们,有些不能忍受单独率领战列舰等曾经的海上霸主,却向未知的海域发起挑战。
达尔郎也存有一定的私心。
以来,他希望利用海空实力偏弱的中国分舰队去引诱第6舰队进入中欧联合舰队的包围圈,二来,也希望借此进一步削弱中国海军大西洋的实力。
这种心态的结果就是,达尔朗只准许“吕梁山”号一艘航空母舰携带一艘“海卫…11”护航航母前往增援中国分舰队,作为交换。
“山东”号超级战列舰则回到了中欧联合舰队。
好在,中国分舰队与中欧联合舰队的主力相距不过200公里,这在无形中加大了中国分舰队的安全系数。
但厉海魂也明白,谁也不能保证在战斗中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毕竟,200公里的距离,需要满载武器的舰载机飞行近一个小时才能到达,而一个小时内。
恐怕战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达尔朗不愿削弱中欧联合舰队实力地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美国第2舰队自2个月前离开诺福克基地,就一直没有找到他们的身影。
这在几个月前,对拥有大量情报船的欧洲海军来说似乎是一痴人说笑的念头,但现在没有人再笑话什么。
第2舰队真正神奇地消失在大西洋中。
越是看不见的敌人越危险,厉海魂也清楚这一点。
更重要地是,第2舰队拥有比第6舰队更强大的实力。
三艘“华盛顿”超级战列舰中的2艘、3艘“新墨西哥”级超级战列舰中的2艘以及2艘“新内华达”级战列舰、1艘“新田纳西”级战列舰,再加上2艘由老式战列舰改装的航空母舰、2艘舰队型航空母舰和7艘护航航母都服役于第2舰队。
其实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第2舰队的威胁都远远高于第6舰队。
只不过,在似乎永远无法找到第2舰队踪迹的时候,全歼第6舰队时目前最佳第选择。
厉海魂明白一件事情。
找不到美国海军的第2舰队,最大的原因是因为第2舰队认为在与中欧联合舰队比较起来,没有任何海空优势。
拥有6艘舰队型航母以及十余艘护航航母的中欧联合舰队,并不是第2舰队,甚至不是整个大西洋舰队所能抗衡的。
他们只有选择“失踪”的这一办法,来迷惑对手,希望对手出现破绽。
想到这里,厉海魂心中不由泛起一股自豪感。
拥有三艘航空母舰及5艘“海卫”级护航航母的中国分舰队,虽然其表面实力并不如得到加强后的美国第6舰队。
但在其中的两艘航空母舰上,装备了7驾预警机。
这在漆黑地极地海域中,具有前几场战斗后,损失了大量的舰载机和飞行员。
其实力根本无法与中国分舰队抗衡。
明白这一点的斯塔姆中将,虽然不知道对手是谁,但本舰队急剧萎缩的战斗力让他本能的感到了危险。
他在接收到将有两艘新锐航母加入的电报后,立即与基地联系,自己将率舰队向西南方向进发,主动与这两艘航母会合。
这封电报再一次被中国的情报人员破译,在得知了会合的准确地点后,厉海魂亲自给中国分舰队司令员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