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参议院麦卡锡强烈反对同中国的任何接触,更不要说谈判了。
他甚至在参议院中要求立即通过法令,中止同中国的任何外交关系。
在他的影响下,同为参议员的杜鲁门也从中看到了在政治上发展的一线机会。
虽然他是民主党员,与身为共和党员的麦卡锡不同,但来那个人地政治理念似乎已经超越了政党间地矛盾。
两人一个在党内。
一个在党外。
同时给予罗斯福巨大的政治压力。
罗斯福也由此明白一件事情,支持他的人虽然书来那个众多,但“分量”不够,于是他开始极力寻找自己的“接班人”希望能够在任期内提拔这些人成为自己有力地臂膀。
这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军人艾森豪威尔。
但罗斯福也明白,在与中国进行全面战争中。
其胜率不大,更不用说同时面对中欧联军,想要取胜地可能性几乎为零。
因此,他大声疾呼,要求国会以及国民更加理智地看待世界局势的发展。
在他的说服下,国会同意了外交部继续同中国外交部商议……
(有6个字看不清楚)但是希特勒从中美两国军队最近几次大规模的对抗中,敏锐地发觉两国政府有意罢战,这对于双方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两国真的达成和平协议,那么对于欧洲各国来说,只能仰两国鼻息,中美两国将会成为未来世界的主导者。
但一旦两国爆发全面战争,则无论谁胜谁负,都会给两国造成极大的伤害,其实力也将急剧下降,欧洲则可以趁势而起,取代中美两国成为世界的主导者。
为此,希特勒立即命令德国潜艇对大西洋上的非联盟国家的船只进行无差别打击。
42年11月15日,在纽芬兰岛以东约200公里处,德国的U…134号潜艇击沉了美国的“海伦娜”号豪华游轮,上千名美国平民丧生。
消息传到美国后;立即引发了全美民众的愤怒;上千万人在美国各地举行游行示威;要求政府立即对欧洲宣战。杜鲁门和麦卡锡抓住了这个机会,将民众的愤怒情绪迅速提升,并最终成功地使美国民众将怒火“扩散”到中国。
美国外交部与中国外交部的谈判也陷入了僵局,狂怒的民众虽然不知道中美两国政府正在进行秘密谈判,但对政府一直不对中国采取任何军事行动感到严重不满。
在杜鲁门及麦卡锡的蛊惑下,民众的开始将中国和欧洲视为一体,都认为是“邪恶”的代表。
罗斯福虽然经过再三努力,仍不能避免美国国会通过了要求政府立即对新世界联盟采取真正的军事行动的决议。
11月20日,罗斯福给我写了封长信,在信中非常遗憾地告诉我:由于希特勒的别有用心,德国人在大西洋上的不理智行为,最终促使美国国会要求政府立即进行战争。
作为美国总统,在现实的法律体系下,他也无法避免的,但他希望两国政府能够有意识地将战争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同时他还试探性地询问我,中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仅要澳大利亚,还是将原来英国的所有殖民地及英联邦所有成员都纳入中国的势力范围之内?最后他表示:作为民主国家,他无法接受诸如澳大利亚等国被中国控制,他希望中美两国就保持现有的势力。
接到信后,我也沉思了许久,他的这封信也彻底打消了我的一厢情愿的想法。
罗斯福看中了澳大利亚这块宝地,他绝对不会把吃到嘴的肉吐出来。
更重要的是,目前加拿大的铀矿还未开发出来,美国要获得铀矿资源,除了本国自产以外,就只有从澳大利亚获取了。
而中国境内的铀矿资源非常贫乏,朝鲜的铀矿开采虽然可以持续数十年,但数量并不充足。
因此,澳大利亚必须被中国拿下。
相同次节后,我一方面命令海军立即进行战斗准备,另一方面,我给罗斯福回信中,明确表示:中国军队将接收澳大利亚,作为英联邦成员,以及在此前的中英战争中,澳大利亚都对中国显示了强烈的敌意。
最后我也向他表示:中国接收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西南太平洋后,与美国达成了某种地域上的战略平衡,中国将不再视美国为敌人。
第二百四十二章 … 怒海争锋(二)
中……
我的电脑不知为什么,所有的输入法都不能用。
论是WORD文档、QQ、还是网页,都无法输入汉字。
甚至连在桌面改文件名都无法用汉字,更郁闷的是,我用系统还原也无法纠正。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许是中毒了?还是我表弟想了个笨办法,将输入法栏内所有的输入法都删掉,只保留陈桥五笔,才勉强能用。
所以,昨天无法码字,也更谈不上更新。
在这里,兄弟向各位一直坚持的大大们致歉。
另外,各位读者大大,可否都兄弟一个什么办法,纠正这个错误或者杀掉这个病毒?很显然,这与美国的根本利益发生了冲突,而且这样一来,美国政府即便真的不愿与中国为敌,也无法向国会交待。
也许中国得从美国民众方面想想办法,但这都是后话,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调动中欧两个国家团体的力量,彻底打垮美国海军,使美国真正丧失在海上的控制力。
为此,总参紧急制订了几套备用方案,并在决策会议上拿出来以供表决。
总参除了最初的攻打澳大利亚的作战计划外,并没有其他的作战计划,毕竟先期的决策会议上,已经通过了抢夺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决议。
但此时的情况发生了变化,首先英国投降后,原先的英联邦也就不得存在,按理说,此时攻击澳大利亚应该更加容易。
不过,由于澳大利亚盛产铀矿,使美国对澳大利亚的兴趣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其次,美国在英国投降活,整个自由世界同盟就只剩下美国这一个工业化国家,而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由于自身拥有大量的资源,以及在最近这二三十年的发展中,已经创造出了大量的工业基础。
这是自由世界同盟一个极为有利的臂膀。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澳大利亚将会成为中国与美国国力及利益交锋地新地热点所在。
而总参制订的几套备用方案中,尚没有一套是以同美国进行全面战争的心理准备而制订的,这让人感到一些无奈。
毕竟。
总参是一个纯军事机构,对世界战略格局虽然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但还无法达到“政治家”们地级别。
几套备用方案中只有一套还勉强算是以同美国发生全面战争为背景的计划,其余的都仅仅是以夺取澳大利亚为基本出发点。
而就算是那套还算差强人意的计划,也仅仅是为了夺取澳大利亚而争取打败美国海军的太平洋舰队,至于在大西洋上的中欧联合舰队,在总参眼里。
只是起到一个牵制作用。
很显然,总参在这种想法在决策处中大有市场,宋孝仁、宋琳沁、沈学涯甚至包括郑耀邦等人都非常赞同总参地作法。
只有赵天赐、金阳等人有些犹豫。
那套让人觉得差强人意的任战计划。
因为是叶飞亲自制订的,所以他非常海军太平洋舰队地主力,登陆舰队能够成功地登陆澳大利亚北部地区,我相信。
凭借我们铁血军陆军无与伦比地强大战斗力,绝对会让美国完全打消夺回澳大利亚的企图。
届时。
我们陆军就完全能够把美国军队驱逐出澳大利亚。”
说到这里,他豪气万丈地说:“而美国一亘认为无法夺回澳大利亚,凭他一国之力,还无法与中欧联军对抗,因此他就只能选择放弃。
而我们这时候也可以选择不与美国海军交锋,给美国一个台价下,让他们与中国达成和平协议。
这样一来,我们几乎所有的战略目标都已经达成,战争将以我们的胜利而告终。”
他说完后,志得意满地看了看四周,却发现我面无表情地闭睛养神、李长山低着头抽烟、赵天赐皱着眉看着杯中的地茶叶、金阳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陈海则是一脸不以为然。
叶飞看了后,似乎醒悟到自己的这个作战计划有些什么没想到地地方,想到这里,他喃喃地说:“呃,当然,这些只是总参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肯定还有很多漏洞,还请各位领导指正。”
金阳嘿嘿一笑,揶揄地说道:“叶总长,总参的这个作战计划主要是海军在进行战斗,陆军部队或者说海军陆战队是在登陆澳大利亚之后才能进行。那么,我们是不是首先应该听一听海军陈司令的意见呢?”
说完,他用有些嘲讽的眼光看向了陈海。
陈海听后闷声说道:“我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