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大利海军司令德尔皮上将则被任命为中欧联合舰队副司令,德国海军副司令被任命为联合舰队的副总咱某长。
由于需要对付强大的美国海军,因此,欧洲宪章的部分国家主动提出派出全部地主力战舰与中国驻英海军舰队一起,摧毁美国的大西洋舰队。
希特勒本来正在与美国的特使进行会晤,但他实在不能判断出。
中国与美国的战争中。
谁会是胜利者。
虽然中国与德国在苏联的问题上彼此存在着部分敌意,但大家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仍保持着表面上的同盟关系。
他本来有意想让德国海军保存主要力量,派部分非主力战舰加入中欧联合舰队。
但又害怕欧洲宪章其他国家跟着学,同时又更害怕一旦中欧联和舰队击败美国海军。
则到时能够分到手的利益将会大大地缩水。
因此,他还是让雷德尔率领德国海军主力前往英国与中欧连和舰队会合。
此次,针对美国海军作战,中欧联合舰队已经想好了借口,那就是接收英国在加拿大、巴哈马等地的殖民地。
为了能够一鼓作气击败美军,中欧联合舰队集结了大量的战舰。
中国海军除了第4、7、10、12、15、19这6支航空母舰战斗群外,还有“中华”号、“山东”号两艘超级战列舰。
另有7艘护航航母,后期海军准备再加强8艘护航航母。
而更多的是则是6艘重巡洋舰、11艘轻巡洋舰和53艘驱逐舰。
加上95艘潜艇、14艘补给舰及34艘其他辅助舰只。
法国海军则派出了“巴黎”号、“马赛”号超级列舰,“黎塞留”号、“让巴尔”号、“罗马”号战列舰;意大利海军派出了“凯撒”号、“渥大维”号超级战列舰,“米兰”号、“威尼斯”号、“都灵”、“罗马”号战列舰;德国海军则派出了“威廉皇帝”号、“柏林”号超级战列舰、“俾斯麦”号、“提尔皮兹”号战列舰。
欧洲海军的辅助舰只并不是很多,以油水补给舰为主,但德国则提供了近二百艘潜艇。
美国海军拥有至少22艘战列舰或超级战列舰,并将15艘退役的老式战列舰改装成航空母舰,同时还紧急投产了4艘“突击者”级航空母舰、9艘“独立”级航空母舰。
除此之外,美国海军还拥有或正在建造?艘“博格”级护航航母、50艘“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于潜艇,历来不是非常重视地美国海军,虽然也拥有三百余艘潜艇,但性能均不如中国潜艇。
甚至连德国地潜艇也有不如。
但美国海军针对中国和欧洲国家海军地不同,在两大洋上的舰队配置上也有差别。
太平洋舰队中只有10艘主力战舰,而且以战列舰为主,超级战列舰只有“华盛顿”号、“西弗吉尼亚”号两艘超级战列舰,其余的全部配属给了大西洋舰队。
但美国在太平洋舰队中地航空母舰及护航航母的配置则要强得多,已经改装成地15艘航空母舰,就有10艘配属在太平洋舰队。
而新生产的4艘“突击者”级和9艘“独立”级航空母舰中地6艘也配属到了太平洋舰队。
原本拥有的“列克星敦”号、“黄蜂”号和2艘“约克城”级航空母舰也全部配属到了太平洋舰队。
至于护航航母,已经服役的32艘“博格”级护航航母中,有21艘配属到太平洋舰队,17艘“卡萨布兰卡”护航航母中,有13艘配属到了太平洋舰队。
中国海军的实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如美国太平洋舰队,尤其是战列舰等主力战舰。
但中国海军的优势是拥有成熟的使用航空母舰的经验,力量经难丰富的舰载机飞行员。
同时在航空母舰的质量方面也占有相当的优势,虽然数量上已经落后于美国,同时中国地舰载机技术也远比美国先进。
不过。
在护航航母方面,已经服役的就有62艘,其中更有12艘是带有跃飞和斜角甲板的改进型,可以志降鱼雷攻击机和俯冲轰炸机。
而新投产的“海卫a”系列护航航母,也已经服役了35艘。
总的来说,中国海军对美国太平洋舰队任然占有一定优势。
但是这种优势并不十分明显。
因此,我对同美国海军进行全面战争仍报有一定的忧虑,如果不是因为美国人已经开始从澳大利亚等地大量开采铀矿石资源,把中国处于更有利的战略位置,能够避免(图挡住了……
追求的目标之一。
因此,我写了封长信给罗斯福。
在信中我用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一直非常感激在铁血中国建立之处。
美国政府和人民对华的大量援助支持,因此中国历来都不把美国视为敌人。
两国现在地敌对状态,从很多角度上来讲,都是美国自身造成地。
在信中我还指出:中国政府一直渴望和平。
致力于发展自己的经济,并不愿意与任何国家为敌。
这也是数千年来,中国政府(或王朝)一贯的立场。
中国的持续发展需要一个和平地国内外环境,中国人民也并不好战。
但是美国政府最近十多二十年来的所作所为,不仅阻碍了中国地发展,甚至更威胁到中国的生存。
因此,中国不得不采取了与美国敌对的态度。
最后我向罗斯福建议:两国政府现在应该坐在一起进行谈判,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非得用武力来解决。
中国政府衷心希望能够与美国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甚至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中国政府由衷地希望能够与美国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而不愿意看到两国人民兵戎相见。
在写这封信的时候,我也明白,中国与美国的矛盾似乎是不可调和的,我仅仅是最为对美国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所存在的那丝顾虑。
两国之间爆发全面战争,无论胜负,都会对两国产生强大的负面影响。
说句实话,两国爆发战争,只对欧洲国家有利。
我明白这一点,但我也相信罗斯福也明白这一点。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更希望中国同美国之间的较量,更多的时候是通过其他渠道进行,比如象后世中的美苏“冷战”或许,我经过努力,可以引导两国关系走向类似于“冷战”的反向中去,但效果如何,还要看罗斯福的,相信这样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应该可以分析出两国关系的实质问题。
因此我的这封信,也立即引起了罗斯福的强烈反响,他立即向我回信,表示美国政府也希望能够有一个和平的世界环境,并对我提出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表示出来浓厚的兴趣。
最后他表示:美国政府和人民并不愿意与中国为敌,他希望两国振幅能够以最快地速度进入实质性的谈判。
对于罗斯福的回信。
我心中也感到了一丝庆幸。
说实话,中美两国虽然处于不同的国家利益集团中,但两国政府的关系也并非像英国同欧洲国家那样恶劣,至少两国仍向对方派驻了大使,远不像英国与欧洲,外交关系只处于代办级别。
我接到回信的同时,就立即接到了美国驻华大使递交的国书。
希望能够与外交部展开“真诚”地对话,我也指示外交部立即让驻美大使面见罗斯福,希望能够迅速谈妥两国高层会议的日程。
作为示好的行动,中国减少了海军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一带的活动,并停止了对该地的空中侦察及袭扰活动。
美国也立即作出了回应,他们也停止了进一步向巴布亚新几内亚增兵的行动。
两国关系似乎从此开始走向好转,大战也似乎可以不再爆发。
就在中国军队与美国军队在太平洋彼此示好的时候,欧洲宪章却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战争准备。
中欧联合舰队司令达尔朗最初下令让中国分舰队立即向亚速尔群岛进发,并对北大西洋开展搜索及反潜行动。
但中国分舰队以未接到中国海军司令部的命令为由,拒绝了达尔朗的命令。
为此,达尔朗除了立即通过政府向中国提出交涉外。
只好向德国分舰队下达了同样的命令。
德国分舰队在请求了国内后,立即启锚,于42年11月4日进入亚速尔群岛最大地军民两用港口英雄港。
欧洲海军的行动,给了罗斯福极大的压力。
虽然中国海军因为没有执行这项任务,确实证明了中国无意与美国展开全面战争的意图。
但美国国内的各种鹰派力量,全力叫嚣着要同中欧联军进行决战。
本来已经进入会议日程谈判的两国外交部。
也不得不在鹰派人物地强烈干扰下而中断,即便罗斯福也无法阻止。
美国参议院麦卡锡强烈反对同中国的任何接触,更不要说谈判了。
他甚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