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无敌前传-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和赵天赐不由得面面相觑,同时,我心中暗骂:“狗日的阿三!”

第一百五十七章 … 马来亚(上)

各位大大,网编让我修改前面的章节,因为涉及一些不该涉及的名字和内容。所以,这段时间,我可能还真的没办法再更新下去了,请各位大大见谅。不过,这个时间可能也就两三天的时间,我会尽快更新。

会场上又开始陷入一片寂静,我悻悻地说道:“不管怎么说,先打下马来亚再说吧。然后继续大力开发东三省和北三省,我们不是往北三省移民很困难吗?那就把国营农场的主要开发地区放在北三省,全部采用机械化耕作,虽然只有一年一熟,但耕作面积巨大,且所需人员较少,因此新开发的话,应该可以产出较大份额的粮食。”我说到这里,就看到赵天赐和张英同时皱紧了眉头,于是便好奇地询问他们的原因。

赵天赐回答说:“主席,这个想法本来挺好,也非常具有可操作性。但我们现在正准备进入战时经济状态,所有的财政支出都向军工产业倾斜,实在没有余钱进行这种大面积的开发活动。”我一听,不由得一愣,然后又听张英说:“不仅如此,现在几乎所有的拖拉机工厂都在生产坦克和履带式装甲战车,我们也没有足够的产能去生产北三省等地的大规模开发所用的农业机械。”宋琳沁也有些不安:“这么说来,我们现在主要的粮食筹集,除了我国自产之外,就只有向国外进口了?”

赵天赐和张英互视了一眼,然后赵天赐点点头说:“应该是如此。”接着,大家又开始绞尽脑汁地寻思如何扩大粮食来源。我想了很一会,就向金阳问道:“金主席,据我所知,印度国内等级制度深严,有四大种姓,我看能不能发动最低层种姓比如吠舍和首陀罗去对抗婆罗门和刹帝利种姓,并对抗英国人?”金阳想了一会回答说:“可以试一试,要让吠舍与首陀罗去对抗英国人应该问题不大,但要让这两个种姓去对抗婆罗门和刹帝利,几乎没有这个可能。因为上千年来,印度的种姓制度就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印度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我寻思了一下,发现这样一上问题:上层种姓为了维持对下层种姓的统治,必须依靠英国人的武力。而完全拒绝中国去帮助他们推翻英国人的殖民统治。而下层种姓虽然对英国人不报什么好感,但想让他们为了对抗英国人而去得罪上层种姓,这也是不可能的。看来,最现实的办法就是完全击溃英军在亚洲地区的海上力量,迫使其收缩地面力量,全力确保中东产油地区的殖民统治和苏伊士运河的绝对控制。但是赶走了英国人,印度也会一直与英国保持非常密切的关系,甚至不惜与中国敌对。这一点,从后世历史上的中印战争即可看出来。

看来,中国的粮食问题倒还真的是一个巨大的麻烦,在没有解决粮食筹集的来源问题之前,中国似乎还真不太适宜参与到世界大战中来。否则,光是五亿人吃饭问题,就足以将中国绝大部分的资源消耗掉。虽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存粮加上东南亚地区输入的粮食,应该勉强可以供应中国在战争时期的粮食消耗,但一旦中国国内发生自然灾害,尤其是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的话,中国将极有可能崩溃。这一下,这个难题倒真把在座的全都考倒了。

这时新月提出了一个建议:“我想,可不可以这样操作?今后我国军队扩编,所急需的兵员全都从北方平原地区招募?因为,我们的军队扩充,主要是为应付苏联在地面上的进攻。北方人要比南方人更适合在西伯利亚地区作战,而海军的扩充则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招募。我的想法是,北方平原地区招募大量的兵员后,势必会造成当地的农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我们用现有国营农场的农业机械对这些失去精壮劳动力的地区进行耕作,这样,完全可以弥补劳动力被抽调后造成的生产损失。再说了,我们大部分的国营农场的农业机械都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的使用率。”

张英听后,眼睛顿时一亮:“哎呀,这是个好办法。这样一来,我国的农业生产不会有太大的下降,说不定,因为采用机械化耕作后,劳动效率更高,粮食产量更大了。而且,农村女性也完全可以掌握农业机械的使用技术,我们又可以培养一大批适合的劳动力。对提高全国人口素质也有很大的帮助。”

看来,新月确实是一个当总理的最佳人选,虽然他现在的身份是外交部长,但却对整个国家的各行各业的动态都了如指掌。这才是一个大国总理所必需的政治才能。不过,对于现阶段政治思想还略显不成熟的邹嗯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会越来越好。邹嗯莱的这个主意确实相当有见地,当农村的男性劳动力被征调后,女性将操作农业机械完成农作物的种植和收割工作。但如果征调的兵力太多,比如超过一千万时,农业机械还够用吗?

抱着这个疑问,我开始询问赵天赐。他仔细思考了一下回答说:“确实不够用,但我们可以趁现在不是所有的拖拉机及机械厂都在生产坦克、战车等军事装备的时候,先让一些不太重要的工厂生产一批农业机械出来。现在我要问的问题是:从现在到大战爆发,大概有多长时间?从大战爆发到我们的军队扩充至千万的时间需要多长时间?这样,我才能估算出我们需要多少农业机械。因为,在北方的耕地面积是固定的。还有一点,也需要注意,那就是各大牧场是无法采用机械化生产的。畜牧业也只能依靠人工。当然,对于羊毛的剪裁、制作、皮革制品的加工,肉类、乳制品的生产等这些倒可以通过机械化生产来完成。”

我一挥手,有些不快地说道:“那些牧场就不用管得太多,除了国营牧场,其他的就让少数民族去做。我现在还担心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的医疗系统能不能保证在大战时期的伤员救护,或者敌国对我国实施大规模生物战的时候,我们全国范围内的防疫体系能不能承担起防疫任务。”

赵天赐点点头肯定地说:“这一点请主席放心。我们医疗体系至少在全国性的防疫体系建设和军队医疗系统的建设方面是非常完善的。虽然,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实现全民医疗保障系统的建立,但至少就对生物战之类的特殊战争的时候,还是能够应付的。这里我还要介绍一下,经过中国科学院卫生部门的专家们的攻关,对绝大部分病菌具有强大杀伤力的‘青霉素’等药品已经研制成功,并将在全国二十余家大型药厂开始生产。由此,我们将打破美国人在这方面对我们的禁运封锁。”

我满意地又问了一句:“这么说来,困扰着我国最大的麻烦:粮食和医疗都不会有什么问题了?”赵天赐点点头。我又说:“那好,既然这样,我们干脆就一不做二不休,先打下马来亚,然后再干掉缅甸。”李长山听到后,先是激动了一阵,接着马上又冷静了下来。他迟疑地说道:“但我们在马来亚没有合适的港口登陆,陆军部队的上岸作战行动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说不定,就打成了持久战。毕竟,光靠海军陆战队,拿下一两个城市是绝对没问题的,但要对整个马来亚的英军进行打击,兵力确实是少了些。”

我沉思了一会儿,一拍桌子,站起来大声说道:“那我们就从泰国登陆,从陆地上南下,海军陆战队则新加坡渡过柔佛海峡北上。两面加击,我就不信了,就凭英军的战斗力,这样还能打成什么持久战。”胡玉听后,补充道:“我们的陆军可以从泰国的宋卡港登陆。这里有一个非常优秀的深水港,而且港内设施也算完善。可以加大我军登陆速度,从宋卡到马来亚通有路况比较好的公路,大军可以沿着这条公路一直打到玻璃市、吉打省的亚罗士打。然后,我们可以顺着沿海公路一路打到吉隆坡。”

郑耀邦笑着说:“呵呵呵,看来咱们的胡司令平时挺本分的嘛,哪知道一肚子的坏水,早就把怎么拿下马来亚给想好了。”大家听后,都笑了起来。郑耀邦接着说道:“不过,这才是一位合格军人的素质,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在任何一个地方作战的情况,并留意和收集各地的军事情报。”胡玉笑着客气道:“哪里哪里,这只是职业习惯而已。”李长山故意板着一张脸,开着玩笑说:“哼,肯定是早有预谋。”

我打断玩笑话,对李长山说道:“关于我军占领新加坡后该怎么做的事情,现在算是定下来了。马来亚必须尽快打下来,不能有其它节外生枝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