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势力真空。欧洲宪章国一下子就被打乱了全盘计划。不得已,希特勒的想法便是当时唯一能被各国接受的方法。1938年10月,欧洲宪章国再一次向中国提出了订购8艘装备533毫米巨炮、排水量达到9万吨的超级战列舰的计划,并向中国购买了配备9门432毫米(17英吋)主炮、排水量达到5。5万吨的Z1018型准超级战列舰的生产图纸,计划将由各国生产12艘。
于是离上次各国分别同中国签订建造合同后不到4个月,38年8月,欧洲宪章国正式以宪章整体的名义向中国订购更新的超级战列舰。这一下,不仅让中国各大船厂感到震惊,甚至连我都觉得这个世界真的疯了。当然,送上门来的肥肉,哪有不吃的道理。为此,我专门召开了军工研讨会,并专门成立了由发计委牵头的“出口战舰筹备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具有相当的权力,他能够有效地组织起全国的工业生产向造船行业倾斜。由于巨大的数量需求,目前中国的船厂已经进入满负荷运转。各大船厂纷纷加快了原有主力战舰的建造速度,以便为更新的战舰建造腾出场地和设备。
此时已经基本摆脱经济危机的欧洲宪章国,借助自身良好的内部大环境,其发展速度和财政收入都急剧上升。因此,在支付战舰建造款项时,也显得非常干脆。有了充足的资金保证,中国各大船厂都显示出了令人惊叹的生产能力。原本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下水的战舰,在各大船厂采用分段建造等新工艺后,基本都提前了两三个月,船体就建好,并准备在船坞中注水。
但“马赛”号超级战列舰于39年6月在船坞中注水时,则发生了意外。6月23日,由于没有控制好注水速度,致使“马赛”号挣脱缆绳,以15节的速度狠狠地撞上了坞壁,巨大的惯性甚至使其连续在坞壁上碰撞了三次。船厂只好紧急中止注水,并将坞中的海水重新排放干净,对受损的舰艏部分重新修复。直到半个月后,才完成修复工作。7月9日,“马赛”号所在的船坞再一次进行注水,但这次,船厂就非常小心了,用于系留的缆绳增加了一倍,而且整个注水工作持续了三天。出现这种低级事故,船厂当然被海军和工业部通报批评。相关责任人也受到处罚。
这事刚过去不到一个月,正在舾装的“巴黎”号也发生了一起事故,在吊装司令塔的装甲板时,由于钢缆已经使用了很多年,产生的金属疲劳使其断裂,钢板轰然落下,致使2名工人死亡,并砸坏了舰桥底部一座高炮的炮座(尚未装列高炮)。工程负责人立即下令暂停舾装,查明原因后,将整个船厂的所有钢缆全部更换,并仔细检查了所有的大小吊车及龙门吊。三天后,舾装工程才继续下去。
连续再次事故的发生,引起了发计委及海军的高度重视。立即派出专门的调查小组前往各船厂进行调查和检验,发现不合格的设备立即整改。虽然使各舰的舾装工程延误了二十来天的时间,但从此以后,再没有一起较大的事故发生。舾装工程反而加快了进度。
39年12月17日,“巴黎”号完成舾装工程,开始在东海进行海试。法国海军接舰官兵也与中国船厂的技术人员一起,在舰上开展各种工作。这艘长282。6米,宽39。82米,吃水9。99米的庞然大物,在海试中实测到的标准排水量达到了67823吨,由此计算出满载排水量将达到78559吨。装备的绥定机械集团研制的JZQLJ…5系列蒸汽轮机,装备了4台,总功率达到了20万马力。玉林柴油机公司生产的8台YC…36H型柴油机辅机,单台功率就达到了5000马力,且其体积小、重量轻、油耗低。其动力系统的总功率为24万马力。在海试中的最大功率航速达到了34。6节。
在进行主炮同侧齐射试验时,12门457毫米巨炮在1秒内发射完毕,巨大的后坐力使整个舰体在一瞬间倾斜了近5度,并横向移动了60厘米。炽热的炮口飓风,在战舰附近的海面上扬起了一大片水雾。50倍口径的身管,加上强力发射药,使重达1655公斤的弹丸能够飞行58公里,并能在25公里处穿透450毫米厚的装甲。机械式自动装填机构,能够保证每门主炮达到1。8发/分的射速。精湛的工艺铸就了优秀的品质,主炮、炮塔及各种旋转机构在整个海试中没有发生过一起故障。
最新改进的4座双联203毫米副炮,在海试中成绩优秀,其命中精度不仅让法国海军官兵感到惊讶,甚至连上舰进行训练的中国海军官兵都觉得“炮弹长了眼睛”。当然,这也跟舰上装备有最新研制的电子弹道计算机有关。这种绵阳电子工业集团研制的电子弹道计算机,比以前的机械式弹道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运算精度要高得多,能够在舰载雷达的帮助下,全天候使用。电子设备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除了舰载对海搜索雷达和对空搜索雷达外,无线定位测向系统、远程无线通信系统、电子干扰系统等,也首次出现在出口型的战舰上。这让欧洲宪章国海军大喜过望。
在听取海军和船舶工业部高层就出口型战舰向我作的汇报时,我也不禁为“巴黎”级那惊人的装甲防御能力咋舌。在舷侧装甲带上,除了水下应用了一贯采用的,被认为是合适的“普列赛”水下防御系统外,还为其装上了厚达500毫米的装甲钢板。弹药舱、燃油舱、机舱等要害部位的装甲厚度也达到了500毫米,而炮塔正面和司令塔的装甲厚度更是超过了533毫米!以至于海军高层在汇报中指出:“巴黎”级超级战列舰仅从理论上来说,不是可能被击沉的。
“巴黎”号的海试成功,终于引起了美英日等国强烈反应。英国在第一时间向中国和欧洲宪章提出了强烈抗议。同时也加快了其新战舰的建造速度。美国日本也紧跟着向欧洲宪章提出强烈抗议,并加快本国战舰的建造速度。一时间,全球的能够建造大型战舰的船厂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竞赛,所有重工业资源都全力倾向了造船工业。对这一切,我不由得乐翻了天:我终于掀起了全球的战列舰建造狂潮,世界都在为战列舰疯狂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 如何对付超级战列舰
全球性的战列舰建造狂潮席卷了每一个工业化国家。澳大利亚虽然没有发达的造船工业,但其有发达的采矿业,加之隶属于英联邦,所以,每年都有大量的铁矿石及其它重要金属矿产输送到英国。而英国也向澳大利亚出售了退役的“纳尔逊”号战列舰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由于地中海有欧洲宪章强大的舰队,虽然美国的第6舰队也巡逻在地中海,但涉及到战略资源的输送问题,英国人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从澳大利亚输送的矿产资源全都走南非的航线。
加拿大也有较丰富的煤铁资源,因此,加拿大人也通过大量的资源出口获得了英国退役的“豪”号战列舰,美国为了表示同盟关系的重要性,也向加拿大赠送了一艘“田纳西”号战列舰。这样,整个加拿大海军就有了2艘战列舰,其实力甚至超过了澳大利亚。斯大林现在也处于亢奋状态,其出口的矿产资源有80%以上输送到了美国和英国,当然,获得的好处也是明显的:美国通向其赠送了“科罗拉多”号、“加利福尼亚”号战列舰,英国也向其赠送了4艘重巡洋舰。而斯大林仍不满足,亲自下令建造2艘“苏联”级超级战列舰。
一时间,全球海洋阴云密布,所有的海洋国家出于种种原因,都不断地加强了对自身海军的建设。虽然从计划上来看,美英日等国的建造规模远大于欧洲宪章及中国,但令三国不安的是,欧洲宪章及中国拥有的巨大工业力量和近乎于0的关税水平,使得各国能够非常有效地调整各自的资源,在最短的时间里建造出更多,质量更好的战列舰。而美英日三国则因为彼此独立成不同的经济圈,各国资源不能进行合理调配,使得各国虽然貌似拥有更大规模的计划,但真正能够付诸建造的,只有预定日程计划的一半左右。实际上,各国还是不能在战列舰竞赛中取得对欧洲宪章及中国的优势。
为此,罗斯福于39年3月在华盛顿邀约了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日本首相平沼琪一郎,讨论三国组建类似于欧洲宪章一类的政治、军事、经济共同组织。对这一建议,张伯伦没有太大的兴趣,毕竟英联邦拥有自己遍布全球的自治领、殖民地等这个巨大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不是十分迫切地需要建立这种组织。而日本则全力支持,要知道,日本现在的资源供应几乎全部被美国人垄断,现在已经逐渐成为美国名符其实的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