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此次航母编队的行进,使中国沿海突然之间涌出大量的无线电讯号,这让一直在监听的美国和日本海军非常不安,派遣了十余艘侦察舰船驶近中国领海进行侦察。当然,中国海军布撒在各海域的预警船只也及时地发回了讯号,使中国海军作出了迅速地反应。一方面派遣军舰拦截这些侦察舰船,一方面,航母编队进行紧急规避。
这一连串的动作,也是我让陈海坚决执行的,虽然他对我这样藏着掖着的保护航母的秘密感到有些不解,但还是遵从了我的指示。但他也提出了,在东海立即搞一次海军大演习,一来可以使美日的侦察舰船的注意力立即转移,给他们造成错觉,认为近期中国沿海的无线电讯号的激增,是因为演习的原因;二来还可以检验中国最新的超级战列舰的真实战斗力。我同意了他的想法。
经过仓促地准备,代号为“海潮”的海军演习于3月22日展开。海军动用了“山东”号超级战列舰、“奉天”号、“广东”号战列舰、3艘重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和数艘驱逐舰、十余艘潜艇参加。演习的重点就是验证战列舰的强大火炮威力。在对拥有厚达400毫米装甲的靶船的射击中,超级战列舰和战列舰的主炮威力得到了充分的显示。在26公里处,“山东”号超级战列舰的第5次齐射,2枚457毫米穿甲弹轻易地穿透了靶船的主装甲,巨大的爆炸把重322吨的靶船炸得“尸骨无存”。另一艘重285吨的靶船,其上的400毫米装甲也被20公里外的“奉天”号战列舰上第4次齐射的一发406毫米炮弹撕了个粉碎。
战列舰上的重炮精确地炮击给了陈海无比的信心,他在发给我的电报中声称:“此次演习的结果相当令人满意,“山东”号和“奉天”号以25节的速度对20多公里外的目标进行射击,全部在最短的时间内摧毁了目标。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战列舰和超级战列舰仍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海上唯一的霸主。在我眼里,航空母舰将会成为战列舰编队中负责防空任务的辅助舰种,而应该不会成为舰队中的主力。我个人认为,这是对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关系最好的定位。”
我没有给陈海任何答复,我只是默默地在等待着三艘航空母舰的最后训练。借助海军在东海海域的大演习,美日等国海军侦察船、飞机几乎全被吸引到东海的机会,三艘航母及其编队秘密进入了南海靠近越南的海域。在这里,编队将进行服役前的最后海试和入役训练。3月23日,海军航空兵的一架CF…2J型舰载战斗机借助拦阻索首次成功地降落在“阴山”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并在稍后在“阴山”号的飞行甲板上完成了起飞。当天,共有11架飞机和11名飞行员分别在三艘航母上完成起降。到了第5天,所有舰载机型包括最新研制成功的CS…3J型舰载侦察机都成功地在航母上起降。
接着,共计6个舰载机联队在为期三个月的强化训练中,完成了航母舰载机正常科目训练任务,有2架CF…2J舰载战斗机和一架CBA…1J型舰载鱼雷机在训练中不幸坠毁。舰载机联队是海军航空兵新成立的一种战术单位,主要用于舰队航空母舰的作战使用。此次完成训练任务的6个舰载机联队,其番号从第1~第6,另有14个舰载机联队正在组建当中。每个舰载机联队拥有60~140架飞机,其中包括战斗机中队、俯冲轰炸机中队、鱼雷机中队、侦察机中队和勤务机中队以及一个地勤大队。从海军航空兵司令部的计划来看,将在五年内将绝大部分岸基航空兵改为舰载航空兵,岸基航空兵将只保留诸如轰炸机部队、巡逻机部队、侦察机部队和包括运输机在内的勤务机部队。这也符合我的观点,因此,海军航空兵司令部即使在陈海的某种不满下,仍迅速地完成了计划,并编写了完善的舰载机飞行教材和各种手册。
当这6个舰载机联队共计600余名飞行员在完成了起降、编队飞行、防务战术飞行等训练后,立即又投入了对舰对地攻击及舰队防空的战术训练中。这也是航母编队形成战斗力最大的难点。为了尽快打消海军中广泛存在的战列舰派的传统思维,海军航空兵司令部下令,先着重进行对舰攻击的训练任务,以完成与战列舰进行对抗试验。为了这次对抗试验,飞行员们投入了饱满的热情和忘我的牺牲精神。从单机俯冲轰炸、低空鱼雷攻击到编队攻击,再到复杂的多机多角度轮流及同时攻击的训练,教材和手册也越来越丰满和完善,最终于10月4日完成了预定的训练任务。当然,也付出了5架飞机坠毁,7名飞行员牺牲的代价。
为了进一步加强航母编队训练的保密度,我让陈海继续将战列舰的演习进行下去,并将美日侦察部队向更远的海域引导。陈海亲自坐镇“山东”号超级战列舰,并将其作为整个中国铁血海军的旗舰。他带领着演习舰队从东海一直向第二岛链延伸,跟随的美日侦察舰队也日益“壮大”,到了演习结束时,在后面尾随的就有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等国侦察船组成的110余艘庞大的“舰队”。陈海这次演习成功地吸引了各个海上强国的注意力。当然,各国媒体也对此发表了长期的大篇幅的跟踪报道,认为这是中国铁血海军完成战争准备,争霸太平洋的第一步。在美英日等国的媒体中,也首次出现了“中国威胁论”。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仅仅是为了掩饰中国铁血海军的航母编队在南海完成战斗训练。
9月16日,陈海的演习编队返回青岛,并进行了十余天的休整。更换各种零部件,舰上人员进行各种轮休,战舰进行各项保养。总之,陈海要让对抗试验中,战列舰编队的人员和物资达到最佳状态。当然,船厂及各个兵工厂、科研单位也纷纷进驻战舰,对舰上各个地方进行改装,以适应对抗试验中的数据采集。最让陈海看重的,就是在防空高炮上加装与击发机构联动的照相机,还有就是对抗试验用于判定飞机被击中的舰机通信系统的安置。这个通信系统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而此时,各兵工厂和科研机构也在防城港(一个专用军港,并不对外开放的港口)开始对舰载机的机载武器进行改动。首先在战斗机的机炮及机枪位置安装照相机,用于评估战斗机对防空炮位的毁伤度;其次,将俯冲轰炸机携带的炸弹改为由竹、皮等制作的同样尺寸,内装同等重量带染色剂的水袋,这种“炸弹”投下后,击在战舰上,将会在击中的位置上留下一个印记;鱼雷机的航空鱼雷也经过了改装,战雷头被同等重量的气体发生器所取代,坚硬的弹头也被一种易碎物质替换,但不影响入水时的强度。这种航空鱼雷击中战舰后,气体发生器将产生大量气体,形成一个大的水柱,以便在第一时间直观地了解到战舰被击中的部位。
一切准备都是为了10月20日举行的对抗试验。我的心里也一直忐忑不安,能否借此彻底让那些狂热的“战列舰派”们的头脑清醒,我还真的没有把握。我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即便对抗试验失败了,我也要用强硬手段,将中国的航母“事业”继续下去,我绝不能让美日等国走在我们前面。当然,陈海也不好过,如果对抗试验一旦以战列舰方失败,他在海军中的威信将会受到打击,至少,简天行在这件事上,大部分时间里与我站在一起。
10月20日上午9时,我亲自来到了位于海南榆林的海军航空兵的一个基地。这个基地为了准备本次对抗试验,进行了大量的建设。无数的无线通信设备被集中到这里,数不清的电缆从各地汇聚于此。这里也在我的一个不经意中,成了中国最大的海空试验基地。赵天赐、金阳、新月、宋孝仁、宋沁琳、李长山、胡玉、郑耀邦、张英、沈学涯、叶飞、龙文光、陈海等一大批国家和军队最主要的领导人集中到了这里。在这里,他们将见证新一代海上霸主的诞生。
按照预先计划,战列舰编队一方将由“山东”号超级战列舰、“奉天”号、“福建”号战列舰及4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10余艘驱逐舰组成。航母编队一方将由三艘“燕山”级航空母舰、4艘轻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组成。双方相距350海里,彼此并不知道对方的具体位置,在命令下达后,将高速向对方的大致方向驶进,算上机动路程和时间,预计将在10个小时后双方在视距内接触。允许双方使用一切手段获知对方的具体位置,但在第一次对抗试验中,双方均不能使用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