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3联队的自杀冲击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二十多分钟后,第1坦克团在得到了后续跟上的一个机械化步兵营的增强后,才继续发动新的攻势,并一举歼灭了53联队。但就是这十多二十分钟,给宇垣一成逃同龟城留下了刚好合适的时间――宇垣一成刚一离开龟城南门向定州逃窜后不到十分钟,第1坦克团便堵住了龟地南门,并将城内的三千多日军包括朝鲜驻军总部绝大部分司令部成员困在了龟城城内。约五十分钟后,龟城变成了一片废墟。
28日下午16点,逃到定州的宇垣一成下令在平壤的第1师团、南浦的第12师团立即北上与分散在安州和宁边的第10师团会合,长期驻守汉城的第17师团、驻扎光州及全州的第20师团从即日起北上,填补第1师团和第12师团留下的空档。同时还让在平壤的三个朝鲜仆从军师也立即进入安州,与当地的两个朝鲜师会合。宇垣一成是想借助雄厚的兵力,挡住中国装甲部队的进攻,同时保住安州这个西朝鲜湾最大的港口。他此刻还没有意识到强大的装甲部队惊人的机动能力和突破能力,当他发出命令后不到半个小时,就接到中国军队离定州不到10公里的消息时,终于惊醒了过来。在逃离定州前又向大本营发去了求援电报,要求立即派遣至少10到15个师团来保住朝鲜半岛。
占领龟城后,中国第2装甲师进行了短时间的休整。此时,龙战天已对自己的装甲部队充满了信心,于28日中午在大馆下达了兵分两路的命令:第2装甲师立即南下定州,并分出一部攻占宣川,切断侵华日军的退路;第3装甲师会同第4机械化步兵师、第2独立炮兵师立即向东,直插清川江畔的宁边。由于龙战天特别强调速度与机动,所以,大馆离宁边有160多公里路程,在龙战天的督促下,部队仅用了20个小时,便赶到了清川江,当然,为此也付出了沿途抛下的近百辆各式坦克、装甲车辆及机动车辆的代价。
驻扎在宁边的是第10师团的两个联队,在不到一个小时便构筑好炮兵阵地的第2独立炮兵师的200门105毫米炮、100门155毫米炮、36门203毫米炮、100门130毫米加农炮、100门20管107毫米火箭炮和100门40管130火箭炮对工对岸的日军进行了十分钟的火力覆盖。4万发炮弹和2万发火箭弹立即将日军的两个联队歼灭大半,零散的日军也被这猛烈的“金属风暴”震得双耳失聪,口鼻流血。工兵部队也趁此机会立即进行舟桥建设。炮击后,第2独立炮兵师立即撤出射击阵地,收陇阵形,并不渡江,在一个坦克团和一个机械化步兵团的掩护下,直接沿着江边的公路南下。第3装甲师和第4机械化步兵师的师属炮兵部队接着向对岸的日军进行炮击,掩护工兵部队的工程作业。
29日下午14点30分,沿着搭建好的3座舟桥,第3装甲师与第4机械化步兵师渡过了清川江。占领宁边后,也立即南下,向安州扑去。于当天中午时分到达安州的宇垣一成虽然对中国装甲部队的机动能力深有体会,但还是根本没想到中国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会如此的快。下午15点左右,抵达安州以西,清川江对岸的第2独立炮兵师,迅速构建好射击阵地,开始对整个安州日军阵地进行强烈炮击。由于在国外作战,所以没有伤及平民的顾虑。长达一个小时的猛烈炮击,把第2独立炮兵师随军携带的弹药全部消耗干净。20多万发炮弹不仅将安州港、安州日军阵地、军营、指挥部等军事目标完全摧毁,整个安州城也被完全夷为一片平地,宇垣一成再也没能逃脱中国军队的打击,在这次炮击中被击成重伤,两个小时后死去。宇垣一成在死前下达了最后一个命令,炸毁安州大桥。
29日晚,到达安州的第3装甲师面对一片废墟的安州,没作停留,将肃清日军第10师团和朝鲜仆从军残敌的任务交给随后到达的第4机械化步兵师,继续向安州以南的肃川杀去。龙战天完全贯彻了我以前教给他的装甲部队的使用原则,那就是突破突破再突破,前进前进再前进。中国军队迅速地占领了安州,受命前来支援的日军第1师团甚至还没有到达肃川,装甲部队及机械化部队的机动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第九十八章 … 日落
虽然在战前,中国军队在宽甸囤积了大量的物资、弹药,但由于朝鲜境内没有铁路,仅靠比机耕道强不了多少的公路运输确实难以保障第1装甲集团军庞大的战斗消耗。为此,沈阳战区总司令胡玉除了让工兵部队加紧构筑更多的浮桥外,还让403师和第2机械化步兵师在朝鲜的龟城设立了一个大型物资中转站。龟城具有良好的地理条件,地处平原,公路交通比较发达。向东直通泰川及宁边、向南直达定州,向西则可通往宣川。因此善于防守作战的新四军第403师将主力放在了这个地方,第2机械化步兵师则在四周沿途保护补给车队。
但我们显然还是低估了装甲部队惊人的作战消耗。从27日凌晨到29日晚,仅仅三天的时间,第一装甲集团军就消耗了10万吨各种物资。没有铁路的支撑,即便在国内囤积再多的物资,也无法满足第1装甲集团军的需要。因此,龙战天的装甲部队一占领安州,整支集团军便几乎失去了机动能力。不得已,他将到达安州部队中的几乎所有的油料和弹药补充到第3装甲师。按后勤参谋的计算,第3装甲师可以完成一天的战斗行动。所以,龙战天便给第3装甲师师长杜明华下达了一个死命令,在30日前,必须完全击溃从平壤和南浦前来日军第1和第12师团。
且说日军侵入到中国境内的第2军和第4军的情况,宫崎敬在27日凌晨下达全军撤退的命令后,一路丢盔弃甲,于27日下午16点到达龙升工事群,并在这里得到了中国装甲部队进入朝鲜,攻占朔州、大馆、龟城以及宇垣一成逃到定州的消息。已经有所准备的宫崎敬仍被中国装甲部队如此迅猛的攻击惊得愣住了。他明白,现在他的第2军和第4军想通过朝鲜逃回国内是不太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安东通过海运回到日本。但要保证2个军剩余的近14万残兵能够成功登船,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也就是说,14万日军必须要在安东外围挡住中国军队的进攻一个星期。
虽然受到沉重打击,但宫崎敬始终认为,日军一直以来是在野外进攻具有坚固工事保护的中国军队,所以连续受到较大伤亡也是有原因的,这并不代表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就优于日军。在与下田川太郎研究后,不知是他们战术思想确实过于保守,还是故意为自己打气的原故,两人均认为,同样在野外条件下的战斗,只要中国军队没有炮火支援,日军不输于中国军队。可他们就是没有或者说不愿意想到:一是中国军队的战术思想远远优于日军,二是中国军队的单兵及班排火力已居世界之冠,三是中国军队怎么可能会不用炮火呢?由于在1917年的战争中,中国炮兵部队吃过不重视阵地保护的大亏,因此,历任炮兵部队的指挥官都将阵地保护作为战斗准备的重中之重。所以,日军还想再象以前那样,靠偷袭是不太容易成功的。
宫崎敬率部退回龙升后,立即便想着借助龙升的工事群,以一个师团的兵力进行防守,主力立即退向由第9师团一个旅团驻守的安东登船。当主力在安东撤退后,负责阻击的日军财迅速通过龙升至安东的路段,并在海军舰炮的掩护下登船撤退。本来,这个想法在当时的日军来说,应该是最理想的了,毕竟,虽然日军在兵力上占有追击他们的中国军队的优势,但没有炮火支援的日军显然没有击败中国军队的可能。但宫崎敬与下田川太郎都忘了一件事,那就是中国空军。拥有大量重炮的中国军队在机动能力上也许是不如轻装前进的日军,但这并不代表日军就可以将后面的中国追兵越甩越远。
27日下午17点,天色还未晚,在龙升工事群废墟的日军第2军约5万余残兵正在进行紧张的土工作业,第4军则快速地通过工事群向南方逃去。虽然在坑道里的仍在坚持战斗的不足1000人的中国402师第5团,但这种以冷枪冷炮骚扰式的战斗也不足以阻挡日军的逃窜。但空2师和空3师的作战飞机却能够做到。17点10分,首先到达的是空2师的36架战斗机,他们用机上的4挺机枪轮流向逃窜的日军第4军扫射。12。7mm和7。62mm机枪子弹无情地钻进一具又一具日军士兵的躯体,将它们的内脏搅碎,骨骼打断,留下无数的尸体。甚至连有面盖有木板的部分工事内的日军官兵也被穿透的12。7mm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