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单纯靠瞄准,他们能够根据手里头枪支的不同来调整瞄准的角度。
在“士兵会议”上,射击训练中表现优异的炮手在战士们的逼问下,吞吞吐吐的交代出了自己的秘诀,部队随即自发的开始了原始的“校射”。再后来,军事民主会议上,“校射”被军委得知,经过一番理论联系实践的讨论之后,还名叫“保险团”的工农革命军就开始制定了系统的“校射”体系。每一支步枪都要定期进行“校射”调整。这让工农革命军战斗中的射击精确度大大提高。
徐锡麟从人民党这里套来的知识都是表面上的知识,对于“校射”的意义他更不可能很清楚。而且“校射”是配合步兵班排战术,如果没有纵队进攻训练,而是窝成一团集团对射,“校射”的重要性更是大打折扣。有这种功夫搞这种细活,还不如多练练投掷炸弹来的更有效率。
投弹训练也远没能达成徐锡麟想象的成果,人民党采用的是制式手雷。投弹训练完全是规范的大规模训练。光复会是自制炸弹,且不说炸弹的爆炸威力,光质量和体积上来说就各不相同。投弹完全靠个人资质与想象力,效果更不能保证。
经历了这次训练之后,光复会的敢死队消耗了极大的精力,却没能普遍的提高战斗水平。同志们都感到极大疲惫,精神头反倒不如训练之前。无奈之下,徐锡麟接受了干部徐水生的建议,暂停训练,让敢死队全面彻底的休息。
“水生,你觉得接下来怎么训练?”即便是精力充沛的徐锡麟,几天下来也露出了疲态。
“徐先生,当今之计,莫过于让大家在战斗的时候敢往前冲。两军相遇勇者胜,咱们光复军靠的不就是勇气胜过清军么?”徐水生的建议相当的正经。
“嗯。”徐锡麟点头称是。
虽然提出了很正经的建议,但徐水生心里头是颇为复杂的。徐水生是人民党的人,他原本在安徽做买卖,第一次安庆战役期间,因为一些原因被当作满清官吏被强行带回根据地。经过甄别,发现抓错人了。于是发放路费和干粮让他回家。这种“仁义”在这时代就未免太惊世骇俗了,徐水生一开始犹入漏网之鱼,结果在灾区走了三天,却发现靠自己根本走不出去。干粮虽然还有,可灾区里头有钱也买不到吃的。情急之下,徐水生又跑回凤台县,壮着胆子请求能不能跟着人民党的船队回浙江。
人民党就安排他们等下一轮船队一起走,停留期间与人民党接触较多,徐水生惊恐之心渐去,对人民党倒有了兴趣。他本来就算是比较破落的小商人,自然希望能够傍上大势力。一来二去,徐水生表示自己愿意在根据地干。那时候根据地缺人,既然徐水生自己要求,能写会算的徐水生就被征召了。
半年前,徐水生受命会宁波组建队伍加入光复会。徐水生的老家宁波不缺乏苦力,有钱就足以拉起一支二三十人的队伍。陶成章号召浙江革命党聚集杭州,这支拥有七八条枪的部队就前往杭州。有枪没枪的待遇是不同的,特别是针对以前与光复会毫无联系的小部队更是如此。毕竟是在根据地干过,徐水生在见识提升的同时,对于军事的感觉自然也不同。在进攻杭州的时候,徐水生和他的部队表现相当出色,很快就成了敢死队的主力之一。
于此同时,人民党的情报机构靠徐水生这条内线得到了大量光复会内部消息。
徐水生以前不知道为什么根据地大讲标准化,“大差不差就行了”,这是徐水生的看法,他现在经过对比才明白,这可不是“大差不差”的问题,而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大问题。大差不差那是制式武器这类产品,肯定会有各种差异。但是指导思想上若是有了差异,别看外表模仿的再像,实际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徐水生甚至感悟到了一个近乎哲学领域的问题,人民党在陈克领导下是在“按照规律办事”,而光复会则是追求“自己希望的结果”。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徐水生怎么都看不明白,不过他能感觉到,这两者之间是天差地别的不同。
收回了自己的胡思乱想,徐水生把注意力拉回到现实面对的问题。由于平素里表现不错,徐锡麟把日常工作交给徐水生来管理。处理完了手头的事情,徐水生前往汇报。在徐锡麟门口,他听到屋里正在争论,却听一个女子的声音问道:“若是洋人出兵了怎么办?”
莫道前路无知己十光复会出击(四)
~日期:~11月15日~
光复会里头不太歧视女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秋瑾的存在。1(1很多新进的光复会成员都经历了一种极大的不习惯,当一位女性与男人们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商量如何起义,这无论如何是不让人习惯的。为了克服女人缺乏见识的想法,男性同志们要经历很多心理上的不适感。
在杭州战役结束后,秋瑾因为受伤而暂时没有出现的日子,已经习惯秋瑾存在的同志们都感到有些不习惯。无论如何,只要有秋瑾在,男人们语言与行动上好像就没有那么放肆。被男性同志嘲笑,与被女性同志嘲笑相比,后者无疑是非常可怕的。而组织里头有女性干部存在,男性们也会本能的保持些风度与进取的态度瑾不在的时候,单纯一群男性的会议总是与以前有些微妙的不同。
在人民党的根据地里头,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是最近本的政治宣传之一。可以肯定的说,各个革命当中,人民党无疑是女性比例最大的一个。因为早已经习惯了女性存在,徐水生倒没有光复会其他干部那么敏感。听到有女性与徐锡麟大声说话,徐水生第一感觉是一种讶异,这个谈话内容可是很敏感的。
秋瑾现在虽然没有痊愈,她却是个顽强的个性,只要让她出来工作,她就不可能再躺回到病床上瑾原先工作就是统领敢死队,现在徐锡麟接掌敢死队,秋瑾自然是想多给徐锡麟帮帮忙,压压阵。在出来工作之后,秋瑾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她忍不住就跑来向徐锡麟发出质疑,“这次出兵南京,若是洋人出兵了怎么办?”
英国人把长江流域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英**舰拥有长江的自由通航权♀是满清丧权辱国的明证,也是让革命党人感到痛心疾首的事情。把洋人撵出中国去,这不仅仅是义和拳这些百姓的想法,革命党人大多数也有这等想法。
想法想法归想法,真的展开战争,洋人到底会站在谁一边,这是一个避不开的考虑。南京是通商城市,虽然没有租界,英国人的军舰总是要在南京经过瑾对此很是的瑾受伤期间一直没有参与会议,她“复出”之后发现,光复会里头的同志提及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多数被问到这话的人都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剩下的则是装聋作哑,顾左右而言他。不得已,秋瑾只能跑来找徐锡麟逼问。
与其他同志一样,徐锡麟对洋人的问题也采用了装聋作哑的态度,秋瑾忍不住引用了陈克的话。“伯荪,装作看不到是不行的。文青就说过很多次,得面对现实。”
徐锡麟自然听得出秋瑾话里头的意思,他更清楚,若是不能给秋瑾一个交代,今天是不可能轻易脱身的,徐锡麟终于认真的说道:“璇卿,若是洋人出兵,你说怎么办?”
“怎么办?和他们打啊!”秋瑾回答的干净利落。
“怎么打?洋人和咱们打陆战,我们就和他们打◇人和我们打水战呢?我们怎么打?”徐锡麟的问题很直接。
秋瑾却没有立刻回答,她皱着眉打量着徐锡麟。直到看得徐锡麟躲开了秋瑾的目光,秋瑾才继续问道:“打陆战,我们能赢么?”
问题触及徐锡麟一直没敢正视的关键,他又不吭声了♀不仅仅是徐锡麟不敢正视的问题,能够想得到这个问题的同志都觉得这问题极为棘手。谁都不肯凭白惹上麻烦,特别是惹上英国人这个大麻烦。面对英国人,光复会能不能赢,同志们都不清楚。很多地方上来的同志,对于英国人的实力根本没有一个概念。
看着咄咄逼人的秋瑾,徐锡麟终于说道:“璇卿,你看文青占据了安庆,英国人照样没有任何反应,咱们攻打南京,英国人应该不会出手。”
“那……”秋瑾还想说什么。却被徐锡麟打断了,“璇卿,现在全力攻打南京能不能打下,尚且在两可之间。再把英国人考虑进来,这仗还要不要打了?”
这才是光复会里头有识之士的真正想法,南京城里头的新军加上绿营,最少也有一万两三千人,光复会手头的兵力一万多点。兵力处于劣势。若是此时再把洋人给考虑进去,光复会根本就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