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话很不客气,何汝明自然不高兴。那次聚会兄妹两人闹的不欢而散。
三天前,何汝明终于明白为何陈克和自己的女儿一年多来会“音讯皆无”。自打岑春煊进京发动党争开始,袁世凯就曾经玩弄了一个很精妙的政治手腕,让两广总督周馥、闽浙总督松寿接踵电奏饶平、黄冈、钦廉等地三点会“合力掳抢”,难以平靖。奕劻随即向慈禧“独对”,极力夸大两广军情,声称非岑春煊不能平定,提出让岑重任两广总督,得到慈禧的同意。结果就把岑春煊排挤出京城。
现在“清流”在丁未政潮中虽然失败,他们却如法炮制,御史台里头残存的清流弹劾袁世凯亲自为安徽反贼陈克做媒,现在陈克盘踞淮北,已成气候。而袁世凯却封锁消息,养寇自重的意图极为明显。御史台又连带弹劾张之洞与袁世凯“蛇鼠一窝”,湖北新军夺回了安庆池州之后就按兵数月不动,只是在安庆池州残害百姓,纵容叛匪坐大,其心可诛。
御史台的人很明显接受了不久前的教训,他们不说袁世凯“意图谋逆”,而是用了“养寇自重”这样更加中立的的判断。慈禧本来就意图削弱北洋实力,得知了这个消息立刻“凤颜大怒”,着令袁世凯上表自辩此事。
这消息可把何汝明给吓坏了,“女婿”陈克居然是大反贼,尽管这门亲事是袁世凯提亲的,真的要申辩,何汝明反倒有借口。可袁大人若是因为此事倒了,何汝明的日子也绝对不好过。
何汝明的妹妹何倩倒是亲自上门劝告何汝明,让何汝明此时就不要到处招人了。这种事情何汝明如何自辩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只是平白的让人看了笑话,倒不如既来之则安之。何汝明这次比较认同妹妹的观点,不过若是不能找人“诉说自己的委屈,表明自己的心迹”,何汝明感觉怎么都能安心。他自然不敢去袁世凯门上碰壁,这几天试图联络几个北洋的熟人,人人对他避之不及。最后何汝明想到了当时做陈克“家长”的王世珍丁忧在家,他边前来拜见王世珍。王士珍好歹让何汝明进了门,却没有立刻出来接待。
又等了好一阵,何汝明很怀疑王士珍是不是想让自己知难而退。不过他素来知道王士珍不是这种没担当的小人,决定再等下去。仆役或许觉得不合适,终于过来添水。焦渴了好久的何汝明没等仆役下去,就端起茶杯一饮而尽。连灌了三碗茶,何汝明才觉得舒服了些。
又等了好久,却见王士珍从大门走了进来。看样子居然是出门刚回来的模样。见到何汝明之后,王士珍只是淡然说道:“让何大人久等了。”
何汝明连忙起身施礼,“王大人客气了。”
两人分宾主落座,王士珍直截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何大人,若没有别的大事,你就不要到处找人了。这件事弄到如此地步,你再这么添乱有何意思?”
“王大人说的是。”何汝明下意识的说道。话刚出口,何汝明就感觉不对。他其实最希望的是想给自己辩解一下,他与“反贼”陈克本来就毫无瓜葛,一切都不是他的错。在何汝明看来,他自己是个受害者。现在朝廷里头发生着如此激烈的政治的斗争中,如果上头那些大人物要是把何汝明弄出来充当替罪羊,何汝明本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反抗的。
王士珍冷冷的说道:“何大人,有些事情你若是不去庸人自扰,反倒没事。你若是非得辨出一个对错,那你觉得你和袁大人谁对谁错?你若说自己不知情,那就是袁大人知情了?”
王士珍见何汝明的次数不多,对待何汝明的态度自然谈不上客气,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感觉。现在浮现在王士珍脸上的是一种令人胆寒的神色,那不是威胁,而是有着强大力量的人对于无能之辈的“劝告”神色。这种态度让何汝明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见何汝明已经服了软,王士珍继续用冷冷的目光盯着对面的何汝明,知道何汝明被看得如坐针毡,王士珍才说道:“何大人,是陈克想让袁大人做媒,那时候他可是先认识你的。反贼里头还有个安徽新军的蒲观水,陈克怎么认识的蒲观水,你应该比我还清楚吧?你和陈克一起做药材生意,这一年多你到底赚了多少钱,需要我告诉你么?”
听着王士珍一条条的陈述着自己与陈克的接触,何汝明已经满头满脸的大汗。而王士珍根本没有放过何汝明的意思,他继续说道:“到这个时候,你不说闭门思过。反倒想着把袁大人拉下水,你说你该当何罪呢?”
何汝明再也忍不住,他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请王大人救我。我鬼迷心窍,当时的确没有看出陈克是个反贼。这……,这是因为严复先生写过信给我,我才与陈克结交。”
“严复也已经当了反贼。”王士珍冷冷的说道。
“什么?”何汝明被这个消息吓坏了,“连严复也造反了?”
王士珍再也看不下去何汝明的丑态,他别过脸定了定情绪,这才扭过头,“何大人,你现在就乖乖的回家去,辞了差事闭门思过。朝廷自然会处理此事,这件事牵连甚广,你若是老老实实的,自然不会有什么。不过,你若是执迷不悟,或者被人鼓动,妄图想着把别人拖下水,你觉得我会怎么对付那些人?”
何汝明听说过王士珍的一些故事,在山东的时候,袁世凯、王士珍对义和团的血腥镇压,惹得清朝贵族端郡王载漪、庄王载勋不满,因为妨碍了他们利用义和团谋取私利的企图。1900年6月,端、庄二王派了一个义和团的大师兄,拿着清政府的令箭去找袁世凯,说端王命令袁世凯安抚义和团,允许设坛继续操练。袁非常吃惊,立即召集僚属开会商议。群僚认为:如答应设坛,义和团将兴盛起来,造官府的反;如不答应,难免受到端、庄二王的严厉谴责。相顾失色,想不出解决办法。这时王士珍站起来说:“请交给我来审问吧!”立即将义和团首领以盗窃端、庄二王令箭之罪推出斩首。此时袁召集的会议还没有散,袁问王:“审问的怎么样?”王答:“已经处决了,可以把令箭封起来送还端、庄二王。”袁世凯顿时醒悟,十分佩服王士珍处事“明决”。
王士珍从来不是嗜杀之辈,但是这不等于说王士珍是个优柔寡断之辈。遇到该出手的时候,王士珍也是以当机立断闻名的。想到这里,何汝明再也不敢说话了。
“回去吧。”王士珍命道。
等何汝明乖乖的离开了王士珍的宅邸,王士珍立刻命管家开始收拾行李。“大人,咱们是要去哪里?”管家忍不住问道。
“我这几日就要就任江北提督。”王士珍平静的说道。
7月17日,陈克接到了情报,满清朝廷令现在驻扎安庆的黎元洪部立刻北上。而王士珍也已经赴任江北提督一职。几天后就会到任。除此之外,满清朝廷还令河南当地的绿营、练军准备南下。江南提督张勋也准备参与剿灭“安徽严陈匪帮”。
看着这些熟悉的名字,陈克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些人可都是民国初年的风云人物啊。“北洋之龙”王士珍,“北洋大总统”黎元洪,“辩帅”张勋。每一个都是历史课本上不可或缺的人物。陈克忍不住想到,不知道在这个时空上的中学历史课本上,这三个人会以什么面目出现呢?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或者只是历史上的一个注脚?
片刻之后,陈克就把这种穿越者才会生出的无聊念头排除在脑外,如果不能在马上就要发生的战斗中获得胜利,陈克知道自己绝对会成为历史上的诸多以失败收场的“革命先辈”中的一员。陈克一点都不想让自己出任这样的角色。
警卫员看着自己敬爱的陈主席先是如同孩子一样欢悦的大笑出声,接着神色就变成了大战前特有的那种激昂神色。他也莫名的激动起来。警卫员是不能胡乱问话的,这是组织纪律,所以警卫员忍不住站的笔直,此时就听到陈克朗声说道:“去通知军委的同志,现在开会。”
军委的干部们几天前就知道了满清朝廷已经知道根据地存在的消息,陈克命令参谋部开始制定作战计划,作战计划是以黎元洪直接进攻合肥为假设条件。这个计划其实早就从岳王会从安庆败退后就开始制定了。但是陈克当时预言黎元洪在夏收之前绝对不会行动,这么“豪迈”的预言曾经令党中央和军委的同志觉得陈克过于托大。现在事实已经证明陈克没有判断错,所以会议一开始,华雄茂忍不住再次询问起陈克原因何在。
“湖北新军绝对不肯替别人火中取栗的。”陈克还是重复了上次的说法。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