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狙击南宋-第5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定金国所有重要人物全坚守于上京,意欲决死一搏,置之死地而后生,狄烈喜出望外。此前他一路急赶,就是担心金国重要人物跑路。黑龙江以北的原始森林与无尽雪原,对人类意味着什么,在整个天枢势力中,没有人比狄烈更清楚。如果金国君臣当真下定决心再当一回原始人,往老家一钻,天诛军还当真是无可奈何。
当然,这样也并不影响金国的完蛋,只是抓不住罪魁祸首,总是根刺。这就象当年金国已灭辽国,并占领上京,但天祚帝耶律延禧跑入深山躲藏起来。结果一日没捉住此君,金国高层一日不得安宁。
不过,金与辽不同。辽建国百余年,根基深厚,辽帝再无道,依然有强大的民众基础,辽帝一日不倒,依然能象一杆大旗,吸引整个辽国故地的人心。而金国建国不过十余年,所占之地几乎全是故辽国土;其治下之民,八成以上都是故辽遗民;甚至军队的构成,故辽军兵也占了七成以上。可以说,女真人就是以强力压制住契丹、渤海、奚人、汉人的反抗之心。金国根本不具备辽国的百年根基,更谈不上得到故辽民众的认同,一旦女真人放弃都城,往深山老林一钻,此生就别想再回来了。
这,也正是金国君臣心照不宣,只要有一丝生机,就死扛不跑的真正原因。
十月初,狄烈笑纳了金人赔礼、赔钱、赔人的“三赔服务”,一面派出撒离喝传达天诛军要求金国无条件投降书,稳住金人;一面亲临上京外围战场,实地勘察,做好武力解决的准备。
上京做为金国的帝都,兴建至今不过十余年。做为金国初期的首都,其构建有着很明显的节简与简陋的印迹,且自建成之日起,没有受过战火侵袭。因此,在防御设施方面,甚至不如燕京。燕京城外至少还有三个关城,做为三个支撑点,形成战略纵深。而上京却是一个关城也无,其形制与防御力只相当于幽云十六州中的一个州城。
狄烈与一干将领驻马于上京东面七八里外的松蓬山上,居高临下望去,瞄准镜镜头中,上京城的各种设施历历在目:宽阔的护城河、高达两丈的外城城墙、瓮城、马面、门楼、角楼、内城城墙、内城护城河、皇城……城墙的防御措施也极为齐备:挡棚、擂木、镬釜、滚石……一应俱全。
凌远在一旁指点上京城防,并将参谋部的分析结论传达给在场诸将:“若以武力攻取上京,第一道难关就是护城河。上京的护城河宽达四丈,其上游有混同江、胡刺浑水注入,下游有按出虎水穿插,光是截断这三条江水,就不是一个月内可以完成的任务。第二道难关便是金人新近环绕上京城开掘的丈余宽、五尺深的火油壕,壕沟内注满火油,一旦我军发动强攻,攻破护城河,即点燃壕内火油,阻止我军以炸药破墙。据军中有经验者估测,壕沟灌注的火油,可连续燃烧十日以上。光是清除外围这两道关卡,就足以消耗掉我军近两个月之久,而我军根本无法围困上京两个月……”
杨再兴与何元庆互相对视一眼,忍不住道:“这北地严寒,当真令三军难以支撑?”
杨再兴与何元庆都是江南人氏,生平头一次出关东,很难想像东北的冬天是什么样。
狄烈面色严肃,重重点头:“我军的作战时间,只能到本月为止,最迟下月初,若未能克上京,必须果断撤兵,否则不需金兵动手,军队就会被恶劣的气候击垮。”
对于军主的判断,诸将从未怀疑,听闻此言,俱肃然无语。
张锐咬咬牙,以拳击掌,愤然道:“若不能在月内破除此水火双重关卡而不得已撤兵,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实在令人不甘心。”
这话道出了诸将的心声,但两道难关,却是实实在在的,如何破解,是摆在眼前的一道难题。
狄烈驻马绝顶,任由山风劲吹,人如磐石,马如雕塑。峰峦间云雾飘渺,开合卷舒,广阔平野的上京城遥遥在望,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而狄烈的一双眼睛,却越来越亮……
十月十二,最后期限已至,金国不予答复,更拒绝交出名单所列之战犯。
同一日,天诛北伐集团军军部,发布了对女真金国最后一战的总动员令。
最后的决战即将开始,毕其功于一役,完成天诛军建军伊始,最重要的使命。
此战,天诛军不仅要与人斗,与地斗,更要与天斗!
是天地不仁?还是人定胜天?(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二章 炮轰上京 (上)
(谢谢大盟的节后红包,还有洁羲与几位兄弟一张又一张的票票,真是节后最好的礼物。)
~~~~~~~~~~~~~~~~~~~~~~~~~~~~~~~~~~~~~~~~~~~~
在等待金国答复这半个月时间里,后方的各种物资已陆续运抵,天诛军战士已换上冬装。其实这冬装也就是加厚的皮袄与皮帽而已,这等装束,哪怕在中原地区,对严寒的抵御力也是勉强,根本顶不住东北冷掉鼻子的酷寒。
不过,对天诛军而言,当西伯利亚寒流大举入侵之前,无论能否攻克上京,都将会撤兵。所以,这身冬装不是用以抵御东北寒冬的,而是用来抵挡东北的晚秋与初冬。
足以支撑五万余大军(五月出战时,北伐军总兵力六万,几个月下来,战损约五千余人)持续作战一个月的粮食与弹药也已运抵,其中有一排长长的驼车,拉着数十辆蒙着黑布的车辆,沿途士兵与役夫见了都不禁诧异地多看两眼,却无从知晓内里是何物事。
南宋方面,最后一批物资已从海路运至复州,囤积于辽阳府,随时可调拨至前线。同时,新任的开封副留守,八字军都统制王彦,也率领着三千余原八字军将士,终于在北伐最后一战前,赶到了辽阳府。只是北伐集团军军部交给他们的任务,却是维持后方治安,压根没机会上前线。
王彦与手下将士颇不服。但军令既下,必须遵命,这点基本军律还是清楚的。王彦一边分派八字军将士与驻守辽阳府、咸平府的渤海师换防,一边准备亲赴上京前线,面见天诛军主狄烈,请求参战。
天诛军在紧锣密鼓地做攻城准备,上京城内的金人也是看在眼里,而令金国君臣喜出望外的是,天诛军并无堵塞河流上游,断护城河水的举动——这就意味着天诛诸将也意识到。没有足够的时间截流填壕。而不得不放弃以往的战法。
金国君臣弹冠相庆,水上拦截已初见成效。天诛军若不能截流,便只能采取常规作战手段,架设廊桥。以人命来填壕。如此作战。效率慢。时间长,伤亡重,且看天诛军能扛到几时。更不用说。还有一道火海阻拦……
对于那道火油壕沟,曾有天诛将领建议先动手引燃,以消耗金人油料存储。不过经过讨论,还是放弃了,原因有二:一是金人倒入壕沟内的火油并不多,估计也就只够燃烧两日,而金人火油储量肯定不止这么点,此时纵火,消耗不了多少;二是火油燃烧,会产生大量浓烟废气,对上京城内金人及围城的天诛军将士身体同样会造成损害。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能不做最好不要做,能迟做就不要早做。
十月十三,天诛北伐军正式发动对上京的攻势,只是这攻势令上京城头的金人看了既吃惊又疑惑——环城掘道!天诛军在干什么?
北伐集团军主力,第一、第二、第四整编师(欠十一旅)、天波师,合计三万二千余人,加上近两万役夫与降人,总计五万人马,将周长不过十里的上京城团团包围。
随后,军部一声令下,五万人齐挥锹镐锄铲,在距离上京城三箭之地,飞快挖掘出一条环绕城墙的沟渠。随着时间的推移,沟越挖越深,越拓越宽,由沟渠变深壑,从城头望去,简直就是第二道护城壕——或者,也可以看做是一条牢牢捆绑上京的绳索,
画地为牢!
在南门西隅角楼观看天诛军不同寻常举动的完颜希尹,脑海中闪过南人典籍中的这个成语。眼下天诛军所干的事,不正是这个意思么?很明显,天诛军打算是瓮中捉鳖,一个也不放走了。
完颜希尹冷笑地看着数万天诛军士与役夫,挥汗如雨地掘成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挖吧!可劲地挖吧!再有半个月,辽东的冬季,会让你们知道,这般举动是多么愚蠢可笑。
五万人齐动手,不消一日,便掘成一道宽一丈,深丈五的环城壕沟。挖出的泥土,全堆叠到壕沟外侧缘,稍加夯实平整,就成了一堵包绕上京城的厚五尺、高丈余的土墙。然后在土墙各方位再开出八个门,立木栅,内置刀车,外置鹿砦、拒马,土墙上有巡兵……一日之间,环形围城之寨便成。
此寨一成,上京城内的金人,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祈祷老天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