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狙击南宋-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工匠,尽数为金兵所擒,向北而去了。
杨奋将事情前因后果叙述完毕后,议事厅中出奇的安静,没有人吭声,只有一片沉重的呼吸及周老汉痛悔地饮泣。
良久,狄烈才叹息道:“我明白,你们一是不想当草寇,二是想回家。这,我能理解。只不过……将来有一天你们会明白——一、我们不是草寇;二、你们已经没有家了——国家,国家,国已经没有了,又怎会还有家?”
一时间,整个议事棚里,只有粗浊的喘息声与沉痛的面容。
好在狄烈从未当自己是宋人,那种切肤之痛并不强烈,环顾左右,沉声道:“安排哨探盯住那伙北去的金兵哨骑,看他们要把我们的人带到哪里。至于逃亡的工匠……等所有的工匠都抓回来后,再一起惩处!就这样,大伙散了吧。”
周老汉深深地叩了个头,呜咽道:“老汉代侄孙谢过头领……”
随后是阿术不满的声音:“是殿下!殿下!要我说多少遍……”
侯方镜是最后一个离开议事厅的,神情郁郁地向东南方——那曾经煌煌大宋的dì dū的方向眺望良久,深长地吐出一口胸中浊气,语气怆然地摇头长叹:“没有家了,我们都没有家了……”
那一刻,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显得那般的孓然踯躅……

第四十三章 复装子弹
从本书上传伊始,关于复装子弹的讨论就没停息过。现在,终于要上传这个章节了,老实说,十五心里真是忐忑。限于这方面的知识不足,如果大家看到有什么bug,请指出来,十五会酌情修正,不胜感激。
~~~~~~~~~~~~~~~~~~~~~~~~~~~~~~~~~~~~~~~~~~~~~~~
狄烈怀抱着狙击步枪坐在树荫下,用拇指与食指夹着一颗弹头,对着枝叶缝隙间漏下的阳光,眯着眼睛,细细察看。
这并不是他从原装子弹上拆下来的弹头,也不是他将发shè出去的弹头回收再利用——不要说有相当部分的弹头根本没法捡回来,就算能捡回一些,多数都是严重变形,除了重新回炉,再没有别的用处了。
这就涉及到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来到这个时空,他总共只有五十五发子弹(包括标准弹与燃烧穿甲弹),到目前为止,已经使用了十二发,还剩下四十三发子弹。当所有子弹打光之后,这件当世最犀利的武器,是不是就成废铁了呢?
当然不是!
狄烈的职业素养提示他,最起码还有一个让他的狙击步枪重新焕发生机的机会,那就是——复装子弹。
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抗战时期的八路军与新四军,由于弹药奇缺,人均只有几发子弹,所以后勤装备部有一个奇特的规定:用弹壳换子弹。也就是说,每打出一发子弹,必须回收弹壳,然后用弹壳换取新子弹(汗!这是不是最早的以旧换新呢?)。而回收的弹壳,正是被兵工厂用来复装子弹,然后再重新使用。
而到了现代,某些可以合法持枪的国家,一些枪械拥有者为了节省弹药的费用,也常常利用使用过的弹壳,自行复装子弹。当然,这与抗战时期的无奈之举是两码事了。
复装子弹的过程并不复杂,甚至可以手工cāo作,也就是收集已发shè过的弹壳,重新装发shè药、装配底火并加上弹头就完成了。
对于这个流程,狄烈理论上是知道的,但没有实际cāo作过。也正因为脑海里有过这样念头,所以从来到这个时空打出第一枪开始,狄烈便自觉地回收弹壳。目前他手头已有十颗左右的标准弹壳,也就是说可以复装十颗子弹,并反复使用,直到弹壳彻底报废,或者储蓄的火药耗尽为止。
复装子弹所必须的四样东西:弹壳、发shè药、底火、弹头。
其中弹壳已回收解决,发shè药则必须是无烟火药。如果用黑火药的话,别说药末残渣会极大的损害狙击步枪的使用寿命,就是那威力,也是天渊之别——十几克的黑火药,能产生多大的冲击力?搞不好一把狙击步枪shè出的子弹,却等同于一支手枪打出的距离。
幸运的是,狄烈手上就有无烟火药,而且数量还不少——那曾经令他意外坠海的罪魁祸首,两个合计重达六公斤的炸药包。全是无烟火药,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最适于步枪军用标准弹的双基无烟火药,但确确实实是那种黑亮发光的无烟火药——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在现代社会,哪怕是武器装备极为简陋的海盗,都不可能再用黑火药来**包。当然,炸药最好是TNT或者是C4,不过索马里海盗……想也是知道,能够搞到无烟火药自制炸药包就很不错了,更高级的货那是不用想了。
也幸好用的是无烟火药,如果是TNT,那这把狙击枪就真的只能配黑火药去打鸟了。
巴雷特M82A1反器材狙击步枪的标准弹,发shè药量约为十五克。六公斤的双基无烟火药,可以制做将近四百发子弹了。
四百发子弹,对于一名机枪手来说,顶多就够“突突突”半分钟。但对于一名狙击手而言,也许一辈子,在实战中都打不了那么多发子弹。
再下来是底火。美军枪械绝大多数采用伯克塞(boxer)底火,在底部中心处有一个孔,复装时只需把老底火挖掉并装上新底火(一体式的)就好了。
当然,在纯手工的情况下,如何完美地取下弹壳底部的底火,也让狄烈颇动了一翻脑筋。最后想到的方法是将弹壳尾部高温加热至发红,然后放入冷水中急冷,利用不同材质的不同膨胀系数原理将底火与壳体轻松分离。检查后惊讶地发现底火帽居然完好无损,也不知是军工用品材质特好,还是在时空穿梭时,金属材质发生变异,结果象自己一样强化了。
不管怎么说,这是个好消息。于是狄烈直接将原有底火帽修复:即将使用过的底火帽翻转,用适合的工具将击发时留下的内凹向外冲平,最后用少量红磷与少量的硝及粘土制成填底火药。这样,一个新的底火帽就做好了。
然后再把使用过的弹壳放入一碗小麦碎粒中搅拌抛光、缩口,最后用机械加压,重新将翻修好的底火帽安装回弹壳尾部。这样,一颗符合发shè要求的新弹壳就完成了。
最后一步:弹头。
如果此时的狄烈还象刚刚来到这个时空那样,孤家寡人一个,这弹头问题,还真是难以解决。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要技术工人,他手下一抓一大把,要人力有人力,要技术有技术,要工具……没有也可以按要求做出来;要材料,他手头有的是,金、银、铜、铁、锡、铅……皇室用品,几乎囊括了天下间所有已知的金属。有人力、有物力、有技术,只要不是太超越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有什么东西制做不出来?
弹头的制做其实并不难,鲁老二等工匠要了一颗原装弹头为模子,然后做了一个铸铁模范。再将弹头横面剖开,了解其内里构造。基本弄清了这颗象金子一样黄澄澄的锥形小东西,是以黄铜为被甲,内层为钢片,再以纯钢为芯的jīng致物件,构造相对简单。但就是这看着挺简单的东西,却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军工jīng品,由jīng密机器铸造而成,又岂是手工制做能望其项背的?
结果众工匠鼓捣了好半天,硬是拿不出一个成品来。关键的问题就是那层钢皮与钢芯很难铸造。钢倒是不缺的,狄烈的战利品中有一部分钢料,据工匠们鉴定,是原储备在京城东西作坊的上等钢料“镔铁”,用这种jīng钢可以打造出削铁如泥的宝刀利刃来。可惜的是,有材料并不代表就能做出真家伙。
狄烈最后不得已,退而求其次,让工匠们改铸实心弹。即被甲为铜,内置铅块的重弹。
这次就顺利多了,众工匠们花三天时间,制模、浇铸、打磨、抛光……经过数十道工序,并且返工了不知多少次,最后成形,总共制做了一百零三颗弹头。其中四十六颗在浇铸时就失败报废了;又有三十八颗因为铅块重心位置不对或被甲厚薄不均,而被淘汰;最后又有十二颗在打磨、抛光成形后,因为有细小裂隙以及弧度、重量、外形与原装弹有误差,同样报废掉。
这样,最终真正合格的成品弹头,只有七颗!废品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狄烈现在检视的,正是这七颗弹头中的一颗,那流畅完美的线条与弧度,代表着这个时代高超的手工艺制做水准。只可惜,这样的纯手工jīng雕细琢,效率实在太低,成功率就更不用说了……不过,想大批量制作虽不可能,但只是为他一个人的狙击步枪提供弹头的话,却是绰绰有余了。
欣赏完这个时代最顶尖的手工jīng品后,狄烈最后要做的就是将弹头压入弹壳中,才算真正完成一颗子弹的复装。
狄烈以前在国外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