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士子风流-第6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浙江,一片沸腾,王道中的奏书里得意洋洋的道:“直浙新政,不堪一击,可见新政不过无根浮萍,必定不能长久。”接着他又不无担忧的道:“只是近来许多官员、士绅抨击朝廷,甚至有人欲抗旨不尊,下官担心,迟早有人狗急跳墙,酿出大祸。”
一方面,王道中对圣旨的影响很是满意,这证实了新政的问题非常严重,正好可以借此铲除新政。可是同时,他也清醒的认识到,有许多人心中不服,心中不服,就可能滋事,滋事倒也不怕,毕竟只要有军马在,不怕翻出浪来,眼下最重要的是直浙的地方官饱受新政熏陶,对他这总督还有朝廷都是阳奉阴违,就算是一些旧学的官员,此时也不免发出牢骚,说是朝廷这么做,实在有些过份。
在这种情况下,王道中与其说是上书告知直浙的近况,倒不如说是来要权,他这直浙总督,必须得有足够的权利,才能弹压的住这些官员,才能让这些官员乖乖的听从朝廷的旨意,乖乖的执行商税征收。
杨一清短叹一口气之后,抖擞精神,道:“熬了这么久,今日最是痛快,那徐谦吹嘘新政,说什么新政如何如何,你看,结果果然和王道中所说的一样,不能长久。这样也好,长痛不如短痛,眼下应当一鼓作气,彻底将新政压下去。”
杨廷和点点头:“王道中果然不负所望,而眼下,他说了许多难处,邃庵以为如何?”
杨一清沉吟道:“其实这不算什么难处,他调不动下头的官吏,只是不能震慑而已,老夫听说,在直浙有许多官员命自己的亲戚开办作坊从中牟利,哼,堂堂朝廷命官,做出这样的事,和贪赃又有什么区别?所以老夫的意思,就是以肃清吏治的名义,让吏部委派差员赶赴浙江,协助王道中稳住局势。”
派出吏部的人去浙江,明面上是肃贪,可是实则却是督阵,不听话的,统统清查下去,不怕你不沾腥,到时候直接法办。如此一来,谁还敢不听话?
杨廷和似乎也觉得妥当,道:“不错,近来陛下对吏治亦是有诸多不满,不如老夫上书一封,就说让吏部、大理寺、都察院一起差官员巡查四方,纠察不法,至于这巡查的第一站就是直浙,如此一来,别人也挑剔不出什么来,邃庵认为妥当吗?”
杨一清点头:“这是釜底抽薪的办法,有王道中在总督任上,又有军马在浙江,如今再派出吏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人员,不怕这些王党的官员不老实,不老实,大不了直接查办就是,谁做这出头鸟,就先拿谁来杀鸡儆猴,尤其是那个浙江巡抚赵明,此人是徐谦党羽,索性,就先从他查起,据闻这个人,有偌大家业,腰缠十万以上。”
杨廷和慢悠悠的道:“不必急,先不急着动手,查可以查,但是不要急着办,刀悬在脖子上才能唬住人,把人杀了,于事无补,还会惹得狗急跳墙,只要这赵明晓得了厉害,到时候若是肯弃暗投明,对徐谦来说,这才是真正的要命。”
内阁里头,两个阁老的情绪都很激动,他们清理了思路之后,旋即一面命人往直浙递条子,一面准备撰写奏书。
……………………………………………………………………………………………………………………………………………………………………
相对徐谦来说,从直浙来的书信可谓排山倒海,这几日,几乎每个时辰,就有几封书信递来,有一些官员,也有不少大商贾,更有不少士绅。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哭告。
没法活了,若是放任下去,大家都得完蛋,看朝廷这架势,分明是要斩尽杀绝,是要把新政扼杀于襁褓之中,而对这些和新政息息相关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将期望自然而然的放在了徐谦身上,徐谦本就是他们的主心骨,而且又是户部尚书,大家早将徐谦看成了无所不能之人,此时一个个前来哭告,一个个请求徐谦想一想办法。
便是徐福也找了来,说是聚宝楼现在的买卖一下子惨淡,甚至有商贾破产,直接在聚宝楼悬梁的事件。
“徐大人……许多人托我来问,到底有没有办法,若是再没有办法,只怕到时候,不知多少人要吊颈了,这可是要命的啊,便是聚宝楼这边,用不了多久,怕也要受到很大的波及,这买卖,往后还做不做?”
徐福哭丧着脸,几乎要哭出来。(未完待续。。)

有这么惨吗?
驱车一千二百公里,终于到了丈人家,疲惫不堪,努力更新了一章,实在太累了,只想睡觉,无意看了下月票榜,这……坑爹啊,居然直接跌出了月票前十。
不是老虎不努力,只是现实之中,总会有不可抗力的因素,可是即便如此,老虎依旧尽量保证自己每天能两章,月票双倍还有最后两个小时不到,老虎恳请大家支持一下,拜谢。(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四章:天价神木
从京师到直浙,到处都弥漫着恐怖的气氛。
徐福问出的这些话,又何止是他一人的心声,接下来会如何,将来会怎么样,未来会不会更坏,又或者说,现在已经坏的不能再坏,再接下来,是不是非要让无数人家破人亡不可。
商户不比地主,地主若是今年歉收,家里毕竟还有余粮可以应付,可是从商之人,往往本钱都砸进去,没有告贷就不错,一旦货物积压在手里就是灭顶之灾,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挣不挣银子这么简单了,而是涉及到了身家性命的问题。
如意坊近日生意倒还算火爆,只可惜喝茶的多,可是交易却不到平时一成,大家来喝茶,却不是想要做买卖,而是打听最近的消息,只是可惜,坏消息是一个接一个的来,阴云密布在大家的头上,大家的心里都是忐忑。
许多和徐福认识的人,自然希望徐福能够挺身而出,无论如何,也向这位户部大人问一问详情,虽然随着新政壮大,这些商贾们已经有了些实力,可是和这突如其来的暴风雨面前,大家却发觉自己连尘埃都不如,唯一的希望,只有徐大人了,能救他们的,也只有徐大人。
徐谦喝着茶,近几日在户部,他一下子清闲下来,户部的职责越来越少,其中相当一部分权利,已经被税监衙门分了去,除此之外,内阁对户部又多有提防,户部的许多章程,几乎很难在内阁通过。
这种情况之下。徐谦几乎成了京师里最清闲的尚书,手头的公务善乏可陈。要嘛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既然闲着,那么就闲着吧。
徐谦的心态倒是好。他一点都不急,虽然有许多人寻上门,走马灯似得哭告,人人都在打探他这位徐大人的意思,都希望徐大人能拿出主意来。
其实这并不奇怪,新政本就是徐谦推动,以往的时候,但凡新政出了问题,往往也是徐谦出面。而现如今,大家当然把最后一丝的希望放在徐谦身上。
徐谦的表情很平静,淡淡的看了徐福一眼,随即道:“这是内阁的意思,也是不少朝廷大臣的意思,他们非要这么做,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听说江浙那边的情况很严重,是吗?”
徐福苦笑道:“已经坏的不能在坏了,便是钱庄也大受影响。许多人向钱庄告贷,可现如今拿什么还?虽然都用工坊或者土地做了抵押,可是现如今工坊和土地的价格俱都暴跌,一旦出现问题。钱庄就算能将抵押物划入名下,这个亏吃的也是不小。寿宁侯已经赶去了浙江,希望和一些大商贾打打气。希望他们能稳住……倒是天津那边,暂时还没有这么大的乱象。不过也快了,毕竟现在都是人心惶惶……难道就真一点办法都没有?多多少少。也该据理力争一下。”
徐谦摇头微笑,道:“到了如今,凭我一人据理力争有什么用,新政不是徐某人一个人的,受益的也不只是我徐谦,据理力争当然要争,可是总不能让我出头吧,况且我在京师势单力薄,拿什么去争,又凭什么去争?”
徐福默然,良久之后才道:“好吧,我尽量稳住如意坊那边,至于其他,也顾不上这么多了。”
徐福叹息连连的去了。
而徐谦依旧淡定,他之所以拒绝,不只是因为在京师,他还没有反对内阁的实力,更重要的是,他需要盟友,闷声发大财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事到如今,若是有人还妄想着自己可以全身而退,又或者躲在徐谦这棵大树下吃香喝辣已是断不可能,徐谦未必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义务羽翼他们。
那么接下来……就看他们自己了!
徐谦固然知道这些人的软弱性,现在看的就是火候,火候若是到了,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准备反击了。
徐谦喝着茶,正在慢慢思量和消化着这几日的消息。
这时,门子来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