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纵想借机反击,可是效果并不明显,至于粤桂、辽东等地就不指望了,这些地方显然对此毫不关心,全然将党争当作了空气。
唯一让王艮值得庆幸的是,宫里至今没有表态,没有表态就是利好的消息,至少证明陛下是中立的,只要陛下可以争取,王学就还有极大的机会,就算陛下最终偏向的是旧学,王学也已经展现了自己的力量,使宫中未必有强力弹压的愿望,而只要不弹压,那么就是对峙,王艮相信,假以时日,旧学必败!
只是恩师王守仁倒是来信,大大地训斥了王艮一番,说他挑起学争,不知进退。
事到如今,王艮也管不了这么多了,只是接下来,他发现自己错了,大错特错,师父就是师父,还真他娘的伟大光明正确,王艮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并没有像后世企鹅他爹那样做了个艰难的决定,而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一个消息传到了这里,紧接着,许多驻留杭州的骨干聚在明报。
大家默不作声,一个个看了消息,旋即都是苦笑。
而王艮连笑都笑不出了,他呆呆地用手撑着案牍,最后长吐了口气:“徐谦误我!”
四个字,表达了所有人的心情。
若是到了现在,大家还不明白怎么回事,那就真的是傻子了,徐谦这厮煽风点火,让他们误以为是宫里偏向了王学,同时也让旧学陡然对王学产生警惕,使得大家失去了应有的判断,做出了错误的决定,结果现在,王学和旧学闹到沸沸扬扬,这厮居然临阵脱逃,突然鼓捣起了杂学。
“不要脸啊,这分明是陷我等于死地,真是岂有此理。”有人大声埋怨。
不过大家的怒气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本以为自己是在创造历史,是在反抗旧学,谁晓得一切的前因后果,只是被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当了枪使,从种种轨迹来看,现在事后想起来,徐谦要编的根本就是杂学,只是怕反对声太大,招致天下读书人的反对,所以唆使王学来做了炮灰。
“王夫子,现在怎么办?这徐谦如此行径,人神共愤,是不是……把事情宣布出去,让天下人看看他的嘴脸?”
王艮脸色阴沉,差点点了这个头,可是随即,他苦笑,这个头不能点,徐谦这厮早就安排好了后路,现在假若告诉大家,徐谦这厮把我们都坑了,王学根本就没有宫里支持,一切都不过是一场骗局,怕是用不了几天,这些士气高昂的王学子弟们都要士气低迷,甚至有人打起退堂鼓,只是眼下徐谦能抽身离开,王艮能吗?在座的这些人能吗?那些挺身而出的王学官员们能吗?那些读书人能吗?
很明显,不能!
王学退后一步,旧学就会步步紧逼一步,王学已经成了他们的眼中钉,已经不是退缩能够解决问题的,现在大家都浮出了水面,而且已经展现出了某种颠覆旧学的能力,旧学是绝不可能姑息养奸。
既然如此,何必要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能!”王艮毫不犹豫地道:“事到如今,已经退无可退,就算我们退缩,迟早也会被人清算,眼下只能硬撑到底,这个消息要彻底封锁起来,绝不能再让人知晓。”
有人苦笑道:“不让别人知道谈何容易,这事儿怕是知道的人已经不少,迟早要传出来。”
王艮也是苦笑,一旦传到江南,就证明了他和大家近日的作为都成了笑话,这徐谦真是害人不浅,你坑人就罢了,还非得把人卖了还得为他背书数钱,这种人还真是个祸害。
王艮只得道:“那就自圆其说,立即传出消息去,就说旧学之人向徐谦施压,使出种种卑鄙手段,使徐学士万般无奈,他毕竟是朝廷命官,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违背上意,因此心灰意冷,借故编杂学来讽刺朝中衮衮诸公。诸位想想,徐学士不编理学,偏偏编杂学,这岂不是隐晦的告诉朝中的那些朽木,便是下九流的杂学,亦好过理学吗?消息就这么传,要快,绝不能乱了大家的心志,事到如今,我们回不去了!”
听到这里,大家苦笑摇头,明明被人坑了,还得想尽办法把这家伙塑造成一个敢于反抗,同时又不失变通机智的英雄人物。可现在有什么办法,反击之初,大家打着的就是支持徐谦编书的旗号,将徐谦吹得天花乱坠,就差点把这家伙塑造成为王学的亚圣级人物了,现在发现人家只是票友的性质,压根就不是先锋,本身就是来看戏的,而且还属于看戏不给钱的那种流氓,你还能杀到京师去把这家伙提出来揍一顿不成?
唯一的办法只能继续给这厮贴金。
其实在座之人,都是颇有理想的人,这种下三滥的事,若是换做以往,是万万不肯做的,可是现在也晓得其中的利害关系,关系到了王学的生死存亡,却也不得不收起了清高,一个个默然,算是默认了王艮的决定。
终于,有人问道:“事到如今,又当如何?如此看来,这一切都是徐谦误导而起,陛下的态度难明,只怕……”
这人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大家铁了心的登场,未必是真正维护王学,而是误以为天子倾向王学,以为有了宫中支持,发动起来,借此展现力量,既与旧学对峙,又可以给天子给予支持,争取一口气争取到官学的地位,谁晓得最后会是这个结局。
…………………………………………………………………………………………………………
唉,想了一夜的情节,总算更新了,话说那个……月票,月票,至今连月票榜都没上,悲剧的人生,不晓得用什么来解释。(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二章:非清非浊
王艮望着满是疑虑的诸人,深吸一口气:“诸位努力吧,终有拨云见日的一日。”
他没有多说什么,此时说再多也无用,王学已经闪露出了锋芒,再想藏拙已是幻想,既然如此,他就不得不坚持下去。
临末,他交代道:“请个人去京师,和徐谦洽商,不必对他埋怨什么,只是告诉他,江南上下士绅官民,俱都看在他身上,望他不要自误。”
自误二字咬的很重。
他不指望徐谦去给王学做愣头青了。不过这个人的关系,绝对不能弄僵,毕竟明报是徐谦的产业,王学能有今日,靠的也是明报,假若翻脸,徐谦斩断王学的根本,对王学没有任何好处。
再者,徐谦现在是天下第一号的宠臣,关于陛下对徐谦言听计从的消息已经听了太多太多,这些故事有真有假,但是至少有一点可以确认,徐谦可以影响到天子,单单这一条,王艮就没有去兴师问罪的本钱了,你若是兴师问罪,就是将徐谦逼到旧学那边去,这厮若是在天子面前挑拨是非,让这本就压力重重的王学的前途会更增添几分变数。
再加上此前拿徐谦当作王学的号召人物,假若这时候翻脸,对人心的打击很大。所以既然拉拢不住徐谦,至少也要尽力维持表面上的关系,至少,徐谦也该表个态度。
杭州城内,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传出,那浙江的六首,忝为侍读学士。打算修王学总纲的徐谦,因为饱受压力。不得不含恨打消这个念头。翰林院打算重新编书,编的乃是杂学。
消息传出。满城哗然。
“徐学士这是什么意思,为何出尔反尔,莫非一点骨气都没有吗?”
“哎……这种事怎么说得清,想来必定是有人向他施压,宫里那边见事态太大,也改了主意,他毕竟是臣子,莫非能背旨行事,可是精彩的不在这里。而在这杂学,老兄想想看,既然继续要编书,为何不编理学,想来某些人一定是逼迫徐学士编理学的书出来,徐学士却是不肯,偏偏要编杂学的书出来,这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分明给他们难看吗?既然他们不许编王学,索性就编杂学来反抗。且要看看,那些人的老脸怎么搁得下,这一巴掌,可是打的倒是响的很。这是借编书来嬉笑怒骂,用心很深。”
“照你这么说,这徐学士倒是不失机智。有点意思。”
“哼,这是自然。人家乃是咱们这里出来的六首,大明朝这么多年。出了几个六首来着?徐家的明报每日刊载的都是王学的文章,平倭的事也是他力主,江南最风骚的人物,怕就是他了,岂会轻易让人摆布,王学能有今日,徐学士功不可没,而徐学士表面上蛰伏起来,却未尝不是后发制人。”
“这倒是真的,我听说此次为了王学的事,他在京师来回奔走,是了,他要修王学总纲,还自己掏出银子,很是煞费苦心啊,只是可惜,那些个朝中朽木们阻力太大,若是事成,则是功在千秋了。”
“人力终究是有其极限,咱们能说什么?人家有这份心思,肯挺身而出,就已提携了王学不知多少,咱们王学能有今日,靠的不外乎是三人而已,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