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爱卿还是免礼平身吧,在这里还是少弄一些俗礼吧。”
一阵寒喧后,朱由校听了听他们进行的研究后说:“其实声音是有迹可寻的,绝不是象大家想的如此神秘,两种物体之间因摩擦产生的声音,更是有规律的。在这个唱片上,先有规律的复制出一种声音来,就是刻画出相同的轨迹。然后慢慢的试试吧。另外声音的刻画可以想着把声音放大,那刻画应该能容易一些了。”
“请问皇上,如何把声音放大?”一个宦官弱弱的问。
“做一个留声机上边这样的喇叭,在喇叭的这一端喊声,声音从喇叭口出来就大了,”
“奴才等且试试。”
“做出来后接着试试吧。徐爱卿,朕想问问,这几天求极宫那边可招到什么人才没有?”在这间屋里的空气流通有点不好,朱由校真有点呆不下去了。
“回皇上,倒还真有三人老臣看着算是人才的,一个名叫李祖白,”徐光启这段时rì负责为求极宫招收人才和学生,审查的还比较仔细。
“此人朕如果不是重名之人,应该就是钦天监的吧,因为跟那个洋人学的制作远镜的技术做出来一个远镜,朕还赏过他银子。”李祖白这个名字让人听一遍就能记住,李白的祖宗,朱由校也当然记得。
“正是此人,他也给老臣说了他的经历,还别说,倒和老臣有相似之处。”
李祖白这段时间真的是在坐过山车一样,如果平静的活着还倒无所谓了,当个穷京官也没什么不好的,反正朱元璋订的俸禄养活一家老小还是够的,但如果想雇佣下人,那是别想了。李祖白也就喜欢个研究,又没什么不良嗜好,安贫守节的过着也没什么不妥。但偏偏学了知识造了望远镜,又蒙皇上的赏赐,这心就活了起来。但又因为汤若望的传教仕身份,偏偏让皇上连自己也拒之门外,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第183章天主造人
给汤若望送行回家后,就天天在家里闷着,怎一个烦字了得。以往没钱的时间天天搞搞研究,学点知识,心里平静的很,活的也有朝气,无yù无求人也豁达大度,现而今,多了皇上的一千两赏钱,但满眼尽是不痛快。
这不,终于又有机会来了,求极宫招各个学科的能人异士。急于表现自己的李祖白可算是逮住了这个机会,马上前去报名。结果碰到了‘教友兄弟’徐光启,而且还是天主教中国分部的瓢把子。两个聊的倒是起劲,别看年纪差别挺大,但经历却有相同之处。
李祖白倒也实诚,把这段时间的苦水大倒,特别是皇上不仅赶走了汤若望,还不准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然后就再也没有召见过他。虽然他望穿秋水的等待,但仍然不得其法。
还别说,让徐光启还真了解了一些情况,最起码知道皇上不喜欢天主教,而自己却是入了天主教的。但不知皇上是否知道,如果知道后,还会不会如此信任有加?不会也象李祖白一样,直接来个不理不问给挂起来吧?如果放在以前,徐光启还是比较有个xìng的,还皇上的圣旨都敢抗,但现在,看着皇上对国家、对社稷、对百姓如此的情怀,而且知识如此丰富、想法如此新颖,还真让他舍不得皇上给的荣誉和官职。所以有些试探xìng的说。
“哦,有何相似的?”倒不是朱由校装糊涂,他是真糊涂,在他的眼里徐光启就是一官方知名的科学家,当然也可以说是数学家,还真不知道和这个李祖白有什么相似的。
“老臣和李祖白的一些知识都是跟洋夷所学,”徐光启稍稍有些紧张的说。
“知识的大门是向所有的人种打开的,相互学习有利于东西方更好的交流、勾通,在以前,华夏的确走在世界的前列,但华夏已经好长时间停滞不前了。这种闭关琐国的态势是相当可怕的,朕对向洋人学习知识不抱任何的偏见,相反持绝对支持的态度。”
想想徐光启现在是主动的,有目的的去跟洋人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而到了清末,却是被人家硬生生的用大炮轰开了国门,在缔结了城下之盟后,屈辱的去学习人家的知识,美其名曰师夷之技以治夷,结果治夷没治好,把满清自己倒给治死了。所以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真是害人不浅啊!倒是徐光启这样的文人能放下身段来主动的去学习洋人的知识,真是走在了中国的前端。
“那皇上对天主教如何看?”
“一个充满政治目的的宗教,妄图利用宗教征服世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朕是不会让其在华夏生根发芽的。”朱由校毫无一点余地的回答着,他当然知道徐光启和洋人有关系,单单的在天文历法上,徐光启就是跟着外国人学的。如果徐光启来做说客,那他也一点面子都不会给的。
“怎么天主教是皇上说的这个样子?”徐光启听了之后大为吃惊,在他的眼里天主教就是一个平和的引人向善的宗教,甚至和佛教一样。但在皇上的嘴里,他却听到了天主教血雨腥风的一面。这让他对天主教的观感大为改变,必定这话是皇上说的,以前他可以不屑一顾,但现在他却非常的信服。但仍然有所疑问,到底入教已经不短时rì,绝非一时半刻能改变的。
“徐爱卿认识的洋人中,一定没有把天主教发动了八次历经二百年的十字军东征的事情告诉过徐爱卿。那是相当恐怖的。”
“十字军东征?”徐光启的脑子彻底紊乱了,他的脑子根本不明白,怎么在皇上的嘴里天主教如此大的事情,他这个天主教徒竟然一无所知。
“天主教的教皇应该在罗马,他们经常借口反对异教徒,打着圣战的旗号,对其他国家进行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侵略战争。罗马教廷称这样战争是宗教战争,因为面对的国家是东部,所以叫十字军东征。这是个非常危险的宗教,起先是来传教,慢慢的争取信徒,如何才有争取到?现在凭借的是自然科学知识,吸引住人,再慢慢的引人入教。”朱由校说着这些话,同时也忍受着这‘实验室’的环境。人家徐光启都这么大年龄了还没报怨,自己还真没法开口。
“皇上,他们的教皇的确在罗马。”
“是啊,他们的教权是大于皇权的,大多时候皇上或者国王的加冕必须经过教皇的认可方可,徐爱卿,难道朕会准许在大明的土地上,有超越朕的存在吗?现在大明正是最关键的时刻,正需要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共同中兴大明的时刻,这种妄图来大明争取信徒的宗教,朕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而他们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在朕的眼里,只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的玩意而已,朕不稀罕更不屑一顾。”可能是实在坐不住了,朱由校轻蔑的说。
“启奏皇上,老臣和李祖白一样,都是入了天主教的。”徐光启被朱由校说的一阵无力,神情有所恍惚的说,这么多年信奉的天主教,在皇上的眼里竟然如此强势,竟然大于皇权,自己到底该如何取舍。
不要以为徐光启是个科学家就不信教了,后世的科学够发达吧!多少人还是信奉天主、佛祖,其中不乏科学家,那科技的含金量可比徐光启大多了。
“什么?徐爱卿啊!你怎么也信那些骗人的鬼话!”
“皇上,天主是仁慈的、无私的,教义也是求善的,”徐光启已经跪在了地上,虽然他对皇上相当的敬重,但也鼓起勇气为天主辩了几句。
“天主?是那个七天造了光、陆地、水、动植物,然后是什么亚当夏娃苹果之类的那个?”朱由校被徐光启弄的大为惊异,怎么如此聪明的人还上这种恶当,不由的顺着徐光启的话问。
“回皇上,正是如此。”对于皇上能知道天主六天造世界的事,徐光启已经不奇怪了。
“那盘古去哪里了?女娲在做什么?”朱由校一本正经的问。
“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徐光启也随口回答着。
“是啊,既然盘古天开辟开了混沌,要天主造什么光?既然女娲娘娘捏泥人,那天主造亚当和我们华夏民族有什么关系?要知道他们造的人可都是白种人,后代也全部都是白皮肤蓝眼睛黄头发的,而我们是黑头发黑眼睛的黄种人。他们的天主教里没有我们黄种人的事,为什么你一个黄种人去信白种人的宗教呢?”
这点以前朱由校面对汤若望的时候就曾经提到过,宗教这种东西只适合自己的族群,拿出去那就一钱不值了,前文提过视野决定心胸,心胸决定境界。宗教是古人所写所传,他们能走多远?视野也就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打转转。想象力当然也就到此为止了,哪里能想到地球是圆的,而地球上的人不仅有他们这个人种,一共有黄白黑红四个人种?是围着太阳在转的,太阳系的外面还有银河系,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