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有什么瞒不瞒的?这西山又不是你们家的地方,需要你们来指手画脚?明告诉你,爷们这可是正经有工部批的条子,你也别在这里耍横,国公爷又怎么样?爷们照样不搭理,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这里还要开工干活,赚钱呢。你们也哪来哪去,别在这里冒充有背景的,爷们不送!”霍启飞也不是饶人的,特别是现在要人有人,要关系,哪更不要说了,别说是一个国公,就是王爷来了,他也不会让啊。
“小子!你这是打算就在这里从爷们嘴里抢食了,告诉你,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朱大福一听,怎么还有这么不识好歹的?这典型的就是没死过啊。难不成这是一个嘛都不懂的青皮?这道也盘完了,还死赖着不走是什么路数?自己也算是给足了对方面子了,朱大福混在这西山一片,凭的可不单纯是武力,有武力的支持,配合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还真把许多人唬的一愣一愣的,今天却见识一个油盐不浸的,也真是一朵奇葩。
“抢你的食,我呸!你也老大不小了,怎么就一点法都不懂呢?要这话传出去,连你家国公都吃不了兜着走,不知道土地矿山是谁的?那是万岁爷的,爷们这是合法的开采,交了税的!你的食,你就一黑户,老实的盘好了、卧稳了,比什么都强。否则,爷们高兴还不会动你,否则就不是抢你的食那么简单了。”这人是真不能有权,平时挺老实的一个管家,现在有了强援,口气可真是大啊。
就这样你有来言我有去言,这样的谈判不崩才怪,朱大福终于受不了了,再说这样谈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带来的这三百多人直接的就砸场子了。但没想到,霍启飞带的人也不少,双方第一次交战也是互有损伤。或者说,东道主霍家占了那么一丁点的便宜。
暂时撤退的朱大福可是知道,如果这场仗打不好,那以后不仅是得看着霍家在这里,以后自己在这西山的领导地位也会被动摇的,要知道在京城里可不只一个成国公,那有英国公等勋贵,比成国公有权势的也不少,更何况还有外戚这些新贵都不是省油的灯。
而且贵勋打架打出什么后果那不要紧,自有人出面摆平,重要的是不能打败,否则的话,那是件相当丢人的事情,自己在贵勋那边只能卷铺盖卷滚蛋。刚才那仗是自己大意了,人数上稍逊一筹,这次得有准备才成,很快从成国公府调来了大量的家丁豪奴,又把平时的狐朋狗友都带上了,一共千多人,准备以狂风扫落叶的千均之势去找场子、再去开战。
“朱大爷,刚才小的看那边的不远处还有许多的帐蓬,估计得有几千人,不会是那边的人吧。”这时,一个贼眉鼠眼叫黄三的手下跑过来报告。
“几千人?”朱大福一愣,这京城没有谁敢有几千人的势力,就自己这上千人还是借了别家的护矿呢。京城你有几千人的武装,你想干什么?锦衣收东厂早把你提过去问话了。
“走,看看去,”
到了山头上一瞧,可不是几千人吗?这整整齐齐的都穿着崭新的衣服,正训练有素的列队呢。
“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来的?”朱大福一看,虽然没有穿正式的军装,但那统一着装,那jīng气神,肯定是军队无疑了,心想不可能挖个矿派军队保护吧?这也太牛了点,就是京里再牛的国公爷也没嚣张到这份上,除非外地的土包子才这么干。
“没注意,西山这边的部队也多,那这训练的样子估计是集训吧?”
“朱爷,你看我们还去不去?”
“朱爷我也不是吓大的,再说了,什么人有胆量在京城搞几千人的武装挖矿?这不扯吗?没事!走。”朱大福越想越觉得是个巧合,这才二来霍家的铁矿,准备大战一场。
结果表明,他的巧合心理没起什么作用,这边刚刚打起来,一个大大的烟花就被放到了天空,很快他认为是巧合的部队的人来了,给包了饺子,一千多人,只跑出来二百人左右,其他的全部被留在了矿上当了苦力。
朱大福这才感觉到事情的不对头,这可不是他能顶的了的事了,赶紧的飞报成国公府。
朱由校用完了午膳银作局的王朝辅就拿着望远镜来了,这是大明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因为赶的急,所以样子真的很丑。不过效果还是可以的,比起进贡的那个强的不是一倍两倍。
朱由校拿着他满皇宫里找至高点,看望远镜,还别说,除了煤山上比较高还真没有什么高地了。想着得试试真正的效果,只有试出了在多远的距离内可以看到多大的牌子,那就可以实施驿站的‘光报’计划了。正想着让人去试验呢。孙承宗来了。
“哟,孙老师来了,快请到乾清宫,大伴,找人拿块半径一尺的圆木牌,用这个望远镜看,测出看清楚时最远的距离。朕见孙老师。”
“奴才遵旨。”魏忠贤拿着望远镜找人去试验去了,虽然不知道皇上要做什么,但看他那得意的样子可能还真是好事,好奇心一起,也拿起来一看,把自己吓了一跳,怎么远处的东西忽然这么近了?不会是皇上的法术吧?他连地震都能预测。
“王掌印,拿这些镜片再做几个出来。”
“奴才尊旨。”
“臣叩见吾皇、、、、、、”孙承宗已经在乾清宫外等候着了,一见皇上来了,立刻的见礼。
“孙老师别这样了,咱们还是去屋里谈吧。来给孙老师上点好茶。”朱由校边拉起来孙承宗,边喊了一声废话。
“孙老师啊,在家一项可好?”
“回皇上,臣没病没灾,很好,”
“孙老师如此年纪,朕还把你找来,于心不忍啊,”
“皇上如此说,倒叫老臣无地自容了,廉颇老矣,”
“孙老师为国为民,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哈哈,孙老师果然还是如此的豪气。”
“回皇上,但凡老臣有一口气在,亦愿为皇上效死!”孙承宗虽是文人,但那一身豪爽,一点不下武将。
“好,朕正需要孙老师的辅佐,现在朕组建了一支净军,还把锦衣卫也组织起来训练,想请孙老师过来指点一下,教他们如何应对建奴。”
“皇上,不是打算用他们来对付满清吧?”
“朕正有此意,”
“那辽东的兵士。”
“孙老师难道让朕靠辽东的兵去打败满清?朕可不敢指望。”朱由校一想到辽东兵就不由的一阵讥笑。
“怎么皇上对辽东兵如此的不满?”孙承宗一听面子上可就不好看了,他也是从辽东下来的。虽然他也对辽东有得某些人如王在晋,这些不懂军事的文官瞎指挥,但对普通兵丁的素质还是挺满意的。
“昨天,有一个叫贾毓祥的人上了奏折,谈的就是辽东抗奴的事情,谈到了以全国之财力去补一辽东隅,还连着补了这么多年,下边的农民都快要揭竿而起了。孙老师,每年二千多万两的银子扔到了辽东,而辽东那边一共就九万多正式的兵,算上辅兵又能有多少人?现在大明朝相当于养着这十万六品知县在辽东打仗。这样的老爷兵,朕还真用不起,再用几年,恐怕大明朝已经遍地烽火了。所以打算自己练兵,请孙老师来看看。”这样的话朱由校一般是不说的,因为没有实力说这些话和一愤青没什么区别,只会惹人耻笑。别人一句话就把你堵住了,那你别养辽兵,撤回来啊。这样一说,朱由校就没辙了,但现在不一样了,一是对着自己信任的孙承宗,二是已经研究出了屠虏神弩,只要装备上,半个月的功夫,就能让将军熟悉,然后就可以虐一虐建奴了,那就不仅仅是守关的问题了。
第105章决胜千里
“这个还不是仅有的,只是最开始的布置。走,孙老师回屋里说去。”朱由校相当自信满满的说。
到了屋里坐下后,朱由校拿着笔给孙承宗边画边说:“孙老师,朕的打算,在和建奴作战时,并不设定**的搏杀。朕的想象是根本不给满清靠近的机会,就杀他一个片甲不留。看,这是我军的阵地,战士们手持强弩,身前是一面大竖盾,敌箭根本无法shè中我军的战士,无论是直shè还是抛shè,而我军可以轻松的shè杀他们。在阵前,有铁丝网、有机关拒马,这个可以阻碍敌人的高速冲击。和敌人适当的保持距离。如果敌人冲,那肯定是死路一条,只要我军的弩箭没有耗尽敌人就休想冲过这条死亡地带。如果敌人撤,那我军则缓慢的跟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层层押进。孙师父,你看朕这个战术如何?”朱由校不无炫耀的对孙承宗说。这本来就是一个后世之人对战争的理解,这个理念和后世的大炮之神理念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
“皇上?这是皇上自己想出来的?”孙承忠相当的悲震撼,这思路也太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