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联系好了,一小时后,杨秋就有时间接见你。但是。。。。。。哈里,到底出了什么事。”
早在飞机降落利雅得加油时,霍普金斯就发电报要求詹森联络杨秋,等他下抵达后立刻举行秘密会谈。所以詹森非常奇怪,要知道罗斯福连任后马上就是参战,在这么关键的时候,身为总统助手的霍普金斯来北京干什么?
不顾车厢狭窄,霍普金斯习惯的点上烟,还没说来北京的原因,先追问起另一件重要事情:“詹森,北京愿不愿意出售铀矿石?”
全世界都知道美国是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但实际上罗斯福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多少获胜把握。他参战是决不能看到英国沦陷,看到亚欧被杨秋和希特勒霸占,是为了美国的未来。所以“楠塔基特事件”发生前,他就开始认真听取西拉德、维格纳等专家的建议,寻求研究能确保胜利的核子武器。要研究核武器,就需要足够的铀(用钚做裂变材料的技术,是1943年底才被玻尔带到美国)。但美国政府最近才发现,杨秋早在德国进攻波兰时,就买走了比属刚果的总计2500吨铀矿,矿井里残留的低劣矿石根本无法确保需求,所以就秘密委托詹森,寻求从中国政府手里购买一半铀矿。
这件事高度机密,知情者只有寥寥数人。詹森摇摇头:“按照要求,我已经报出五千万美元的价格,但他们还否认购买过铀矿石。但我得到非常确切的消息,这些矿石是中国的一家公司买走的,还被转交给去年成立的一个国家实验室。奇怪的是,他们并没有处理,而是储存在山东的某个地方。对了,他们最近一直在向欧洲的物理学家发出邀请信,不过其中大部分人都没有来。”
“哈里,这就是你来北京的原因?”詹森不太懂核物理,所以觉得为一点矿石放弃宣战大事很不值得。霍普金斯却悄悄地皱起眉,其实美国已经猜到杨秋囤积矿石是要研究核子武器,购买一半铀矿除了是希望加速美国核研究外,也是希望通过这个办法试探中国的进度。从詹森的话可以推测出,中国还缺乏技术储备,所以需要寻求欧洲科学家,而且连矿石也没有处理。记录下这些重要信息后,他才回到刚才的话题:“詹森,有件事需要先告诉你,总统希望能和杨秋达成谅解,因为我们暂时不会对苏联宣战。”
“不对苏联宣战?”
“不对苏联宣战!”
詹森发出惊讶声后一个小时,北京总统府内,大病初愈的蒋百里也惊讶地喊了出来,盯着坐在对面的霍普金斯和詹森,神情格外愤怒!
坐在旁边的杨秋也霍然而起,双目中透着森森寒芒,用力摆动手臂:“霍普金斯先生,为什么要做出这种决定?难道罗斯福阁下认为,这场战争只靠你们自己就能赢下来吗?作为一个替你们挡住GC国际向世界蔓延的通道,作为一个在边境各条战线和苏联政府斗争二十多年,为此承受绝大部分压力的国家,这就是你们对他的回报?”
杨秋很愤怒,因为他真没想到,罗斯福居然准备将苏联剔除在外美国宣战书外。
森寒的目光,让霍普金斯甚至有种被毒蛇盯上的感觉。还好他早已做好充分准备,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和:“总统先生,参谋长阁下,我知道这些非常难以接受,但我希望先全面的解释一下罗斯福先生和美国政府的战争策略。”
“说吧,我听着呢。”杨秋深深地吸口气,用力压住怒火。旁边的岳鹏倒是面不改色,端着茶杯纹丝不动。霍普金斯也紧张起来,甚至背脊上已经渗出汗水。他清楚,必须说服杨秋,所以快速的在脑海里整理一下思绪,慢慢说道:“总统先生,美国政府不会放弃自己的责任,罗斯福先生也将坚持同盟协定,在战争结束前,不会单方面与苏联政府发生任何形式的接触。同样,他也希望您能考虑一下我们美国所面临的难题。首先,苏德之间并没有正式结盟,虽然贵国和英国政府都已经向苏联宣战,但在对德日意的战争取得战略逆转前,我们无法说服美国人民,向没有和德国结盟的苏联政府宣战。您应该清楚,美国已经二十多年没有战争,我们必须逐步地让民众去接受和适应可能出现的巨大损失。而德国又非常非常的强大,美国政府需要专心的先对付他们。所以只有在获取对德国战争的主动权后,我们才能抽出力量去宣战苏联政府。。
其次,罗斯福先生和美国政府都认为,一旦我们向苏联宣战,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会让莫斯科迫不得已,从而正式与德国建立军事结盟。他们拥有人口、拥有工业、拥有资源,我们必须小心避免这种局面。而且您和我们都无法准确预测,军事结盟后的苏德会不会联手出兵西欧、巴尔干半岛、土耳其和中东地区。所以我们认为,只要美国政府一天不向苏联宣战,那么希特勒就不会真的相信斯大林,就必须在东线保证一定的军事存在。而斯大林也会认为还有退路,不会主动配合德国南下。这样,无论是对美国政府,还是英国、自由法国、波兰和贵国!都可以减轻压力。当然,在我来之前,罗斯福先生也让我明确地转达他的原话,如果他能取得对德国的战略主动,并赢得决定性地胜利,他就会立即考虑对苏宣战。
第三点,虽然我们无法立刻对苏宣战,但美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我们支持贵国在打击苏联这场战争中所做出的战略性贡献,所以还是会继续竭尽全力的帮助贵国打败苏联,重新建立一个自由**的俄罗斯政府。所以这个艰难的决定,完全是站在赢得战争最终胜利的大战略上考虑的。为实现这个目标,罗斯福先生决定,等租借法案正式生效后,会每年向贵国至少提供价值二十亿美元的物资援助,包括粮食、重金属、卡车、军火。。。。。。凡是战争需要的物资,美国政府都将敞开供应盟友。
最后,在做出这个决定时,我们还综合了各国的意见,其中包括英国、自由法国、波兰和土耳其。。。。。。他们都已经接受我国暂不宣战苏联的意见。”
“土耳其?”
“是的,土耳其政府已经答应会在我国宣战后,尽快推动加入同盟。当然,出于压力,他们暂时也不会对苏联宣战。但他们承诺,如果意大利和德国人越过海峡,或苏军进攻巴格达,愿意向贵国和我们提供一切必要帮助。。。。。。。”
霍普金斯不愧是罗斯福的头号幕僚,深入浅出条理清晰的分析着美国为何不对苏联宣战。在外人听来,就好像罗斯福是为了先专心打败德国,避免苏德结盟,委曲求全不得如此。但这个房间里的每个人都知道,其实这就是既要消耗中国,又能让美国避免同时打苏德两国的办法。至于每年二十亿美元援助,听起来好多,但事实上光去年一年,国内总军费开支就高达四百亿民元(约合两百亿美元)。而根据贝祖贻的计算,明年军费开支可能将达到四百亿美元之巨,区区二十亿美元连塞牙缝都不够。
何况,这笔钱能不能到手还都是未知数。
不过这番解释,也让他迅速冷静下来。说心里话,罗斯福能在宣战前主动派霍普金斯过来说明情况,还拿出分化苏德关系,减轻巴尔干和土耳其等国压力的理由来解释,的确是让人无法挑刺。站在美国立场上,也确实害怕苏德联军同时南下。因为他很清楚,除非是出现事关战争胜败的重大纰漏,否则中国肯定不会向苏伊士运河以西地区投送陆军,就连马上就要打响的塔兰托,也是因为杨秋担心坎宁安实力下降太大,为给英美吃一颗放心进入北非的定心丸,才做出的决定。
而且罗斯福那么光明正大,就说明并不害怕自己会翻脸。因为他知道,中国已经卷入战争,在结束前不会也不可能撤出。最终胜利,是中美英三国绝不会更改的目标,所有对未来新世界的构架都必须建立在这个前提下。当然,杨秋肯定不信罗斯福这番鬼话,或许他真正的目的就是留苏联一命,用于在将来长期的牵制中国。但这点却是自己不能接受的为了将苏德绑在一起,一战结束后就开始布局,花那么大代价,还牺牲那么多精锐龙牙,不趁此战彻底的分裂苏联,将来就更没有机会。不过有一点,任何人包括自己都无法改变,那就是所有战略都不是建立在纸面上的,而是要靠无数个战术去打出。所以罗斯福采用了“暂时不宣战”这个词,就是因为他也不知道局势会发展到那一步。
要知道,到目前为止,德国陆军连一半实力都没拿出来呢!而这点,恰恰是除自己外,全世界都不知道的。只要德军能重现平行世界中苏德战争的顽强,恐怕罗斯福的“脑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