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顺宗-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眼下已经是八月底,西北早寒,如果不能速战速决,在入冬前解决战事,只怕会拖到明春,徒耗军资。”

杜佑担忧地说。经过一个月的调养,杜佑的身体明显好了许多,脸色也比以前红润了许多。不过李诵老是习惯性地看他耳垂,让他心里有点突突。

“杜相无须担忧,夏绥人心在朝廷,最迟十月杨惠琳必传首京师。”

李诵安慰道。陆贽等人也点头称是。

原来韩全义入朝时,忐忑不安,立自己的外甥杨惠琳为夏绥节度留后。杨惠琳见新君即位,朝中多事,居然想吃天鹅肉,学刘辟逼朝廷立自己做节度使。这也是德宗时遗留的弊政。德宗时,各镇但凡节度使死,朝廷从来不直接任命,而是让宦官持节到军中,听任军将推任,谁得到承认谁就是节度使,即使为了这个职位大打出手,杀官杀将也不管。现任朔方节度使高固就是当年军中流血斗争,杀了节度使后的产物,中使薛盈珍当年全权处理此事,屁都没放一个,就把节度印信给了高固。

可惜杨惠琳如意算盘打得响,可明显新皇帝不像老皇帝。这边韩全义一入朝,那边就任命右武卫将军李演为夏绥节度使,杨惠琳没有办法,只好一边陈兵夏绥边境,阻拦李演入境,一边上书,道军将强行推举自己接任节度使,不认李演,请朝廷体恤下情,给朝廷施加压力。谁知道李诵搞定了宦官,正想从藩镇里揪几个出头鸟来试试刀呢,一个刘辟嫌少,再来个杨惠琳正好。于是兴高采烈地召集宰相们开会讨论,而河东严绶因为前事朝廷没有追究他的罪责,俱文珍、杨志廉伏诛后担心不已,主动上表请求讨伐夏绥,于是李诵就很干脆地制定了计划。

宰相散后,李诵留下杜黄裳笑问道:

“令婿病体如何?”

杜黄裳不禁一阵尴尬,道:

“那个不争气的,眼下已经大好了。”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九章 … 迷信、海贸和大葬

(一上午就下了半个小时的暴雨,居然就让我赶上了!郁闷!我要买彩票!)

杜黄裳的女婿就是韦执谊,李诵做太子时就是亲信,李诵即位后也很受重用,任吏部侍郎,一直牙好胃好身体好,俱杨之乱平后,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却被李诵一道任命弄生了病。

其实李诵是想重用韦执谊,但是韦执谊迷信,有心病。

现任岭南节度使身体不好,屡屡请求入朝,李诵就决定任命韦执谊为岭南节度使,准备交付他一件大事,但是说起来好笑,韦执谊早年请人算命,自己命里要死在崖州,于是对崖州极为排斥,因为政事堂里挂着一幅图画,图画里提到崖州,他身为吏部侍郎,居然连政事堂都不去了。对他的任命并没有正式公布,但是仗着自己老丈人是当朝宰相,他早早就知道了皇帝的打算,本来能外放做节度使是不错,但是岭南偏偏辖着崖州,这就犯了他的心病,于是称病不出,连凌淮奉命去探望他都不见。

其实岭南偏远,当时基本上还属于化外之地,民风野蛮,遍地瘴气,不像现在那么发达,人人嘴里都要说一两句鸟语以示时髦,不只韦执谊,一般人都视岭南为畏途,就连韩愈韩大胆,被宪宗一怒贬到潮州后也心情沉重,以为自己回不来了,写下了著名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除了被贬的犯官,正常人一般都不选择去哪里,在当时人心里,岭南地位大概连西域也不如,西域好歹也能开边经商,立下不世功业,去了岭南基本上和无期徒刑没什么区别。

身处这个时代,李诵也感到这个时代的迷信程度有多深,有位姓杜的大官,年轻时做梦梦到进士榜上也有姓杜的,名字里带个鸟,明显不是自己名字,于是就给自己的儿子取了个带鸟的名字,又怕儿子不保险,后来又给孙子起了个带鸟的名字,父子名字里有同样的字,真是奇观,不料居然也让他等到,果然就在自己的孙子这一辈中了进士。有个老太太跳大神,一边跳,一边念叨:

“东有东方朔,西有西方朔,南有南方朔,北有北方朔。”

如果东方朔地下有灵被她念叨到,肯定会在棺材里气得再死一次。这种事说来好笑,但是想到二十一世纪连办奥运会都要选8月8号,李诵也就随即释然,毕竟不能用现代人的觉悟去要求古代人,于是只好另觅他人,让杜黄裳去好言安慰一番,才让韦执谊“病情”好转。

李诵虽然不追究,但是这样一来,韦执谊这一生的仕途只怕已经走到头了。李诵清楚记得抗战时陈云做组织部长时那一次著名的讲话,这样的人做干部关键时刻只怕不能担当重任。其实李诵是想栽培韦执谊,四十出头,人长得帅,家世背景也不错,也很有才干,还是太子党骨干,所以打算把开发岭南,发展海贸的好重任交给他,可惜??????

“觉悟太低啊!”

韦执谊是注定要出中枢了,而岭南节度使的人选只好暂时搁一搁。反正现在岭南也只能做一些初步的开发,至于跨越性的发展,还是要等一等。而发展海贸,咱大唐多的是地方!

九月二十三,李诵在大明宫紫宸殿召见礼部员外郎柳宗元。九月二十五,下诏任命柳宗元为泉州市舶使兼夷州处置使。唐制,五品以下官员任命用旨,五品以上用诏或制,现在任命柳宗元却用了诏,许多落魄但嗅觉灵敏的人顿时感到自己的天空中,乌云裂了一条缝出来。

柳宗元九月获得任命,但是一直淹留长安,每日游走于高门市井之间,直到来年正月才正式动身,走的时候身边带了数十人,里面有李诵下令从算学中选拔的优等生,还有豪门大族的庶子和一些落第士子,还有一些落魄胡商,居然还有游侠。最重要的是,柳宗元身上带着一百万缗的交子。而这一百万缗中,五十万出自内库,五十万出自几个大族。

唐时的商业活动已经极其兴盛,中晚唐时江淮蜀中等地也没有受到战乱破坏,但是在乱世带着大笔钱财上路,明显是极不明智的行为,所以当时的长安以及江淮蜀中等地,已经有了钱庄的雏形,商人通过钱庄异地存取,而存取的凭证就是交子。当然敢用交子的都不是小人物,而交子在大型的商业活动中的运用也不是一次两次,一年两年,只是因为晚唐五代战乱,破坏了它的发展而已,所以历史书上把交子的出现定于宋初,事实上,中晚唐就有了。

柳宗元在长安的这几个月,大事太多,许多豪门大族对柳宗元的活动只是礼节上的应付,并没有太在意,只到一年后,泉州汇来大笔汇票的时候,许多家主才想起来柳宗元这么回事,悔青了肠子。这是后话不提。

任命柳宗元之后不久,刘辟正式上书以将领推举为借口,拒绝了朝廷的征召。不过李诵显然对此并不在乎,与刘辟的拒绝同时到达的,是高崇文、李元奕已经抵达汉中,正在整训,联系严砺、李康。

九月底,中书侍郎、大行皇帝摄冢宰、山陵仪仗使武元衡回长安汇报,在咸阳嵯峨山南麓大行皇帝山陵已经建造完毕。当日,李诵下诏,令礼部选择为大行皇帝下葬的日期。

十月己酉日,李诵率同王公大臣下葬大行神武孝文皇帝于崇陵,庙号德宗。权德舆作《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三首》

覆露雍熙运,澄清教化源。赓歌凝庶绩,羽舞被深恩。

纂业光文祖,贻谋属孝孙。恭闻留末命,犹是爱元元。

梯航来万国,玉帛庆三朝。湛露恩方浃,薰风曲正调。

晏车悲卤簿,广乐遏箫韶。最怆号弓处,龙髯上紫霄。

常时柏梁宴,今日谷林归。玉斝恩波遍,灵輼烟雨霏。

乔山森羽骑,渭水拥旌旂。仙驭何由见,耘田鸟自飞

刘禹锡作《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二首》

出震清多难,乘时播大钧。操弦调六气,挥翰动三辰。

运偶升天日,哀深率土人。瑶池无辙迹,谁见属车尘。

凤翣拥铭旌,威迟异吉行。汉仪陈秘器,楚挽咽繁声。

驻綍辞清庙,凝笳背直城。唯应留内传,知是向蓬瀛。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十章 … 近卫军

(根据最新观察,全天也就只下了那半个小时暴雨,淋完我以后过了12点就停了。我要买两张彩票!)

站在德宗崇陵前,望着蓝天白云,青山秀水,鸟来鸟去,满目白幛,清乐满耳,李诵不由得感慨:

“真是个好地方。怪不得历来帝王都要费尽心机为自己建陵墓呢,这地方不要说死人,就是活人睡这里也舒服啊!”

这番想法明显没有一个封建帝王应有的觉悟。不过也难怪李诵,作为现代人,见多了许多伟大人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