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历经这多劫难活下来,这四万余人可是老兵油子,只要稍加训练,战斗力方面绝对拖不了大部队的后腿。如果再加上预备役的人马。北伐军的总兵员已经接近三十万之众。
别看王燃现在所占领的京畿地带曾开门迎降,是清军重点治理的地区,但在老百姓心底还是向着大明,参军的积极性很高,尽管王燃屡屡强调兵员的素质以及‘一家顶多抽一个’的原则,预备役的数目还是很快便超过了五万。当然。这里面除了老百姓希望通过这一举动表明自己对大明的忠诚以及想要洗刷前耻外,王燃部队地高福利、高待遇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经过这段时间,老百姓都知道,尽管预备役的待遇比起正规军来要差一个档次,但算下来,一家人中只要有一个参加了预备役,便可以勉强供养一个三口之家。若是运气再好些被选拔入正规军,一个五口之家从此就可以生活无忧。这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对普通老百姓的吸引力是相当大的。
更何况,自北伐军进占北京城后,在堵胤锡的组织下大多数人已经重新获得了自己的田地,而经过了‘圈地’、‘投充’等诸多噩梦,老百姓对北伐军所提出的‘保卫胜利果实’一语自是极其拥护。
“大人还真是高明,一个多月前我们的态势还很恶劣……山海关外的五万清军、太原方向的五万的方军、大同方面的十万蒙古人,还有多铎的四十万大军……是我们好几倍,从数个方向对我们形成了夹击之势……”庄子固笑着说道:“可现在看来,正如大人所说全是纸老虎!”
关于王燃盗窃来的‘纸老虎’说法,由于十分形象贴切,已经提前好几个世纪流传了开来,而一个月来的事实也不断在证明这一点。
山海关的清军寸功未进,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已经不得不撤了回去修整,除非再有加强的兵团,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有什么动作。
太原方向的地方军,说好听点是地方军,其实也就是俗称的伪军,和后时代协同日本鬼子作战的伪军类似,让他们欺负老百姓没问题,但让他们主动进攻配备强大火力的真定却是不可能。虽然他们在目前负责打理山西、陕西、河南等地的满清英亲王阿济格不断地催促下,对真定进行了数次进攻,但想当然不会取得什么成果。
至于十万蒙古铁骑倒是信守约定,积极地准备着进军山西的事宜。不过组织动员十万人部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蒙古没有一个单独的部落能一次提供这么多的兵员,需要几个,甚至几十个部落共同承担,这里面需要协调事情就太多了。因此虽然其先头部队约两万人马已经开始向紫荆关进击,做出了一付强攻的态势,但要等他们的大部队真正发动攻击,再过一个月也未必能成。而依据王燃的计划,一个月之内能干的事情可就太多了。
上述三个方向虽然看似危险,但现实的威胁却不大。原本真正有威胁的多铎四十万大军在变成了豪格二十三万人马后,威胁系数也直接回落了若干百分点。依据目前的情况,豪格部短时间内显然并不具备主动发起攻击的实力。
“他当然不能主动…现在忙着接收人质还忙不过来呢,哪还能顾得上打仗?‘燕山笑道:‘没想到大人还是这么阴险…”
“什么阴险不阴险的……”庄子固笑道:“大人早就说过,打仗打的就是心理,你琢磨不透对手的意图,心里就越乱,也就越心慌……心都慌了,还打什么仗?”
……………………
如果说兵员的剧减是影响豪格心情的一个方面,燕山所说的‘接收人质’一事便是让豪格郁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豪格将多铎‘捧’成‘英雄’的目的当然不是让他真的成为英雄。他真正的目标自然是借刀杀人。在豪格看来,明军就算不杀了多铎也会将他软禁起来…用一个人换所有的人质,谁会轻易地认这笔账?
因此,在与众多清军一同目送多铎看似无限壮士豪情,实则凄惨感伤无比地来到明营之前,看着多铎的亲兵交叉挥舞着大旗高叫“大清豫亲王依约到此!”的时候,豪格心中更多是一种报复的快感和幸灾乐祸的冷意。
但随后的事情完全出乎了豪格的意料……多铎受到了明军‘英雄’般的礼遇,而且这种礼遇相较于当时的豪格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在了解到多铎的来意后,明军又是鸣炮致意、又是列队欢迎,不仅专门辅出了直到多铎面前的红地毯,还专门安排了两个小孩子献花,连此次明军北伐军的统帅庄子固都亲自站在红地毯的另一端出迎。据说当时明军本来还想组织一个阅兵式,由于时间过紧而不得不放弃。
虽说由于事发突然,把所有人都了个措手不及…由于明军阵营中的炮响突然,将众人吓了一跳。德州城上的清军不约而同地向下缩了一下脖子,发出了一起惊呼…豪格更是在第一声炮响之时便向前伏底身子,隐藏在了墙砖之后。这是当初防守北京城时养成了习惯,虽说这么长时间没有再经历,但习惯不是说忘就能忘的……当事人多铎也被搞得手足无措,精于骑射的他差点控制不住马,而他的那名亲兵由于没有多铎的功夫好,被受惊了的马给直接掀翻在地,好半天才柱着大旗爬起来…但如此盛大的规模和隆重的仪式也把豪格以及站在城墙上观看的清军看了个目瞪口呆。
虽说多铎两人的狼狈多少影响到了他‘英雄’的形象,但他们随后取得的成果却足以弥补这个失误一万次……就在多铎进入明军在营后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多铎的亲兵便飞奔而回,在德州城下挥舞着大旗,“明军已经同意归还我们的所有人!”
战士们自是热血沸腾外加兴奋异常。而说实话,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豪格在疑惑的同时也是比较高兴的。
“以多铎单枪匹马入明营的勇气换回满清所有人质”是王燃当初提出来的一个条件,虽然这个条件有些过时的嫌疑,但王燃还是坚持履行了协议……多铎同志进入明营没一炷香的功夫,王燃就令人先将营外侯斩的十个人交由多铎的亲兵一道发回了德州城以示诚信。
至于其余的人质,王燃也是满口答应交还,与多铎亲兵一同前往德州城下的明军战士在城下高声宣布了王燃的决定,“两方交战,老百姓是无辜的,也是最受苦的,我大明以仁德二字播于天下,绝不会为难他们……我们将本着最快的原则尽早送他们前来与他们的骨肉亲人团聚……”
……………………
“仁德?两军交战还讲什么仁德?!简直是可笑!”德州城内,豪格背负着手一边踱着步一边自言自语道:“贾宝玉这厮又在搞什么花样?真的要把人全部送回来?”
应该说,豪格虽然不希望看到多铎这个人取得如此“大”的成果,但也仅仅是因为取得成果的人是多铎而不是他自己,豪格对这个成果本身并不排斥,而且与那些普通的士兵一样,对这个结果相当兴奋。
一则,对豪格来说,以现在的局势,即便是多铎加入多尔衮等人一起回来也无法再悍动他的权利与地位。凭他现在的实力,完全可以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豪格吸收了自己与多铎的教训,等关宁军引发地紧张情势稍一缓和便采用了较为铁血的手段,将作为军队骨干的八旗队伍已经全部换上了自己的亲信。当然。对于那些杂牌军们,豪格的动作并不大,主要是以安抚为主。在豪格看来,那些杂牌军们都属于势利眼,谁得势就跟谁,虽然他们当初都是向多铎或是多尔衮投的降。但现在也未必肯认这个账。
二则,如果这次明军真的依约归还所有的人质。那也可以解决豪格目前面临地大问题。“归还所有的人质”意味着要归还的人当中,不仅仅是一些像多尔衮这样的让豪格不喜欢的王公贵族,更多的是那些处于明军控制地域地满族人。满族人这次可谓是全族入关,除在老本营盛京除了一部分人外。几十万的族人都随同多尔衮一起入了关。这部分人目前大都落在了明军的手里。而把这些人要回来,不仅可以让士兵安心。免除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豪格完全可以从这些族人中获取大量地兵员补充。
说起来,虽说清军目前重兵占据了德州至济南一线。控制的区域并不小,但想要补充兵员却是不容易。
'奇'这一地区一直处于交战状态,就没太平过几天。在谢启光控制时期倒是太平了一段日子,但这没几天的好日子随着洪承畴的进驻很快重又陷入混乱。一会儿是满清打过来、一会儿是明军攻过来、间或再有些义军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