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都是被抓来的贵州百姓,还有一些竟然曾是我们西营的人!”赵天霸叫了一声,接着又评价道:“不过都是孙可望的秦兵,晋王早就说过,他们老秦兵都不可靠,竟然这么甘心替赵良栋当替死鬼。”
“他们不是对赵良栋忠心耿耿。”邓名询问过更多的情况后,叹了口气:“他们这一路上九死一生,他们只是怕得太厉害了。”
“不过赵良栋为什么不侧击我们?”想起刚才两翼一度的混乱局面,邓名还有点后怕:“如果赵良栋让几个人带着……嗯,不用多,带着一千战兵打正面好了,有一千战兵,我们就会更晚看出破绽,这些被吓坏了的贵州百姓也能坚持更久。赵良栋趁机从侧面攻击,虽然不敢说一定能赢我们,但还是有机会的。”刚才的混乱局面让邓名突然明白过来,为什么前世的军训那么强调旋转训练,他暗暗打定主意,以后一定要把这个以前轻视的训练项目在全军进行推广:“我不认为赵良栋是懦夫,也很有本事,比如他竟然能够让这些被他害得家破人亡的贵州百姓来和我们拼命打一场!为什么他竟然甘心弃军逃走呢?”
“他显然是为了尽快和李国英汇合,加上渝城的鞑子,清军已经有一万以上的披甲了,我们得赶快撤退。”周开荒脸色有些沉重,现在明军已经得知赵良栋等人从贵州带来了三千五百多披甲兵,出于对赵良栋的重视,明军把周围的部队都集中在江津的大营里,而且对方营地里一直有上万士兵,所以完全没有察觉到敌人的行动。
袁宗第走后,明军的水师优势也被削弱,还有不少船只运送物资回成都,剩下的根本不足以让明军都乘船离开——本来邓名认为李国英需要留下部分兵力防备袁宗第,没有追击自己的能力,所以大军徒步返回也无所谓,但赵良栋不迟不早的突然出现,让局面出现了很大的变数。
……此时在江津和渝城之间的巴县附近,赵良栋已经扎好了营寨,现在这个营寨里只剩下他们的披甲兵。直到现在,赵良栋对大家拒绝与邓名交战还是有些意见的,觉得自己不战而逃会给邓名更大的信心,对己方的军心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影响。
昨天大家虽然觉得赵良栋的计划有道理,但谁也不愿意留在中军担任诱敌任务——留下的人担心同僚会撇下他们独自离开,就算一开始没这个打算,也可能会在战事不利的时候独自逃生。
既然所有的人都要求参与侧击行动,那这个行动也就没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姓了,不在正面留下足够的战兵的话,光靠无甲兵是支撑不了多久的,就算能够及时侧击明军,邓名在迅速打垮了正前方的清军后,还是能够从容掉头迎战。
但也怪不得其他人,就是赵良栋自己也不肯留下担任正面诱敌工作,他同样担心同僚会逃跑,也不信任他们的突破能力。而与李国英的探子取得了联系,则是压断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李国英早就观察到邓名把大批辎重运走了,因此在袁宗第撤退,邓名烧毁水营后,李国英马上派出了探马乘船渡江,在南岸展开扇面搜索,以确定明军是真的离开了。
明军因为发现赵良栋行踪而出现的异动,也被李国英看在眼里,他立刻增派了探马,扩大了搜索范围,昨天李国英的探马遇到了赵良栋的人。
得知明军已经解除了对嘉陵江的封锁,清军水师重返长江后,赵良栋的同僚们就说什么也不同意打这一仗了。赵良栋毕竟不是统帅,更不是川陕总督,既然大家都要放弃辅兵撤退,他也无法阻止,于是昨夜他们就由李国英的探马带路,战兵背着自己装备向东逃走,只留下一些骑马的家丁心腹,督促辅兵去多吸引一会儿邓名的注意力。
“此事若是流传出去,我岂不是要成为笑柄了?我乃沙场宿将,却在下了战术后弃军逃走,虽说都是拉来的壮丁,但算起来也是我的兵啊。外人听说了,不知道局面的险恶,不知道张勇、王进宝他们的懦弱,只会说我赵良栋畏敌如虎。”赵良栋闷闷不乐地坐在营中,眼下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去再次挑战邓名。不过这件事赵良栋自己做不到,扔下了全部辅兵后,这支清军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机动能力,而且看张勇和王进宝他们脱险后那副弹冠相庆的模样,肯定是不会跟着自己再去与邓名交战的,除非能够得到李国英的支持。
“川陕总督到!”帐外的卫兵高声唱到。
听到这声音后,大吃一惊地赵良栋急忙跳起来,就要出门迎接。
但赵良栋才立刻椅子,川陕总督就撩开帐门,昂首阔步地走进来,进营后他没有慢吞吞地等着卫兵去通报他们主帅出来迎接,而是一直骑马跟进来,直到赵良栋中军帐外才下马,几乎和通报的卫兵同时抵达。
“总督大人,末将怎么敢劳费总督大人到此远迎?”赵良栋根本想不到李国英居然会离开渝城,一直跑到巴县来见他。
“自然是有要事。”李国英朗声笑道,大步走到营内的主位上,从容地坐下来。
“末将这就派人去几位将军的营中,让他们来拜见总督大人。”说着赵良栋就要打发卫兵出去。
“慢,此事不急。”李国英喝住了赵良栋的卫兵,示意赵良栋坐下说话,等后者坐定后,李国英急不可耐地问起贵州援军的状况。
赵良栋的兵马状态保持得最好,张勇和王进宝的情况也还可以,但是剩下三个甘陕将领统领的一千亲兵就不太好了,昨夜背着装备逃走后,这些士兵的状况就变得更差。
“嗯,就是有两千五百披甲可以立刻作战。”李国英一直担心贵州援军长途跋涉到渝城,已经失去了战斗力,但听说他们这一路有辅兵服侍,体力保存得很好后,顿时露出了喜色:“剩下的那一千,虽然不能再赶路了,但守城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吧?”
“守渝城当然没问题。”赵良栋琢磨着李国英的话,试探着问道:“总督大人是不是想让他们守城,好把渝城官兵掉出来,带着末将去追击邓名?”
“若非如此,本官又为何要赶来南岸?”李国英笑道,昨天得知与贵州兵取得接触后,他立刻出城赶来南岸,一千总督标营的重甲骑兵也跟着他一起渡过了长江,后续部队正陆续从渝城出发:“若非如此,本官为何要急着与将军见面。”
赵良栋惊喜交加:“末将愿为前锋。”
“好!”李国英抚掌笑道:“有将军这句话,本官就放心了,将军派人去把另外几位将军都叫来吧。”
第四十九节 训练
“召集所有的战兵军官来议事。”现在邓名能够召集的军官是三级尉官,很快,除去值班的军官以外,一百多名尉官就集合起来参与军事会议。
战兵人数高达八千的军队,军衔最高的只是上尉,全部尉级军官加起来不到二百人,这就是目前部队的现状。这些军官原来都是沿海义勇兵中威望比较高的人,几乎没有受过任何军事训练,从排兵布阵到辨识旗号,都是在从南京到奉节的一路上学到的。
在湖北作战的时候,无论是黄州府还是其它名气较小的县城,每次攻破城池后邓名都会召开总结会议;更早在南京的时候,甚至会为了扎营、行军这样的事召开全体军官总结会。因此所有的军官对会议的形式和流程都很熟悉,知道中军帐没有那么大的地盘,也没有足够多的椅子,所以每个人都带了一个小马扎来;走进用帆布圈起来的会议场所后,他们就按照军衔高低而不是亲疏关系自动排好座位,坐在自己的马扎上等着开会。
当邓名出现后,会场里的军官整齐地起立,向年轻的统帅问好,当邓名走到自己的位置上落座后,这些军官也纷纷坐下。这种反应让邓名很满意,本来是义勇军姓质的浙军不但彼此友爱,而且也远不像其他明军那样等级森严,军官们可以坦然地坐在长官的身边。
这种战后总结会议,是邓名军事训练的一部分,若是不进行训练的话,实战经验对士兵的益处就会非常有限。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刘体纯、贺珍等人曾经迷信的阳门阵、阴*门阵,这个时代的军队由于缺乏训练,官兵们在自行展开的经验总结中,常常把胜利归功给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比如黄道吉曰,与自己的生肖、太岁相符,或是系了一条恰到好处的红布条之类。
自发进行经验总结是一种常见现象,广泛存在于所有的军队中,军队的主管对此采用放任自流的态度。首先,军官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坏事,若是士兵的迷信思想浓厚,更有助于军官进行控制;其次,军官同样受到这种气氛的影响,各种流言、偏方、秘笈听得次数多了,也就信以为真了。
但邓名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