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年代-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世凯一声冷笑,“只看李想把武昌收刮一空,在汉口又逼着华商捐款,以个人名义开办工厂商行大谋私利,便知道他是一个自私自利到了极点的人。怎么会不去抽黄兴的后腿。黄兴看似风光,可抽他后腿的人,绝不止李想一个。”
杨度非常同意,“袁公说得是极。只看黎元洪在武昌搞个什么封坛拜将,就没有按好心。黎元洪以秀才黄兴主持军事,显衬出他心机老辣的一面。为此,他大办仪式,登坛拜将,亲授黄兴关防、令箭。如此一来,黄兴再重要,也是黎元洪手下大将,黎元洪是“刘邦”,黄兴是“韩信”。主次判然而分。傻乎乎的黄兴,带着兴致勃勃的革命军,进抵汉阳。把革命军中能征善战的李想又给得罪个彻底,没有李想,他来了也不是冯总统官的对手。”
杨度说道此处停顿一下,似乎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方继续:“于革命军而言,还有好消息传来。就是前来增援的湘军雪中送炭,王隆中所率湘军第一协和甘兴典率湘军第二协,赶到汉阳增援。兵力大增之余,各省纷纷独立消息频传,看来革命党人是人心大奋。但是湘军进入湖北,这没有增加湖北兵力,只会使得湖北更加的混乱。武昌军务部三位军爷,军务部主持战略的三武――部长孙武,副部长蒋翊武、张振武,就非常对增援的湘军不满。孙武湖北人,当然对湖南人黄兴心存芥蒂。先前湖北就被湖南人李想搅风搅雨,现在又来一个黄兴。湖北的形势是越来越复杂,湖北一盘散沙,不足为惧。还是阎锡山和吴禄贞两人,才是心腹大患。”
杨度提起着两人,袁世凯忽地突一下,来回度起公府步,蹙眉沉思,杨度也不敢打扰。
清风吹皱一池秋水,吹醒了袁世凯,他突然对远处侍立的差弁吩咐了一声:“叫克定来。”
不一会,袁克定全身戎装来到,向父亲行了一个鞠躬礼,在向杨度行礼。
袁世凯随意的问道:“你在哪?”
“电报房。”袁克定一笑,回答。
袁世凯胡须抖动一下,“山西的事怎么样了?”
袁克定一下子老父亲问的是什么,“吴禄贞已经进兵石家庄,向朝廷报称:他已经给阎锡山写了一封劝慰的信。山西的事,已经平息,他克期到京交差。”
有戏,杨度不动声色的看向袁世凯,只见他的两只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阴狠地说:“吴禄贞这小子,你耍得了载沣,还耍得了我?已经平息,就凭你这小子的一封信,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哼!”
吴禄贞抚慰滦州兵变时,父子两就看出他的意图,动了刺杀他的念头。袁克定就像乃父讨要了这份差事,担保要把这事给办得飘飘亮亮的,现在已经有了一些眉目了。
袁克定阴阴的一笑,“已经联络上了线人,随时都可以动手。”
杨度的转着眼珠,说道:“不干掉他,袁公就莫想南安稳进京。但是要干得干净,绝不能授人以柄。毕竟,我们要革命党人拉好关系,这件事情要是暴露,会影响我们的和谈计划。”
袁克定一愣,虚心请教,“如何才算干净?”
袁世凯也知道杨度的肠子弯,同样看向他。
杨度笑道:“把我们知道的东西转个弯透露给良弼,他自然能够做得又快又好。事后,还可以使革命党人把仇恨怨气全算到他的头上。”
袁世凯又问:“冯华甫的战打得怎么样了?”
袁克定说:“拿下大悟之后,正在作进攻盘据在广水的李想,刚刚还来电催物资哩!”
袁世开的脸一沉,不满意地说:“告许冯华甫,叫他不要忘记了我嘱咐。”
“是!”当儿子的对老子的权谋心领神会。“我看他是想李想争气……”
“恩!”袁世凯板着脸打断了儿子的说话。对他这个儿子,他既满意又不满意:满意的是他心眼活,能看风使舵,察颜观色,且心狠手辣,无妇人之仁;不满意的是这小子太浮,大智深谋甚少,如果要继承自己的事业,总好象缺了点什么。
袁克定转身要到电报房去,袁世凯又叫住了他:“对华甫说话,不能太明了,知照他一下就行。反正我不开口,他也干不成。具体的事,找个专人去试探他一下再说。”





107先声十一


李想和曾高连袂走进大宅门,也是一个宽敞的三进院落,院墙结实,还设有角楼,一看此园的设计初衷便是防御山上的土匪,毕竟这年月不太平,特别是乡野之间。虽然大宅门比不上刘歆生刘园的精致,更比不上袁世凯养寿园的精致与坚固防御,但在这座大部分都是土墙茅草屋的村落里,这间大宅门甚可称为豪门大宅。
李想不无感慨的说道:“不到乡里间走一走,是无法体会民间的疾苦。土地兼并严重,财富分配的极度不公平,已经严重动摇整个社会体系。”
李想满嘴说出来的都是是新词,一至于曾高这个从小受儒家熏陶,之后也留洋接受过西方新式思想教育的人,也一时半会跟不上他的思路。曾高仔细琢磨李想说的几个新词,总算明白过来,也就是朝庭混庸无能,百姓苦不堪言的另一种说法。
曾高道:“两湖毕竟是鱼米之乡,失去土地的老百姓还可以砍柴,捉鱼,挑煤卖,亦或者去港口码头讨生活,总算还是有条活路。”
两人说着已经进来内堂,李想随便就在椅子上坐下,道:“严冬就要来临,湖北的冬天不如北方寒冷,可也是大雪封山,寒风刺骨。就我们在村口看到的小孩,无衣着和鞋袜。已经是秋末的季节了,脚穿草鞋都会觉得冷,晚上没上一床被子盖都会感冒。看那些小孩瘦骨零仃的样子,定是日难半饱,冬天来临之后还要忍受着饥寒交迫。”
李想进村之后在村里走了一圈,所见所闻使他心里隐隐作痛。这个民族的忍耐力是李想这个穿越客无法理解的,是让人看了就让人心疼。这种沉痛的心情,使李想没有心神关注眼前的战事。这个天该变了,这种生活该结束了。
曾高在李想身边椅子坐下,却无言以对,他是世家子弟,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初闻李想这样的感叹号,即忍不住为李想这种情怀而感动。并不是李想的情怀真有这么高大全,只是一个现代人无论是谁穿越到此,只要还有一丁点的良心,如何也不会看得惯这个年代穷人的悲惨命运。
李想依旧不依不饶的罗嗦道:“这家不是有个放牛娃嘛,我也打听过,头年五文钱一天, 第 121 章 和稳定,社会革有被城市激发的变革所破坏的风气。这个革命最大的群体,在太祖登上政治舞台之前,一直都没有人正视过。李想下定决心,要把革命风潮刮往农村,无论前途多么渺茫,坎坷,曲折,总是光明的。
想到此处,李想习惯性的摸向额头的伤口思索着,当年红军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商央立木为信,使民众相信他变法的决心。我们只有用实际行动表明我们革命的决心,赢得民众的支持。”
“信誉就像百年老字号的金字招牌,不是一朝一夕建立的,我们现在欠缺的就是时间。”曾高却摆出眼前最大的难题。
就在李想头痛的时候,汤约宛卷起一阵香风出现在眼前,她从电报房过来送上一份电报。
李想看完说道:“海军终于扯旗了。”
应验了曾高先前的推测。
情报来得非常详细,汤约宛甜甜一笑,说道:“革命军一个排长何燮桂在起义后,率一哨人马,迅速占领了江上游的田家镇炮台。长江隘口,落入革命军之手。由此,远在汉口的清朝军舰,就失掉了接济的来源。驻湖口的清军总镇杨福田派炮艇顽抗,反为革命军所败。一鼓作气之下,革命军乘胜占领了湖口炮台和马当炮台,进一步控扼长江的交通。武昌起义后,长江上下游各省震撼,起义风潮像是瘟疫一样迅速扩散道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如今寒冬降至,正逢江水渐涸,舰队不可能留在江以上过冬。所以,清朝的海军,其实是被关在汉口,无粮无油,可谓大势已去。萨镇冰见清朝大势已去,对外称不忍见同胞自相残杀,就决定自动下野。他搭商船去上海,把舰队留下。萨镇冰走后,舰队并未马上流血起义,清朝海军内的汉人官兵动员起来,齐推我叔叔汤芗铭提出起义要求。又是耐心做几个满人管带的“思想工作”。最后,喜昌、吉升、荣续三人都同意反正。喜昌怕事后遭杀害,还对士兵表示说他祖先是汉人。舰队自动驶离阳逻,中途挂上白旗宣布反正,然后开往江。虽然武昌有我老爹在,但是你汉口轰沉洋人十艘军舰,他们不敢去武汉。于是,海军舰队就驶往江,先行派人与当地革命军联系起义合作的事情。”
李想撇撇嘴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