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第4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的学子。

“北人师古一点不假,对恩师主张的领悟上倒底不如风化开放的南人啊!”王直在感叹的同时望见不远处正在挤出来的聂诺与郭无为,笑着与他二人招了招手。

“师兄……这里禁声,咱们出去谈吧!”聂诺好不容易挤了出来,他没有忘记辩论大厅的规矩,就想拉着王直向外走。

三人到了辩论大厅的外面花坛旁,王直打趣地笑道:“听说聂院长平日里忙的连饭也忘了吃,今日怎么有闲暇来听辩论,不会是郭师弟强拉来的吧?”

“罪过、罪过——师兄说笑了,小弟岂敢对聂师兄用强。”郭无为对着王直眨了眨眼,满脸嬉笑道:“聂师兄整日里忙于炸药改良,少有机会外出透透气,这不是——刚才出来一会,聂师兄又要回去。”

王直饶有意味地望着聂诺,温声道:“炸药完善非一日之功,仲敏乃国家魁宝,当保重身体,万不可操劳过度!”

简单的一句话,道出同门之间浓郁的情谊,饶是习以为常,聂诺还是很感激,忙道:“谢师兄关照,只是炸药稳定进度停滞不前,关系到西北前线,小弟不能不焦虑万分。”

王直含笑不语,对他而言,硝化甘油实在是熟悉而又陌生,能研究出来已经算是异数,想要稳定使用,非长久之功不可。目前他所希望的是黑火药的颗粒化进一步完善,使之能大量装备部队,尤其是海船舟师,这才是当务之急,而邝力搞的蒸汽机械,连最起码的装置还没有头绪,但这些话又不能直接说出来,以免伤了聂诺他们。

郭无为笑道:“师兄执掌大宋海船商队,岂不更是炙手可热的头魁?这不也赶来听这场辩论。”

“好刁钻的一张嘴!”王直笑骂郭无为,心中却暗自得意不已,他年不到而立,便已经成为朝廷同领整个海上对外贸易的大臣,王泽已经不问具体事务,由他实际管辖沿海所有的支卖局事务。亦步亦趋地踏着当年王泽的脚步前进,支卖司在王泽心目中占有及重要的地位,不仅他知道这也是众人都心知肚明的,为了开通海道,王泽甚至不惜力排众议发动南海之战,他只要在这个职事上做出令人满意的成绩,相信不仅南海宣慰使唾手可得,也会为他铺平都事堂的金光大道。

“今日咱们兄弟聚的很齐,师兄又是号称“理藩官”,大财主一个,自当做了这个东道。”郭无为早就习惯别人说他伶牙利口,毫不介意地讹诈王直。

王直无奈地道:“你啊!书院可是王云鹏的地盘,你也算在研究院中担当差遣,我却是客,说白了就是一个乡间土财主把罢了,怎生轮到为兄做东道?这有些不合乎情理。”

说话间,远远看到一位年轻人疾步走来,郭无为当先喊道:“直翁兄来晚了,精彩已过,不去也无妨!”

第九章

来着正是史浩,他刚刚从外面赶回来要观看这场义利辩论,远远望见王直他们三人站在辩论大厅外面,正快步上前招呼,不想郭无为一句话让他失望万分,暗付看来自己是紧赶慢赶海事没赶上这场最关心的辩论。

怀着失落的心情来到三人面前见礼后,史浩苦笑道:“紧赶、慢赶,还是错过了彩头!”

王直在一旁笑道:“士子辩论并无新意,直翁兄何须如此执著?还不如办点实业于国于民来的实在。”

史浩不置可否地一笑,显然他对王直言利之论已经孰目无睹,在一些士人私下言论中,王直不过是朝廷的言利之臣,虽为进士出身,但在士大夫中只能算是个异类。

聂诺并不关心、也听不明白王直所论,他对史浩道:“辩论正负即将揭晓,用不多时二师兄他们就要出来了,直翁兄也无须进去了,咱们就在此等一等便是。”

“胜负已定?”史浩诧异地望着聂诺,他知道聂诺虽然不善言辞,但思维却是缜密,说话向来不虚,既然他断言胜负已分,十有八九有一方已经狼狈不堪。当下又问道:“何方胜出?”

聂诺淡淡地笑道:“自然是反方,明正典章、取刚柔之国策胜出,这还能有何疑问?”

“哦——”史浩是有些怅然若失,多日来,他与书院中的名家宿儒们探讨,很多人都认为王泽对金的政策过于软弱,三位年轻的将校虽然触犯国法,但其心可嘉、其情可闵,当从轻处置以免伤了人心。但这场辩论的结果却是明正典章获胜,不能不令他有所失望,因为他从内心深处也认为不应当重处三位将校。

“不过学子间辩论事理而已,口才上佳者或可力挽狂澜,并非事理谁对谁错!”郭无为眼看史浩的寂落,立即出言圆场。

史浩对他报以感激地微笑,温声说道:“说的是,辩论多是口才,是非论断自有丹青史册!”

“丹青史册?”王直冷冷一笑,瞥了史浩一眼没有说下去,在他眼里谈什么丹青史册,纯粹是扯淡,不如做几件实事有益,再好生享用几次人间乐趣,才不枉此生乐趣。

“直翁兄,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要散场了,二师兄与几位先生正好出来了出来了,看——那不是嘛!”郭无为笑嘻嘻地道,目光瞥向辩论厅的大门处。

三人顺势望去,果然见辩论大厅门房大开,学子们井然有序地走了出来,当然他们是在王咏翎等书院山长、院长们之后,才开始分区离席的,这是所有书院的成例,学子出入当在师长之后。

王咏翎显然是看到了王直他们,与尹焞、李侗等人说了两句后,几位院长径直走去,王咏翎一个人含笑向王直他们四人走来。

“今日是哪阵风,把咱们的五师弟给吹来了?”王咏翎笑着和王直见礼。

王直亦是面带微笑地拱手道:“小弟见过二师兄,几日不见,二师兄与李处士相比,简直难分伯仲!”

史浩饶有兴致地看着这对师兄弟斗嘴,这样的场面可不多见,他自当有兴趣看下去。而郭无为似笑非笑,仿佛很乐意看到两位师兄之间相互讥讽。

王咏翎走到四人面前,眼角余光扫过聂诺与郭无为,停在了史浩身上,道:“直翁兄姗姗来迟,错过了一场好戏啊!”

“哎——”史浩摇首叹道:“俗务缠身、俗物缠身,可惜、可惜了——”

虽然凤凰山书院几乎每日都有辩论,但如同今日以山长与几位院长、各学系掌教全部到场的盛况,却是不常见的,唯有遇到牵扯时政人心的话题,才会有这样规模的辩论会,一般情况下都是各院系的学术辩论而已。到目前为止,国内各大书院也只有凤凰山书院,敢在朝廷上下未做决断时,公然议论时政,用是好的话说:‘凤凰山书院学风开放,议天下时政之风,先秦之后未尝有之!’

王直不以为意地说道:“几名学子辩风甚盛,然朝廷大策不知当如何行止。”

在场四人除聂诺外,都听出了王直言外之意,郭无为面带笑容地看着王咏翎,史浩眉头微蹙,双眼闪出稍稍不满地流光。

王咏翎仍然面色不改,目光亦然淡如止水,风淡云轻地道:“朝廷诸公论而行之,书院学子行而议之,他日诸公坐而论道,学子们亦可论而行之。恩师常言,今日在书院潜心攻读的学子,实为日后朝廷栋梁之臣,议政便是在历练他们处事能力,不然日后岂能担起为与天子共治天下的重任?”

对于王咏翎严密的逻辑和王泽的政论,王直无法辩驳,脸色稍稍尴尬,掩饰性地笑道:“二师兄说的是,今日书院的学子就是他日庙堂上的执政,师兄为国培养栋梁,何尝不是国之伯乐。”

“伯乐?”王咏翎一怔,旋即笑道:“正之过誉了,伯乐一言折杀为兄了!”

“当得、当得——”王直不失时机地上了一句,也算是轻轻揭过这一层。

王咏翎在凤凰山书院山长任上,做的倒也是春风得意,他虽然与王泽在某些理念上存有分歧,但毕竟深受熏陶,思想并不顽固地陈旧,何况周围有许多受王泽不同程度影响的师弟,所以在书院管理上,并没有彻底撵弃王泽定下的制度,虽然做了一些修改,总体上还是保持原貌,对学科之间的厚薄偏袒不甚明显,学子们有充分发挥自己天赋与言论的空间。

而且他本人也对聂诺、邝力等师弟的研究充满了兴趣,也不仅仅是兴趣,他同样对这些专利为书院带来的滚滚财富高兴,毕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能看到凤凰山书院以雄厚的财力成为天下第一大书院,他成为第一书院的山长,好是颇为自得的。何况他的名声随着书院影响力不断扩大,而水涨船高,这是士人可以用生命为代价所祈望获得的,他继承王泽之后,并不费力地获得,甚至连李墨涵这位号称‘丞相司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