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淬看了眼站在李纲身侧的刘光世,见他微微颔首,得到副都参军使的鼓励,他精神稍振,朗声道:“据推演可以判断,以最坏的打算,西线一时间无法形成决定性胜算,女真趁机南下,以兵力计算,除拟定支援陕西的一支侍卫大军,江淮两支侍卫大军外,沿河尚有七支大军,长岛可供侍卫水军数万大军牵制女真,只要便利节制,在征伐西李的同时,北侍军完全可以与女真一较高下。”

“侍卫水军——”许翰白了陈淬一眼,冷笑道:“就算是数万侍卫水军能牵制几千女真人?”

自从侍卫水军虎翼侍卫大军对阵八千女真马队,被称之为‘侍卫水军河朔九役’,虎翼侍卫大军在南退途中与完颜活女马队九次大规模激战中的巨大伤亡,令朝野上下对侍卫水军陆战普遍不甚看好。

“水军游戈燕山近海,必然能牵动女真,何况高丽正在与我商谈江华岛设立营寨,护卫大宋海商之事,水军在海上正可一举两得。”王宣不满许翰的言论,不咸不淡地回敬一句。

王泽赞许地颔首向王宣投去欣赏的目光,暗付此人做了两年多的参军副使,眼界开阔了许多,竟然领悟到侍卫水军强大的威慑作用和高丽在战略上的重要意义,看到这一层确实属不易。而这几年,自侍卫大军都指挥司之上的青年参军们,或是相当部分高等参军使,其军事思维已经初步具备陆海联合作战体系,更难得的是许多学院出身的青年军将,思维极为活跃,可以说是令王泽赞叹的一代。但令他无奈的是很多位高权重、真正掌握兵权的重臣宿将,对青年军将不是漠视无睹,就是叱责孟浪,在他看来对这些年轻人的训导与保护,比改良或发明一件器物,更有深远的意义!王宣又恰恰是高等武官中,颇为支持有争议青年军将的大将之一。

“高见、高见——”王泽抚掌浅笑道:“以海制陆,非寻常大将可以度量,王太尉不愧为军中典范!”

王泽适时为王宣说了句话,而王宣得到王泽的首肯,不觉精神大振,谦恭地道:“相公过誉,下将实不敢当。”

王泽淡淡地道“如今侍卫水军老将之内,能认识到以海制陆之士,亦属不多,太尉未尝一日舟楫,能看到这一点,当有此誉。”说着话题一转,又道:“侍卫水军虽暂不能与女真马队正面对抗,但在沿海依托舟船,据守关防威胁其后方绰绰有余,若能同南征大军一般,载马军登陆,其战力断不可小视。”

“相公所言极是,既然万里海疆能送十余万大军,区区数百里海域,以水军辎重转运船,足可使数千马军征战燕山。”李长秋冷淡地看了眼许翰,附和王泽补充一句。

第八章

许翰冷冷地看着王泽与李长秋二人一唱一和,他淡然一笑并不多言,尽管他身为枢密副使,但朝廷重大国策,还轮不上他决断,一切都掌控在朱影与王泽手中,只不过王泽做的颇为温和而已,该说的他都说了,下面的事情他无能为力。

李纲迟疑地看着沙盘,道:“假使不动用东南仓储,单川陕各路能否支撑大军西进?”

王泽诧异地看着守望沙盘出神的李纲,又看了看李长秋和刘光世二人,希望他们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并没有想到这个新鲜的问题,但他立即品味出李纲深意,并对此日后关系北伐模式的战争方式颇感兴趣。李纲的意图很明显,对西李作战,绝不能动用举国之力,尤其是对日后北伐至关重要的东南财富,绝不允许消耗在西北,从而影响了他孜孜以求的光复大业。

倒底是倾举国之力还是仅用川陕、沿河之力,影响很大一部分大臣对西李用兵程度的态度,虽然王泽大权在握,但无论如何他也好尽可能低把自己的决断,建立在至少半数重臣支持的基础上,这是他当政多年的原则,也是他认为政策可以得到长久贯彻的内因。

刘光世咳了一声,缓缓地道:“以目前朝廷禁军器械、训练、士气来看,西侍军得到殿前司支援,对西李胜算很大。”

此话并不能让在场大臣信服,刘光世话语说的很活,只是笼统地说胜算很大,并没有多大把握对西李行灭国之战。

李纲蹙了蹙眉头,双目盯着王泽,沉声道:“强敌环视之下,万一相持不下,如之奈何?熙宁五路无功,不可不忧。”

王泽明白李纲是好意提醒,神宗朝利用西夏内讧,宋军数十万大军五路伐夏,或败或退,均无功而返,几乎动摇了国本,神宗皇帝当朝失声痛哭,士人引以为戒。

此时,李长秋亦是无话可说,他内心深处也不敢肯定能否对西李反击成功,就不要说灭国之战了。

王泽刚要说话,却被一名负责节堂通传的胥吏打断,他看到胥吏递上来的纸条后,面色顿时变的铁青,神不守舍地道:“各位,在下寒舍有急事在身,暂先告退,赎罪、赎罪——”

孙傅虽不知纸条上写有何事,但见王泽失魂落魄的模样,感到其中必是要务,当下道:“既然府中有事,王大人先行。”

李长秋的目光怪怪地望着一旁,不敢直视王泽扫过来的眼神,直到王泽与众位宰执告罪出去后,才轻轻松了口气。

孙傅重新走到沙盘边上,道:“方才李大人所言,甚有道理,不知都参军司作何见解?”

尽管李纲持有异议,但都参军司虽属枢密院,却是实际上的皇帝与都堂宰执的军事决策备谘机构,枢密使对都参军使并没有上下绝对节制权力。

刘光世向陈淬、王宣二人使了个眼色,如此敏感议题,他向来交予行军司正副参军使来面对。

王宣当即朗声道:“回相公话,驻泊陕西六路可归西侍军调遣九支侍卫大军,四川驻泊两支侍卫大军,可用于征伐达七支侍卫大军,若沿河调拨韩世忠大军西行,加上殿前拔隶司五军,在不动摇沿河防务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在吐蕃的支援下,在灵夏与西李决战。然此须后方粮草、器械供应充足,沿河诸路大军保证永兴军路不受金军袭扰,不然绝不可行。”

做为武将王宣有着丰富的战场经验,做为高等参军他又精通行军战略,并忠实地履行自己职责,从可与不可两个方面议论战与不战,毫无任何偏执。

孙傅、李纲等人心中跟明镜似的,对西李的大规模战争,必须建立在有通畅的后勤保障与一个稳固的后方,否则不消说……

进攻兴庆,便是防守横山亦是困难,七支侍卫大军已经是西侍军调兵的极限了,再加上殿前司和北侍军西调兵马,能否在战事给予足够的保障是对朝廷的一大挑战。

李纲环顾枢密院众官员,咋见李长秋眉头紧锁,神情间颇是忧郁,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不禁问道:“尚卿,尚卿——为何沉默不语,是否已有良策?”

“哦——”李长秋稍稍回过神来,忙道:“相公赎罪,下官适才确实在想如何方能行征伐西李之策,一时间忘乎所以,失礼、失礼。”

孙傅浅笑道:“既然都承旨有良策,不妨说来听听。”

“些许雕虫小技,相公见笑了。”李长秋看了看孙傅、李纲的脸色,深深吸了口气,沉声道:“以陕西粮食仓储来看,的确不足已支撑一场旷长日久的大战,川北蜀道艰难,不可能大量调运粮秣,然动用京西,荆湖粮草、器械、人力,当可行之。”

许翰冷冷地道:“都承旨之言固然可行,然女真重兵压境,如何化解?”

李长秋直直瞪着许翰,皮笑肉不笑地道:“难道相公真的以为兀术会提兵南下?”

“战事拖久,未必不能?”许翰对李长秋的眼神感到极不舒服,眉头紧蹙,不悦地回道。

“想必诸位相公已经知晓,此番兀术兵马号称四十万大军,据职方司、机速司汇理,其实金军不过十五六万人,而燕山、河东、河北三路签发汉军占了五六层之上,前方大将多时那几个逆贼,可战女真、奚族、契丹军族不过数万人而已。而我沿河虽就近可调韩世忠大军入陕,所留精锐尚有近二十万之众,又有江淮为后援,试问金军敢否深入?”李长秋莫测高深地道:“若兀术欲声援西李,大可不必借口送归上皇梓宫,那时我大军放开孟津口,坚守洛阳,金军将进退不能,自失颜面,我想兀术亦非那种目光短浅之人!”

“诚然如次论,若对西李的战事拖延经年,女真必然会蠢蠢欲动,寻隙沿河再次南下抄掠,但只要陕西方面稳扎稳打,沿河周密布防,联络高丽并草原乞颜、克烈各部落威胁女真恻翼,纵然是其发兵南下,不过是在京东、京西有些战事,江淮、襄樊一线,必然固若泰山。”

以实力而言,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