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政、寇成、王经纷纷附和徐庆,却不敢轻易指责张宪,毕竟张宪是这支部队的副帅。牛皋却在一旁冷眼旁观,此时他牛皋不过是暂归荆湖北路都总管司节制,做为外来客军又居生擒杨幺的大功,自然是少说为妙,以免惹来不必要的是非。

张宪暗骂徐庆等人目光短浅,只知道上阵搏杀、建功立业、搏取富贵,却不知其中厉害深浅。岳飞所部在江南取得的功业,早就使许多禁军大将眼红不已,此番剿逆本应让岳飞制置两湖兵马以统一调度各路将帅剿匪。岂料朝廷以王躞率殿前司兵马西来,并节制外调入荆湖北路境内除牛皋部之外的客军,使岳飞身为一路大帅却不能节制在本路作战的全部禁军,处境令人相当尴尬,而其中的玄机,自是不能明言。

“仲康说的是,本帅与将吏们几经征战才擒拿逆首,其能让他人捡了便宜。”岳飞‘霍’地站起身子,决然道:“传令各军火速开拔,杨再兴担任军锋。”

众将齐声应诺,喜形于色,毕竟能有仗可打、有功可立。wωw奇Qìsuu書còm网

张宪却有些后悔,前些日子兵部檄文要求岳飞部调张宪、徐庆、王经三人并数十名中、低等差遣军将赴行在培训,岳飞以战事紧张为由,首期只派遣十数名低等军将赴行在讲武堂。并上书兵部言张宪等得力将官在战局稳定后再赴行在,而他对赴行在入武德院亦未曾在意,这时却有些后悔为何自己没有坚持首期赴行在,虽少了些战功,至少可以避免如今可能得罪人的尴尬局面。

但既然岳飞已经下了决心,他只得咬了咬牙,决然道:“大哥放心,数日内定当扫灭逆贼。”

第六章

“岳飞与王躞二将剿灭杨幺逆贼,正在逐湖清剿残余,嗯——荆湖两路大事已定矣!”吴敏坐在公案后,看着手中的塘报,兴奋的胡子乱抖,呵呵笑道:“岳飞还真是个大将之才,短短半年就平定钟杨二逆叛乱。”

李长秋似笑非笑地坐在旁边,待吴敏说罢,才意味深长地道:“自此朝廷西南腹地可安稳许多,朝廷可以专力梳理西南夷人诸部,王相公亦可专心南海。”

“尚卿所言及是!”吴敏放下塘报,斜了眼这个年轻人,有感他入仕不过五年便是正七品上枢密副承旨,知机速司事,在尚书省与枢院都有资历,真前途不可限量。想想自宣和年间以来,王泽由一个小小的知县,竟成为大宋朝廷执政大臣,更是社稷中兴之臣,在地方遥控朝廷政务,权势之大开国不多见,禁不住感叹不已。

“此亦是王相公知人善用,以岳飞担当剿匪重任,若是再用殿前司与……”李长秋发觉自己有些失言,急忙刹住话题,笑道:“吴相公运筹帷幄,悉调资用,不足半年竟是全功,足见相公决胜千里之才。”

“尚卿过讲,此乃王德涵用人得当,老夫不过是鞍前马后,承旨办差罢了,谈不上功劳、谈不上功劳。”吴敏嘴上虽是谦让,但李长秋前抬王泽后拍于他,说的他暗中消受非常。来而不往非礼也,怎么说李长秋也是王泽的爱将,在枢密院算是自己可以依托的实力派。李纲外放,张叔业病辞,但他们在枢密院中的影响力断不可小视,他自己要想站稳脚进一步谋取都堂宰执,还得多多拉拢李长秋才是,当下和颜温声道:“尚卿主持机速司,总理军情,功劳不小,本相自会上书官家。”

“为朝廷效力,我辈读书人之愿。”李长秋至少在表面上没有显出任何得色,再说他的前程自己心中清楚,吴敏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还不至于令他心花怒放。

李长秋不置可否地作态看在吴敏眼中,他宦海沉浮岂能不明白李长秋心思,当下捻须含笑道:“可惜那般武人却不懂得谦让,只会厮杀夺功。”

李长秋心念微动,暗道吴敏话中有话,一时间却难以领会,只得暗自记在心中。道:“赳赳武夫又岂能与我辈读书人相比,然国家多事,武人用命,亦当稍稍体谅才是。”

吴敏点头称是,别有意味地看着李长秋笑道:“尚卿真有宰相度量,好为之。”

李长秋懵然抬首,一双淡如止水的眸子,直直望着吴敏,笑道:“下官本一介书生,岂敢劳枢密相公抬爱,是想相公主持新军,不日必克大功。”

吴敏一怔,捻须若有所思地看了眼李长秋,慢慢地点头,嘴角挂上一抹得意地笑,目光中闪过炙热的光芒……

大内崇政殿经筵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何解?”

“陛下,此乃圣人道:为政者当以道德教化治理政事,非一己之私、一家之言、率意孤行。如此君王就会像北斗紫薇星般,居于一定的方位,天下臣民就会像群星一样,围绕在贤德的君王周围,使国家蒸蒸日上,此圣君治国大道。”

“然王卿家却非如此认为,曾言圣人所道‘道之以政,齐之以邢,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意在于以律法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百姓,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立意本身在于今时人治,而非古之大同……”

著作佐郎兼崇政殿说书陈东皱了皱眉头,稍有不悦地说道:“圣人之道,岂又是后人随意评说的,王相公所论非儒门中人所为,倒有申商、韩非意味。”

赵谌爽朗地笑道:“卿家所言有理。”

陈东曾在王泽为赵谌经筵时听过在他看来一些‘骇人听闻’的言论,他对王泽的才华功业颇为钦佩,其数次赴难、奇功谦让的姿态令他由衷感叹。但这并不代表他赞同王泽的思想言论,认定王泽持论虽是托古论道,却多是些违背圣人之道的言论,尽管王泽说的较为委婉,但其中有些简直是闻所未闻,直接针对大宋的祖宗制度,明显带有法家的偏激色彩。而今在杭州却大搞开矿通商,括土南海,筹办书院竟然开办女校,大违圣人之道。他绝不能认同王泽的一些道理,淡淡地道“王相公固然是国之栋梁,然其学术除诗词歌赋外却多违圣人之言,重法言利,长久却非国家幸事。”

“……今时人治,而非古之大同……,此为何意,上古圣君莫不以德治民,方有大同之世。如王相公所言,先秦圣人追求的大治、今时儒者提倡德治,反倒与上古圣君治国背道而驰,实令人不解王相公所指。”

“为何上古帝王传世千年不衰,今时历朝历代不过数百年而已?”赵谌反问一句。

陈东暗叹几年来王泽居中朝为赵谌经筵,对赵谌影响如此之大,赵谌所问也正是摆在当今士大夫面前孜孜追求,而因果轮回不得良法的现实。他亦是无法回答,只得说道:“或许是今时天下道德沦丧,以至于……以至于不出百年之盛世。”

“那以卿家以为,王卿家所学非圣人之道?”

“这——”陈东有些为难,毕竟他对王泽还是颇为仰慕,而且也隐隐感到王泽所论世道,虽有违理学道义,细细想想、常常看看却又不无道理。只得在踌躇半响后方才道:“臣以为,王相公在治国克难、文学诗赋上乃是当世几无人能出其右的高人。只是……只是王相公的学说,菲薄圣贤、鄙疑上古,非我儒家弟子所能道哉……”

赵谌淡淡地道:“如此说,王卿家非孔门弟子,那就是法家大贤了。”

以王泽的政论,似乎是集儒、法、墨、纵横诸家于其施政之中,如赵谌所言王泽在经筵时曾经言:‘帝王之术,内法外儒,兼顾纵横,内以平衡稳固朝廷、仁政善待国人,外以兼爱为征战名目、纵横交攻万国’,陈东实在想不出对王泽合适的解释,他跟不上王泽跳跃式地思维理论。

好在赵谌随意发问,并不想深究,使陈东避免了无法回答的尴尬,话题转向了其它。

内侍入报,孙傅、唐格、吴敏求见。

陈东愕然,在经筵的时候,两位宰相与枢密副使同时入见,绝不会是平常政务。

在孙傅、唐格、吴敏三人入内后,陈东发现三人面带不自禁的喜色,心下微动,暗自揣测是何等大事让三位宰执在这个时候急急参拜,有面带喜色。

见礼刚毕,还没有等赵谌问话,孙傅便面带笑意地道:“陛下,鄱阳湖逆贼俯首,朝廷大军不日将全胜归朝。”

“噢—”赵谌惊喜地从御座上站了起来,激动地道:“好啊——水贼扰乱两湖数年,今日终究是伏法,王躞、岳飞功不可没。”随即又对侍立一旁的张去为道:“快去禀告太后知道。”

“是——奴臣遵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