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括地海外,以守臣论军,似乎有些逾越。”

“何止是有些逾越,简直是胆大妄为。”众人闻声,目光纷纷望向韩肖胄,只见韩肖胄大义凌然地道:“王大人身为执政大臣为天子牧守一方,不讲文治教化,却舍本求末,一味言利,败坏风俗道德,典盐茶、租矿山,算是不得已而为之。天下百姓本就困于金虏侵扰,一旦行事海外,犒师糜响,东南财赋重地将不堪承受。这请增水军,括地海外是守臣所能议论之事否?要府院执政大臣何用,臣请陛下下旨严加申斥,令其劝课农桑,务要再夺取机巧之事。”

秦桧暗道:‘去了李纲又来了韩肖胄,王泽离开朝廷日久,风向有些变了。’

做为王泽留在朝廷中的代言人,他秦桧很清楚地知道太后对王泽的恩宠,也知道他自己应当做些什么。

“韩大人此言差矣,想王大人在朝时,与我等辅政曾经共商义利,对于南海括土亦是经诸位辅政久议公允,便宜可行之国策。”秦桧不言执政而说辅政,就是在警告韩肖胄不要忘记王泽虽然牧守一方,但他还是五位辅政大臣之一,用兵南海,括占港口是由辅政大臣们达成共识的一项国策,他韩肖胄不过是同签枢密院事,岂可妄加言论。

秦桧并不理会韩肖胄不友好的目光,接着道:“方才韩大人说王大人身为执政大臣、为天子牧守一方,不讲文治教化,却舍本求末,一味言利,败坏风俗道德。臣却以为王大人是深得孔孟之要义,为国逐利,是大义,为民逐利,是大仁。租让盐茶矿山,不用朝廷一分一文,不仅一次收入巨万,每年又为国家增税,难道这不为大义,商人经营,招收流民,官府能够更好地清点控制,又能使他们赚取工钱养家糊口,附近百姓亦可从中贩运获利,此不为大仁否?”

“通商海外,于国于民之利诸位是有目共睹,以中国泥土烧制之陶器,绵花织成之棉布等无穷无尽之物,换得海外之特产、金、银、铜钱,甚至粮食,岂不远胜于加赋于百姓。支卖司各局虎翼水军海船队以保护商船出海,即可练兵海上又能又不花朝廷一文钱,每年海商增缴的水军保护费用即可养军有余。水军逐步壮大,出师南海建立海外城寨,以监控南海诸国护卫海道、停靠商船,臣观王大人所绘南疆图,水军若在南海设立据点,可在南疆诸夷之后放下一把钢刀,其若心怀不轨,就得顾及我虎翼水军。且他日朝廷有意两河、燕云,水军亦是大有为,今时若金人敢再南下骚扰,朝廷亦可派水军袭扰燕云。如此朝廷坐享其利,于国家无丝毫损害,这等事情,何乐而不为!”

秦桧一番激扬的谈论,其口才较之王泽有过而无不及,显然使不少人认同了秦桧的观点,尤其是是有意两河、燕云的这番议论,更是打动在场主战大臣内心的那份执着。

“秦大人缘何越来越像言利之臣?”韩肖胄脸面通红,无力地反驳,他做为偏向主战的大臣,自然无法辩驳水军对如后北伐的作用,只能把话题转向与民争利之上,但王泽的政策又似乎对民生颇有好处,说来说去他自己亦是无言以对,一股恶气直直地发泄在秦桧身上。

孙傅、唐格与张叔夜三人几乎是同一个心思,自李纲与王泽二人外放后,他们明显感到松快了许多,尽管二人还是以辅政参预军国重事,但他们在地方与朝廷中毕竟不同。让王泽远离朝廷,即便是王泽节制水军,征战南海亦无不可,毕竟是水军不同于殿前司与马步军。更重要的是,经这几年与王泽的共处,他们发现不管怎么说王泽纵然不能称之为君子,但还算是位衷心为国的坦荡人物,何况括地南海不一定是坏事。

唐格白了眼韩肖胄,淡淡地道:“王大人身为辅政,又是持节权南海诸国宣慰使,其宣喻南海诸国乃份内事。何况蛮夷酋长多羡慕中国,不过是在其领土选择良港建立城寨,这样还可以教化其民,沐浴我堂堂华夏文教,并非非得要兵戎相见。只须下一道诏旨,命王泽不可擅起兵戈也就罢了。”

张叔夜等到唐格说罢,也进言道:“王大人所议并无全然不可,南海贸易日多,水军驻泊各处,可调护卫商船者实是不多,扩建水军亦无不可。但为防微杜渐,朝廷应当加紧禁军改革,先行扩充水军与沿河禁军。”

说着,张叔夜懵然一惊,恍惚地意识到王泽请扩水军,括地南海不假,但其中不免有催促朝廷加快军制改革的目的。否则,王泽身为持节权南海诸国宣慰使在域外调动水军建立关寨,只须事后向朝廷禀报,并由朝廷派员接受便可,何须多此一举,平白落个守臣问军国事的口实,看来王泽这道奏折用心颇深。

孙傅点了点头,他已经较张叔夜先一步领悟到王泽深意,捻须道:“军制实是到了必改之时,陛下,不如趁此良机,按照议定方策对三衙禁军分批改编,如张大人所言,趁时节首先以沿河禁军分军整编,水军亦在头期改制。”

朱影本就非常赞同王泽的主张,看几位重量级的大臣对王泽的奏请似乎有支持的意味,当下趁热打铁道:“不错、不错,这件事就由孙卿家、唐卿家会同枢密院、兵部共同办理,时不我待,各军整编应当加快,万勿被金人钻了空子。”

唐格道:“侍卫马步军讲武堂已在宣化镇落成,首批奉调指挥部将、都头队将一级的军将千余人陆续到达,兵部设在钟山的将、路都监之上的武德院也已落成,至于新军军制可以在第一批军将之后,立即开始施行。”

朱影欣慰地笑道:“好,诸位爱卿当尽心办理,朝廷禁军编练乃头等大事,断不可草率行事。”

赵谌顺着朱影的话道:“王卿所奏,一应照准,着诸位卿家会有司速速办理。”

韩肖胄待要说,却发现在场宰执不是王泽的人,就是对王泽所议颇感兴趣,可以说很多人在王泽言利政策中得到了极大的实惠。吴敏、唐格、甚至孙傅家中的子侄,无不在江浙路分了一杯羹,当然他韩家亦不甘落于人后。至于王泽一道奏折引出加快新军制实施,却是他无法辩驳的,军制改革已经在朝廷上下形成一致的共识,就是他也认为禁军已经到了非改不成的地步,要是谁在这件事上做文章,那肯定会引来公愤。

三名知制诰中蔡绛可以说是王泽的绝对心腹,皇帝诏旨当然有他草诏,门下省由刘豫掌握,他受王泽恩典,自然不会公开封驳诏旨。想想王泽在朝廷中的人脉、势力,在杭州左右朝中政务,韩肖胄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倚天无数开青壁篇

第一章

正当朝廷对军制展开激烈辩论的时候,王泽却在凤凰山视察书院进度。按照王泽的要求,凤凰山书院分为主体学院部分、女子书院、研究院几大部分,在书院建设过程中他是极端重视,只要一有闲暇就微服到来,并帮助工匠解决水泥、红砖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管王泽对这些并不在行,或者可以说一窍不通,但在后世也听过水泥红砖等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的过程,他屡屡被这个时代的工匠师傅的技艺、智慧所折服。他还是尽量回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知识,原理性的东西他还是明白些的,经说出了事物的原理,工匠们凭借经验竟然多能造的出来,尽管在王泽看来水泥和红砖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标准’,但他相信这些建筑用料定然会被工匠们加以改进,在中国提前数百年被研制成功。

由于王泽的指导,这些工匠们也意识到他的指点实际上是提高了他们的技术,更为他们日后带来滚滚财富。王泽带给他们的还有其神秘的本领,工匠们没想到执政相公竟然会连他们这些人想也想不到的技术,更加增添了王泽在他们心目中的神秘感,纷纷私下传言‘王相公不是凡人,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不然怎么会无所不能,无所不通,连老师傅们都不懂的手艺,他都知道……’

“……女院长一千九百九十步,宽一千五百步,根据相公主张,建有双层教业楼八座,绣楼十座,开有荷池、小榭、兰亭……”一名老工匠喋喋不休地解说着。

王泽神色怡静地听完老工匠的唠叨,淡然笑道:“院后池塘边的那座小楼是居士的住所,不知居士以为如何?”

今日风和日丽、气候凉爽,王泽邀请李清照及聘请来的几位名士观看书院进度。

一座座红砖筑成的小楼基座,外面还没有种植花木,看着王泽绘制图纸听工匠介绍,李清照感到女院虽然没有书院规模宏大,但在江南巧匠的手下,构造的别样精致、幽静典雅,尤其处处体味出女儿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