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庆若是在几个月,哪能容得宋朝大臣用这种虽是温和,却又是不容置疑的口气对自己说话,然其之前连受惊吓,一条命险些留在城中,对王泽这位面带笑容却又果断狠辣的人物,不敢有半分轻视,对他的话也不敢有所表示。

完颜宗弼对王泽的霸道没有在意,只是笑着品茶,轻轻颔首。

萧庆看着完颜宗弼对他淡然处之的态度感到不解,做为金国议和使臣,完颜宗弼对着王泽咄咄逼人的气势没有任何表示,甚至可以说是姑息迁就。但想归想,萧庆却没有胆量斥责或参劾完颜宗弼,他可是掌握军权的皇族,哪是萧庆一个外臣能憾动的。

“如此繁华之都市,还真想多待几时!”在一阵沉默后,完颜宗弼终于开口说话,让萧庆摸不到头脑,王泽听的心中好笑。

“待贵军退后,小弟随时恭候兄驾临汴梁,甘为兄做导游,尽情游览这神京胜景。”王泽说出了‘导游’这一后世的专业名词,完颜宗弼险些将口中的茶水喷了出来。

待放下被子,咳了两声。完颜宗弼笑着说道:“德涵盛情,心领了、心领了!”

“贵军北归之日,弟当代表我朝廷恭送各位过河。”

完颜宗弼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先行谢过南朝太后与皇帝了。”二人会意地一笑,他又说道:“对了,柳姑娘的事为兄甚是无奈,经禀告两位元帅以将柳姑娘的遗体装殓入棺,明日便可送入城中。”

王泽却不曾想到完颜宗弼说这番话,神态间稍稍失态,一股凌厉而充满恨意的光芒闪过眼角,沉声说道:“多谢费心周全此事。”

完颜宗弼叹道:“此事有因,德涵勿怪才是!”

王泽苦涩地说道:“过去的事就不要提了,现今还是以两国议和大事为重。”

二人相视无语,萧庆不知内情,眼巴巴偷望二人,不敢说话。

王泽也没有心情再谈别的事情,起身告退,完颜宗弼执意一人相送。

在驿馆大门王泽的马旁,王泽回身轻声说道:“金峰,我不知道朱影会不会见你。不过你放心,在议和大典上你会见到她的。”

完颜宗弼愣了一愣,旋即摇了摇头说道:“我都不知如何再面对她了!”

第十二章

东平大元帅府行辕

“不知神京现今情形如何,上皇、官家无恙否?”

赵构与大元帅府元帅、知中山府陈亨伯,左副元帅知相州军州事汪伯彦,大元帅府都统制杨惟忠及耿南仲几人正在堂上议事。

面对汴梁城被围,二帝与皇族落入金人手中的传闻,由于消息不通,很难了解现在真正的情形,众人只知道王泽统率大军入汴勤王打入城中,却不知现在如何。赵构这一句话使得由于战事不利、有些沉闷的大元帅府公厅变的更加郁闷,众人各自盘算自己的心思。

“前些日子,王泽与金人在城外几日血战,正说是进入城中,现在怎地又毫无动静?不知神京情形如何了?”赵构确实是有些担心他的老子赵佶,至于兄长赵桓,这位皇帝不顾兄弟之谊,两次派他入使金军营寨,令他心中对赵桓颇为不满,对他的生死反倒无所谓了。

“大王,以下将看王泽的十余万大军乃临时拼凑,且与金军血战多日,即使是进了京城伤亡亦是不小,能不能收住四壁很难说啊!”杨惟忠做为武官,以自己对金军战斗力的认识,对王泽与汴梁城目前的处境极不乐观。

在场的人都以听说过,金军渡河时折彦质率领十三万大军却不敢抵抗,退军南下,却被王泽率上官云等将吏不足百人斩杀于帅帐之内,这十三万大军自此归了王泽节制,李回的一万西军骑兵也是同样的避战,被王泽夺了兵马狼狈而去。

以制度而论,做为一路的帅臣,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杀人夺兵,拥有对十余万大军的决对控制权力,这是晚唐五代割据势头的再现,是大宋朝廷最大的忌讳。对于王泽的这种做法,在场的诸位大臣包括赵构在内,都有一种抵触与不满的情绪,毕竟在没有上意的情况下,虽有临事断然斩逐逃臣、义赴勤王的举动、也可以说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

当初,在听到王泽杀折彦质、逐李回的事情后,赵构整个人呆了,陈亨伯、汪伯彦等人更是在最初的惊鄂后,纷纷大骂王泽乃是逆臣,所以众人在言语上对王泽颇为不敬,直呼其名。古时往往对人称呼表字以示尊重,对人直呼其名或呼其外号,是对一个人的不满或嘲弄,往往被人视为莫大的不敬。

“百变狡狐自得李枢使、折太尉的兵马一直盘踞杞县观望,却为何在天下守臣恭待圣音时不顾一切的要进入汴京,确实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耿南仲对王泽去年上书隐讳地言他离间两宫之事甚为忌恨,对王泽的称呼最为不敬,公开在大元帅府公厅中直呼王泽为‘百变狡狐’。更有甚者是言下之意直指王泽图谋兵权,趁机入京控制朝廷有不臣之心,字字欲置王泽于天下共愤的奸佞境地。

赵构不经意地瞟向耿南仲一眼,目光中闪过一抹不满与蔑视,当年他对王泽的奏折之事也略有耳闻,记得在前往龙德宫探视父皇时,赵佶曾对王泽的直言上书力主严办离间两宫之人的节操大为感慨。言及王泽时,曾感叹原本认为王泽不过是一个才华出众的诗臣,一个当朝的司马相如,却不想王泽毫不畏惧新皇的权威与朝中某些重臣的打压,在赵佶最失落的时候秉书直言。

对于王泽这一举动,不仅使赵佶大为感叹,更使得赵构与诸位大臣私下表示赞赏,这也是耿南仲不敢明目张胆的对王泽不利的一个重要缘由。

对于耿南仲的所作所为,赵构心中自是一清二楚,对于耿南仲的人品更是不齿,只是自己只是一名亲王,还不能对耿南仲这个从龙旧臣表示自己对他的不满。尽管赵构对王泽擅杀大将有所不满,但对于王泽的手段与果断自是暗自钦佩,自思如果王泽在此权宜之时过后能缴回权力,也不失是一位社稷之臣。

陈亨伯等人尽管对王泽不满,并大骂王泽乃是逆臣,但还是对王泽近年来的行为,还是感到稍许满意。毕竟在这个非常时期,王泽的手段虽然过分,令他义愤填膺,但他还是为王泽在关键时刻,为大宋保存了一支强大的力量感到宽慰,既然王泽已经举兵勤王,众人还未想过在这个时候置王泽于死地的地步。

耿南仲的话音一出,其中的寓意这些老于世故的大臣岂能听不出来,在惊秫之余,多少有些暗怪耿南仲太过分,真是狗改不了吃屎,都是被赶出京城的人了,还是一张嘴就把人往死里整。

“宫中中使李有,不是说王泽是奉监国太子与皇后召命举兵勤王的吗?相公言过了。”陈亨伯忍不住为王泽说了句公道话,由于怪耿南仲太过歹毒,语气对王泽反倒客气不少。

原来王泽在举兵勤王时为鼓舞士气,名正言顺,通过中使李有向全军宣布二帝蒙难,奉监国太子与皇后诏命勤王救驾,对全军许以重赏,并且昭告天下。

耿南仲没想到陈亨伯会当众发难,令他很是难堪,心中对陈亨伯恨得咬牙。但面子上又不能对陈亨伯有明显的不满,毕竟陈亨伯在此处地位是仅次赵构的实权人物。他对陈亨伯的反驳只是装作没有听到,正要说些什么的时候,一名大元帅府官员入内向众人行礼后说道:“大王,朝廷的宣旨钦使以到城外。”

赵构微微一怔,看着汪伯彦。汪伯彦摇了摇头,也是一脸疑惑。

耿南仲接着说道:“这汴梁城被金人围的如铁桶似的,如何能有钦使出城,大王小心金人使诈”

赵构点头称是,暗道耿南仲此言倒还算是老成持重。

汪伯彦稍稍思量后,警惕地问道:“钦使随行几人,可有自报名讳?”

“回大人话,有二十余人,钦使言监国太子登基,朝廷与金人达成议和,特来大元帅府传旨,其中一名中使自称内西头供奉官李有。”

“太子登基,李有、李有?”赵构想了想,点头说道:“不错,李有是旧时东宫老黄门。”说着目光转向耿南仲,耿南仲默默颔首,面色颇为古怪。

“请入钦使,设香案。”

待到钦使宣旨后,拜见了赵构,赵构命人送钦使驿馆歇息,独留李有。

第十三章

李有是自幼供役皇室的一位老宦官,察言观色的本事早就练的炉火纯青,不然他也不会得到朱影的重托,当赵构以与宫中故仆的缘由叫住他叙旧的时候,便以明白赵构想要了解朝中动态。

李有倒是能理解赵构的用心,在局势不明的凶险情形下,小心驶得万年船,这点并不过分。

“李供奉此来辛苦了!”

“谢大王关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