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国力又能在占据整个中华的清人面前坚持多久呢?”
若说第一个观点只是就事论事,那第二个可就是极其严厉的指责了,要知道,朝鲜学着大明崇儒,而儒家最主张与民修养,反对穷兵黩武的政策,因此上升到这个高度,甚至可以说是质疑郑、朝联姻一事了。
“穷兵黩武?东宁穷兵黩武跟朝鲜有什么关系。”秉承朝鲜国内党争不断的政治传统,小小一个送亲使团内也四分五裂的各持己见。“只要郑氏能把清人的注意力牵制在南面,我就支持郑主穷兵黩武了。”
“不要自家人意气了。”看到之前说话的第二人想出来反驳,副使忙出面阻止,不过最好的阻止办法不是不让人说话而是先说自己的印象,所以副使只是一点之后便自顾自的叙述起来。“就本官所见,东宁百业萧条却是不争的事实,但澎湖一线往来的夷船却也说明东宁商路活跃,或可以由此推断,东宁对内涸泽而渔,对外全力发展与夷人的贸易,想必钱还是有一些的,有了钱自然能养军,有了数万大军自然能在清人的攻势下坚持一段时日,甚至为清人造成一些麻烦,只要清人有麻烦了,朝鲜自然能少受到一些压力。”
“你们注意到没有,东宁的武官都格外的年轻。”正使忽然冒出这么一句来。“据说打惯仗的老臣子不是在施琅攻台时阵亡了,就是投降了,至于没死的,也被弃而不用,譬如那位赫赫有名的武平伯刘国轩大人。”一众随员都若有所思着,就听正使继续说到。“还有郑氏跟明廷的关系,我们来时都已经知道了郑氏挟天子以令天下的野心,如今看起来似乎更加严重,明室连一个忠心耿耿的臣下都没有,完全已经是傀儡了。”
“这倒跟日本的幕府,高丽时的武人政权并不相同,似乎是安南北河郑主与广南阮主的格局。”副使附和着,但随即话锋一转。“可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一名属员眼睛一亮,嘴一快便嚷了出来:“大奸之徒、上下离心?”
“你说错了!”正使摇摇头,否定了对方过于轻巧的判断。“本官以为这说明了郑军未来几十年的将领都已经预备妥当,而且若不是明室这块招牌还有用,郑家就早就抛开了。”正使下意识的摸了摸胡子。“听说郑氏夺了琼州,正源源不断的往东宁输运人口,可人呢?我们怎么一个都没有看见?”正使越说脸上的阴云便越凝重。“这是不是在证明,郑氏正在不断开发全岛。”如此一来之前所谓百业凋零、人口稀少的推断全部要被否定。“如此才能说得通,咱们为什么见不到人了。”
副使仔细品味了正使的用词,眼睛猛地张得大大的:“大人说了这么多,是想说,东宁正积蓄力量,准备反攻回中国?这不可能吧?大人一定是弄错了。”
“这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正使摆了摆手。“你不要跟我争什么,我也不想跟你争谁对谁错,须知道我们只是把各自打探到的东西汇报给朝中大人,至于大人们怎么判断是大人们的事。”
副使想了想莞尔一笑:“大人说得有道理,你们,你们还有什么其他的意见??????”
210。张铭澄
“统领,最近鞑子浙江水师太猖狂了,巡海船都开到了东大洋上,下面弟兄已经还几次被撵回来了。〃文字阅读新体验〃”在泗礁岛上的议事大厅里,几名船长正群情激奋的向房锡鹏要求着。“统领,如今咱们也算兵强马壮,就干一票大的吧,好好杀杀鞑子的威风。”
房锡鹏的目光则落在一旁就坐的林璐斌的脸上:“林大人的意思呢?”
林璐斌眯起眼睛扫了扫在场的武官:“不是本官故意跟几位大人唱反调,如今虽说舟山队有四艘大福船、七艘大鸟船、二条艚船,可谓实力远胜以往,但惯常海战的老底子不过九百多人,万一硬碰硬折损了,哪怕十个八个,对本队都是莫大的损失。”
林璐斌的话听起来是好心,但却有人觉得对方小觑了自己,当即说起了怪话:“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要是怕死,咱们也不会出来跟鞑子干了。”
“你死了不要紧,可主上交代的军令怎么完成?”林璐斌冷冷的回应道。“从琼州运来的新附军还在学习操船和海战,要想死,且等他们炼出来再说。”林璐斌的话让一众船长怒目圆睁,但他看也不看只是冲着房锡鹏建议道。“其实本队何必跟浙江水师真刀实枪做一场,东大洋、南大洋那么大,浙江水师又怎么能顾得过来。”
房锡鹏的神色一动:“林大人的意思是?”
“没错,”林璐斌点点头。“浙省水师不是现在都往长江口两边跑嘛,他们往北,咱们就往南,去象山、临海、宁海走一遭。”说到这,林璐斌用挑衅的眼光看了刚刚出言不逊的几名船长。“或者真不怕死的,咱们干脆就到台州一线干一票。”
“台州可有浙省绿营一万五千人呢。”房锡鹏犹豫了一下做出了决定。“象山百姓则泰半因封界令西撤内陆,至于宁、临(注:当时三门县分隶临海、宁海),官道勾连宁波、台州,虽说百姓也已西迁,但进力洋港入白溪,或有可为。”
“本队未必真的要破了宁海城毁了封界边墙,只要声势造出来了,定能让浙省水师首尾不能相顾。”林璐斌笑了起来。“所以台州湾也不是不可以进,淑江也不是不可以闯,万五绿营又有多少可以下海的”
“都督,这位是张铭澄(书友云水行推荐)张先生。”何之超向灰头土脑的田超介绍道。“张先生坐的船遇难了,都督是知道的,海上的规矩总不能见死不救。”
田超掸了掸身上的石灰,目光在何之超口中的张先生脸上略一流传,随即眼睛一亮:“看张先生的衣饰该是早年移居南洋的国朝子民吧,但问张先生如今仙乡何处啊?”
张铭澄见田超虽然年轻但气度不凡,又听得身边的何之超称其为都督,自然晓得遇到贵人了,于是忙不迭的跪下行了大礼:“小人父祖系国朝弃民,流落爪哇已经多年,如今能重见汉官威仪,小人虽死无憾了。”
“爪哇?”田超叹息了一声。“如今可是荷兰红夷的天下了。”张铭澄应了一声,田超随即向他请教着。“张先生可否把红夷如今的势力跟本官讲一讲呢”
谈着谈着,田超发现自己找到宝了,这个张铭澄虽然只是一个小商人,但其精通闽南语、爪哇语和荷兰语,甚至连英圭黎语也能说上两句,整个爪哇、苏门答腊及香料群岛的行事更是了如指掌,以至于田超都想把他留在自己身边作为参军。
“蒙大人美意。”田超把自己的意思一说,却把张铭澄吓得脸色发白。“只是小人家中尚有幼子老母委实不便留在超武堡。”所谓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小儿是江湖上惯用的说词,张铭澄急中出错一不小心就胡诌上了,结果一下子看见田超不悦的眼神,作为敏感的小商人,张铭澄心知不好,忙试图补救着。“若是大人其他还有什么地方用得到小人的,小人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说了半天张先生一定是饿了、累了,且先下去休息吧。”田超没有第一时间对张铭澄的命运作出判断,只是将患得患失的他打发了下去,等张铭澄的背影从眼前消失了,田超这才向一直陪在身边的何之超询问道。“何大人,你说该怎么处置了此人?”
何之超眼眉挑了挑:“都督是怕他卖了咱们向荷兰人邀赏?”
田超摇摇头,荷兰人他固然有所忌惮,但如今用何之超他们寻来的椰树木与混凝土石一同砌筑的超武堡已经不是当初简陋的样子了,而荷兰人的大夹板船又进不来大田河,他根本不怕三五百人规模的荷兰殖民军的进犯。
“若是大人不怕他把咱们的消息传出去,下官以为或可以放他归去。”何之超嘿嘿一笑。“大人应该知道下官原来是做海贼的,可海贼也得陆上有人,否则这抢来的货从哪出呢?”
“说得好。”田超如梦初醒。“没错,咱们现在虽然背靠纳闽和嘉定,但毕竟都鞭长莫及,确实要有一个另外来补给的地方,这个张铭澄既然是商人必然有这样的门路。”田超更深的想了想。“何大人,这个张铭澄是个小商人估摸着还起不了什么大作用,若是咱们弄个铺子,你说他会甘心为我所用吗?”
“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这家伙估摸着绝不会反对的。”何之超阴阴一笑。“不过咱们也得派人进去,否则被他借荷兰红夷的手吞了,咱们可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那就这么定了。”田超是军人,军人做了决定当即就雷厉风行起来。“何大人,你去把本官的意思跟张铭澄谈一谈,探探他的口风。”何之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