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知道!”李渊额首道,“不过临阵而逃,将士皆没,这个罪不能不罚,虽然没有和尚书他们讨论,但是朕已经决心让他徙徒巴蜀了,等过几年再回来吧!”
“谢谢皇上恩典!”韦公公这才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接着高祖陛下陷入了沉思,自己的这种做法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夏初在私下里面已经给自己说过了,须心胸开阔能够容人,妄造杀孽会折福折寿,不过自己并不把这些放在心上,夏初也没有说过自己将来会怎么样,只是劝说自己不要杀杜伏威。
对的,自己是有杀杜伏威的心思,江淮军中杜的威望颇高,前段时间杜伏威自请南下说服江淮军投降,自己没有准,深怕纵虎归山,杜伏威回去之后和辅公祏沆瀣一气。同时也就有了杀杜的心思,不过不是现在,是准备李孝恭和李靖打下辅公祏之后,而且同意了阚棱代替杜伏威去江淮帮助李孝恭平定辅公祏的叛乱。
夏初又说过,阚棱此去,十死无生。高祖私下里给李孝恭的心里面确实有趁机杀掉阚棱的指示,加上王雄诞已经被辅公祏杀死,阚棱和杜伏威再死了的话,江淮军就真的全灭了。不过杜伏威这段时间沉迷了神仙方术,炼丹坐禅,也许是在向朝廷表示自己并无野心。不过真正让李渊在意的是夏初说的,“杜伏威若死,皇上将会少坐九年江山,但是寿命不会短。”这句话让李渊颇为踌躇,在长安城已经处死了不少英雄了,萧铣、窦建德,还要加上自己授意处死的王世充、刘黑闼。不过夏初所说的虽然让自己担心,但是有些事情自己不得不干,起码李渊自己是这么想的:为了李唐的江山啊!
——————————————————分割线——————————————————
“吴王大人倒是有空居然来拜访我!”夏初一边喝茶一边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位曾经纵横江淮的英杰。
“皇上下令说让公主殿下在咸宜寺为北方战事祈福,杜某人也没有想到能够这么轻易地见到公主殿下。”杜伏威喝了一口茶说道。
“难得杜先生来拜访怎么也要见一见的,何况皇上又没有说是祈福期间不得见人,起码我父亲和我母亲大人来我是见过的。”夏初撇撇嘴说道。
“现在你应该称皇上为父皇才对,”杜伏威沉吟了一下,“怎么没有看见岐观主?”
“和他的徒弟们在后面折腾呢!这位道长才是真正在设坛祈福呢!”夏初有点无奈的笑了笑,“杜先生居然能够注意到礼法的细节,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
“杜某虽然出身草莽,但是也读过一点书的,”杜伏威摸着下巴,“不过像这种君收臣女为公主但是少见,看到公主这个样子,杜某就知道虽然北方战事紧急,但是最后多半是没什么事情了。”
“哦,杜先生今天来就是为了和我说这个吗?”夏初又端起了茶杯,看着杜伏威说道。
“公主殿下的茶真是人间极品啊!杜某很喜欢呢,只是最近好像有间酒楼的茶水次了不少。”杜伏威端着茶杯笑道,房间里面的侍女都出去了,夏初和杜伏威面对面跪坐在一张矮桌子前。
“我送阁下一些好了。”夏初扬了扬眉毛。
“不知道够喝到什么时候?”杜伏威笑了笑,把手伸进了自己的怀里面,“给多了可就浪费了。”说着拿出了一个小盒子放在了桌子上面。
“嗯,这是什么?”夏初很好奇地问道,没有回答杜伏威令人尴尬的问题。
“仙丹!”杜伏威斩钉截铁地说道。
“送人去死的仙丹吧!”夏初的脸上的五官快要皱到一起去了,“想要干什么?”
“王雄诞已死!”杜伏威感慨的说道,“阚棱此去恐怕也是凶多吉少,我们名为父子,实则情同手足,他们死了我也就没什么活头了,想来想去,还是不要让你父皇给我一刀了。”
“也不是没什么办法啊!”夏初劝解道,“起码我已经给他说过要是你死了的话,他极有可能少当几年皇帝的。”
“嗯,我听说过了!”杜伏威点了点头。
“你听说了,怎么可能?”夏初有点吃惊了,杜伏威居然能够打听到她和李渊私下里说的话。
“神仙在梦里面告诉我的。”杜伏威拍了拍自己的盒子说道,“所以才有这个丹药。”他的眼中闪着光。“阚棱不听我的劝告,以为帮助李孝恭讨伐辅公祏可以立功赎罪乃至于升官,不过我倒是看透了,李子通和李密都是死在我面前的,我倒是清楚你父皇会怎么向着对付我,所以我自己还是准备一下比较好。”
“是吗?”夏初皱了皱眉,不敢相信地问道,“你到这里来就是为了告诉我这个?”
“当然,”杜伏威哈哈大笑到,然后接着低声说道,“我很想知道李建成和李世民谁能够继承皇位,不如你告诉我,我绝对不会说出去。”
“神仙没有告诉你吗?”夏初勉强笑道。
“神仙让我来问你。”杜伏威目光炯炯地盯着夏初。
“李世民!”夏初没好气地说道。
“果然如此!”杜伏威拍了一下桌子,“好吧,你等着我成仙的消息吧!”
第四十章 三教者何也?
“听说杜伏威来过了,还和公主殿下详谈了一番?”岐晖拿着按照夏初的想法编写的《论三教要旨》递给了夏初说道。
“对啊,连秦王妃也来过了,你不是看见了吗?”夏初接过了岐晖手上的书稿,开始痛苦地审阅,同时随口回道岐晖的问话。
“太子妃和齐王妃也借着这个机会来观里面拜访了公主殿下,看起来公主殿下真是深得人望啊!”岐晖摸了摸胡子说道。
“深得人望的人往往死的比较容易一点,道长!”夏初一边翻着书稿一边说道,“窦建德和萧铣都是这样子,王雄诞和阚棱也会是如此,所以与其想想怎么讨这些人的欢心迎合别人的拉拢还不如好好想一想我们怎么在道观里面办义学的计划吧,道长!”
“公主殿下说的是啊!”岐晖继续摸着胡子说道,“兴办义学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用我教的经典作为教材教会学童识字这个方法确实很好,那帮子家伙一天没事干就想着炼丹打坐,正好给他们找一点事情做,我找弟子商量好了之后就给皇上上书。”
“道长有这个想法就好了。”夏初感到自己看不下去这种东西了,把它们放在了桌子上,“北方的战事一结束,大约南方的战事又要开始了,但是我们的事情不能够等,道长还是先在长安最近的几家道观开始试点吧。”
“好的,”岐晖也坐了下来,点点头,“我马上给各个州的道观写信,让他们也派人来学习学习,到时候好上手一点,这么多年了,怎么我们就没有想到用义学的方式来帮助我教的传播呢?公主殿下果然是来振兴我教的。哈哈……”岐晖忍不住大声笑了起来。
“别高兴的太早!”夏初把放在桌上的文稿整了整,整整齐齐地推在一边,“这本《论三教要旨》一出就算是明确了三教是一家了,再也不好说什么别人是胡人野教了,我们以后对别人自然要客气一点,以后找事也不过就是说佛门之中自由败类就不要硬扯什么佛门该灭什么的了。”
“这是自然!”岐晖捋着胡须说道,“当初孟机子写《老子西渡记》也不过想说是佛门乃是我道门分支,想要在名头上压它一番,即是老君创教也断无屠佛灭尽之举,如今有了这本论三教要旨,佛门的和尚怕是翻不了身了。”
“恐怕不一定吧,”夏初摇了摇头,“佛门子弟人杰辈出,有不少参悟佛法破而后立的宗师人物,我道门要是拘泥于经典的话,难免最后衰败,何况佛门一向劝人向善容忍,就是朝廷也是看重佛门的教化之功的,反观道门没有什么有用的举动,要是继续这么不学不思不成不立,就是当今皇上再怎么因为自己是老君的子孙而眷顾道门,道门在民间也会越来越衰亡的……”
“无量寿福!”岐晖站起来打了一个稽首,“公主殿下能够点破天机实在是我门之福。”
“所以呢!”夏初把头扬了起来,“所以要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堂堂正正地做到,何必和佛门逞什么意气之争呢?”
“这个倒是公主殿下说的对了。”岐晖念了一声无量寿福接着说道。
现在夏初已经把自己的身份和道门联系到了一起,而且现在的状况很明显,道门的力量从某种程度上讲成了夏初的护身符,这样子就是李世民殿下继了位,大约也不会动夏初了,当然,从一开始夏初心血来潮写《封神演义》开始,一条见不到的绳子就把她和道门联系到了一起。这就是为什